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七十二章:电视机商用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七十二章:电视机商用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德国一战战败之后,在法国人的力主之下,当时的协约国对德国采取了相当严重的限制,包括禁止研究任何重火力武器。

这里的重火力武器可不仅仅指的是那些飞机坦克,同样还有机枪、大口径步枪和小型火炮。

简单一点来说,目前的德**队除了可以装备步枪和手枪之外,其他的武器基本都处于禁止研发的范围内。

历史上冲锋枪的诞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协约国对德国的限制。

德国人无法研究更大规模的武器之后,只能另辟蹊径的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武器,那就是使用手枪弹药,但有着堪比机枪一般的射速的冲锋枪。

英法对于德国人正在研究的冲锋枪并不在意。一方面是德国的情报工作做的很好,正在研究的最新型冲锋枪的数据并没有泄露。

另一方面就是英法对于冲锋枪这种武器的不在乎了。说到底,英法国内关于冲锋枪也是有着一定的发展的。

但两国对于这种局限性比较大的武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视。

冲锋枪火力强大,但杀伤范围和杀伤力就要小很多,并不适合投入大规模作战的战场。

更加适合冲锋枪的舞台式情报人员的潜伏与间谍战,这也是英法逐渐放宽德国人对冲锋枪研究的原因。

希特勒并不知道这一点。在他的眼中,这就是英法对于他自己和德国的畏惧。

再加上意大利获得的巨大成功,让希特勒下定决心要研发更加强大的武器,增加德**队的战斗力。

因为已经退出世界联盟,希特勒明白自己必须寻找一个或多个意识相似的盟友,才能替自己扛住压力,让自己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

意大利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希特勒有些犹豫。毕竟意大利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但也有意识形态相似的优点。

最终,希特勒还是决定和墨索里尼亲自见面谈一谈。如果能在地中海方面获得一个盟友,对德国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但也不能完全指望意大利。看着手中的那份欧洲局势图,希特勒第一次对奥地利地区感到如此的渴望。

现在的奥地利帝国,仍然具备列强的实力。如果德国能够统一整个德意志,吞并奥地利的话,整合的实力绝对不弱于曾经的德意志帝国。

相较于一战时期的和奥地利合作,目前的希特勒更加热衷于直接吞并奥地利,让德国来操控战争。

但奥地利不是那么好吞并的。特别是现在的奥地利并不像历史上那样四分五裂,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奥地利帝国的统治之下。

这样的情况下,英法如果还能允许奥地利被德意志吞并,那只能说英法已经放弃了获胜的希望。

这其实也是阿瑟在一战后并不支持分割奥地利的原因。只要奥地利相对统一,二战德国想要吞并奥地利的难度也会无限增大。

只要德国无法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地区,德国的工业就不会恢复到巅峰水平,想要快速武装出一支庞大的军队更是不可能。

目前虽然欧洲局势相对混乱,但想要出现较大规模的战争还是很困难的。

作为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法虽然各自为政并且互有冲突,但却也不愿意互相之间爆发较为严重的冲突。

在英法的影响下,欧洲所引起的各种斗争基本都以和平结束,短时间内欧洲是乱不起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瑟也就乐得将目光放在澳大拉西亚国内,关注着国内的发展。

要说目前国内最大的好消息,应该就是关于娱乐的发展,也就是电视机的商业化了。

电视机已经诞生了好几年的时间,但如何降低电视机的成本,以及让电视机稳定的接收画面并且播放出来,是影响电视机全面投入商业的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研究,贝尔德还是有着相当优秀的成就的。

在阿瑟的指示下,贝尔德成立了贝尔德电视机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研发并且制造新型的电视机。

因为来自后世的经验,阿瑟对于电视机还是十分看重的。哪怕目前的电视机只是比较笨重并且屏幕很小的黑白电视机,仍然能够带给人们娱乐生活很大的改变。

电视机的作用将会比收音机还要广泛,在文化输出和对外影响方面,电视机能做的比广播多得多。

1931年2月2日,阿瑟亲自来到了贝尔德电视公司,实地观看贝尔德所说的最新型电视。

这家看起来是和王室没有关系的民营企业,实际上的最大股东和掌控者就是王室财团。

按照之前的惯例,王室财团投入了200万澳元作为电视机公司的初始资金,占据电视机公司98%的股份。

而剩下的2%的股份则作为奖励赠送给了贝尔德,同样也是作为一种动力,鼓励他能够研发更多的新型电视机,加快电视机行业科技的进步。

阿瑟即将到来的消息提前传达给了贝尔德,让贝尔德十分激动和兴奋,决定组织公司的一些高层和员工迎接。

要不是知道阿瑟不喜欢太过兴师动众,贝尔德甚至都有组织整个公司的员工迎接阿瑟的打算。

在这一天的中午,阿瑟的车队终于缓缓抵达了贝尔德电视机公司的大门口。

这家企业位于圣阿瑟堡郊外的工业区,占据着相当不错的一片地方。

因为工业区比较庞大的原因,贝尔德电视机公司不仅拥有一个大型的仓储区域,公司的大门也看起来非常高端大气。

对于自己旗下的这家公司,阿瑟这也算是第一次来。目前的感受还算不错,证明贝尔德对于这家电视机公司还是比较重视的。

想想其实也正常。毕竟贝尔德也是拥有2%的股份的,目前的价值就已经超过了四万澳元。

只要贝尔德好好为电视机公司工作,争取研发出更多的新型电视机,他手中股份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而且,到现在为止,电视机公司可是没有发售过任何一台电视机。

