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六十九章:法理的设想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六十九章:法理的设想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德国人重新暴露了野心,欧洲的局势也变得混乱了起来。

有加急防备的,比如正在修建马奇诺防线的法国人。有想要利用德国人野心的,比如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动静的英国人。同样也有诞生了争霸野心的,就比如欧洲存在感并不强的波兰。

波兰位于德国和俄国中间,南部还有奥地利帝国,被三个列强包围。

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说,新独立的波兰应该如同之前的波兰那样,被三个列强互相影响和瓜分,最终走向灭亡。

但此时成立的波兰明显有着不一样的野心。在之前俄国混乱的时候吞并了立陶宛之后,波兰人明显就发现了新大陆。

他们觉得像德国,俄国和法国这样的列强已经衰弱,他们有着更大的机会称霸中欧和东欧,甚至和英国人共同瓜分欧洲。

从俄国的战争爆发开始,波兰人就在不断的扩充军队,试图找到合适的时机瓜分俄国的土地。

与此同时,波兰人在外交方面也没有闲着。波兰人先是提出了组建大波兰的计划,也就是恢复波兰立陶宛联邦时期的领土。

这样的领土十分广袤,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的大部分地区,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整个波兰和大半个东欧。

要是让波兰人实现了这样的计划,恐怕另一个中东欧霸主就将诞生。

之前屡次遭受挫折的波兰人也总算识相了点,没有将矛头指向自己周边的所有列强国家。

目前波兰人最大的目标就是俄国,他们希望在俄国混乱的时候,能够侵占并且吞并大量俄国土地,让波兰走向更强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波兰也就成了第一个和另一个俄国达成合作的国家。

1930年11月,波兰和另一个俄国签订了为期十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并且约定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终结了欧洲地区对于另一个俄国长达十多年的封锁。

这还没完,波兰人转头又和自己的邻居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了。

果不其然,时间还没有来到11月中旬,波兰军队就已经悍然出兵,进入了沙俄控制范围内的许多地区。

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沙皇政府和尼古拉二世的不满。尼古拉二世对波兰政府表达了措辞严厉的谴责,并且要求波兰军队立即退出俄国领土,否则将视为对俄国的宣战。

很明显,此时的波兰人可不会管这些。再加上已经两个国家达成了互不侵犯条约,波兰人觉得此时是扩张的最好机会。

在没有理会尼古拉二世的强烈要求的情况下,沙皇政府最终选择向波兰宣战,欧洲的战火再次扩大。

波兰人的行动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就连一直支持波兰的英法也没有想到。

但更加激烈的战争,对于英国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英国人对此表达了沉默,这也让波兰政府自认为已经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总动员。

波兰人参战带给俄国局势最大的变化,就是沙皇俄国和乌克兰地区的联系被直接切断了。

因为波兰北部是波罗的海三国,因此波兰人的军队只能向东进军。

这不仅快速切断了沙俄和乌克兰地区的联系,也让俄国获得外界支援的方式仅剩地中海的港口。

自从波兰人搅局之后,俄国的局势就变成了一边倒。一个腐朽的饱受经济危机摧残的俄国,明显不是另一个欣欣向荣的俄国的对手。

哪怕澳大拉西亚再次支援了一批武器装备,对于整个战场的局势来说也已经于事无补。

除非澳大拉西亚愿意派出军队强行干涉这场战争,否则战争的结果几乎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很可惜,阿瑟没有理由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因为如果帮助尼古拉二世的话,面临的不仅是一个恐怖的可以颠覆世界的敌人,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任何的收获。

或许这也是历史的校正作用,哪怕阿瑟已经拯救了尼古拉二世一家的生命,也无法拯救已经腐朽到骨子里的俄罗斯帝国。

残酷一点来说,目前尼古拉二世仅存的作用,或许就是在沙俄灭亡之前,带给澳大拉西亚为数不多的一些利益了。

话说回来,或许芬兰大公国在这次战争中也能有所收获。作为沙俄的邻国,芬兰也是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土地的。

