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四十五章:剑桥五杰

澳洲崛起录 第九百四十五章:剑桥五杰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结束了和岛国的战争之后,澳大拉西亚就将目光彻底的放在了欧洲的战场。

目前的欧洲战场可谓是十分激烈,欧洲主要国家都参与了这场战争,涉及战争的总士兵数量达到了恐怖的3000万以上,参战国家高达数十个。

目前各国的军队规模都膨胀到了一个极其夸张的数字,动辄数百万的兵力,也让欧洲范围内的伤亡每天都在以一个极其夸张的幅度增加。

要论目前军队人数最多的国家,那肯定是三线作战、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德意志帝国。

目前德**队总规模预计已经突破600万,其中西欧战场投入大约110万人,北非战场投入30万人,巴尔干战场投入55万人,东欧战场投入330万人。

军队总人数第二多的目前是俄国。因为被偷袭的原因,俄国在战争前期就损失了大量的军队。但好消息是俄国国内拥有高达上亿的人口,再加上国家的凝聚力,让俄国仍然具备接近600万的军队。

不过此时俄国的状况并不好。德**队在东欧的进攻极其顺利,目前俄国的明斯克、圣彼得堡、基辅等大城市都已经沦陷,德**队已经进攻到莫斯科周边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场完全和历史上不同的莫斯科保卫战即将打响。

军队总人数第三多的是法国。至少目前的法国相较于历史上来说,局面还是好上很多的。

虽然巴黎已经被占领,但法国也控制原本美国南海岸的许多地区,能为法国提供非常重要的石油矿产和资金支持。

再加上来自非洲的人力,让法国仍然保持着接近400万的军队,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了。

毕竟上面两个国家的人口都已经突破一亿人,法国凭借着自身已经不足四千万的本土人口,维持着四百多万的军队,绝对是竭尽全力。

再之后就是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两個国家。

英国目前的军队规模大约400万左右,不过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来自殖民地和英联邦的士兵。

真正从英国本土动员的军队只有一百万出头,这也是英国人比较机智的一点。

虽然出动的本土军队并不多,但英国人的损失可是一点都不少。

目前的欧洲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海战,但小规模对于民用船只的偷袭可是多不胜数。

德国人再次发挥了一战的潜艇战精神,派遣了大量的潜艇偷袭英国人的商船和运输船。每一艘商船的沉没,对英国人来说可都是实打实的损失。

再加上德国人之前轰炸伦敦的损失,以及陆海军的军费开支,让英国人的损失仅次于俄国,甚至比法国还要多。

不过财产和物资的损失相较于人力的损失来说,肯定是没有那么严重的。

如果说英国人的损失需要十年的时间来缓慢恢复的话,那么法国人的损失就至少需要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恢复。

毕竟人口这种东西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的。更何况战争损失的还都是青壮年,这可是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群体之一了。

澳大拉西亚的军队规模目前是几大参战国中最少的之一,只比意大利多,还多的有限。

澳大拉西亚目前军队总人数大约340万左右,其中澳大拉西亚本土军队140万,菲律宾军队50万人,加里曼丹军队150万人,西海岸联合王国和加利福尼亚王国不算在其中。

意大利的军队是几个参战列强中最少的,目前只有300万军队出头。这300万军队中,意大利在北非战场投入了50万军队,西欧战场投入了110万军队,巴尔干战场也投入了近百万军队。

光是德俄英法澳意六个国家,目前的军队规模就已经达到了2600万以上,比大部分国家的总人口都多了。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参战国家的战死士兵并不算在其中。再加上已经战败的岛国的几百万军队,实际上各国累计投入到这场战争中的士兵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人。

在所有参战国家中,俄国人的伤亡绝对是最多的。虽然参战时间比较晚,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俄国人的伤亡已经超过了法国和波兰这样的最早参战的国家,甚至远超奥地利帝国这样的已经灭亡的国家。

