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锦绣盛唐 > 上任实职 李治的超级规划

锦绣盛唐 上任实职 李治的超级规划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人对李治上任雍州牧有意见。

毕竟他早已通过之前的诸多表现获得了一众官员的认可。

但是所有人又都不由自主地对李治表示羡慕。

毕竟曹冲称象时年已七岁,甘罗带兵时也已十二岁。

然而李治却是从三岁开始就已经为大唐做出了数种贡献。

如今更是以四岁之龄便就任实职。

这样的成就已经是前无古人,恐怕也会后无来者。

正当众人都在羡慕李治的时候,李世民接下来的赏赐又让被羡慕的人多出了三个。

因为教导有功,房玄龄由魏国公被改封为了梁国公,世袭宋州刺史。

长孙无忌由齐国公改封赵国公,世袭赵州刺史。

李靖由代国公改封卫国公,世袭濮州刺史。

众人的羡慕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们三个能成为李治的老师可是从一群人手中抢来的。

如今这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就给自己家的孩子又整回来一个世袭刺史的职位。

这对哪个大臣来说不是天大的诱惑?

原本一场沉闷的朝会就这样因为李治的神奇表现而变成了一场表彰大会。

原本阴云笼罩的朝堂也在豁然之间变得一片明朗。

李治也因为这场朝会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打工人,从转天开始就进入了京兆府开始办公。

之前逃过一劫的长史李哲就像迎接自己的祖宗一样地将李治迎进了大门。

可是还没等他开口说两句奉承话李治就率先开口对他说道:“李大人,眼下灾民已在路上,我等需要抓紧时间来为灾民们建设容身之地了。”

李哲听了李治的话以后马上就不由自主的“啊”了一声。

随后他马上反应了过来尴尬的开口道:“是…是…是,殿下说的是。”

随后他又觉得有些不太对,于是连忙又问了一句:“不知殿下打算在何处建立病坊?需要申领多少材料?”

李治听到“病坊”两个字的时候眉头不由得一皱。

在他看来难民们只是遭了灾又不是得了病。

把灾民聚居点称为“病坊”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于是他开口对李哲说道:“传令下去,今后灾民的聚居地一律称为安置点,不可再以病坊称之。”

李哲对李治的这个命令感到有些疑惑。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地答应了下来,这位王爷自己可惹不起。

李治接着说道:“安置点就建在城西吧,那里还有不少未开发的土地,至于材料本官自会提供。”

李哲听了李治的话以后先是机械式的点了点头,随后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他惊讶地对李治问道:“殿下的意思是自己出钱购买材料?”

李治毫不犹豫地开口道:“朝中也不宽裕就从本官的私库里拿一些先用着吧。”

李哲被李治轻描淡写的态度给震麻了,一时居然忘了回话。

啥情况啊这是?

您不是已经答应出钱购买粮食了吗?

不是听说那最少要花掉四万贯吗?

难道您老人家的钱多得已经花不完了?

居然还能出钱建设病…不对是安置点?

李治见李哲愣在那里不由开口问道:“李大人,你怎么了?”

李哲被李治提醒以后马上慌乱地开口道:“下官无事…下官这就下去安排。”

梁州和陇州两地距离长安城的距离都在五六百里左右。

以现在的交通条件灾民们要想走到长安城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

李治几乎调动了长安城所有能调动的人员,加在一起也不过两千多人。

这点人手想要在半个月内将安置点全部建完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此李治所做的更多工作就是平整场地以及开挖地基。

李哲见到李治居然还安排人挖地基不由疑惑地问道:“殿下,这安置点只是临时所需,无需建设的如此规范吧。”

李治道:“谁说本官要建的是临时居所?本官是要将这里建成一片工坊区。”

李哲又一次被李治给说懵了。

他弱弱地开口问道:“殿下所言的工坊区是何意?”

这也不怪他不懂。

现在大唐各地的所有工坊都是建设在城池之内。

这样既方便工人往来工坊也能保证工坊的安全。

毕竟这天下可不算太平,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工坊不会被贼人给盯上。

李治开口解释道:“李大人,灾民的数量三万有余,如此多人总不能让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吧。”

李哲愣愣地点了点头。

李治接着说道:“既然如此不如让这些人帮忙建设一处工坊区,建成以后再让他们到工坊中去劳作。”

李哲听了这话以后先是高兴地点了点头。

随后又有些疑惑地问道:“可是殿下,在这荒郊野外建设工坊要如何保证安全?”

李治道:“用围墙围起来不就行了?”

李哲听了李治的话以后差点怀疑李治疯了。

能够容纳三万多人的工坊区那得有多大?

据他粗略估计也得有长安城的三成大小。

在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建设围墙,岂不是如同又建了一座城?

他觉得这种想法非常不靠谱,于是他决定劝劝李治。

李哲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然后对李治说道:“殿下,您的想法如同是在建设一座城,如此大的规模所费可是不小啊!”

李治浑不在意地摆手道:“本官当然知道所费不小,但等到工坊建成以后的收益却是更大。”

李哲咽了口唾沫继续劝道:“可是殿下,这前期的投入要如何支撑?”

在他看来李治的想法有些过于幼稚了。

这么大的工程怎么也要花个千八百万贯,他可不相信世上有人能拿出这么多钱。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治听到此话以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放心,本官自有办法。”

李哲听了这话当场就闭嘴了,因为他已经从李治的话里感受到了强烈的自信。

此时除了李治自己和刘安之外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

几家工坊每天都能为他赚来上万贯的收益,这还是在他拼命压缩玻璃和化妆品产量的情况下。

在所有人的认知里这些东西的成本都应该不小,制作的难度也应该很高。

却不知这些都只是错觉,李治的真正成本简直低得令人发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