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锦绣盛唐 > 笨办法

锦绣盛唐 笨办法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绩从远处就开始打量李治。

他从很早以前就对李治颇为好奇,想要亲自见见这位一直与他书信来往却缘悭一面的晋王殿下。

但由于职责所在使得他在未奉诏令的情况下不能随意离开太原,因此直到现在两人才有了第一次见面的机会。

此时李绩听到李治的话以后马上行礼道:“下官李绩拜见晋王殿下,能为殿下分忧乃是下官之幸。”

李绩这话并不是出于恭维。

自从李治正式插手并州事务以来李绩早已见识到了李治的本事。

无论是李治派遣人手建立的各类工坊,还是他所提出的一些治理方法都使得并州百姓大为受益。

除此之外李治也颇为愿意听取李绩的建议,这就使得李绩有了更大的工作动力。

自古最为难得的便是上下级相得,很多优秀的下属就是因为上级的打压和猜忌才甘愿混吃等死,泯然于众。

李治向李绩简单的询问了一下目前并州的情况以后开口道:“眼下并州虽然未受旱情影响。

但周边各州情况都不太妙,还望李长史做好准备,随时迎接落难的灾民。”

李绩躬身道:“下官已然开始储备粮食,万一出现大面积绝收想来也可支援一下各地。”

李治点头道:“如此并州之事便交与长史了,本王还要尽快赶往灾区。”

说完这话他便起身告辞,带着萧翼等人离开了太原府。

李绩之前已经将可能用到的物资准备了出来。

李治过来就是为了将这些东西带走。

李治离开太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朔州。

这里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北部,毗邻内蒙古,西,北,南三面环山,南与并州辖境接壤,东面紧邻代州。

按理说此处位于桑干河上游,水源应该是十分充足的。

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往年夏季朔州地区往往多雨,因此桑干河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这就迫使百姓们不敢在离河边太近的区域开垦农田。

而朔州的其他地方又多是丘陵,山地因此又不好开挖河道。

这就造成朔州明明守着一条大河但是却需要靠天吃饭。

李治等人来到此地之后,发现许多农民头顶着烈日在从很远的地方取水灌溉。

然而由于道路难行又没有载重量足够大的运输工具因此每次取回的水量非常有限。

李治在朔州刺史王光宇的陪同下观察了许久之后忍不住叹气道:“如此下去不等田地浇完恐怕就已到了秋收之日了。”

王光宇无奈地说道:“晋王殿下恕罪,下官无能,如今能够想到的办法也就只有如此了。”

李治道:“此事怨不得王刺史,实乃地理条件所限。”

王光宇开口道:“素闻殿下多有奇谋,不知有何办法能够解我朔州之难?”

李治道:“王刺史莫要听信那些捕风捉影的闲言,本王也不过一普通稚童,岂能万事皆可迎刃而解?”

说完这话以后他继续开口道:“我等还是先到各处转转,看看可有意外发现。”

王光宇听了这话以后便带着李治等人在朔州境内转了起来。

期间李治既看到了许多四处寻找水源灌溉之人,又看到了一些人实在感到绝望而蹲在田边抱头痛哭。

在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靠天吃饭的百姓们可以说是极为不幸的。

他们往往辛苦一年到头来却落个颗粒无收。

很多时候朝廷并不是不想解决这些百姓的困难,而是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根本就没有办法。

李治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将整个朔州转完。

期间他不断地爬上一处处丘陵和矮山,就是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朔州的全貌。

随后他便将自己关在了驿站里整整一天。

这一天里他对照着自己绘制出来的简易地图,将各县各村的土地与最近的水源勾勒到了一起。

随后便开始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够暂时将百姓们的灌溉问题解决。

让他头疼的是,各处的水源之地要么距离农田很远要么就因为降雨太少而接近干涸。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想要开挖河道也已经来不及了。

李治治苦思冥想了半天以后终于想到了一个虽然费力但却省钱且有效的办法。

那就是在水源之地建造大量的筒车,然后将大树劈成两半并掏空,以此来作为水渠将河水引入农田。

如此一来虽然无法解决长期问题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等到度过了这次危机完全可以在这次留下的路线上利用水泥浇筑一些管道代替水渠。

这样一来也就解决了此地不适合开挖河道的问题。

想到了这些以后李治顾不得此时已经到了深夜,连忙将王光宇和萧翼等人全部找来。

当众人听到李治的想法以后顿时一阵头皮发麻。

都说晋王殿下头脑灵活,善出奇谋,此刻果然是应验了。

朔州地形如此复杂,各处水网更是看似难以利用。

没想到晋王殿下仅仅只是爬爬山,画画图,就将这样棘手的难题给解决了。

最让众人佩服的是,李治不但解决了眼下的问题,甚至就连长期的解决办法都已经想出来了。

王光宇震惊过后马上对李治行礼道:“下官代朔州百姓多谢殿下。”

李治摆手道:“天下百姓都是我皇室子民,本王所做之事本就理所当然,又何需百姓感谢?”

萧翼在一旁开口道:“殿下智谋真乃天人,下官之前都已有些绝望了。”

李治笑道:“本王不过是一时心急之下偶有所得,萧御史切莫如此夸奖。”

说完这话他又继续对王光宇开口道:“本王从并州带来一些物资,王刺史如有需要大可自行派人取用。”

王光宇再次躬身道:“下官多谢殿下。”

有了解决办法以后王光宇顾不得回家休息,连夜便召集了各个村乡的主官,将李治所说的办法传授了下去。

同时要求这些官员尽快联系自己辖区内的工匠抓紧时间制作筒车。

同时召集百姓们掏空树木暂时充作水渠。

找到了解决办法以后李治便再也不曾插手后续的事务,而是美美地睡了一觉,准备明日再巡查一番然后前往下一个州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