根据俄国部分带有官方背景的媒体报道,再加上情报部门的大概情报,目前能够确定俄国在战争中的伤亡数字至少达到了400万以上,这是其他所有国家都没有达到的夸张规模。

在这400万的伤亡中,有超过一大半是在德国的装甲部队快速突进的时候,被围歼的俄国步兵。

不过也有一个国家比俄国还要惨,那就是目前已经被德国全面占领的波兰。

事实上,波兰在战争中的伤亡只有几十万,虽然也算惨烈,但在各国伤亡中绝对上不了榜。

但因为德国占领波兰之后的各种集中营大屠杀,让波兰的伤亡一下子暴增上百万。

目前波兰的伤亡已经能够排在法国之前,仅次于俄国、岛国和德国。

在这方面,波兰的待遇和奥地利的待遇简直没法比。同样是被德国全面占领的国家,奥地利的大部分人口都被德国政府承认,捷克地区目前已经是德国第二重要的工业重镇,自然不可能发生屠杀事件。

综合目前各国的军队人数和伤亡情况来看,真正损失惨重的其实只有被全面占领的波兰和奥地利两个国家。

剩下的哪怕是伤亡人数最多的俄国,在战争中的损失都绝对不算伤筋动骨,只能说是伤及皮肉。

这明显不符合阿瑟的预期,也不符合澳大拉西亚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目的。

这也代表着,这场战争至少不能现在就结束。

好消息是,结束了和岛国的战争之后,澳大拉西亚可以调动的军队规模超过200万,能够对欧洲的战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目前战争是否结束完全由澳大拉西亚说了算。只要阿瑟想让战争继续,战争就会以现在的局势继续发展下去。

但如果阿瑟想要快速的结束这场战争的话,通过超过200万的军队部署和核武器的威胁,可以从利于澳大拉西亚的角度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

到目前为止,澳大拉西亚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高,在英法澳三国中的地位也已经慢慢的体现。

英法也不得不考虑澳大拉西亚的态度,甚至甘愿做出一些利益牺牲,都要确保澳大拉西亚还站在他们的立场。

1937年9月15日,英法澳在伦敦举行秘密会谈,商讨关于各国反间谍反渗透行动的联合。

澳大拉西亚驻英国大使马克在会议中提出:“澳大拉西亚和英法都是西方传统下的科技和工业强国,应该加强关于对科技和工业等相关情报的保护工作。”

马克大使表示:“三国应该在部分反渗透和反间谍行动**同合作,以防止外界力量对三个国家的情报工作进行渗透,来骗取三国国内的科技资料和工业设计数据。”

虽然在会议中并没有指名道姓的说出应该防备谁,但根据目前的现状,英法澳三国都明白,这里所提到的反渗透的目标就是俄国。

其实这是符合英国人的利益的。俄国此时已经是一个潜力非常强大的敌人,如果让他们获取了大量的科技资料和工业设计,甚至是某些工业设备和生产线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个人口稠密,土地广阔,矿产资源和石油丰富的国家已经相当可怕了,要是他们在工业和部分军事科技方面迎头赶上,那么英国和法国是无论如何也对付不了这样的国家的。

英国和法国的本土面积都不大,这也限制了英国和法国的上限。从目前法国的发展情况就能够看出,法国很难再向着世界霸主的地位发起冲锋。

英国人之所以还是世界霸主,印度和其他广袤的殖民地极其重要。但凡印度独立,英国就绝对不可能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对于自身的担忧,让英法很快同意了这份反间谍反渗透公约。

这份公约规定,三国在反间谍和反渗透方面情报共享,并且共同监督各国的先进军事科技和工业设备不被敌人渗透和偷走。

为什么要签署这样一份公约呢?

