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 >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 第17节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 第17节

作者:启夫微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来,这老太太的儿子是跑商队的。平常跟人押镖,走的西边那条路,厉害得很。

第23章

跑商队的,还是走西边那条路的押镖人,叶嘉心思顿时就活络起来。正好那大汉听见屋外说话声出来瞧瞧,见家中来人就打了声招呼。叶嘉状似随口说般地问起大汉都跑得哪家商队,走得什么镖。

老太太家姓王,是王家村村长的族人。说来王家在村子里算大姓,两百多户人口里有一半是姓王的。且沾亲带故,往上数五代是同一支。王老太的儿子叫王奎,也才二十五六。看似粗犷实则口严得很。只说是李北镇当地的商行,说到这商行他还瞥了一眼叶嘉,模样有些怪异。

当地哪有什么别家商行?整个李北镇就一家有商行且养伙计走镖的,那便是程家。

要说起程家,指不定叶嘉比他更熟。

叶嘉:“……”

发现他表情有异,叶嘉也立即转过弯来。不过倒也没觉得尴尬,毕竟跟程小二爷有私的是原主。她阴差阳错地占了原主的身,其实只见过传闻中的程二爷一回。对于程家是做什么的,她只知这家是镇上有名的大户,家中男儿个个本事,养了一批能打能跑的强悍押镖人。

扯了扯嘴角,叶嘉把东西给了王老太便准备回去。却被王老太拉住了手:“嘉娘莫急,你且等等。”

老太去屋里拿了一包东西递给叶嘉,笑眯眯的:“回去给孩子甜甜嘴。”

王老太给了一包榛子糖。

叶嘉拿回去,蕤姐儿很高兴。小人儿围着她不停地说婶娘好。她暂时也不会说别的好话,但奶声奶气的夸逗得叶嘉一直笑。叶嘉心里琢磨着事儿,坐下来才发现周憬琛不在。

“他说有事出去一趟。”余氏已经将灶台收拾干净,正拿把刀去后院割韭菜,“天黑才回。”

叶嘉点点头,去屋里换身衣裳再出来跟她一起弄。不过刚进屋,发现床上多了张薄被。叶嘉想着这两日她都是一人裹着被子睡,周憬琛估计连被角都搭不上,不由有点心虚。

转念一想,也没什么,四月里也不算太冷。穿得厚点冻不死。东屋是有个四四方方的柜子的,余氏特意找人打的,用来给她装衣裳。结果一打开,里头塞了床褥子。叶嘉看了下,还是新的。不知什么时候抱进来的,明明昨儿还没有。

出来的时候,她本想问余氏。就见余氏已经割了一大捆韭菜到前院来挑拣,忙活起来。

……罢了,多了床被褥而已,也不是什么事。

“娘你换个大点的木盆,这个盆太小不好弄。”叶嘉挽起袖子过来帮忙。

婆媳在院子里忙呢,院子外头传来人说话的声音。抬头看,一群黑壮的汉子大步从院子门前经过往东边去。东边儿是王家村的村长家。说来,里正也是住王家村,是王家的人。瞧那些汉子急匆匆的模样,似乎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叶嘉有点好奇,嘴里就嘀咕出来。

余氏拿袖子蹭了蹭脸上的水,不以为意:“应该是上头又有什么吩咐下来。每年春耕的时候都会有些事儿,劝农劝耕的,纳税徭役的。”

古时候是有里正的,是一种基层的官职。以四户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负责调查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每年三四月份劝农劝耕。不过李北镇不是农桑大镇,自打被驻地营那边划拉过去,里正听驻地校尉的吩咐行事更多。

“左右咱家没田没地,都是孤儿寡母,这些事跟咱们关系不大,别担心。”余氏挑拣好韭菜放到清水里,先洗两下,等会儿再过水冲洗。

话这么说没错,但叶嘉上辈子工作的缘故,紧跟实事惯了多少有点在意。说句夸张的话,信息就是钱就是命,消息闭塞有时候是真的会要命。

左想右想,她还是擦了擦手站起来:“娘,你先在家忙。我去瞧瞧,若不是什么大事我就回来。”

余氏看她这般有些莫名,叶嘉性子惯来如此,主意大,心中有章程,不大听人劝。不过余氏也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不是那等机敏凌厉的人,年轻时候被家中男人护得太好,没吃过苦想法也简单。许多事不懂就听懂的人,此时听叶嘉说要去看也没拦着:“去吧去吧,这些我一个人也能弄好。”

