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八百九十二章:巴黎不设防

澳洲崛起录 第八百九十二章:巴黎不设防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法国国内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争吵,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时间。

但对于现在来说,主战派和主和派各自有几个重点人物,争吵也是在他们之间所发生的。

对于法国民众来说,政府的决策也就代表着他们的意见。是的,如果政府决定坚决的抵抗德国人的进攻,法**队仍然会前赴后继地奔向战场。

但如果政府决定在这次战争中退缩,也会有大量的法国人接纳和平,放弃100多年前法国人的荣耀。

事实就是这么简单干脆。所谓的战争,不过是一些资深的经营政客和资本家之间的游戏罢了。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战争无论胜利,带给自己的只有无穷无尽的伤亡和悲痛。

主和派的重点人物,有陆军部长、陆军元帅贝当,陆军总参谋长甘末林,现任总理赖伐尔。

从这些人的职位上就能够看出,他们无一不是政界和军界的最顶层,并且凭借着自身的资历,在政坛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

再看法国的主战派,目前最有名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国防次长罗曼,也就是推动法国向德宣战的人,另一个就是担任巴黎守备军装甲军军长的戴高乐。

无论是从职位还是政坛的地位来看,主战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和主和派的几位代表人物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

如果不是德国人的攻势太过疯狂,展现出了吞并整个欧洲的野心,恐怕主战派也不会获得阿尔贝总统的支持,发动对德国的大战了。

现在,伴随着法国在战争中的颓势,主和派重新获得了阿尔贝总统的认可,整个法国也有再次变成主和派的趋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最为紧张的,应该就是和法国隔海相望的大英帝国了。

有着法国作为抵抗德国的第一道防线,大英帝国的本土不会面临太大的危险。但如果连法国都沦陷了,德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绝对就是大英帝国。

先不说德国人能否突破英吉利海峡成功登陆英伦三岛,光是将战火转移到英国本土的损失,就足够让英国政府头疼了。

更何况,一旦德国吞并了法国,德法联合起来的威力,可远远不是目前的德国能够媲美的。

大英帝国要是面临如此强大的敌人,哪怕有着澳大拉西亚的倾力援助,恐怕也不会是占据了大半个欧洲大陆的德国的对手。

因此,保证法国对于这场战争的忠诚性就变得很有必要。

如何保证法国对于这场战争的忠诚性呢?目光还得放在法国的主战派身上。

1936年8月2日,澳大拉西亚驻英国大使马克求见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并且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提议,那就是用武力控制法国。

丘吉尔面露惊讶,随即倍感兴趣的询问到:“马克先生,您觉得仅凭借我们,就能够控制法国人的政府吗?”

“当然不是。”马克大使微笑着摇了摇头,将目光看向了丘吉尔,满含深意的说道:“能够控制法国政府的只有法国人,而我们作为盟友的义务,就是帮助法国人控制法国政府。”

“详细说说。”丘吉尔点了点头。

“相信首相阁下您也清楚,法国政府内部主战主和的纠纷一直没有结束。特别是法国战场节节败退之后,以元帅贝当为首的法**方和总理赖伐尔为首的法国政府,都在流传着以最小的代价结束战争的说法。

恕我直言,如果法国人在这场战争中退缩了,那么大英帝国将成为德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并且状况比德国还要惨烈。”马克大使平淡的说到。

“如果法国人投降的话,恐怕整个欧洲都难以幸免吧。”丘吉尔首相皱了皱眉头,反问道。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为欧洲避免这样的糟糕状况。”马克大使继续说到:“只有法国政府是主战态度,我们才能确保德国不会那么强大。

哪怕为此要得罪现在的法国政府,我们也在所不惜。”

“说说你的计划吧,马克大使。”丘吉尔沉思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双方都明白各自心中所想,这件事对于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来说,其实也算是双赢。

“这只是一个应急方案,我自然希望应急方案永远不会被执行。”在说出自己的计划之前,马克大使先是微笑着解释了一番,随后才露出严肃的神情,一本正经的说道:“

一旦察觉法国政府有任何投降的举措,作为法国的盟友,我们都有义务帮助法国重回战争的轨道。

根据目前法国的驻军情况来看,巴黎守备军坦克军军长戴高乐将军是坚定的主战派,并且掌握着规模不小的军队。

如果法国政府有任何异动,我们可以支持戴高乐将军临时控制法国政府,对法国实施军事化管理,并且鼓动法国上下坚决抵抗德国。”

丘吉尔对于马克大使所说并没有任何疑问。如果想控制法国政府的话,戴高乐手中的那支坦克军就变得极其重要。

之前也提到过,法国在二战前对装甲部队并不重视,这导致全法国的装甲部队都不多。

目前巴黎守备军的那个坦克军,已经是整个法国大多数装甲部队的集合了。

控制着这个坦克军的戴高乐,在整个巴黎守备军中也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

再加上法国政府中的陆军次长罗恩,联合起来控制法国政府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问题是,不管是戴高乐还是罗恩,从身份和地位上都差了一级,明显无法成为军事化法国政府的领头羊。

“马克大使,就算戴高乐在我们的支持下能够掌控法国政府,你确定他能获得所有法**队的效忠吗?