虽然阿瑟对于具体的事件记得不太清楚,但阿瑟隐隐约约的记得,历史上的俄国在渗透方面有着极大的成就,也从英国人手中掌握了许多先进的科技和资料。

从目前的世界发展来看,俄国可能将会是澳大拉西亚在战争结束后的最大敌人。

对阿瑟来说,自然是要尽可能切断敌人的军事科技和工业科技快速增长的方法了。

好在阿瑟这么多年来对情报工作的重视不是没有成果的。三大情报部门相互监督又相互合作,能够确保敌国的间谍很难渗透进来。

因为就算攻克了一个情报部门,还有着其他的两个情报部门互相监督。除非敌人能够同时间渗透三个情报部门,否则很难从澳大拉西亚掌握先进武器和科技的情报。

但想要同时渗透三个情报部门,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能够做到。

首先是防止敌国间谍对内渗透的国家安全情报局,直接管控国内所有人口,其中也包括所有入境的移民和游客。

就算逃过了国家安全情报局的监管,各种重要的工厂和企业基本都有着皇家安全情报局人员的监管。

想要在两大情报部门的监管之下渗透进各种机构和企业,掌握重要的资料和情报,困难性可想而知。

而负责对外的军事情报局也能做到对国内的监管。军事情报局会大量向其他国家派出间谍渗透,这些间谍也能掌握外国的一些重要部门,进而发现敌人派遣到国内的一些间谍。

英法澳三国签署了反渗透公约之后,三国之间的反间谍反渗透工作确实轻松了许多。

一些虚假的身份也更加容易调查,澳大拉西亚也能更加关注英法的反渗透情况。

仅仅过去了半个月之后,澳大拉西亚的情报部门就有所发现。

发现情况的是对外情报部门,也就是军事情报局。而状况出现在英国人的身上,并且已经被敌人渗透的非常严重。

阿瑟拿到情报的时候也吃了一惊,因为根据情况来看,敌人渗透到英国的机构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向俄国转移的情报和科技资料已经有相当一部分。

如果不是澳大拉西亚情报部门及时发现的话,恐怕光是从英国人这儿泄露的各种资料和情报,就足够让俄国人更加迅速的成为工业强国了。

这可真是要命,并且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阿瑟当机立断,决定迅速打断俄国人在英国的渗透,并且尽可能清理英国国内的俄国间谍。

唐纳德·麦克林,1913出生于伦敦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自由党派政治家,曾担任过教育委员会主席。

1934年6月,麦克林以优异成绩通过剑桥毕业考试。1935年8月开始准备进入英国外交部的考试,面试的时考试委员会问及他在剑桥所表现的“支持俄国思想”。他思忖片刻答道:“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思想,并且我还不彻底放弃这种思想”,他诚实的回答让面试官很满意,并且同意他进入英国外交部门。

自进入外交部门这两年的时间内,唐纳德·麦克林已经向俄国方面传达出了至少11份情报,其中还包括英国远征军的部署情况,英**工业的生产情况以及澳大拉西亚和英国的一些合作情况。

阿瑟看到这份间谍资料简直想笑。明明唐纳德·麦克林在剑桥大学时已经表现出了支持俄国思想的举动,但外交部门的面试官却因为唐纳德·麦克林看似诚实的举动就录取了他。

要知道,这可是在录取一个国家部门的外交官,并且是有可能接触到国家核心层面的政府官员。

此时的阿瑟终于记起,有关于剑桥大学,有个鼎鼎大名的事件,那就是剑桥五杰。

五个出生于英国的优秀人才先后被俄国渗透,并且他们全部都走向了英国重要机构和部门。

在二战甚至二战后几十年的时间,他们为俄国提供的情报多不胜数,也是历史上俄国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其中还包含一些比较重要的军事设备具体图纸和资料,以及相关工业科技的情报。

虽然阿瑟对于这些追求自己思想的人没有恶意,但这种为了思想就背叛自己国家的行为真的好吗?

而且,现在阿瑟和他们的立场是敌对的,自然也不可能放过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