只要发布的电视机能够得到民众的信赖,公司市值的暴增和利润的增加也只是必然。

“最新型的电视机呢?”刚见面阿瑟就迫不及待的询问贝尔德。

最开始的电视机让阿瑟略有些失望,但根据贝尔德的描述,最新型的电视机在体积和屏幕面积上有着较大的改善,才重新调动起阿瑟的兴趣。

“都已经在实验区准备好了,陛下。”贝尔德微笑着介绍道:“目前我们最新型的电视机已经能够确保成本控制在每台150澳元以下,并且在我们的之前测试中,所有电视机接收的电波信号都十分稳定,在使用中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阿瑟点了点头,对于这样的成本还是比较满意的。

别看最开始的电视机成本只有不到140澳元,那时候的澳元可没有经历多大的贬值。

现在的150澳元虽然看起来多,但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也就是一年多的收入,是一笔能够负担的花销。

当然,实际的出售价肯定并不止150澳元。但电视机在澳大拉西亚国内,售价肯定不会那么夸张。

毕竟阿瑟更想的是借助电视机实现自己的舆论和信息控制,同时对外大肆输出文化作品,而不是只依靠着售卖电视机赚钱。

“现在的电视机屏幕有多大?在播放画面的中途会不会发生卡顿和模糊?”阿瑟继续询问到。

最开始的电视机在实验的时候,接收并且播放画面的时候,偶尔还是会出现卡顿和模糊的现象的。

毕竟当时电视机是最初始的版本,并且领先世界好几年的时间,阿瑟也就没有在意,只是让贝尔德尽量解决这些问题。

但到了现在,电视机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算多么领先的科技了。

各国的电视机行业绝对是有的,无非就是制造的产品达不到民众的预期。或者说售价太贵,潜在受众暂时不是大部分平民罢了。

但对于那些手中掌握大量资金的资本家和贵族来说,电视机这种东西,也不过是一项开销并不大的消遣。

“目前我们最新的电视机屏幕已经扩大到之前的1.5倍,也就是大约六个苹果的大小。”看着阿瑟并不太满意的模样,贝尔德连忙继续说道:“但我们也对此进行了改进。目前最新的电视有两种型号,分别为普通版和放大版。

普通版的电视机屏幕大约六个苹果的大小,放大版电视机的屏幕大约八个苹果大小,应该是全世界屏幕最大的电视机了。

普通版和放大版只有屏幕大小的差别,造价分别相差10澳元。

根据陛下您的指示,普通版电视机的售价将定为每台178澳元,放大版电视机的售价将定为每台188澳元。

目前根据我们的测试,两种新型电视机在接收信号和播放画面方面都很稳定,不会有卡顿和模糊现象的发生。”

用苹果来形容电视屏幕的大小,其实是当时阿瑟刚看到第一代电视机的时候,感慨电视机屏幕只有四个苹果大小才开始的。

也正因为这种形容的贴切程度,让贝尔德在形容屏幕大小的时候,主动的说起了相当于几个苹果的大小,方便阿瑟进行判断。

其实对于现在的电视机行业来说,八个苹果大小的电视机屏幕真的不小了,甚至说是最大的屏幕也完全不为过。

如果没有澳大拉西亚的干涉和参与,电视机行业的兴起还要再等到好几年以后,目前已经被提前了好几年。

很快就来到了电视机的实际测试环节。

虽然只是黑白电视,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过电视的阿瑟,对此还是很期待的。

电视剧和电影虽然同样是播放画面,但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电影的时长虽然也没有限制,但目前澳大拉西亚的电影一般时长也就是2到3个小时,基本不会有太长或者太短的电影。

毕竟大部分电影厂商的最高目的还是赚钱,电影的长度也会影响到民众观看电影的**。

因为电影的版权和利润问题,大部分电影肯定很难在电视机上看到。

这也就造就了电影和电视剧的最大不同。电视机作为家电,肯定是要进入民众的家庭的。

对于阿瑟来说,电视剧所能起到的文化影响和输出作用,一定程度上是要比电影高的多的。

而且,大量拍摄阿瑟需要的某种理念的电视剧,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众的想法。

说白了也就是洗脑。通过这种洗脑方式,民众们会更加轻松和乐意的接受。

只要电视机能够大量投入商用并且被民众广泛接受,阿瑟就会立即开始拍摄大量关于宣传澳大拉西亚民族理念的电视剧。

相信在大量电视剧的影响和轰炸之下,民众们对于澳大拉西亚民族观念的接受度也会越来越高。

对成人影响,对儿童教育。相信不出几年的时间,澳大拉西亚只会剩下一个民族,那就是澳大拉西亚人。

阿瑟也能凭借着包括电视机在内的各种信息输出设备,轻易的掌控整个国家的舆论。

就算将来战争爆发,在舆论的帮助下,阿瑟也能很容易地调动整个国家的民族情绪,将国家凝聚成一股绳,更好的应对战争。

“目前生产线建设的怎么样?这些电视机什么时候能够进入大规模生产?”在最终的测试完全结束之后,阿瑟对于将来通过电视机更进一步掌控舆论的情况已经十分期待了。

“目前我们已经建设了四条生产线,预计最大每周可生产3500台电视。”贝尔德回答道。

“还不够,贝尔德先生。”阿瑟摇了摇头,有些不满意的说道:“光是我们国内的电视机市场,就绝对不止是几万台而已。

放眼全世界,电视机的销量很轻松就能突破数十万台。我希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能够将任务着重放在建立生产线上,争取让电视机的产量突破每周一万台。”

四千字更新送到,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