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九十二章:玻巴和谈,法奥同盟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九十二章:玻巴和谈,法奥同盟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法国人并不清楚德国和意大利的密谋,这不代表法国人对于德意协定没有任何行动了。

事实上,法国人早就察觉了意大利和德国这样独裁政府崛起的危机,并且试图和英国人一起加强对于德国人的限制,确保德国人的军事力量不会像意大利那样快速扩张。

但坏消息是,目前的世界第二是法国,法国也是大英帝国最大的和直接的竞争对手。

相较于国内比较混乱,实力还没有恢复的德国来说,英国人明显更担心法国人的实力。

也正因为如此,法国人所计划的对德**事实力的第二次限制不仅没有达成,反而还让英国人方面对于德国的限制有所松动。

至此,法国人也知道英国人是靠不住了,于是才将联合的对象转到了奥地利。

至少在限制德国人方面,奥地利帝国还是非常愿意的。毕竟奥地利是德国的邻国,和法国也没有利益冲突,是比较优良的盟友。

在德意协定被曝光出来之后,法国就紧急联系了奥地利帝国外交部门,商讨着是否就德国和意大利的关系,制定一份潜在的防御同盟方案。

法国人的提议得到了奥地利的大力肯定。在圣诞节当天,法国外交部长紧急前往奥地利帝国,商讨这份已经有了雏形的防御同盟方案。

这份防御同盟方案就是单纯的针对德国和意大利的联合。根据法国人的提议,防御同盟方案的第一条,就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任意一国遭受其他国家的进攻时,等同于进攻了整个同盟。

在一周的时间内,另一防御同盟国家应当在外交方面给予支持,并且在国内进行军事动员。

在两周的时间内,防御同盟应当调集一部分军队前往被进攻的国家,履行整个防御同盟的职责。

虽然防御同盟条款上没有写明是针对哪个国家的进攻,但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除了德国和意大利那两个比较疯狂的国家之外,没有人会毫无征兆的进攻法国和奥地利帝国这样的列强国家。

除了这份防御同盟之外,法国还和奥地利签署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合作,目的是为了帮助奥地利恢复经济,重回全盛状态,更好地应对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敌人。

这份完整的防御同盟条约对于奥地利来说,其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也正因为这样,奥地利方面签署条约的速度比法国还快,那速度简直就像害怕法国反悔一样。

事实上,法国还真的不会反悔。毕竟此时法国能拉拢的列强也不多,除了奥地利之外,法国能够拉拢的比较强一点的盟友,或许也就只有西班牙和波兰了。

但问题是,西班牙和波兰都不能算是列强国家。而且这两个国家国内也都有着各自的问题,能够提供给法国的帮助也很少。

英国或许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盟友,或许只有德国恢复一战前期的全盛实力,英国人才会明白欧洲最强大的对手仍然还是德国。

伴随着法国和奥地利的防御性同盟被公开,欧洲局势明显变得更加迷雾重重。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德意协定和法奥防御性同盟这在互相针对和提防,甚至已经有媒体开始大胆预测,在未来的短时间内,德意和法奥很有可能会爆发一场战争。

这样的预测大胆不大胆先不说,确实是吸引了一部分欧洲民众。

倒不是说欧洲民众对战争好奇,其实是因为他们对于之前像一战那样的战争已经惧怕了。

民众们都害怕欧洲再爆发一场像一战那样庞大的战争,动辄好几个列强参与,伤亡随随便便都会突破千万。

虽然英国人对此没有任何表示,但澳大拉西亚还是联系了英国和法国,表示要抛开关于查科战争的和谈,结束这场已经持续了很久的战争。

澳大拉西亚的提议被英国和法国同意,这场和谈也预计在1932年年初,在阿根廷靠近查科地区的奥兰城举行。

在非战争的第三国举办和谈,这也象征着英法澳举办和谈的非偏袒性。

1932年1月3日,阿根廷,奥兰城。

经过一周多时间的精心准备,英法澳三国,以及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外交代表,纷纷抵达了阿根廷的奥兰城。

