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锦绣盛唐 > 职位变动

锦绣盛唐 职位变动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并州百姓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也是拼了。

他们特意请了太原城最为知名的大儒写了一封洋洋洒洒足有数万言的奏折来赞颂李绩和李治两人。

这封奏折里将李绩在并州做出的所有政绩全都列举了出来。

说句不好听的可能就连扶老太太过马路的事迹都没放过。

也幸亏并州的这封万民书写的足够啰嗦,因此才有足够的纸张来让并州百姓们按上指印。

但即便如此并州百姓的热情也让这封万民书显得有些滑稽。

当那封万民书最终被送到李世民手上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看不见上面的字迹了。

李世民在一片鲜红的手印中勉强找到了几个字以后最终还是放弃了继续读下去的想法。

他将那封万民书放到了一边扭头对张阿难问道:“说来懋功留在并州的时日已是不短了吧?”

张阿难躬身道:“回陛下,前后已有一十六年啦!”

李世民听了张阿难的话以后点了点头。

随后他稍加沉思就将房玄龄,魏征以及长孙无忌等人全都叫来。

在岭南各州官员任命一事上各方势力一直都在不断扯皮。

如此一来不但牵扯到了房玄龄极大的精力而且在进度上严重迟缓。

加上工部尚书段纶已经多次提出致仕的要求李世民依然未曾应允。

因此李世民在收到这封万民书之后心里很快就有了决断。

众人到齐以后李世民首先开口道:“诸位爱卿,有关岭南各州官员任命之事始终进度迟缓。

眼下对占婆,真腊以及骠国用兵一事也尚未结束。

加之昙娘已经多次向朕请辞。

是以朕思来想去决定借此对朝中官员的任命做出一番更改。”

众人听了李世民的话以后相互对视了一眼。

房玄龄最先开口道:“官员任命之事实乃微臣无能才有所延误,臣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摆手道:“朕召唤你等前来并无责罚之意。

如今大唐正是发展之期,各部事务之繁忙远非之前几年可比。

朕深知诸位爱卿俱已为此殚精竭虑,所有未尽事宜也多是因为力不从心。”

说完这话李世民又话锋一转道:“朕准备让君集转任吏部尚书一职也好尽快解决岭南官场之事。

此外,懋功在并州任上多年如今已将并州打造成仅次于雍州的富庶之地。”

说到这里他拿起桌上的那封万民书说道:“从这封万民书中可见懋功在并州定是深受百姓爱戴。

朕以为以懋功的政绩足以接替君集执掌兵部大权。”

他的话说完几人的目光便看向了房玄龄和一旁的侯君集。

对于这份任命其他人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主要看身为左仆射的房玄龄愿不愿意让侯君集接手吏部的工作。

同时也要看看侯君集是否愿意离开兵部。

房玄龄首先开口道:“君集行事向来稳妥,与各方关系也算融洽,臣以为由君集担任吏部尚书一职恰如其分。”

侯君集听了房玄龄的话以后开口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世民见两人全都答应了下来于是点了点头。

随后他又提起了有关工部尚书一职的讨论。

“昙娘精力日渐不济,也已多次提及致仕。

朕准备重新任命一位工部尚书让昙娘到宗正寺去养老。

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李世民的话音落下以后所有人都做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但是却半天都无人说话。

选什么?有什么好选的?

如今的工部俨然就是大唐科学院的下属单位。

工部所辖的各寺各监哪个部门不是被塞满了到大唐科学院进修过的官员。

如今工部各个部门所应用的技术又有哪一个外人能够弄得明白?

如今段纶的年纪远远未到致仕的地步可他为何还要不断请求致仕?

还不是因为他自己觉得继续待在那里实在是太没意思?

以段纶的年纪想要重新学习那些新的知识肯定是来不及了。

而没有掌握那些知识又使得他很难插手各个部门的工作。

这就使得段纶在工部就相当于一个只能签字盖章的工具人。

最主要的是他签了字盖了章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这种在无知的情况下承担的责任有几个人能够毫不在意?

在场这些人全都知道段纶为何辞职,因此大家全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

在他们看来工部的事情除了皇上之外就两个人有说话的权利。

其中一个自然是身在广州的李治,而另外一个则是李愔。

李世民见众人都不说话于是开口对房玄龄问道:“玄龄心中可有人选?”

房玄龄道:“陛下,微臣对工部事务了解实在有限,想来段尚书或许有推荐之人。”

“国舅可有人选?”

李世民又对高士廉问道。

高士廉摇头道:“臣观工部各司主管都很出色,实在无法做出选择。”

李世民又看向了一旁的长孙无忌。

“臣以为还是由段尚书推荐一人为好。”

长孙无忌不等李世民发问就开口道。

魏征在一旁接口道:“陛下,如今工部职司早已非寻常官员所能了解。

微臣建议工部尚书一职可以请段尚书亲自举荐也可请晋王殿下或吴王殿下推荐一人。”

李世民听了几人的意见之后便结束了这番讨论。

而工部尚书的职位则是在李世民征询了段纶和李愔的意见之后安排给了颜立德担任。

岭南道的战事和空缺官员的任命每天都要占用李世民等人很大的精力。

特别是当水师将士们彻底拿下了占婆国之后更是多了一项发动移民的工作。

除此之外通过战争俘虏的那些奴隶全都需要安排到修建各地道路的工地当中。

一时间忙碌的昏天黑地的李世民对外界舆论的关注自然松懈了很多。

而此时长安城里的茶楼酒肆中有关李承乾的各种消息已经成为了百姓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老刘最近可有关于太子的消息?”

“你还别说,昨日还真就听说了一桩…”

被称作老刘的人一边开口回答对方一边警惕的看了看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