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八百五十三章:军工生产

澳洲崛起录 第八百五十三章:军工生产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起来,阿瑟最小的儿子乔治出生于1919年,到今年1936年为止,也算是刚满17岁。

虽然没有成年,但也不再是那副小孩子的面孔。经过了阿瑟长时间的教育,乔治看起来成熟稳重,颇有一番明君的模样。

经过阿瑟的慎重思考,决定提前让乔治回到西海岸联合王国,并且趁着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提高他在国家的声望,并且让他趁机掌握一定的权力。

毕竟美国之前是一个共和制的国家,虽然在澳大拉西亚的影响下,西海岸联合王国的局势还算稳定,但这终究是外力因素的干涉。

想要让西海岸联合王国的君主制度彻底稳定下来,还得需要作为国王的乔治自身去努力,去争取国内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行。

这也是阿瑟为什么说,战争是乔治和彼得彻底坐稳王位的时机。

只有王室和民众共进退,并且顺利打赢这场战争,作为国王的他们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才能得到民众发自内心的支持。

乔治离开王宫,阿瑟比送行彼得的时候还要伤感。

这倒不是说阿瑟对乔治偏爱,只是在路易斯公主去世之后,王室的人口确实越来越少。

接连送走了彼得和乔治,目前王室除了阿瑟夫妇之外,就只剩下威廉夫妇,还有他们的孩子亚历山大。

不过好消息是,在阿瑟的多次催促下,威廉和亚历山德林公主也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算算日期,时间也快了,应该就在这一两个月之内。

这倒是能让王室添丁进口,不至于在彼得和乔治接连离开之后,看起来那么冷清。

和之前送行彼得一样,几乎整个王室出动,阿瑟和玛丽王后在乔治临行前最后一次嘱咐乔治。

加利福尼亚王国和西海岸联合王国国情不同,阿瑟给予彼得和乔治的帮助也不太相同。

比较一致的,是一支经过精心训练的,人数不足千人的精锐部队。

这些军队的家属将随着乔治一起前往西海岸联合王国,将作为乔治统治西海岸王国的近卫军。

除了军队之外,跟着乔治一起前往西海岸联合王国的,还有一部分专门为乔治培训的官员,医疗专家,数十名仆人,包括私人裁缝,珠宝匠,厨师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拉西亚内阁政府上一任王室事务大臣亚杰丁,也将跟随乔治一起前往西海岸联合王国。

亚杰丁将成为乔治麾下的重要大臣,并且担任西海岸联合王国的首相。

至于乔治的王宫管家,阿瑟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派遣了自己的心腹,柯林·费斯出任。

柯林·费斯的年龄并不大,1897年出生的他,到现在也就39岁的年纪。

在澳大拉西亚土生土长是他的优势之一,另一个优势就是,柯林·费斯是阿瑟救济孤儿政策中受惠者。

柯林·费斯自幼父母双亡,被阿瑟下令所建造的孤儿院收养。因为表现出色的原因,柯林·费斯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学业,并且得到了阿瑟的关注,进入了潜在人才培养计划名单。

在人才的培养中,阿瑟首先重视忠诚度,其次重视能力。

在忠诚度和能力的测试中,柯林·费斯表现的都十分优秀,这也是阿瑟最终任命他成为乔治王宫管家的原因。

而且,自从乔治获得爵位开始,柯林·费斯就已经成为了乔治实质上的管家。

柯林·费斯到现在的表现也很好,至少阿瑟并没有撤换他的理由。

至于乔治将来会不会撤换管家,那就得看柯林·费斯能否得到乔治的满意了。王宫管家对于一个君主来说十分重要,在这一点上,阿瑟给予了乔治很大的自由度。

而且在阿瑟任命柯林·费斯成为乔治的管家之前,也是询问了乔治的意见的。

得到乔治的点头同意之后,阿瑟才下达了命令。

说起澳大拉西亚在北美洲所掌控的两个国家,目前的发展倒也能算得上是“迅速”。

加利福尼亚王国目前的人口已经接近650万,其中超过98%的人口都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也能证明加利福尼亚王国内部两个州之间的巨大差距。

而西海岸联合王国就没有这么大的差距了。已经改名为首都特区的华盛顿州,总人口也只有170万左右。

剩下的俄勒冈州、蒙大拿州、爱达荷州和怀俄明州,人口分别只有101万,52万,45万和22万。

虽然西海岸联合王国的面积几乎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倍,但人口只有400万左右,比加利福尼亚王国少很多。

