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一十八章:外交转变

澳洲崛起录 第九百一十八章:外交转变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说什么?俄国西方面军三个集团军被全歼?德国人已经打到了明斯克?”英国首相丘吉尔接连抛出三个问题,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看向前来汇报的外交部官员。

这倒不是说他不相信外交部的汇报,但这样的消息确实匪夷所思。

距离德国向俄国宣战只过去了几天的时间,英国人甚至还没有将物资运向法国,所谋划的大反攻还没有任何进展。

但正是在这短短几天时间里,德国人已经接连跨越了比亚韦斯托克,布列斯特和格罗德诺等重要军事重镇,并且已经将军队开拔到了明斯克?

更要命的是,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俄国人已经损失了完整的西方面军。

虽然只有三个集团军,但俄国人的军队编制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本身就是属于超编的状态。

这三个集团军完全能够比得上其他国家的一个集团军群,至少也是拥有数十万士兵的大规模军队,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被德国人全部消灭呢?

“确实是这样的。”外交部官员向丘吉尔解释道:“德国人利用了类似在波兰使用的战术,动用大量的装甲部队进行穿插,并且成功绕到西方面军的大后方,对整个俄国西方面军实施了包围和堵截。

另外,德国人在战争爆发之前就空袭了俄国西部的多座军事机场,包括西方面军在内的多个军区都面临没有飞机可以起飞的局面。

或许正是在装甲和飞机上的全面领先,才让德国人有如此迅猛的速度,并且很快就击败了整个俄国西方面军。”

“该死的,看来我们的计划应该有所改变了。虽然俄国人也令人忌惮,但我更不愿意面对一个占领了整个欧洲的德国。

告诉克里普斯,和俄国政府进行接触,告诉他们,我们愿意和他们进行一笔贸易,为他们提供急缺的武器装备。”丘吉尔沉思片刻,向外交部官员吩咐道。

“需要提醒澳大拉西亚那边吗?”外交部官员友善的询问。

“暂时不需要。”丘吉尔摇了摇头,略带深意的说道:“在最危机的时刻,我们所能相信的只有我们自己。”

那名外交部官员明显是丘吉尔的心腹,对丘吉尔所说的话没有任何诧异,平淡的点了点头退去。

“德国,俄国和澳大拉西亚。”丘吉尔转头看向自己办公室内悬挂着的欧洲地图,面带神秘的微笑,一脸轻松的说道:“不管是谁,没有人能将大英帝国从世界霸主的地位上挤下来,之前不会,现在也不会。”

同样引起震动的还有位于图尔的法国政府。

因为德国的主力已经调往了东方,法国人也能喘一口气,借此机会加固自己的防线,并且和英国人筹备着下一轮的反攻。

但这不代表,法国人就愿意看到俄国在德国的攻势下迅速被击溃,甚至领土都被分裂成好几个国家。

法国人想看到的是德国和俄国互相消耗,最好两国实力都实不存一,最后白白让法国人捡了桃子。

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碾压,都不是法国人乐意看到的。虽然鄙视英国人的地区平衡政策,但在欧洲玩政治的时候,包括英法在内的大部分列强国家,似乎都会潜移默化的运用起这种平衡政策。

不约而同的,法国人也选择放宽了对俄国的限制。不过因为法国的工业已经遭受了重创,对法国来说,他们也确实没有余力再支援俄国了。

相较于英法来说,此时的澳大拉西亚才是那个真正有实力支援其他地区的国家。

虽然澳大拉西亚和岛国的战争没有结束,但聪明人都能够看出,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完全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澳大拉西亚暂时没有进攻岛国本土的打算,但是仅凭着优秀的空军和海军,就能够全面封锁岛国的海岸线,并且肆意的攻击岛国的沿海城市。

截止目前为止,澳大拉西亚在这场战争中所投入的兵力不足百万人,其中澳大拉西亚人不足30万。

但对岛国所造成的损失,光是人员伤亡就已经高达数百万人,还有数不尽的财产损失。

特别是距离琉球群岛最近的长崎和鹿儿岛,几乎每天都会被澳大拉西亚空军光顾,整座城市已经完全的沦为废墟,死在大轰炸中的日本民众已经超过200万人。

没有人会怜悯岛国人,因为这场战争并不是澳大拉西亚的侵略战争,而是澳大拉西亚遭受岛国偷袭之后的反击战争。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那次空军偷袭开始,澳大拉西亚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完全是正面的,这也是澳大拉西亚军队可以肆无忌惮攻击岛国人的原因。

