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锦绣盛唐 > 埋首科研

锦绣盛唐 埋首科研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的李世民似乎很有兴趣和李治讨论朝政。

他听了李治的话以后继续道:“西域诸国距我大唐中枢三千里不止。

朝廷想要维持统治便需派驻军队,迁移百姓。

加之沿途道路难行沟通不便,如今正在修建的道路又颇为损耗国力。

如此算来似乎羁縻之策方为最佳方案吧。”

李治道:“父皇,羁縻州府毕竟不归我大唐朝廷直接统辖。

当地氏族虽世代都能借助朝廷名义统领当地,但心中对我皇家的忠诚却未见多高。

例如此次岭南之战便是很好的佐证。

其中不但两大部落直接勾结外敌,而且近在咫尺的矩州,蛮州等羁縻州府没有一家上表愿意协助朝廷。

以儿臣之见,今后凡是被我大唐征服的土地全都要纳入朝廷的直接管辖。

省得将一片大好河山交到一群白眼狼的手中。”

李世民扭头看着满脸不忿的李治眼中满是欣赏。

这些问题他自然早已和房玄龄等人讨论多次,所得结果也与李治所说基本相同。

否则的话如今的大唐也不会大力修建通往西域的道路。

更不会通过大力扶持东突厥残部和薛延陀周边部落不断发展来制衡薛延陀。

他今日对李治提出这些问题自然更不只是闲聊,而是从一开始就抱定了考教的心思。

眼下大唐的太子之位空缺,李世民一时之间又无法快速决定出该由哪位皇子担当太子。

所以偶尔的交流就是李世民考察皇子们的一种方式。

李治之前便时常与李世民等人讨论朝政所以对李世民今日之举并未多想。

他在回答完李世民的问题以后又与李世民商定了一下对皇宫进行电力改造的事情。

随后便匆匆告别了李世民夫妇前往了将作监。

眼下大唐的步枪和手榴弹等武器都已经普及完毕,但是各种火炮的研制工作却一直进度缓慢。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唐的锻压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位,生产不出质量上乘的炮管。

因此李治打算先从简单的迫击炮,火箭炮以及小口径的机关枪之类的开始突破。

他前往将作监就是将自己的想法传达一下,顺便给他们讲解一下基本的原理。

至于后续的研制工作李治并不打算插手,现在将作监里的很多大匠就完全具备这种能力。

李治来到将作监的时候已经升任工部尚书的颜立德刚好也在这里。

李治见到他以后玩笑道:“哎呦!颜尚书这是来将作监视察工作啦?”

颜立德听了李治的话以后尴尬的说道:“恩师莫要取笑学生。

学生虽然做了工部尚书但是这吃饭的手艺也不能就此放下不是?”

李治听了这话以后笑道:“既然你舍不得放下自己的手艺,为师这里又刚好有些新的东西需要研究。

不如就由你来牵头负责吧。”

颜立德躬身道:“但凭恩师吩咐。”

李治也不废话直接就将脑海里关于迫击炮,火箭炮和机关枪的大概样子画了出来。

他并不是专业的军迷,因此对这些武器内部的具体构造只能提出假想,最终的成品还是需要颜立德带人慢慢研究。

颜立德原本还在因为火炮的研制进度迟缓而有些自责。

如今看到李治又提出了几种新的武器马上就重视了起来。

于是等到李治离开以后他马上就开始组织人手分别进行公关。

颜立德深知这些新式武器对于大唐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因此他将李德謇,杨思齐等几名大匠进行了分组。

让他们各自带领一些人手分别进行公关。

迫击炮的研制工作交给了李德謇,他根据李治提供的设计草图,很快就判断出迫击炮的主要难点在于炮弹的设计。

至于炮管本身只需要选定一种固定型号的无缝钢管便好。

于是李德謇选择了一种六十毫米的钢管作为炮管,带领着组员们开始努力研发炮弹。

火箭炮的研发被杨思齐带人接手。

因为烟花爆竹的普及使得火箭弹的推进原理并不是多么难以理解。

而且火箭弹的发射管其实也和迫击炮一样对材料的要求并不高。

它的难度在于涉及到火箭推进剂的配比与稳定燃烧技术。

这对于杨思齐等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不过这些困难根本无法阻止杨思齐等人。

他们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一致决定要研究出一种呈固定形状的推进剂来保证火箭弹的准确度。

至于小口径机关枪其实就是子弹更大一些的步枪。

李治给出图纸的时候就已经强调这是为推进大唐的锻造技术而准备的一种武器。

机关枪的枪管口径可以不断做大,甚至能够大到足以当做炮管使用。

颜立德亲自带人接手了机关枪的研制。

他准备利用这次机会顺便研制出一台巨型的锻压机,一举解决炮管的制造难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作监的作坊灯火通明。

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试验、失败、再试验。

颜立德在研制机枪的同时还要频繁地穿梭于各个研发小组之间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这段时间李治自己也没闲着,他一头扎进了大唐科学院开始组织人手大力发展大唐的通讯事业。

这是他经历了连续被人刺杀以后认为最有必要解决的问题。

百骑司刺探消息的能力倒是进步的很快,可是传递消息的速度却是有些太慢了。

好几次都是李治已经被人刺杀过了百骑司的消息才刚刚送到。

这要是李治身边的护卫力量稍弱一些岂不是早就凉凉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大唐的疆域广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各处边疆以及各个州府想要与朝廷进行沟通动辄就要花去十天半月。

甚至距离远的往往需要月余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倘若是遇到了急事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而在李治忙于进行科研的时候有两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在听说了大唐政局不稳之后马上就有了趁机作妖的想法。

他们分别是西突厥的欲谷设以及薛延陀的真珠可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