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 第215章 为龙子取名

“我来得早就是为了给任兄,还有沈先生领朝服啊。”李世纪笑了笑,又看向了旁边的梁浩,让他把剩下的两套朝服交予二人。

任昊跟沈诃接过朝服以后,就直接套在了身上。

二人刚整理好朝服,殿里的太监就扯起嗓子喊了起来:“早朝开始,百官入朝!!!”

“石桓,你跟这位叔叔待在殿外等候我们,可不要在宫里乱跑啊。”任昊指了指一边的梁浩嘱咐道。

“好的老爷。”石桓点了点头,站在了梁浩的旁边。

“哼,大爷我才没空带小孩咧。”梁浩嘴上充满了嫌弃,但也没有阻止石桓跟着自己。

任昊领着沈诃,李世纪进入麟德殿。

百官之首的三公,位列大殿首位,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当朝丞相赵平安,门生故吏遍布朝堂,明面上看似跟士族一派从不对付,但暗里早已经形成默契,只要对他们不利的策略都会联合起来,大大的削弱了皇权影响。

当朝的御史大夫陈氏,是朝中士族一派的代表,也是李世道的老丈人。

虽然陈氏靠着跟李氏联姻的关系,多少都跟当今陛下攀了些亲戚,但陈氏却是见风使陀的墙头草。

当朝太尉由军中大帅徐天德担任,由于徐天德坐镇军中在加上时有战事,所以从不参与早朝议事。

三公下来是六部。

六部里除了户部老尚书是皇帝的人以外,其余五部混杂的不是士族,就是丞相派的人。

六部一品为一列,剩下按官职大小顺序往后排位,都是六部臣属。

儒生自行一列,除了记载史录以外,还负责记录每天当朝内容。

任昊领着沈诃跟李世纪,找到户部所属的位置。

任昊跟户部老尚书刘氏并排站在一起,俩人相互的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李世纪跟沈诃跟户部侍郎陈朗并列一排,也学着任昊的样子用眼神示意的跟陈朗点头打招呼。

但陈朗却连个招呼都没打,就直接装作没看见的样子。

毕竟陈朗年过四旬,从户部六品官吏一路攀爬为陛下鞠躬尽瘁才做到二品的位置,这两货什么东西?一上来就二品。

就算李世纪是陛下的表亲,他心里也一样的不服。

“陛下驾到!!!”

随着老太监扯起嗓子的一声宣告,殿内群臣都俯首叩地的呼喊起来:“臣,拜见陛下。”

“众爱卿免礼。”文颜走到御前坐下喊道。

“谢陛下。”

众百官前后有序的起身。

文颜坐在御上扫了眼下面的群臣百官,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了任昊的身上。

她心想着,你总算是肯入朝了。

随后,文颜收回眼神问道:“众爱卿,今日可有早奏。”

众大臣面面相觑无人参奏,好似一副天下太平的样子。

“既然无事早奏,朕有一事想请教诸位爱卿。”文颜扫了眼群臣,就把龙子取名的事儿说了出来,想问问众爱卿有没有什么好的字。

众大臣面面相觑,讨论起来。

这是难得能讨陛下欢心的机会,若是能把字取好,那肯定少不了重赏。

但如果取的不好,若是惹得龙颜不悦,那肯定也少不了麻烦。

所以众大臣商量最后,都暗怀鬼胎的闭嘴先观望观望再说。

文颜见百官群臣都没有出列进言的,顿时就开口问道:“怎么?难道各位爱卿对太子少傅这个位置都不感兴趣。”

太子少傅?

众大臣都是一怔。

虽然太子少傅是个空衔,但意义却十分的深重。

“陛下,老臣可有一字。”马迁在这时出列道。

“老师请讲。”文颜挥了挥手。

马迁稍加沉吟了几秒,掺杂些私心的开口说道:“以老臣之鉴,未来太子该取仁字,名文和。”

仁是儒学中的核心。

代表着,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也希望未来的陛下,是一代仁君,能任用贤良,听贤良之语,广施仁政,仁策,仁泽天下。

他借用一个仁字,也暗暗隐喻当今陛下是个暴君。

“以你的仁字意思,是在暗示当今陛下是个暴君?”户部老尚书刘氏,站了出来。

“刘尚书你可不要随口诬蔑老臣啊,老臣对陛下可是赤胆忠心,可没有这样暗示的意思。”

“这只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乱想罢了。”马迁连连摇头,又借着赤胆忠心再次暗讽了文颜是个昏君。

毕竟他不畏生死的多次进言,但文颜却始终未听进去过一句,却一意孤行的专扈独断,实乃昏君!!!

文颜虽然知道马迁是在字中做文章,在暗暗讽刺的骂她。

但是她也毫无办法,毕竟人家嘴上又没说。

这感觉就像是被人扇了一巴掌,但也无可奈何。

憋屈的很。

“老尚书,老师并无此意,就别针锋相对了。”文颜心中虽有不快甚感憋屈,但还是大度的没追究。

这要怪就怪群臣百官,没一个站出来取字提名的。

“难道诸位爱卿,就没有什么好的字意吗。”文颜再次扫视了一圈,很不想认同马迁的这个仁字。

如果仁字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那她还很好接受。

但是从马迁嘴里说出来的,她是真的很不情愿。

他老人家的小心思跟小算盘,都写在了脸上。

若是让马迁以后当了太子的老师,先不管仁君不仁君的不说,反正肯定会是儒家心目中的仁君。

文颜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

“臣有一字。”

此时赵平安还是别的大臣都站了出来,都开始为陛下纷纷取字提名。

这些大臣里,为龙子取字提名的什么都有,但对文颜而言都很不满意。

眼下能让文颜颇为满意的,一个是赵平安取明,字文灏的,其明灏寓意着明君传至十世百世乃至万世之业。

还一个是陈御史取的丰字,字文饶的,寓意着大汉土地年年丰收富饶,无灾无难。

不过论拍龙屁的功夫,陈御史略逊几筹,这赵平安的的确确是有两把刷子。

“文灏,这起的实在是妙啊。”

“丞相真是大才。”

赵平安的那些门生故吏们,也纷纷称赞起来,拍起赵平安的马屁,都是一副学到了学到了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