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九十五章:胆战心惊托马斯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九十五章:胆战心惊托马斯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非要在所有导弹中选择一个阿瑟最重视的,那么应该就是现有的鸽式导弹了,而且是舰载版本的鸽式导弹。

说实在的,海陆空三军中,目前澳大拉西亚的海军是比较薄弱的。

陆军虽然规模不大,但坦克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顶尖,还有着极其优秀的火力,再加上加里曼丹联合苏丹国和菲律宾两个仆从国,陆军方面并不需要担心。

空军自然不用多说。澳大拉西亚的空军如果敢称世界第二,应该没有国家敢称世界第一了。但前提是各国的空军实力都展现出来,而不是像澳大拉西亚这样藏着掖着。

唯独海军,阿瑟其实还是比较担心的。虽然海军的设计也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但毕竟海军的规模只能说是一般。

如果不在各方面加强海军的威慑,对澳大拉西亚这样的领土遍布整个大洲,并且还跨越了好几个大洋的国家来说,在战争中就有些漏洞百出了。

澳大拉西亚在太平洋最大的敌人是岛国。对于阿瑟来说,鸽式导弹这种能够有效杀伤敌人军舰的导弹,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

如果能在开战后有效击沉敌人的军舰,澳大拉西亚将会立于不败之地,阿瑟也就有信心将目光放在欧洲的战场上,而不是和岛国人在这过家家了。

正因为秉持着这样的重视心理,阿瑟对于最后的鸽式导弹的测试,达到了目不转睛的状态。

好在最终的测试也对得起阿瑟的重视,总算让阿瑟放下心来。

虽然瞄准移动靶的时候没有固定靶那么精确,但相较于上一代导弹来说,命中率提升的也算不错。

一共测试了50枚导弹,有3枚比较碰巧的击中了坦克大小的模型,这也能说明鸽式导弹对导弹实际命中率的提升。

如果是第二代的导弹,想要击中坦克大小的模型,还是在全速移动的情况下,50枚都不一定有一枚能够击中。

毕竟第二代导弹的误差仍然在几百米左右,最大的误差甚至能够达到一公里以上。

而新一代的鸽式导弹,50枚导弹最大的误差也只有500米,而且是比较特殊的情况。

大部分导弹都在坦克300米周边,有超过22枚导弹落在了划定的轰炸区内,这也代表着这22枚导弹相当于击中了目标。

按照情况来说,真实的军舰会比划定的轰炸区更大。而且军舰在海中的移动速度是要比坦克在地面的移动速度慢的。

虽然只是测试数据,但这份测试数据上到阿瑟,下到军方的各位高层,都是相当认可并且非常满意的。

“赫尔曼所长,鸽式导弹的有效射程是多少?”看完所有导弹的测试之后,国防大臣托马斯再也忍不住了,一脸期待的看向赫尔曼。

就目前的测试数据来看,这几种导弹相较于上一代都有着巨大的提升,都十分吸引托马斯部长。

如果在有效射程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那么托马斯部长冒着被阿瑟责骂的风险,也得将今年的军费至少增加一半了。

命中率和射程有效提升的导弹,这可不是几架飞机和坦克能够媲美的。

如果可以的话,托马斯部长甚至愿意用一半的军费来购买导弹,等到战争爆发直接狂扔导弹即可。

“目前我们的泰斯特-3导弹,空对空版本有效射程5公里,最大导弹飞行速度达到了580千米每小时,已经超过了我们所知的各国飞机的最大速度。”赫尔曼一脸微笑的说道:“

而空对地版本的泰斯特-3导弹,虽然最大飞行速度只有450千米每小时,但有效射程却增加到了25公里。

至于鸽式导弹,目前我们所测试的导弹飞行速度大约480千米每小时,最大飞行高度19.7千米,最大飞行距离320公里。”

听到赫尔曼所爆出的各类数据,哪怕是阿瑟,也不由得有些动容。

机载版本导弹也就不用多说了。这类导弹本来就不是追求飞行距离,而是追求更快的速度。

鸽式导弹的最大飞行距离提升到了320公里,这样的提升还是相当夸张的。

而且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19.7千米,这也代表着天空中的所有物体,都在鸽式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这样的导弹飞行速度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此时的各国,对导弹的拦截手段比较单一,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拦截导弹用什么方式呢?说白了就是很简单的原理,让导弹更早的爆炸,不要伤及地面的建筑和民众。