除此之外,参与和谈的还有智利和阿根廷的外交代表。它们的作用是在和谈达成之后监督查科地区的和平,代表英法澳三国来维护南美洲的秩序。

为什么没有巴西呢?因为相较于智利和阿根廷来说,巴西是和英法最不亲近的南美洲三强了。

英国人自然也不会愿意在这样的和谈中加入巴西,免得让巴西人在查科战争中得到好处。

1月3日的当天,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关于查科战争的和谈正式开始。

因为战争到现在,双方的死伤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两国的和谈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敷衍,进行了认真的谈判。

但很明显,如果没有列强的干涉的话,光靠这两个国家自己的外交谈判,是根本不可能终止这场战争的。

巴拉圭方面因为占据着战争的优势,选择了胃口大开。巴拉圭要求吞并整个查科地区,将前线推进到德伊索索格沼泽。

这样的条件玻利维亚自然不会大意。先不说失去整个查科地区对玻利维亚的损失有多么惨重,光是在这场战争中玻利维亚遭受的人员伤亡,就让玻利维亚不甘心承受如此巨大的土地损失。

毕竟和谈只是解决了巴拉圭这个麻烦,可没有解决玻利维亚国内民众的情绪。

一旦民众们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死伤了大量的平民,还丧失了许多土地,怕愤怒的玻利维亚人对爆发游行甚至武装冲突,来反抗政府愚昧的统治。

不过,玻利维亚在前线确实处于劣势,这也是玻利维亚和谈中最大的麻烦。

一旦这场和谈没有得出结果,前线巴拉圭的军队仍旧会将战场推进到德伊索索格沼泽附近,和巴拉圭外交代表所要求的条件基本没什么差别了。

至于能否依靠和谈的这段时间让军队恢复元气,随后发动全面反攻的计划,也被玻利维亚政府否决了。

毕竟玻利维亚在恢复元气的同时,巴拉圭军队也在恢复着元气。

巴拉圭还有着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两大列强的支持,获得物资的速度和规模,都不是目前的玻利维亚能比的。

英法澳三国自然也不愿意看到两个国家的和谈陷入僵持。在三大列强的影响下,巴拉圭和玻利维亚都修改了自己的条件,和谈也终于有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是巴拉圭方面。作为战争的优势方,巴拉圭仍然要求获得查克地区最多的土地,大约18万平方公里。

有了这些土地作为扩充,巴拉圭的国土面积将扩大很多,再次面对玻利维亚时,至少在战略纵深和土地面积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北查科地区的石油大部分就在巴拉圭所要求的地方。

这也代表着,巴拉圭能够靠自己所获得的土地大量的赚取财富,用来让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其他的建设都上一个台阶。

此消彼长之下,将来的巴拉圭和玻利维亚谁强谁弱真的不好说。

哪怕再次爆发一场查科战争,就算没有列强的援助,巴拉圭也不会惧怕玻利维亚。

巴拉圭开出的条件其实已经很合理了。哪怕巴拉圭瓜分了北查科地区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查科地区仍然还有大约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留给玻利维亚。

至少玻利维亚也获得了土地,看起来这次战争不是那么的失败。

但玻利维亚方面也提出了另一个条件,就是希望获得通过巴拉圭河进入大西洋的航海权。

玻利维亚在之前的历史和战争中,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

众所周知,目前最重要的经济交流方式仍然还是海运。在没有出海口之后,玻利维亚的发展已经明显落后于南美其他的强国,并且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

这次在输给巴拉圭之后,玻利维亚已经不再是南美洲的强国。如果再不想办法寻找一个出海口加速国内经济的发展,恐怕在未来十年以后,玻利维亚就可以竞争南美洲最弱的国家了。

相较于直接获得一个出海口来说,玻利维亚外交代表也明显知道自己的处境。

他所要求的,只是玻利维亚的船只能够通过巴拉圭河进入大西洋的航海权。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的一条大河,先后流经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最后流往阿根廷,途经罗萨里奥之后,汇入大西洋。

虽然从玻利维亚出来,还需要漫长的河道才能够抵达大西洋,但这总比没有任何出海口来的好。

经过了慎重的思考之后,巴拉圭外交代表最终同意了玻利维亚外交代表的提议,表示在巴拉圭境内的巴拉圭河河段,可以允许玻利维亚船只通行。

但前提是,这些通行的船只必须是非军事船只,并且不能携带太多的武器装备。

这一点也被巴拉圭强烈要求写在了合约中,作为对玻利维亚的约束。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