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88章 疯狂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为了钱,你把良心都卖了吗?”

章惇的声音如同雷霆炸响,眼中燃烧的全是愤怒。

“你可曾想过,那些铁料会铸造为刀枪,被敌人拎在手里,

刺入我大宋将士的心脏?”

“你可曾想过,那些在你眼里能赚钱的铁料,将成为敌人的助力,反助他们侵略我大宋的疆土?”

“你可曾想过,高丽人手中拥有了铜,他们会铸造钱币,然后用这些钱币来购买大宋的货物,让我们陷入钱粮困境?”

“你眼中只有钱,除了钱之外,你还能看见什么?”

“······”

章惇一顿怒吼,王清承哑口无言。

这时,他才意识到,皇帝召集这些官员不是来替他开脱,而是集中讨伐。

“还有你们,你们这些自诩为朝廷栋梁的人,竟然为这样的人开脱?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章惇转向那些上奏疏的官员,声音更加严厉,几乎在吼叫,“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些吗?不,你们心知肚明。但你们的私心却让你们忘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大义。你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关心自己的地位,却忘记了我们大宋的安危,忘记了我们大宋的百姓,忘记了一个臣子的初衷······”

章惇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如同一道飓风,瞬间吹散了遮羞布,将真相露在太阳底下。

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的官员,此刻都低下了头,无言以对。

这?

章惇这是要杀人诛心?

他这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将我等罪行一一揭露,置于死地而后快?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王清承再也无法保持冷静。

他内心慌乱,言语也变得凌乱无章:“高丽怎敢觊觎我大宋疆土?给他们千百个胆子,也绝不敢有此非分之想······所以说,我不过是想谋些钱财,岂能将如此大罪强加于我?”

王清承努力自我开脱,“而且,即便是高丽真敢来犯,我大宋天军之威,他们又怎能抵挡?高丽王若不是疯了,又岂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打不过,自然不会来送死······”

章惇的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像是看一个傻子一样蔑视了一眼道:“你这是在用自己的愚蠢来掩饰罪行?打得过打不过是一码事,资敌和背叛却是另一回事。这,永远都不能得到原谅······”

他微微抬头,眼神中充满了决绝与坚定:“你可知道,这些铜铁并未流入高丽,而是落入了契丹人的手中。辽人对我大宋虎视眈眈,他们一旦拥有这些铜铁,就如同猛虎插上了翅膀,对我大宋的威胁将更上一层楼。”

“如此,我大宋何谈北望江山?”

章惇的目光再次扫向王清承与秦亮,语气中充满了决绝:“像你们这样的卖国贼,就该被处死。不仅是你们,你们身后的整个家族,都应当承担应有的惩罚······”

章惇声音铿锵,仿佛要将这一切的愤怒与不满都宣泄出来。

“澶渊之盟后,宋辽和平了百年,辽人不会入侵大宋······”

王清承和秦亮为自保,撕裂喉咙般喊叫,大殿内众人却明白,这只是自圆其说。

将宋辽两国百年和平的画卷徐徐展开,澶渊之盟确实是开卷语,似乎辽人的铁骑再也不会踏入大宋的疆域。

但,宁静只是假象。

辽人亡宋之心不死。

只不过还没有露出獠牙而已。

“蠢货!”

章惇吼了一句,突然抡起拐杖,对着二人就是一顿疯狂输出。

拐杖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二人凄厉的惨叫。

叫声凄惨,令人不寒而栗。

大伙这才恍然大悟,章惇今天拄的不是拐杖,而是一把严酷的罪杖。

可堂堂首相,竟然在大殿之上公然责打他人,他难道就不怕被御史们弹劾吗?

这扒皮章,今日是真的疯了!

“倘若今日不严惩尔等,何以面对那些为大宋疆土洒下热血的英勇将士?他们浴血奋战,而你等却如同豺狼,在背后暗下毒手。”

“倘若今日不让你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我章某人宁愿舍弃一切,披散长发,遁入深山,与野兽为伍,直至生命终结,也不愿再面对这污浊的世间!”

“还有你们,随便弹劾吧,老夫不怕。”

“老夫最多丢官赋闲,至少还心安理得,问心无愧。而你们,将会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千古骂名,成为大宋的罪人,被后世唾弃,永无翻身之日······”

扒皮章太疯狂了。

疯狂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为严惩犯人发下重誓,还拿自己的仕途不当回事。

这份决绝与坚定镇住了所有人。

······

赵煦微微抬眼,眉宇间闪过决断,他向一旁的梁从政示意。

顿时,那尖锐的嗓音响起:“肃静!”

“诸卿,你们总以祖制为凭,说祖制有训,不杀士大夫。然而,有些士大夫投敌叛国了,还要留他们性命······你们觉得天下还有这个道理吗?”

“若如此,是要人人效仿吗?”

赵煦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愤慨道,“朕虽仁慈,不忍杀罪臣,但绝不容忍背叛。有些人连朕都敢刺杀,还有何事做不出来?朕自问待他们不薄,可他们又是如何回报朕的?”

赵煦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那些低头的士大夫身上:“时移世易,祖制已经不适合我朝现在情况了。为大宋江山社稷,为我朝安定繁荣,祖制,必须改了!”

赵煦看向众人,缓缓道,“梁从政,传下去,准备香烛灯火等祭祀之物,明天朕要去太庙向太祖请罪,废除祖制······”

轻飘飘一句话,如惊雷般震慑群臣。

“官家,万万不可,此乃祖制,岂可随意更改?您就不怕太祖怪罪吗?”

“是啊,官家。太祖此举是为了我大宋江山社稷着想。”

“官家三思。”

“······”

赵煦冷冷看着跪下的一大片大臣,淡淡道:“既然是祖制,那就是我们自家人的事情,太祖自然不会和朕一个后辈计较。”

“还有,朕起死回生时,太祖就说过,事急从权,祖制不能成为大宋发展的阻碍,该改就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