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二十九章:贷款到账

澳洲崛起录 第九百二十九章:贷款到账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英国政府的反应来看,他们很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和澳大拉西亚妥协的。

距离丘吉尔返回伦敦只有一周多的时间,英国政府就照会澳大拉西亚驻英大使,商谈阿瑟所提到的10亿澳元贷款的事情。

按照目前的货币汇率,10亿澳元差不多相当于5.347亿英镑,已经接近岛国总GNP的三分之一了。

见到英国人超前如此迅速,阿瑟也不得不佩服英国的经济规模和庞大殖民地所带来的数不尽的财富。

按照英国本土和澳大拉西亚的经济规模来看,两者之间的收入应该没有太大的差距。

但实际上,英国政府的收入足足是澳大拉西亚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两倍还要多,这10亿澳元的贷款不过只是英国政府不到一年的财政收入罢了。

是什么导致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在财政收入方面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呢?当然是英国广袤的殖民地,比如印度,加拿大和南非等等。

根据澳大拉西亚在印度方面的情报,印度在去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4000万吨,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和其对比,英国本土的粮食产量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加拿大的粮食产量也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左右。

如此庞大的粮食产量,带给英国人的收入几乎是数之不尽的。光凭借着如此发达的粮食产量,就足以让印度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了。

更别说印度还有着数量巨大的人口,其他丰富的矿产资源等等。

不过也正因为印度有着庞大的人口,哪怕印度的粮食产量突破了4000万吨,也仍然无法满足整个英联邦的粮食消耗。

澳大拉西亚作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这方面也是占了一些便宜的。

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和英国本土人口保持在同一水平,但澳大拉西亚的粮食产量已经接近英国的八倍。

根据农业部门的数据汇总,1936年一整年,澳大拉西亚的耕地总面积已经超过4925万英亩,也就是庞大的19.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接近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多么夸张呢?要知道,组成英国本土的四大部分,也就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加起来的土地面积也只有不到30万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两个部分,苏格兰和爱尔兰加起来的土地面积也只有20万平方公里出头,和澳大拉西亚的土地面积几乎相当。

用等同于大半个英国的土地来种植农作物,这也是澳大拉西亚粮食产量不断提升的原因。毕竟土地面积广袤是真的随心所欲,大半個英国的土地对澳大拉西亚的国土面积来说也只是零头。

庞大的耕地面积所带来的,就是寻常的国家根本难以想象的粮食产量。1936年,澳大拉西亚的粮食产量达到了惊人的3157.5万吨,年累计出口粮食高达1450万吨以上。

得益于国内只有4000多万的人口,澳大拉西亚的粮食产量有接近一半全部用来出口,这才造就了这个世界前三的粮食出口大国。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农民收入维持在人均年收入以上的水平线,农业工作者还是比较受到欢迎的。

不过因为人口的总体限制的原因,导致耕地规模的增长是很缓慢的。但这样的增长速度倒也能匹配人口的增长速度,对于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来说,基本不会存在缺粮现象。

粮食产量多了,粮食的价格自然也会降低。再加上极其发达的畜牧业,让澳大拉西亚高中低收入人群都能够吃饱饭,这也是阿瑟自认为这30多年以来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政绩。

至少在目前的澳大拉西亚,还真的没有饿死的这种概念。只要愿意工作,都能够从王室救济委员会和各种企业,工厂获得足够的收入,用来购买大量的廉价的粮食。

也因为每年都有大量粮食出口的原因,粮价也能维持在一个水平线,确保农民所获得的收入不会太低。

澳大拉西亚的粮食产量有多么夸张呢?根据目前农业部门对全国人均粮食消耗量的估算,目前3157.5万吨的粮食产量,基本能够确保1亿人口消耗一年以上。

因为澳大拉西亚的人口不足5000万的原因,目前的粮食产量可以确保澳大拉西亚全国人民吃上两年以上。

再加上战略粮食储备,哪怕两年内不生产粮食,澳大拉西亚这4000多万人口也不会面临饥荒。

驻英大使约翰很快向阿瑟汇报了英国资本所给出的贷款方案。

一共10亿澳元的贷款中,有大约6.9亿澳元来自英国民间。这部分贷款属于低息贷款,贷款期限为15年。

剩下的大约3.1亿澳元贷款来自英国政府和王室,其中有1.6亿澳元属于无息贷款,剩余1.5亿澳元属于低息贷款,贷款期限为20年。

虽然只拿到了1.6亿澳元的无息贷款,但阿瑟对于英国人的处理方案还是比较满意的。这笔贷款可以任由澳大拉西亚政府使用,不会有任何限制。

这样的条件已经比很多国家和资本的低息贷款好了。在一战前以贷款出名的法国,他们的贷款就有很多限制,其中有一条就是必须用一定部分的贷款来购买法国国内的工业设备和其他物资。

这些工业设备和物资相较于市场价还会有一定的涨价,这也相当于在贷款中法国人除了利息之外,还要再赚一大笔。

这也是法国人在一战之前钟爱于贷款的原因,不管借贷给哪一个国家,都能够不断的为法国政府创造收益。

再加上那些借贷的国家大量从法国购买工业设备和物资,反而促进了法国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法国人也正是沉醉在了纸面数据一片大好的形势当中,才在放贷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法国这么做并没有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反而让法国在欧洲争霸中落后其他国家一步。

