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八百一十三章:安内第一步

澳洲崛起录 第八百一十三章:安内第一步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核武器或者说原子弹快要研发完成了,阿瑟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说实在的,虽然美国人研发原子弹在十年之后,但如果从曼哈顿计划正式成立开始,美国人只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澳大拉西亚对原子弹的研发从一战后就已经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在垄断了刚果大部分铀矿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亚的原子弹研发进度如果还不能迎来飞速的增长,那只能说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能力不行。

实际上,在举全国之力的情况下,原子弹的研发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但也绝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早在几年之前,关于铀235的提取就已经完成,核武器研发小组的主要注意力也放在安全性和引爆装置方面。

对于这种前所未有的武器,对其表达一定的谨慎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核武器的原料,铀矿本身就具有高放射性,更不要说专门提取出来的核原料了。

如果在核武器的研发中不秉持着谨慎的态度,但凡出现一次意外,对澳大拉西亚来说就是沉重的打击。

好消息是,在每次实验之前,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理论物理学家,都会进行大量的数据测算,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到目前为止,澳大拉西亚的核武器研发在稳步进行,并且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根据核武器研究室方面的消息,澳大拉西亚第一次核试验有希望在今年年底进行。

如果核试验一切顺利的话,第一枚核武器,也就是原子弹的顺利出世,应该也就是明年的时间了。

阿瑟对此满怀期待。就算短时间内原子弹只能用飞机投放的方式,仍然是一种杀伤力非常大的禁忌武器。

这种武器对战争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也是澳大拉西亚能够不耗费太多伤亡战胜岛国的希望。

只要澳大拉西亚能够顺利解决岛国,将目光重新看向欧洲,欧洲的战争也注定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哪怕德国再强大,也不可能承受得住多个国家的围攻。更何况,这个世界的德国,想要在周边进行扩张,所遭受到的阻力比历史上大得多。

历史上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凭借着英法的绥靖政策,吞并了苏台德地区和奥地利,最终在进军波兰的时候,彻底引爆了整个世界大战。

但在这个世界,苏台德地区和奥地利,属于一个统一的奥地利帝国。

虽然奥地利帝国的实力也遭受到了限制,但绝不是历史上那个被列强看不起,甚至排斥在会议之外的捷克斯洛伐克。

想要从奥地利身上割一块肉,甚至直接吞并整个奥地利帝国,挑战是十分大的。

而且现在,奥地利帝国已经和法国结成了同盟。这也代表着一件事实,德国想要在二战之前拿到历史上的疆域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凡德国想要在奥地利进行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会随之打响。

土地越小,人口越少的德国,所带给欧洲和澳大拉西亚的威胁也就越小。

而且,因为时间线和历史上不同的原因,这个世界的德国希特勒掌权更早,对犹太人的迫害也就更早。

许多犹太资本家和科学家早已经转移到了国外,这也会影响到德国在军事科技方面的进步。

可以预料到的是,这个世界的德国绝对不会如同历史中那般强大。

哪怕阿瑟有意让德国消耗英法的实力,德国也不可能坚持到历史上那般时间。

虽然没了美国,但澳大拉西亚基本能够代替美国的作用。而且,美国地区分裂成的多个国家,也是拥有一定的工业生产能力的。

特别是最为中心的五大湖共和国,因为继承了五大湖工业区,工业实力可以说是大半个美国,还是不容小觑的。

在德国更加弱小,德国的敌人更加强大的前提下,阿瑟可不会觉得这场战争自己会输。

现在要争取的,是澳大拉西亚在战争中能够获得的利益大小,以及英法在这场战争中被削弱的程度。

好消息是,因为有着岛国这个光明正大的借口,澳大拉西亚可以在前期不干涉欧洲战场,还能坐稳战争主要国家的身份。

毕竟岛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澳大拉西亚和其附属势力下的国家面对岛国的伤亡越高,对这场战争的贡献也就越大。

感觉到战争已经不远了,虽然军事科技都在进步,但阿瑟还是有一定的紧迫性的。

对战争进行考虑,阿瑟对所有军事科技的研发部门下达了命令,要求这些研发部门拿出200%的精力,投入到军事科技的研发中。

特别是飞机、坦克、火炮和枪械等等,都是战场中能够用到的,并且能够更快进行改进的。

特别是在和岛国的战争中,飞机火炮和枪械,绝对是和岛国战争中的主流武器。

至于坦克,目前澳大拉西亚装备坦克数量不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岛国的战场用到坦克的时机并不多。