叶嘉也没换衣裳,点点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东边果然见一群人聚在村长家,院里院外都沾满了人,大多数是村子里的男人。里正也在,跟村长几个人就坐在院子里说话,老远一瞧都愁云惨淡的。

叶嘉走过去,听见里正正在跟村长说事。说的是今年驻地募兵要二十个人头。要得急,月底就得定下来。

村长蹲在门槛上,老脸上沟壑纵横,“按理说不是该三年一次,去年就要过一次,四十个人要走了。今年又要二十个,上头人当咱们养孩子是养猪啊,哪个村子能有那么多年青壮劳力?何况去岁死了的男丁连骨灰都还没送回来,咱村子多少孤儿寡母?是真出不起人了。”

里正哪里不晓得,可锄头能硬的过刀麽?他夹在驻地营跟村民们之间做事,当真是没办法。都要吃饭,都要生存,上头人逼他,他只能逼下面的人。想着有些话说不方便,里正好说歹说的让村长进屋再说。

村长被他连拖带拽的,只能叫大家伙儿先回去。

大家伙儿哪里愿意走?都聚集在村长家院子外头说着话。征兵是大事,上战场是要命的。有那去岁出过人头的今年自然不愿再出,家中孤儿寡母的舍不得唯一的男丁去送死。关系到家家户户的生计和人命,就是再软糯的性子也要争上一争。村长没办法,叉着腰让他们明儿再来。

而后就被人拉扯回屋里,关上了门。

叶嘉眉头皱起来,听着四周村民们嘀咕,倒是忘了古时候是有抓壮丁一说的。旧时候人口少,兵源不足,朝廷打仗要人,募兵又经常募不到。便会靠一些强制手段去抓人当兵。李北镇地处西陲边缘又是临近驻兵点,遇上战事吃紧时是经常缺人的。

但每朝每代募兵总归是有个制度的吧?叶嘉不清楚当朝征兵制度,没听说过有哪朝年年募兵。

心中奇怪,叶嘉回到家时余氏已经把韭菜都洗好切好了。抬头见她神色凝重还有些诧异。等听叶嘉说完整件事,余氏沉默了。

婆媳俩坐在屋里都没说话,蕤姐儿看看祖母又看看婶娘,被这沉默的气氛吓得也不敢出声。

许久,余氏才干巴巴地笑笑,不知宽慰自己还是宽慰叶嘉道:“这事儿应该轮不上咱家。允安是流人,身份特殊,在西场那边是有名册登记的。这边募兵怎么都募不到允安头上……”

可话说到这,自己也说不下去。天高皇帝远的,这等小地方谁还认得他们是谁?任他们曾经身份尊贵,如今也不过流放之人。谋反的罪名定下来,他们就是最下等的人。周憬琛当初在西场折腾的去了半条命才被人抬回来,如今又有谁能保证?

“罢了,且看明日村长怎么说。”叶嘉拍拍裙子站起来,“娘韭菜都在这了?我去揉面吧。”

晚间也没做新鲜吃食了,就中午的那一大锅羊肉抓饭还剩不少。晚上热了热再吃也还挺香的。余氏心里头有事儿,晚上没吃多少。

叶嘉照常吃了一碗,正准备收拾时周憬琛披着夜色从屋外进来。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身后跟着两个青年男子。其中一个叶嘉认得,孙老汉的小儿子孙玉山。还有一个黑瘦的长脸男子。男子穿得寒酸,但瞧着打扮是个读书人。见到叶嘉还客气地鞠了一礼,称她为嫂夫人。孙玉山颇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后脑勺也跟着唤了一声老板娘。

叶嘉眨了眨眼睛,疑惑地看向周憬琛。

周憬琛好脾气地笑笑:“嘉娘,我们才从外头回来,还未用饭。家中可还有饭?”