这就代表着必须要有一种速度更快的导弹来拦截,并且命中率还要很高,能够有效命中在天空中速度很大,并且体积很小的导弹。

别说现在了,哪怕时间再前进十年,都不一定有国家能够发展出较为完善的导弹拦截装置。

这也代表着鸽式导弹,在核武器没有出现的现在,就是命中范围最远,并且几乎无法被拦截的最强武器。

在空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很轻易的获得敌人地面部队的情报。

借助这样的情报,能够轻易的实现数百公里之外杀敌于无形。如果澳大拉西亚能够拥有大量的鸽式导弹,将来的战争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确定鸽式导弹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之后,托马斯部长反而有些担心了。

毕竟上一代导弹的造价就不低,更不要说几乎是全方面升级的新一代导弹了。

“赫尔曼所长,这些导弹的造价如何?导弹研究所能否承担大规模导弹的建造任务?”托马斯部长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这些导弹的造价。

第二代的导弹制造成本接近1.2万澳元,已经是相当高昂的数字了。

按照当初国防部和阿瑟约定的导弹订单,一共1700枚的各型号导弹,可是花费了国防部1800万澳元的军费预算。

如果新一代导弹的造价迎来新高,对于国防部门来说,那可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

如果还是成千枚的购买导弹,对于国防部的军费来说,要面临的就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因为我们摒弃了之前导弹的瞄准系统,采用了新的鸽式导弹的原因。因此,综合版本的鸽式导弹造价没有过多的提升,每枚导弹的造价大约为1.57万澳元。”导弹研究所所长赫尔曼介绍道:“

至于泰斯特-3导弹,造价要比第二代低很多。空对空版本的导弹造价大约7500澳元,空对地版本的导弹造价大约9700澳元。”

赫尔曼其实说的没错,导弹的造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幅度的增长。

虽然看起来也都很多,但也要考虑到货币在这几年的贬值情况。

哪怕是鸽式导弹,实际制造成本相较于上一代最强导弹来说,也没有太多的提升。

毕竟导弹的瞄准系统只是三只鸽子和相应的传感系统,造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昂贵。

昂贵的其实是导弹的动力系统,也就是经过多方改进的发动机。

这样的发动机能够推动沉重的导弹以极快的速度飞行,并且飞行距离还非常远,足以证明发动机的优秀了。

毕竟导弹要保障的,除了比较常规的威力,命中率和射程之外,还要保证导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导弹发射之后不久就掉下来,这不仅在面子上过不去,同样也会对国内的民众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托马斯部长听到赫尔曼提出的造价之后,心中的担忧终于消除了大半。

虽然造价仍然不低,而且对军方的售价相较于造价肯定有一定的增长,毕竟导弹研究所也需要相应的研究资金。

在导弹顺利研究成功并且被军方采购之后,阿瑟就给赫尔曼说过,以后导弹研究所的研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导弹的出售利润。

根据导弹研究所和军方的约定,导弹研究所在导弹的造价的基础上,增加5%作为利润,用作导弹研究所的研发资。

按照目前导弹的造价来看,每出售一枚导弹,导弹研究所就能够获得至少500澳元的利润,这些也就是导弹研究所的资金来源了。

当然,光靠给军方的订单,想要养活整个导弹研究所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毕竟除了研发导弹的各类专家之外,导弹研究所还有一个生产车间,车间内部的诸多工人每月也有一笔庞大的开支。

哪怕导弹研究所的导弹性能已经足够优秀了,阿瑟每年还是要补贴至少几十万澳元。

这也证明了研发军事科技的不易。像澳大拉西亚这样,阿瑟控制的王室几乎负责了大部分军事武器的研发。

王室每年投入在这些军工厂的资金就高达数千万澳元。如果没有王室的参与和大笔投资,澳大拉西亚想要在军事科技方面获得如今的成果,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大国家和小国家的差距。小国家的收入已经决定了它们投入到军事科技研发的预算不会太多。

除非国内能出几个相关方面的超级天才,要不然,军事科技的进步相较于大国来说,是要缓慢很多的。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