因为战争的责任就是岛国不宣而战,偷袭澳大拉西亚的夏威夷港口,导致澳大拉西亚军民高达数百人的伤亡才引发的战争。

既然如此,澳大拉西亚对岛国人实施大规模报复也就情有可原了。

至于为什么澳大拉西亚在造成岛国至少200万平民伤亡之后还不停手,那完全是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岛国政府还没有为他们的罪行买单。

视角转回澳大拉西亚国内,阿瑟对于俄**队的迅速溃败早有预料。

从英国人多次提醒俄国政府但俄国政府没有任何反应开始,阿瑟就已经明白,俄国肯定会在这场战争的前期吃一次大亏。

德**队可是早有准备,根据澳大拉西亚的各处情报人员的消息,德国人为了这场战争,准备时间至少高达两个月,并且调动了接近200万的军队和大量的武器物资。

而俄国人,英国早在半个月之前就有提醒,但俄国政府依然我行我素,导致边防军队对于德国的袭击根本没有准备,空军都被摧毁了大半,战争又该怎么进行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战争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化。如果说一战完全是堑壕战和人命的堆叠,那么二战已经演变成坦克以及飞机之间的工业和科技较量。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拥有坦克和飞机数量的多少,以及坦克和飞机的先进程度,能够极大程度的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和战争的胜率。

就拿澳大拉西亚和岛国的这场战争来举例。

岛**队的战斗力也是可圈可点的,至少他们的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是具备强大战斗力的精锐军队。

但问题是,澳大拉西亚完全不和他们打,只攻克了一个琉球群岛就停下手。

这让岛国陆军非常憋屈,他们高达数百万的陆军根本无从下手,总不能主动的远渡重洋,对澳大拉西亚发起进攻吧?

抢滩登陆战的防守方本来就占据极大的优势,澳大拉西亚手中还掌握着空军的绝对优势,这样的战争完全没法打。

目前所面临的糟糕局面是,澳大拉西亚的陆军完全不和岛国陆军打,只派遣大量的空军不断的空袭岛国的本土。

这对岛国来说反而是致命一击,因为岛国狭小的本土在面临这种大规模空袭的时候,所受到的创伤要远远高于其他土地面积比较广袤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岛国的工业规模本来就不强,工业区比较集中。在面临这种轰炸的时候,对岛国薄弱的经济来说,那可是要命一般的打击。

再加上岛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岛国的各大城市拥有极大的人口,这些人口很难转移到其他地区。

再者,因为需要转移的人口太多,就算能够成功转移到其他地区,仍然还会被澳大拉西亚发现。

这导致大量的岛国平民很难逃离澳大拉西亚的轰炸,如果不是目前澳大拉西亚空军的主要目的是岛国的工业区和其他军事重镇的话,恐怕岛国平民的伤亡早就突破千万了。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澳大拉西亚对岛国本土发动的频繁的多次空袭,已经对岛国本土的经济和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但1936年到1937年这一年间,岛国的人口反而迎来了接近300万的负增长,经济和工业都大幅度减退,大量沿海城市的渔民面临没有任何收入的局面。

作为一个岛国,岛国是拥有大量的渔民群体的。这些渔民以捕鱼为生,渔业也是岛国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

但海岸线被封锁之后,澳大拉西亚可不会对海洋上的岛国船只客气。哪怕只是岛国的民用船只,一旦进入澳大拉西亚舰队的巡航视线,都会面临舰队的全面打击。

在沿海的渔民死伤了数千人之后,岛国的渔民终于学聪明了,只敢躲在自己的家里,靠着政府的救济勉强为生。

但问题是,岛国政府又有多少救济粮可以拿出来呢?

之前也提到过,岛国的人口是列强中较多的,甚至目前仅次于俄国和德国。(本土)

这是相当夸张的,因为岛国的土地面积较少,在广袤的国土中,可用来进行耕种的面积就更少了。

在经济和工业全面受损的情况下,岛国政府到底能坚持多长时间,甚至就连岛国政府自己也不明白。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两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