甚至两个王国加起来的人口也只有千万出头,还没有八年前的一个纽约州人口多,这也是为什么澳大拉西亚占据了如此大片的土地,却没有遭到英法太多反对的原因。

要想完善的开发这些土地,每个王国至少需要2000万以上的人口才行。但澳大拉西亚当时的人口只有不到4000万,想要在短时间内开发这些土地,基本无异于白日做梦。

反观英法所控制的土地,要么是经济繁荣的纽约州,要么是石油工业和棉花种植业比较发达的德克萨斯州,总之各有优点。

不过,贫瘠的地区也是有贫瘠的好处的。

至少相对来说,彼得和乔治的统治会更加稳定,不用担心太多的本土势力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

像纽约和德克萨斯那样的大州,内部的资本家和其他的本土势力纵横交错,想要统治那些地区,就必须得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在送别乔治之前,阿瑟交给了乔治一项任务,那就是尽可能利用西海岸联合王国庞大的面积和肥沃的土地,大力发展农牧业。

趁着西海岸联合王国地广人稀,此时进行大规模农场式农业是很容易的。分配到每一个农民身上的土地是很多的,只要土地连成一片,就有利于机械化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大量采用机械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的产量,同样还能节省投入在农业方面的人力。

战争眼看着就要爆发了,此时多种粮是没有坏处的。除了用作国内的消耗之外,还可以少量出口到国外,来换取一定的外汇收入。

这些粮食可以出口到美国东海岸,那里人口更多,可种植区域却更少。

甚至还能在战争中吸引更多的移民,但这一切就得靠乔治自己去操作了。

乔治离开之后,澳大拉西亚正式进入战备状态。

对于预备役人数,阿瑟进行了一定的扩张。所谓的预备役,就是在战争爆发或者国家进行动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形成编制,并且具备一定战斗力的部队。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军队总人数大约为62.6万人,拥有135.2万预备役,以及接近200万可招募士兵。

这也代表着,极限状态下,澳大拉西亚至少可以组建超过400万的大军。

当然,如果真的不顾一切,这一数字还能无限增长。

但在阿瑟的计划下,澳大拉西亚最多投入的军队也就400万了。如果超过这一数字,就算战争能够胜利,也会对澳大拉西亚各行各业造成巨大的打击。

战争所产生的伤亡,也会让人口规模锐减。到那时,澳大拉西亚将彻底丧失世界霸主的竞争力,只能坐视俄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崛起。

好在,有着菲律宾和加里曼丹这两个仆从国,倒也不缺人的来源。

极限状态下,菲律宾就可以提供接近200万军队。而加里曼丹就更加夸张,如果不顾一切,加里曼丹的人口至少可以提供500万到700万的军队。

这么算起来,澳大拉西亚在理想状态下,最多能够指挥超过1300万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规模已经堪比一战两大军事集团投入战场的兵力了,如果还不能打赢二战的话,那只能证明队友并不想赢得战场。

在战争的准备中,阿瑟最为重视的,就是各类武器的战略储备了。

过去了一年之后,澳大拉西亚的轻武器数量已经提高到了:274万支步枪、2.4万挺机枪、2.7万门各口径火炮、15.5亿发子弹、4700万发炮弹、220万套步兵装备、2200万枚手榴弹。

重武器方面,仓库停放着超过2250辆克伦威尔I轻型坦克、1255辆T-31中型坦克和827辆T-31A重型主战坦克。

这还是坦克制造厂没有进入全力生产时的速度。但凡进行三班倒加班加点的生产,第一年的坦克产量就可以突破6500辆每年。

再加上不断的扩充坦克制造厂的规模,澳大拉西亚也可以轻易达到英美在二战中的工业盛况,年产坦克超过万辆。

最后就是飞机了。第六代军事飞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之后,终于宣布通过测试,并且正式进入生产。

去年飞机的制造速度并不快,年产量大约只有1200架左右。

但因为只是第六代军事飞机投入生产的第一年,这样的生产速度也可以理解。

随着时间进入1936年,阿瑟对于皇家飞机制造厂的要求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将飞机的生产速度翻三倍,至少提升到年产量3600架以上。

实在不行,等到战争爆发之后,波音公司和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也可以代为生产第六代军事飞机。

这两家公司已经掌握了喷气式发动机的技术,只要对生产线进行紧急改装,在短时间内实现生产第六代军事飞机也并不困难。

毕竟第六代军事飞机的所有技术都掌握在皇家飞机制造厂的手中。只要对波音和道格拉斯公司公开这项技术,他们就能够实现对第六代军事飞机的生产。

到那时候,三家公司开足马力,不顾一切的生产,飞机的年产量将不逊色于任何国家。

32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