澳大拉西亚和岛国之间,是面积大大小小的岛屿和群岛。坦克虽然能在大一点的地区发挥作用,但小的岛屿作用就不明显了。

反而是飞机,在任何地区都能发挥作用,作用性短时间内是要比坦克高的多的。

而且,岛国人因为钢铁工业不太给力的缘故,再加上他们对坦克的研发比落后,导致他们的坦克实力并不强大。

如果阿瑟记得没错的话,历史上岛国在二战中,可是投入了不少所谓的铁皮坦克的。

这些铁皮坦克的一大优点,就是皮薄馅大,很容易就会被澳大拉西亚的坦克摧毁。

只要能够占据空中优势,在海军对战中用导弹偷袭岛国的海军,澳大拉西亚就能够轻易获得这场和岛国战争的胜利。

如果岛国人誓死不投降,那阿瑟也只能采取美国人的办法,用核武器轰炸岛国的城市,带给这个狭小的岛国以核平了。

实在不行,往富士山扔原子弹也是能解决办法的。反正富士山已经有很久没有喷发过了,阿瑟觉得澳大拉西亚有必要为岛国解决这个安全隐患。

正当阿瑟的目光放在德国什么时候突破英法的限制的时候,德国人也确实展开了行动。

只不过,德国既没有恢复军工生产,也没有废除莱茵兰非军事区。

德国的第一步行动放在了内部分裂的各邦国上,这也是法国人对德国最大的限制。

因为德意志帝国内部各邦国林立,帝国政府的权力实际上遭受了大量的限制。

说是帝国政府,其实相当于普鲁士的王国政府。因为南德意志有巴伐利亚王国,北德意志还有汉诺威王国,以及数量众多,大大小小的公国。

就连阿瑟的本家,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所掌控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也拥有一支人数超过5000人的军队。

这样分裂的局面,是限制德**事实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的陆军总人数本来就被限制在15万,更不要说这个额度还要和各个邦国平分了。

其中最大的巴伐利亚王国,所拥有的士兵人数超过3万,已经接近帝国政府军队的一半了。

这对帝国政府威严是严重的挑衅,是德国始终不能团结在一起应对外敌的主要因素。

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德国实际统治者的希特勒,是很明显能够看出来的。

因此,他的第一步行动目标,就放在了南德意志最大的邦国,巴伐利亚王国的身上。

现任的巴伐利亚国王,是路德维希三世之子,鲁普雷希特国王。

这位国王出生于1869年,目前已经64岁的高龄。

希特勒第一步就将目光放在德意志境内最大的邦国,其主要原因还是鲁普雷希特国王的王位并不稳固。

虽然他的王位继承于自己的父亲路德维希三世,但路德维希的王位可不是正常继承得来的。

路德维希三世的父亲是摄政王柳特波德亲王,他是强行让国会修改宪法,还让自己成为巴伐利亚国王的。

而路德维希三世成为巴伐利亚国王的时候,已经是一战爆发前夕的1913年11月5日了。

很不幸,之后的一战德国惨败,巴伐利亚爆发了革命,路德维希三世带着全家逃离,成为德意志帝国中第一个带头逃跑的君主。

篡位加弃民而逃,两个坏名声加起来,就已经知道路德维希在巴伐利亚的支持度了。

虽然因为法国人想要削弱德国的心思,让路德维希三世保住了自己的王位,但他在巴伐利亚的统治已经失去了支持。

这位在一战后成功复辟的国王,既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没有得到民众的信任,在1921年10月18日抑郁去世。

他的儿子,当时老迈的王储鲁普雷希特继位,成为了巴伐利亚国王。

虽然鲁普雷西特国王的名声相较于自己的父亲路德维希三世来说好多了,但政府已经形成了势力,也不可能心甘情愿的效忠于王室。

而且,鲁普雷希特的年龄也是一大限制。1922年初加冕的时候,鲁普雷希特就已经53岁的高龄,在欧洲也算得上是老年人了。

政府根本不清楚这位老迈的国王能够在王位上坚持几年,自然也不可能平白无故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

在之后的十多年里,卢普雷希特国王和自己的内阁展开了长时间的较量,但仍然没有夺回权力。

没办法,巴伐利亚王国本应该在一战中就已经灭亡,所迎接的应该是巴伐利亚自由邦才对。

如果不是法国人给王国强行续命,恐怕现在的鲁普雷西特国王,应该还在外国当自己的流亡王室首领才对。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