当然,这也得看芬兰政府的意愿和德米特里本人的计划。如果芬兰自己没有什么扩张计划的话,那阿瑟自然也不会多此一举。

伴随着沙俄帝国的逐渐式微,澳大拉西亚国内其实是多了一种声音的。

之前也提到过,欧洲贵族之间对于法理还是非常认同的。哪怕一个国家的君主制被公开废除,这个国家的王室也会得到欧洲贵族之间的承认。

历史上德国在一战后就已经彻底废除了君主制,但包括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在内的一系列德国贵族头衔,仍然传承到了后世。

这也造就了想要开创一个新的帝国的困难性。如果没有法理的话,很难得到欧洲贵族和各国家之间的认同。

这也是阿瑟一直在考虑的事情。说实在的,阿瑟还是很想建立一个帝国,来书写自己统治生涯的伟大事迹的。

但欧洲系的帝国不是这么好建立的,澳大拉西亚也没有传承自古代帝国的法理。

如果是在之前,澳大拉西亚或许就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退一步,选择建立全澳大拉西亚人的帝国。

这么做只需要澳大拉西亚人认同,帝国就能建立起来,也算是拥有了帝国的名分。

但在欧洲贵族那边,想要过关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毕竟欧洲帝国的合法头衔几乎全部来自于当时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之后,其帝国头衔的法理也就转变为了神圣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现在的德意志帝国,和之前的奥匈帝国,都是传承自西罗马帝国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法理。

而东罗马帝国的帝国头衔就落到了俄国人的手中,这也是俄国人一直想要统治南斯拉夫人的真正原因。

根据这样的历史依据,其实也就诞生了一种关于澳大拉西亚帝国的假设。

一旦俄国皇室在这场斗争中灭亡,作为俄国皇室女婿的阿瑟,未必不能争夺俄国手中的帝国法理。

当然,无论是阿瑟还是澳大拉西亚,都对已经腐朽不堪的沙俄帝国没有兴趣。

阿瑟感兴趣的是尼古拉二世手中的合法帝国法理,如果能够继承的话,建立全澳大拉西亚人的帝国也就有了依据。

当然,一定情况下,法理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就比如之前大名鼎鼎的拿破仑,直接从教皇手中夺来皇冠自己加冕,就已经证明拿破仑对于这种法理并不认同,或者说并不重视。

再之后的奥地利帝国,在和普鲁士的战争中已经丧失了对德意志地区的霸权,理论上来说皇位也被德国人抢走。

但奥地利帝国仍然建立了,并且也得到了欧洲王室的承认。

这样的例子其实表明了,法理的依据或许没有那么重要,实力才是评判帝国合理性的真正因素。

阿瑟只要能够获得澳大拉西亚人的认同,哪怕没有任何法理依据,仍然能够顺水推舟一般地登上皇位。

但若是没有人民的认同,就算阿瑟能够继承来自罗马帝国的法理,也会在将来被民众推翻。

不过话说回来,有法理肯定是要比没法理好上一些的。首先,欧洲贵族对于有法理的帝国肯定会更加认同。

在阿瑟这一代可能体现不出来,但对于将来的君主来说,其他贵族的认同还是很重要的。

其次,有法理的帝国头衔能够加强其他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而且,从公国到王国再到帝国的传奇性,也会让阿瑟成为澳大拉西亚标志性的人物。

夸张一点来说,阿瑟的名声将和帝国共存亡。帝国想要维持,就必须大书特书阿瑟的事迹。

这对于王室的地位和权力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后世的君主在不作死的情况下,不用担心自己的皇位和王位。

阿瑟对于皇帝宝座的一点点追求,立刻让内阁政府察觉到了非同一般的讯号。

先不说阿瑟在国内的威望,单凭阿瑟对于国家的贡献,哪怕凭空创造出一个帝国也完全足够。

从带领澳大利亚人独立开始,在阿瑟的统治生涯内,已经让国家的领土扩大了太多太多。

伴随着各殖民地的本土化,澳大拉西亚的势力范围已经遍布大洋洲、美洲和东南亚,成为名副其实的跨三个州的国家。

凭借着这样的功劳,阿瑟坐上皇帝宝座是非常稳固的。

而在内阁政府,内阁大臣对于建立一个澳大拉西亚帝国也是非常乐意见到的。

说实在的,这其实也关乎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和平时期的功劳再大,怎能比得上建立一个新的帝国呢?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