有自然是有的。但只够一个人吃。叶嘉瞥了眼孙玉山和长脸男子,去后厨做了一大锅汤面。正好炖的羊肉山药汤还剩不少,叶嘉还给炒了鸡蛋韭菜做浇头。

余氏从下午叶嘉回来就憋着话,此时看有外人在又不方便说。就跟叶嘉一块去了后厨。面揉好了得包,余氏帮忙搭把手,两人就在后厨包韭菜鸡蛋饼。她今日揉的还是三百多个饼的分量,两人忙到面团做完夜色已经沉了。叶嘉将饼装到篓子里去洗手。

回到堂屋时,孙玉山和那个长脸男子已经走了。周憬琛正坐在灯下洗漱,一面擦了脸一面扭头看过来。

“怎么了?怎地都这幅脸色?”

蕤姐儿早已被哄睡了,余氏于是将叶嘉听来的事儿说了。

募兵已成事实,周憬琛是青壮年劳力。真要拿不出人,十之**会摊到他头上。叶嘉坐在一边没说话,等着看他怎么说。谁知周憬琛听完这话只点点头,神色疏淡的仿佛不是一件事。他有条不紊地把桌上的碗筷收拾了,转头看两人还看着他,只能开口:“这事儿我早有听说,并不算什么事。”

“怎么就不算事儿?”余氏想说你已经不是景王世子,可想着叶嘉还在便把话又咽下去,“这干系大了。若是别家不愿出人呢?是不是要摊到你头上?”

王家村总共才两百五十户人,虽说村里人口不少,但这村子姓王。

“咱家就剩你一个独苗。若是这个人头落到你头上,你是去还是不去?村子里外姓人不多,咱们家来的时日最短。论起交情,还真没有。”说到这,余氏倒是有些后悔自己不擅交际了。若是能跟村长走得近些,指不定还能说说情,“你要是被点出去,再出个什么事,叫娘跟嘉娘蕤姐儿可怎么办?”

说着说着她便有些激动,一张脸绷着,倒像是这人头已经摊到周家头上。

“儿子先前在西场,家里母亲照顾的也不错。”

“瞧你说的什么话!那是没办法,如今这不是日子渐渐都好了。娘给你娶了妻,嘉娘又能干,咱家眼看着就要过得好起来。又来这些污糟事儿!”

余氏气急了又狠狠打了周憬琛一巴掌,顾不得叶嘉还在:“都是你犟,成日里不晓得心里在琢磨什么。你看看跟嘉娘都三个月了,连个孩子的影儿都没有!你这个不孝子,就是存心要绝周家的后啊!你都十九了,旁人有那娶妻早的,孩子都有好几个……”

“……”这事儿怎么拐了个弯到绝后上?

叶嘉在一边听着听着就尴尬了,僵硬得坐着一言不发。

周憬琛任由她打了几巴掌出气,却没有接这个话。瞥了眼恨不得缩成一团的叶嘉,他耐心地等余氏收了手才说这事儿他自有章程,让余氏不必担心。

说完,连着好哄才把余氏给哄好。

余氏知晓他心思深沉,当初景王没把世子之位定给长子反而选三子盖是由此。但三子的成算不小胆子也与常人不同,做事也不是常人能容忍的,她实在是怕。还是那句话,今时不同往日,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护卫不怕死地为了他们挡在前头。

想着,余氏不免回头朝叶嘉招了招手,把她给叫过来。

叶嘉隐约意识到这个氛围有点不对,犹豫地站起来,刚走过来就被余氏给握住了手。

余氏一手抓着周憬琛,将叶嘉的手硬塞到他的手心,眼神警告周憬琛:“你们若是能早点有孩子,我也不这么害怕了。家中就这么点人,蕤姐儿还人事不知的年岁。娘没本事,能不能把蕤姐儿养大都另说,还得靠你们。允安啊,你若当真想安娘的心,今夜你俩就把房给圆了。”

叶嘉:“!!!”

握着的手一瞬间紧绷,没想到余氏直接把这事儿给点破。叶嘉头皮发麻:“明早还得上镇子上摆摊儿,再说天都这么晚了。没几个时辰就要天亮。娘你还是别操这心了,早点去歇息。”

“摆摊儿那事不急,实在不行明早娘去摆摊儿也行。”

余氏难得强硬,用长辈的身份压着两人,“娘是家中长辈,听我的。嘉娘,那饼子我看你做了那么多次,看也该看会了。反倒是你们俩,成亲三个半月了还不圆房,太不合规矩。”

叶嘉:“……”

倒是周憬琛一言不发,神情平淡像个看不出深浅的玉雕像。

余氏看他这死德行就气狠了。不见棺材不掉泪!她拍拍叶嘉的手背,松了手。

不顾那点刻在骨子里的文雅,转头去东屋搜罗出多一张被褥给收了。别以为她不知这小子中午抱一床褥子进去。当初是不想逼太急,也是想给儿子留面子才睁只眼闭只眼。既然好说歹说劝不动,要么就熬着,要么就睡地上!