一旦我们无法掌握所有法**队,这么做除了将法国彻底的推向德国那边之外,似乎也不能对战争的局势改变什么。”丘吉尔思考了片刻之后,这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相较于英法关系来说,英澳关系明显更加密切和亲近。

更重要的是,大英帝国可以对法国进行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对于间隔万里之遥的澳大拉西亚,英国人没有任何太好的手段去防备。

这也代表着,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只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哪怕澳大拉西亚已经对大英帝国具备一定的威胁。

相较于澳大拉西亚这个未来的威胁,对英国人来说,目前德国的威胁才是最严重的。

澳大拉西亚只是有可能对大英帝国造成威胁,但德国已经对英国人造成了威胁,并且很有可能影响英国在欧洲的霸权和统治。

哪怕英国再强大,英国本土也只是游离在欧洲大陆之外的三个大型岛屿所组成的。

正因为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欧洲大陆的霸主很容易对英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很容易转变成威胁。

“丘吉尔首相认为魏刚如何?”马克大使一脸微笑着询问道。

“马克西姆·魏刚?”丘吉尔点了点头,对于大名鼎鼎的魏刚也是有所了解的。

马克西姆·魏刚,现任法国上将,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副委长,陆军总监。

魏刚的履历和主和派的几个家伙相当,在一战中就已经具备鼎鼎大名。在一战后期,魏刚就已经是最高统帅福煦的参谋长,并且荣升为法国陆军上将。

魏刚目前已经69岁的高龄,在法国陆军部门已经算是半退休的状态。虽然已经半退休,但魏刚作为陆军上将,在法**队中的威望还是有的。

如果成功占领了法国政府,并且请魏刚出山担任临时军事政府的统帅,稳住大局没有太大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因为魏刚已经接近70岁的高龄,他对法国临时军事政府的管控也会大幅度降低。

这正好符合英法对于他的期望,也就是做一个明面上的统帅,实际法国的军权还是交给主战派。

这样,不管魏刚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他都无法影响接下来法**队的行动和计划。

只要能够确保法**队是主战的,法国政府的一些小动作,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就可以解决。

“不错的提议。”听完整个计划之后,丘吉尔先是点了点头,略带赞赏的目光看向马克大使,说到:“但我们的行动需要一个契机,至少在法国政府没有展现出极端的主和思想之前,我们应该暂时等待机会。”

“当然。”马克大使点了点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说道:“澳大拉西亚军队将会随时做好准备,帮助戴高乐将军和罗曼部长控制法国政府。

丘吉尔首相,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暗号,确保我们双方的军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法国政府。”

“就用冬天吧。”丘吉尔点了点头,随口说道:“曾经想统一欧洲的拿破仑大帝倒在了冬天,我相信现在的德**队同样也会倒在冬天。”

这次简短的商议虽然没有给澳大拉西亚和英国带来什么,但参加会议的双方都清楚,这场会议实际上是在给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加了一层保障。

和澳大拉西亚以及英国所预料的一样,没过几天之后,法国政府就召开了内阁会议,商讨法国接下来的决策。

在这场会议上,阿尔贝总统发挥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能力,那就是犹豫不决,帮左又帮右。

但因为法国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从资历和地位方面都碾压主战派,因此在这场会议上,主和派的声势是要远远超过主战派的。

会议上,现任总理赖伐尔一脸严肃的说道:“各位,我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为法国带来了什么?

或许有人说,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失败,法国将面临灭国的危机。

但我想说,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进行这场战争,法国同样有灭亡的危机。

战争进行到现在,我们的士兵伤亡人数已经超过70万,死亡人数就已经突破32.5万。

难道我们非要用上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失败的胜利,才能结束这场本来没有必要的战争吗?

我提议,单独和德国进行协商,以一种较低的损失结束这场战争,避免和德国没有意义的消耗。

就让英国人去和德国打吧,我们既然没有计划和英国以及德国争霸,又为什么要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呢?”

赖伐尔这一番话,可谓是说到了许多法国主和派的心中。

当然,说的好听是他们不愿意看到法国无谓的伤亡,说的难听是他们已经畏惧了德**队的恐怖战斗力。

政坛的赖伐尔暂且不提,主和派的部分代表人物,比如一战中就已经鼎鼎大名的贝当和甘末林,现在不也是转投进主和派的怀抱了吗?

不管怎么说,这对法国政府和法国民众来说确实是一种悲哀。再考虑到法国100多年前辉煌的历史,这就更是一种悲哀了。

借用装甲战历史研究先驱罗伯特·福尔奇克的一句话来形容最合适不过:“在法国急需要一位勇士的时候,曾经的勇士都选择当一名逃兵。”

先不说对于历史的影响,单论这个世界的现在,对法国巴黎防线的布局来说,已经有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主和派的提议中,他们居然提到了放弃巴黎的防线,采取所谓的“巴黎不设防”的计划,向德国展现诚意,来争取和德国议和的机会。

巴黎不设防!

这对于此前的法国人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又不敢想象的一句话。

如果是像现在的英国政府提出伦敦不设防的话,恐怕大部分英国官员都会抽提议者一巴掌。

但问题是,提出提议的人在法国,进行决策的人也在法国。

在主和派官员的据理力争中,“巴黎不设防”提案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同意,并且被阿尔贝总统宣布立即执行。

与此同时,巴黎以北的大部分军队开始调动起来,他们将会前往巴黎以南,将巴黎以北的所有防线全部让给德国。

今天更新送上,感谢兄弟们支持,明天开始日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