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锦绣盛唐 > 审问俘虏

锦绣盛唐 审问俘虏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被苏烈问到的那人眼中瞬间闪过了一片慌乱。

随后便故作为难地开口说道:“离此处最近的据点在西北两百里之外,人数也是万人。”

苏烈听了他的话以后摇头道:“这位将军有些不老实啊!西北两百里之处明明荒无人烟,你却要将我等骗去那里到底是何居心?”

那人听了苏烈的话以后马上焦急地开口道:“本将并未说谎,那里确实有人。”

苏烈又一次摇了摇头,随后便看向了站在他身边的一名龙骑军战士。

这里山川丘陵遍地都是,想要找到一处高地用望远镜观察一下简直不要太容易。

龙骑军既然打算行动又怎会不派出探马将附近的情况了解清楚?

从此处往西北方向不但要越过一片狭长的山脉而且过去以后便是一片荒芜的丘陵地带。

两百里的距离恐怕七八天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往返。

而且看那人说话时的表情明显就是动了一些小心机。

因此苏烈很干脆地就决定不再给他机会。

接收到苏烈的信号以后那名战士同样挥手一刀直接砍下了那名将军的脑袋。

这一下其他人的脸色全都被吓得一片惨白。

苏烈这时又开口道:“诸位,眼下已有两人不肯合作从而丟了性命,你等可要好自为之啊!”

说完这话他的目光又看向了另外一人。

只听那人连忙开口道:“在我方东北两百里之处有一处蜀浑山,那里有两万守军。”

苏烈听了他的话以后马上就微笑着开口道:“这位将军一看就是个明事理的。”

说完这话他马上又对一名龙骑军战士说道:“快去给将军拿件衣服,莫让将军冻着了!”

随后苏烈又开口对众人说道:“诸位只要好好表现本将是不会亏待诸位的,接下来的问题各位可要抢答了。”

听了苏烈的话以后对方剩下的十来个人马上就紧张了起来。

他们不知道如果自己等一下回答不上问题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眼前的苏烈在他们的眼里就像是魔鬼一般喜怒无常。

他们都很担心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砍死。

苏烈看到这些人的样子心里很满意。

于是他又一次开口问道:“你们两地可有来往?”

这句话刚一问完瞬间就有一人开口道:“有有有!”

苏烈道:“这位将军的表现很好,快去给他拿衣服。”

说完这话他又对其他人说道:“各位表现得似乎不太积极啊!本将要如何惩罚你等呢?”

他的话刚一说完就有一人开口道:“将军,在下还知道他们何时会来,我方何时会去。”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说自己出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

到了此时苏烈便知道这些人的胆子已经吓破了。

他们绝对不敢在任何事情上再撒谎。

于是他笑眯眯地对这些人说道:“既然各位将军都知道一些问题那就请跟随本将的手下到一旁交代清楚吧!”

说完这句他又补充道:“交代得越清楚好处越大哦!”

拓跋浚看着自己的手下被分别带到了不同的位置交代情报马上就露出了一抹苦笑。

他对苏烈拱手道:“将军好手段,拓跋浚…佩服。”

苏烈道:“拓跋将军无需如此,你我各为其主,一切手段不过是为达目的罢了。”

拓跋浚开口道:“莫非将军还有意去偷袭蜀浑山不成?”

苏烈开口道:“将军所想不错,本将确实要去蜀浑山。”

拓跋浚震惊地开口道:“那里可是有两万守军。”

苏烈仰天一笑道:“两万如何?十万又如何?我龙骑军既已来到吐谷浑便要将这里闹个天翻地覆。”

拓跋浚看到苏烈如此表现差点儿以为他疯了。

以一千多人的队伍居然妄图挑战两万大军,这些人难道就不怕死吗?

苏烈当然怕死,不过他有绝对的信心能够打败敌人。

那几位武将交代出来的东西很有用。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半个月之后蜀浑山一方会有一支百人左右的骑兵来此处与他们交换情报。

这也就印证了之前那人确实是在撒谎拖延时间。

对于龙骑军来说对方来多少人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要赶在什么节点去偷袭对方。

此处的物资太过丰富,因此苏烈又要安排人手到凉州城去寻求支援。

这样一来一回怎么也要十天左右。

不仅如此,敌人的下一处据点里物资同样丰富。

这就使得最初的作战计划必须要做出改变。

大唐可以不要吐谷浑的任何东西,但是这里的战马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任何一匹。

青海骢,又被称为龙种马。

这种战马能够日行千里,不但速度极快并且耐力也是惊人。

龙骑军的战士们现在骑的都是这种战马。

有了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拓跋浚等人也就失去了作用,因此苏烈决定将他们送回大唐。

毕竟吐谷浑人居无定所,他们之间想要联系全靠相邻两地提前交流。

因此拓跋浚等人也不知道其他的部落此刻会在哪里。

接下来有将会是一段枯燥的等待时间。

这让龙骑军的战士们感到非常郁闷。

他们渴望战争,渴望通过一场胜利来报答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和李治对他们的培养。

而他们想要报答的李治此刻却正在医学院里阅读着那些刚刚编纂出来的医书。

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大唐的医学水平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

李治提出的药物分析和萃取的观点也在医药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再加上有了李世民的大力支持,医学院里的医师明显多了好多。

其中既有人长期停留在此地任教也有人会时常出去四处行医。

无论如何这些人都将自己的医学经验留在了医学院,同时也从这里获得了更多的经验。

李治现在就是来这里再次学习。

最近的忙碌使得他的医术与医学院最先进的医术有了较大的差距。

他必须要尽快将这种差距补足。

一方面是不想浪费了好不容易学来的技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应对宫里的一些突发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