叶嘉看到余氏抱着那床新被褥,倒是想起下午在柜子里看到的那床。抬头瞥了眼周憬琛,他眼神微闪,抬手捏了捏眉心,十足无奈:“娘,实话与你说。这次募兵,我必然是要去的。”

抱着被子的余氏脚步一滞,转头震惊地看着他:“你说什么!”

“这次驻地募兵并非是战事吃紧。近几年来西防稳固,并无战事。唯一叫李北镇和驻地头疼的,是通往西域的商路上猖獗的马匪。近几年冒出了一伙十分厉害的马匪,已聚集了有百余人,时常劫道。伤了驻地几个军官的财路,这才有募兵剿匪一说。”

其实这话说的含糊,但具体如何周憬琛不愿说得太明白。

母亲在之中纠缠,不说也不行。若她什么都不知道,确实叫他行事太受阻碍。

周憬琛看了眼叶嘉,想着这事儿也不能瞒着她。毕竟叶嘉是他的妻,他干脆把话也说给她听,“嘉娘,你在嫁过来前便知周家是犯人之后。犯的何罪,我不便多说,但能告诉你是祸及三代。我周家人不能几代顶着罪人名头立世,自然得谋出路洗清罪名。何况,有些事并非避开便能避免。”

周憬琛说这话眼睛都是看着余氏,他在说什么,余氏心里清楚。

“募兵的事并非难事,驻地就在临镇,驴车走半日就到了。”周憬琛话点到为止,“家中该如何还如何,母亲与嘉娘也不必过于烦忧。”

他把话说明了,叶嘉这颗心就放下了。

说实话,当兵也不一定就会死。西北这边好多军官都是靠军功爬上去的,虽然爬不上太高的军职,但也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然,叶嘉知道战争很残酷,死残的人多,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周憬琛作为活到最后的大反派应该没那么容易死。

这么一想,她从余氏的怀里又把被褥给抱回来。

“娘,你先去睡吧。”叶嘉抱着被子回屋,“明早儿还得早起摆摊儿,天不早了。”

不管怎样,她努力赚钱是没错的。

因着话说开了,叶嘉也算清楚周憬琛在想什么。他想沉冤昭雪,想洗清罪名。不愿他的孩子顶着罪人之后的名头降生。也就是说,至少四五年内他是没打算有孩子的。叶嘉相信他的定力,这点自制力没有那就不是周憬琛了,不过至少得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余氏已经睡下了,两人如今面对面坐在桌边,四周寂静无声。

许久,叶嘉开门见山:“你私心里是不认这门婚事的?”

她这话一出口,周憬琛眸色闪了闪。他摇了摇头,嗓音沉静地道:“并非,嘉娘你母亲亲自聘进门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无我认与不认这门婚事的说法。”

“什么意思?”叶嘉眉头皱起来。

“这主要在你。”周憬琛目光克制地落在桌面上,没去看叶嘉的脸,“你我大礼未成,尚有退路。周家家境如何,你心中清楚。将来是否会有诸多麻烦,我不能保证。你我一日大礼未成,你便一日尚有退路。将来你厌弃了周家想走,我也能叫你清清白白的全身而退。”

叶嘉心里一动,倏地抬头看向他。周憬琛双目坦荡,意思也明明白白。

说句实在的,女子名声重要,在燕京或高门大户兴许管的森严。在这民风开放的西北边陲却没那么严重,寡妇另嫁都不少。叶嘉这般貌美还年轻的,会不会陪着他耗说不准。但他不同。他若是动了叶嘉,叶嘉就只能是他的人,就只能陪着他走到底。

周憬琛垂下眼帘,藏住眼底的锋芒,他绝不会让自己的妻子另嫁。

叶嘉可没想好趟他一家子的浑水,她现在是走一步看一步。她皱着眉头琢磨半天,大致听懂了他的意思。就是他在给她退路,他不动她是在给她留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