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锦绣盛唐 > 开设文学馆 再拜新师

锦绣盛唐 开设文学馆 再拜新师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此时突然开口道:“陛下,臣请陛下恩准晋王开设文学馆,招募天下有识之士为大唐发展献计。”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以后也有一些意动。

现在李治的学业虽然名义上还是薛婕妤在教授,但其实李治所涉猎到的知识早已经超出了薛婕妤的能力范围。

而如果让李治去国子监就读李世民又觉得那里的师资不够优秀。

如果给李治开设了文学馆则刚好可以为他延请名师对他进行更好的培养。

想到这些李世民就将目光看向了在场的其他人。

没想到除了王珪的脸上略带遗憾之色外,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在看着他。

众人的表情将李世民吓了一跳。

他疑惑地开口问道:“众位爱卿…为何如此表情?”

房玄龄听了李世民的问话以后第一个开口说道:“陛下,臣不才,愿自荐成为晋王殿下的老师。”

其他几位高官听到房玄龄开口以后再也顾不得面子,纷纷开口道:“臣愿尽心教导晋王殿下,望陛下恩准。”

这些人哪一个都是人精,他们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年幼的晋王迟早都会成为大唐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如果这时候能够成为他的老师那基本上就可以躺着赢得一份教导有方的好名声。

这样的机会要是不争取一下那今后自己还不得后悔死。

李世民听了众人的表态之后当时就露出了满脸的苦笑。

他原本还想要问问众人是否同意让李治开馆,没想到众人直接争抢上了老师的职位。

这一下可把李世民给为难坏了,这些人哪一个的学识和能力都不差,他一时之间还真无法做出选择。

就在李世民为难的时候长孙无忌又一次开口道:“陛下,不妨让臣与房相及李相合力尝试一番如何?”

他的提议马上就让李世民的眼睛一亮。

他在心中暗自评价:长孙无忌本人作为李治的舅舅自然不会将李治带偏。

房玄龄素以谋略见长且为人宽宏,善识人才,刚好可以帮助李治辨识忠奸。

李靖的军事才能更是在朝中无出其右,刚好可以教导李治的兵法。

想到这些李世民便已做出了决定。

他开口对房玄龄和李靖二人问道:“两位爱卿以为辅机的提议如何?”

房玄龄两人对视了一眼之后痛快地答应道:“臣,愿意。”

听了他们两人的回答以后其他人的眼里都露出了一抹失望之色。

不过稍一思索便也认同了这样的安排。

长孙无忌三人确实是一个最佳组合,他们各自的能力也确实令众人佩服。

这里面最高兴的就是李治。

有了他们三人做自己的老师,那么除非今后自己作死,否则的话他今后的地位肯定是妥妥的稳定了。

钢铁的产量大增以后,李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将作监的工匠们抓紧打造锅炉。

他要在天气转冷之前尽快让锅炉投入使用。

这样一来,即使到了冬天父母和李丽质也能经常到泳池里游泳,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与此同时李治也搬到了自己的府邸,并对外发出了招募令,准备招募各方面的人才。

长安城里很快就流行起了一些新奇的冰食。

除了冰棍之外,其它都是李治将制冰的办法告诉裴明礼之后由他研究出来的。

李治现在特别佩服这个时期的工匠们。

自从他将制冰的方法公布以后整个皇宫很快就进行了一番改造。

匠人们给各个建筑都加装了一层薄薄的冰墙,利用空气的流动来给建筑自然降温。

李治的出色表现给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李承乾比较倒霉,他的老师李纲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偏偏得了重病。

这些日子李承乾一直都在尽心地照料着他的老师,一切言行都表现得如同亲子一般。

这样的表现给他加了不少分,朝中的大臣们都对他的孝道表示了肯定。

李泰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以后也终于向李世民提出了著书的请求。

他想要带人一起编纂一套有关地理方面的书籍。

李世民欣然同意了李泰的请求。

三个嫡出子的出色表现让李世民大为欢喜甚至还因此大宴了一番群臣。

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李靖三人在开始接触李治时才真正见识到了李治恐怖的学习能力。

李治所阅读过的书籍只要不超过万字他基本上两天之内就能倒背如流。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他对文章的理解总是特别深刻,很多时候都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来和房玄龄等人讨论。

李靖将自己总结的兵法传授给李治不久,李治就拿着兵书来找他讨论有关特种作战的问题。

当李治提出能否抽调军中一些身怀绝技的老兵来组建一支数量不多但个体实力强劲的部队时李靖整个人都有些麻了。

他脑中第一个想法就是李治听说了大唐的秘密部队玄甲军。

随后他自己又很快否定,因为玄甲军的存在是大唐的最高机密,甚至就连朝中的大臣们都以为玄甲军已经解散了。

李靖费了很大的精力才压下了心中的震惊。

他开口对李治问道:“殿下为何会生出此等想法?”

李治开口道:“学生是这样想的,如今我大唐的外敌多为游牧,他们很少会在固定的地点,聚集大量兵力与我方作战。”

接下来他仔细地在李靖面前分析了一下双方的作战方式。

按照李治的总结:大唐的军队在面对游牧民族的时候总是想要集中大量兵力一举歼灭对方。

然而游牧民族的特性就是居无定所,除非他们主动进攻,否则多数的时候大唐面对的都是小股的敌人。

大唐以多打少固然能够取得胜利但是由于人员过多,损耗过大往往得不偿失。

时间长了大唐就只好在边境修筑坚固的堡垒,被动地将自己置于防守的位置。

总结到这里李治对李靖说道:“老师,学生认为我大唐完全可以组织一支骑兵,利用速度优势不断地袭扰对方,让他们整日提心吊胆从而不敢轻犯大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