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八十一章:磨刀霍霍向法国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八十一章:磨刀霍霍向法国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较于法国人给出的条件,英国人给出的条件毫无疑问更加丰厚。

这其实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大概率会和英国人合作,法国人注定要在南美洲的竞争中独自对抗英国和澳大拉西亚。

虽然明面上法国是世界第二列强,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这么觉得。

如果只看本土的话,澳大拉西亚在工业和军事方面早已经超过了法国,经济方面因为法郎不断贬值的原因,澳大拉西亚的经济也是要比法国本土好上一些的。

如果不是法国广袤的殖民地让法国的总体数据好上那么一些,再加上阿瑟为了避免直接和英国人起冲突,特意将法国人推向世界第二列强的缘故,恐怕现在的世界第二应该属于澳大拉西亚。

对于阿瑟来说,不管排名世界第几,不过只是一个名头罢了。

如果因为这个名头让英国人对自己产生敌意,甚至动用一切力量来防备自己的崛起的话,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虽然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看起来有着庞大的实力差距,但只有阿瑟才明白,目前的澳大拉西亚在军事方面可以碾压法国,可以说有100%的几率击败法国。

这并非阿瑟骄傲自满,而是澳大拉西亚军队和法**队横向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不只是法**队,许多参加过一战的国家,他们对于战争已经开始惧怕。

一战带给他们巨大的人力伤亡和财产损失,让大多数欧洲人并不愿意再看到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但澳大拉西亚恰恰相反。虽然澳大拉西亚在一战中也有伤亡,但伤亡相较于其他列强来说非常低。

更重要的是,在一战期间,澳大拉西亚吞并了大量的土地,还借着大量物资出口和军火贸易的时机,让自己国内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达到了欧洲列强的水平线。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那场世界大战,彻底让澳大拉西亚具备了列强的实力,和欧洲列强之间底蕴的不足也被抹平了大半。

再加上澳大拉西亚国内盛行的对阿瑟的个人崇拜,让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充满战斗力,并且达到了真正的悍不畏死的地步。

光是军队的士气和斗志,澳大拉西亚的军队绝对是最顶级的,可以轻松碾压目前惧怕战争的法**队。

更重要的是,因为阿瑟不惜血本制定下的抚恤政策,澳大拉西亚军队的士兵可以说毫无后顾之忧。

这和岛国那种盲目的狂热还不一样。岛国的军队虽然也能爆发出堪比澳大拉西亚军队的斗志和狂热,但士兵的斗志终究是盲目的。

当他们的斗志受到影响,军队的士气和所爆发出的战斗力也会大幅度降低。

但澳大拉西亚军队不同。因为后顾之忧已经被阿瑟彻底解决,他们可以放心的为了阿瑟和王室以及整个国家而战。

哪怕他们战死了,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政府的优待,还有王室和政府发放的大笔抚恤金,能够保证他们在缺少家庭的顶梁柱的情况下,还能够吃饱穿暖,不至于饿肚子。

如果不是海军方面落后于英国人太多,凭借着澳大拉西亚恐怖的军事表现,和英国人竞争世界霸主的宝座也不成问题。

当然,目前的太平洋霸主宝座对阿瑟来说也已经足够了。世界霸主并不是那么好当的,至少现在,阿瑟并不愿意成为世界霸主。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等到世界秩序趋于稳定之后,阿瑟才会对新的世界霸主宝座产生兴趣。

当然,在确定对世界霸主的宝座发起冲击之前,阿瑟必须得确保澳大拉西亚的海陆空三军实力都位于世界顶尖。

目前海陆空三军其实都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是规模,海陆空三军都只能算是世界一流,海军和陆军数量并非是世界第一。

这其中人口的影响很大,继续扩大人口规模也是阿瑟接下来要做的。

在阿瑟的预想中,人口能够达到5000万,所有军队加起来总规模突破100万人,才有资格去竞争世界霸主的宝座。

当然,要想彻底坐稳世界霸主的宝座,人口就必须得想尽办法突破一亿人。

在英国人的干涉下,这场所谓的调停会议其实就是为了给巴拉圭争取时间的谈判。

法国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在整个谈判期间,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条件都很夸张,明显任意一方是不可能接受的。

在提出相当离谱的条件的同时,无论是玻利维亚还是巴拉圭,都在大量购买着相应的武器装备。

不过在武器装备的购买方面,两个国家根据各自不同的理念,购买的方向也并不一样。

玻利维亚还是秉持着大手笔的原则,因为有着来自法国和美孚石油公司的贷款,玻利维亚购买的武器装备全部是坦克和飞机,还有一些大口径火炮等等重武器。

而巴拉圭就不一样了。本来巴拉圭在轻武器方面就严重紧缺,他们购买武器的重点方向就是包括步枪,机枪和小口径火炮在内的轻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和玻利维亚也各自聘请了来自澳大拉西亚和法国的陆军教官,成为他们军队的指挥官。

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常见的。小国家在陆军战术方面的掌握并不完善,他们在军事方面的人才储备也并不多。

大多数小国在爆发战争的时候,会向支持他们的大国聘请一些陆军教官作为军队的指挥者。

在一战之前,陆军方面比较受欢迎的指挥官全部都是德国人。毕竟当时德国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响彻全世界,德**校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军事学院之一。

至于现在,陆军世界第一的名头并没有人认领。有人认为是靠陆军打败了德国的法国人,有人认为是在一战中展现了强大陆军战斗力的澳大拉西亚人,甚至还有国家认为岛国和俄国也有资格竞争世界第一陆军的宝座。

