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76章 绿了

开封府值房内,吴居厚和燕瑛正在探讨某案疑点,传话军士进来,恭敬禀报:“启禀钦差、府尹,诸寺主持、方丈等僧首已全部到齐······”

“让他们等着!”

吴居厚头都不抬地说了一声,继续和燕瑛探讨,军士见状,不敢多言,悄然退出了值房。

收回寺庙耕地之事,闹得满城风雨,妇孺皆知。

赵煦看似迫于无奈,答应暂缓收回。

那些人欢呼雀跃,自认为迈出了成功的脚步,相互串联准备再接再厉。

谁曾想,就在次日,赵煦下旨封吴居厚为钦差大臣,赐天子剑,辖祠部、开封府,彻查汴梁城诸寺庙耕地来源。

寺庙为何拥有庞大的田产,查来源完全合乎法理。

于是,祠部派官员率禁军闯入诸寺庙,不由分说把寺庙内的田册、地契等所有相关文牍悉数封存,一一带走。

最后全部交到吴居厚手中,细细核对。

早在清剿鬼樊楼之前,皇城司就将各寺耕地总数查清楚。

尤其那些挂靠在寺庙的耕地,更是被查得一清二楚。

属于哪家的田地,挂靠了多少亩,均白纸黑字,记录在案,无一遗漏。

今天召集僧首们到来,就是让他们确认这些事,以及实有耕地和表册记录间出入大的原因。

大约一个时辰后,二人才慢悠悠出门。

百余寺庙,僧首二百多人,屋内肯定挤不下,都在大院内站着。

看着站在周围的禁军,和尚们有些担忧,能预感到今日将有不寻常的事。

朝廷承诺不收回他们的耕地了,却突然彻查查耕地来源,还把田册、地契等重要文件都强行带走。

他们用脚趾都可以想到,朝廷要有大动作了。

看来这些耕地保不住了。

众僧本就内心忐忑,左看右看不见吴居厚的身影,心中猜疑便如藤蔓般疯长。

又不敢询问,这样憋着让他们焦躁更盛,坐立难安。

正当他们焦躁得几乎无法忍受时,几道沉稳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

吴居厚与燕瑛联袂而至。

众僧们见状,齐齐低头,双手合十,恭敬地施礼:“贫僧等,见过钦差大臣、燕府尹。”

吴居厚目光如刀,冷冷扫过每一个僧人的脸庞,仿佛要将院中一切都吞噬。

足足半分钟,他才勉强压制住内心的愤怒,缓缓开口:“不必多礼。”

众僧心中那块沉重的石头,此刻终于落地,他们长长出一口气。

“今日,本钦差愿与你们坦诚相待,掏心掏肺说几句,至于你们悟性如何,稍后自有分晓。”

吴居厚声音低沉,如同古寺内中铜钟,深沉而富有穿透力,“众所周知,耕地乃大宋之根基,农夫有耕地,则国家无饥荒之忧。然而,如今汴梁境内,却出现本末倒置的事——农夫无地可耕,寺庙却坐拥良田无数,这其中的缘由,实在是令人费解······”

说到这儿,吴居厚眼中透出几分寒意,刺骨而凛冽,直击众僧心底。

百姓们辛勤耕耘,汗水滴落在土地上,换来的是微薄的收成和沉重的税赋。

朝廷明文规定,僧田免税,这本是为了弘扬佛法,给予僧侣们基本的生存保障。

然而,这些和尚们却将此视为发财的捷径。

他们瞒天过海,钻政策的空子。

瞒报、漏报、少报土地亩数,用尽心思把寺内耕地的上报数控制在免税范围内。

这样一来,他们即便坐拥良田万亩,也无需缴纳税赋。

享受着寻常百姓难以想象的富贵生活。

朝廷就等这些税赋建设与发展。

发军饷,搞水利,赈灾救济,修桥补路······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

而这些和尚们,却将本该属于朝廷的税赋,白白地占为己有,让朝廷的财政陷入了困境。

养肥了硕鼠,饿瘦了朝廷,最终这些税赋还得追加到辛苦劳作的百姓身上。

大宋天下若乱,和尚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硕鼠,必除之。

“此事颇为蹊跷,若长此以往,恐怕将动摇大宋的国基。官家深感此事重大,特赐老夫钦差大臣之职,并赐予天子剑,代天子之尊彻查寺庙耕地之源。”

吴居厚接着道,“然而,本钦差翻阅了从你们处得到的田册与地契,却发现了诸多不端。其中不少寺庙投机取巧,拥有的耕地数额与地契、田册严重不符。这等欺上瞒下的手法太低劣,一旦深究,便无处遁形,必被揭穿。”

“本钦差不想多费口舌,也不愿与诸位彻底撕破脸皮。今日,便给诸位一个机会,坦白你们寺庙内,那些挂靠耕地之人的真实身份,具体挂靠数额,挂靠了多少年等问题。”

“倘若主动交代,或许还能挽回一些颜面,否则,一旦本钦差查明真相,必将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还有就是寺庙具体有多少田产?瞒报了多少耕地?瞒报了多少年?”

“本钦差在此郑重承诺,今日坦白者既往不咎,倘若抗拒,便再无挽回的余地。”

“本钦差在此,以朝廷之名,郑重承诺:今日坦白者,既往不咎。但若抗拒,定将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你们可想清楚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吴居厚的声音在寺庙内回荡,如同山间的钟声,悠长而深远。

众僧听后,面色各异,有惶恐,有犹豫,有低头不语。

尽管吴居厚言辞震慑性极大,众僧却仍是面面相觑,没一个人出声应答。

他们也从其中获利,坦白揪出富户、士绅、权贵,得罪了这些人不说,还断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之路。

相当于把自己也交给官府。

因此,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不知该如何抉择。

见众僧心中动摇,吴居厚又劝道:“你们不要有侥幸心理,别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不知,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阿弥陀佛!”

一个和尚双手合十,出来向吴居厚施礼。

众僧一看,脸顿时绿了。

他娘的,怎么哪里都有这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