如果庞大的资本能够投入到自己国内的工业和科技发展中,说不定一战的法国会更加强大。

因为总价值10亿澳元的贷款来自于不同的银行,整体利息的计算也是相当复杂的。

阿瑟也没有必要关注利息的计算,只需要等待最终利息的计算结果即可。

按照约翰大使和英国各银行给出的利息最终结果,这笔10亿澳元的贷款,澳大拉西亚需要偿还1.23亿澳元的利息,加上本金共计需要偿还11.23亿澳元。

大部分低息贷款的利息都在1%左右,英国人倒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在各国之间的国际贷款中,确实是利息比较低的了。

在阿瑟的示意下,约翰大使正式签署了这份贷款协议,这笔总价值10亿澳元的贷款将会在半年的时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运输向澳大拉西亚。

其中大部分贷款都是以英镑的形式,少部分是澳元和其他货币。

对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无所谓,反正英镑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至少在澳大拉西亚用完这笔资金之前是这样的。

其实从英镑和澳元之间的汇率就能够看出,澳元是在慢慢和英镑脱钩的。在澳元发行的前20多年时间里,英镑和澳元之间的汇率一直是稳定的1比2。

但自从金本位制被各国取消之后,各国货币汇率之间的浮动就比较大了。阿瑟也没有强行让澳元和英镑继续保持在2比1的汇率,而是尽量削减两种货币之间的影响。

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在这次世界战争之后,肯定是要将澳元推向世界货币主流的。

成为世界货币之后,澳大拉西亚就能够凭借着澳元的发行来掌控世界经济,如同后世的美国那样。

但这么做有个前提,那就是得尽量削弱澳元和英镑之间的联系。如果两种货币之间的联系仍然存在,那么英镑仍然会成为二战之后的主要货币,甚至澳元都无法替代。

有了这笔资金之后,阿瑟也算是真正的手中有钱,心中不慌了。

哪怕接下来要发动对岛国的大规模战争,这10亿澳元也仍然能让澳大拉西亚坚持至少2到3年的时间。

只要消灭了岛国,岛国国内大量的财富就会被澳大拉西亚瓜分。凭借着剥削岛国人所带来的收获,相信坚持完这场战争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英国人第一批7200万澳元的资金到账之后,阿瑟立刻签署了关于军备武器的制造计划。

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澳大拉西亚的军工行业需要制造至少350万支步枪,9亿发子弹,2250挺机枪,1.2万门火炮,7500万发炮弹,7200辆坦克和4250架飞机。

为了在预计的时间内顺利制造这些武器装备,接下来的皇家军工厂和其他民营军工厂也将迎来新一轮扩张。

就算对岛国的战争用不了这么多武器,之后对欧洲的战争也能够用到。再说了,英法对德国的作战也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武器装备在这场战争中是不愁销路的。

除了武器装备的建造之外,阿瑟还签署了海军的扩张计划。

在1937年中旬到1938年中旬这一年的时间里,澳大拉西亚预计将建造3艘航空母舰、6重型艘巡航舰、7艘驱逐舰、12艘轻型巡洋舰和36艘潜艇。

只有海军和空军共同强大之后,澳大拉西亚才有实力在二战结束之后竞争世界霸主的宝座。

更重要的是,如果想要从英国人的手中接过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须得拥有能够威胁的皇家海军的舰队规模。

目前在海军的总体规模方面,澳大拉西亚是远远比不上英国的舰队规模的。但如果比较主力战舰的综合战斗力,澳大拉西亚其实还是占据优势的。

毕竟航空母舰对于老式战列舰的杀伤太过强大,这是在海战中已经被证实的事实。

除了岛国袭击夏威夷港口的那场海战之外,目前的二战战场还爆发了两起小规模海战,航空母舰在其中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岛国海军龟缩在港口不敢出动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因为澳大拉西亚强大的空军,让岛国的海军时刻都在面临大量飞机所形成的压力。

除了签署军备的制造计划之外,阿瑟也正式签署了对岛国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命令。

正式进攻岛国本土的时间为1937年7月21日,也就是一个月之后。

阿瑟可不打算和岛国继续玩闹下去了。根据阿瑟所签署的大规模进攻命令,澳大拉西亚共计将出动至少300万左右的军队,其中澳大拉西亚军队规模高达120万左右。

西海岸联合王国和加利福尼亚王国一共派出了大约10万人的兵力,这支军队也会加入对岛国的作战。

除此之外,菲律宾出兵60万人,加里曼丹联合大苏丹国出兵110万人以上,共同组成了一支人数超过300万的强大军队。

当然,这支军队中真正具备战斗力的也就只有澳大拉西亚120万的正规部队了。其他军队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正面进行佯攻,分散岛**队的注意力。

要知道,虽然岛**队号称拥有300万以上,但他们的精锐军队也就只有不到100万。

剩下的军队只能勉强算是合格,大部分丙种师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成自己的训练,甚至有的人连打靶训练也没有经历过几次。

这样的军队想要发挥出足够的战斗力明显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澳大拉西亚海军和空军方面的领先,出动120万军队已经足够了。

算上投入到欧洲的30万军队和北非战场的20万军队,澳大拉西亚预计投入到战场中的军队已经接近170万。

这是澳大拉西亚立国以来投入正规军队最多的战争,也能够证明阿瑟对于这场战争的重视。

不过话说回来,阿瑟确实对这场战争很重视,但重视的绝对不是岛国这个国家。

如果不是过早暴露原子弹会产生更多问题,只需要几十颗原子弹,就能够将岛国这个国家的信念摧毁。

甚至如果再残酷一点的话,澳大拉西亚军队完全可以不用登陆岛国。只需要在岛国的重要城市大量投放原子弹,并且尝试用原子弹激活富士山的火山,就有可能让整个岛国面临灭顶之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