毕竟这几个国家的陆军数量和战斗力都算不错,除了这几个国家之外,其他的国家包括英国在内,陆军的数量已经远远落后了。

巴拉圭大量进口轻武器而非重武器,也是澳大拉西亚军事指挥团向巴拉圭政府提出的建议。

毕竟在北查科地区的草原丛林中,重武器实在难以发挥。虽然飞机确实能够发挥出足够的作用,但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本来就没有多少飞机,他们能否充分利用强大的飞机都是个问题。

这就好比给冷兵器时代的国家一批热武器,虽然热武器也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没有相应的战术运用,他们所发挥出的战斗力绝对比不过这个时代的军队,哪怕双方的武器装备处于同一水平。

飞机的价格太过昂贵,并不适合国小人少的巴拉圭。购买大量的轻武器弥补巴拉圭武器装备的不足,才是澳大拉西亚军事指挥团认为巴拉圭目前最应该要做的。

除了大肆购买武器装备,巴拉圭在英国人的建议下,也进行了全国总动员。

虽然这个国家的人口很少,但在全国总动员的情况下,军队人数还是很快从3000人扩充到了6万人。

而巴拉圭的对手玻利维亚,因为之前保持了好几倍的人数优势,让玻利维亚放松了警惕。

虽然玻利维亚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动员,但并不是影响生产的全国总动员,而是靠近北查科地区的边境动员。

虽然这也让玻利维亚的军队突破了3万人,但相较于巴拉圭不顾一切的6万人,在人数方面反而落于下风。

1931年5月22日,因为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分歧过于巨大,英国人所组织的调停会议正式宣告失败,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战争继续。

玻利维亚军队还以为能够继续势如破竹一般击败巴拉圭,没想到他们的攻势很快被巴拉圭顺利阻挡,并且前线落于下风,开始由攻转守。

在澳大拉西亚军官的指挥下,巴拉圭军队对前线几个重要的军事堡垒发起了突袭,在玻利维亚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很快就攻克了被玻利维亚人占领的几个军事堡垒。

这还没完,因为英国人的大力支持,一大批武器装备被紧急调往巴拉圭,并且顺利武装到巴拉圭的军队。

凭借着新到来的武器,巴拉圭很快在前线占据了优势,打的玻利维亚军队节节败退。

此时的玻利维亚人和背后的法国才感觉到不太妙,意识到巴拉圭很有可能已经进行了全国总动员。

为了保持兵力上的优势,玻利维亚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总动员,将陆军人数扩充到15万人左右。

相较于国家不大的巴拉圭来说,玻利维亚的全国总动员面积更大,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更多。

而且,因为玻利维亚靠近智利和阿根廷的原因,玻利维亚想要进行全面总动员,大概率是瞒不住其他的国家的。

很快,英国人就得到了玻利维亚也在进行全国总动员的消息。为了确保巴拉圭的优势继续保持,英国人决定给法国人找点事情做。

怎么给法国人找事呢?

思来想去,英国人还是将目光放在了原本的美国的土地上。

之前提到过,法国人获得了美国南部较为精华的地区,包括拥有丰富矿产和大量人口的德克萨斯州,还有整个美国南海岸。

虽然这些地区在美国的扶持下已经重新成立了共和国,但因为美国各州关系并不良好的原因,这些国家对法国人的统治也并不是那么感冒。

就拿已经独立成孤星共和国的德克萨斯州来举例。孤星共和国的成立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36年,也就是接近100年前。

孤星共和国的成立历史正是不满墨西哥人的统治,才寻求独立成为一个拥有主权的国家。

哪怕在独立后被迫加入美国,孤星共和国也保持了相当巨大的权力,其中还有美国联邦绝无仅有的独立权。

虽然目前因为美国战败被瓜分的原因,孤星共和国落于法国人的控制之中,但这不代表孤星共和国就会尊崇法国人的统治了。

特别是真真切切的由德克萨斯州转变为孤星共和国之后,共和国内部的许多新兴党派已经迫切的希望国家重新独立。

现在的德克萨斯州可不是之前那个贫瘠的地区了。凭借着共和国500多万的人口,再加上大量的矿产资源和作物的产量,孤星共和国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美洲地区的明珠。

除了孤星共和国内部的问题之外,墨西哥对于这个曾经自己的土地也是十分贪恋的。

虽然目前掌控孤星共和国的是贵为世界第二列强的法国,但这仍然不能阻止墨西哥退后一步。

毕竟相较于遥远的法国来说,墨西哥可是孤星共和国的邻居,在距离方面更近,拥有天然的位置优势。

对于墨西哥来说,只要能够说服孤星共和国脱离法国人的统治加入墨西哥,就能够以非战争的方式重新获得德克萨斯州。

英国人的目光放在美国的土地的原因,也正是看到了孤星共和国的种种问题。

可以说,孤星共和国对于法国来说,就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甚至孤星共和国这颗炸弹还会影响到东部的南海岸联邦共和国和佛罗里达邦联共和国,可能会直接瓦解法国人在美国南海岸的统治。

这就是英国人想要看到的。不仅会给法国人创造一个大麻烦,甚至有可能直接让法国人损失惨重。

要知道,法国的资本可是一直酷爱对外经济输出的。虽然掌管这三个共和国只有很短的时间,但法国的资本在这三个共和国的经济输出已经很多,投入的资金和资产更是不可计数。

要是法国人丧失了对这三个共和国的统治权,不仅法国政府会损失惨重,法国民间的资本也将迎来灭顶之灾。

对于英国人来说,这很有可能会给自己解决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让自己在欧洲彻底没有任何麻烦。

4000字更新送上,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