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在下慎二,有何贵干 > 第四十五章 舌尖上的中国(上)

怪物——这是中方的两名代表季连和张扑拙对慎二的评价。

起初只是对他强大实力的赞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评价中有多了些别的意味,或者中更接近这个词语原本的含义。

怪物,顾名思义,怪异的物类。夸张的实力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其他地方的奇怪,也可以用怪物来形容。

在某个清晨,季连和张扑拙打完拳回到住处,看见慎二一手拿着话筒,一只手提着小型摄像机在大街上游荡。

“扑拙,你说小仲到底想干什么?”

“看样子应该是在录像?”

“不是说这个,你师父我还没老糊涂,知道摄像机。”

“那您是说……”

“我是说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录像?这里就是一条很普通的大街,每个城市都有。周围除了我们还有他本人,没有其他和神秘世界相关的人或者东西,他录这些有什么用?”

“您问我,我也不知道啊,不如直接问他,他敢这么大摇大摆地录像,就肯定会告诉我们答案。”

“这倒也是。”季连想了想,走上前去,“小仲,你这是在?”

“我在拍个人DV,马上就好了,不会耽误事情的,您放心。”说话的时候,慎二没忘了关掉录音笔,避免把这段声音录进去。

“个人DV是什么?”这种夹杂着英文的回答超出了老人的理解范围。

“就是拍短片。”张朴拙小声提醒。

听到这个中气十足,又不失亲和力的声音,慎二突然回头,双眼放光,看得张朴拙浑身不自在。

“我,我怎么了吗?”

“没怎么,你很好,你随便说点什么,中文一遍,英文一遍。”

“???”张朴拙一头雾水,这是要干什么?

“拜托了,随便说点什么就好,这对我很重要。”

“啊,哦。”

见慎二态度诚恳,张朴拙也没再纠结,清了清嗓子,用两种语言做了些日常问候。

这下子,慎二的眼睛更亮了,不停说着:“很好,就是这个效果。”

说着,也不等张朴拙反应,把一张稿纸塞到他的手中。

“把这个念一遍,正常叙事的的语气就行。”

“念一遍,这……”

稿纸是很普通的稿纸,就是路面买的那种。上面用签字笔写了好几段话,都是中文,字迹有些潦草,还有不少涂改,似乎经过了多次修改。

第一段: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正是这份自然的馈赠,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美食文化……”

没毛病,说得很对,文笔也很好,张朴拙这个文科高材生也不敢保证自己能达到这个水平,可问题是:

“为什么要念这个?”

“因为我要做一档个人美食节目,节目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后世那个风靡全中国的深夜放毒专题,不过现在才2000年,节目的创意都不存在,慎二也就毫不客气地拿来用了。因为是个人节目,所以不可能达到央妈的水准,解说词也是临时回忆,东拼西凑,可谁让我下手早呢?做不好,也要先把坑占着!

“做节目?”师徒两人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慎二的思维。

“对啊,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但因为文化差异,大多数外国人都无法理解。但有一样是例外,那就是吃,美食这东西不存在差异,也没有门槛。用这个东西当名片,相信我的朋友们一定会对中国感兴趣,说不定还能在时钟塔掀起一阵中国热,我真是天才。”

很好很强大的理由,可一个外国人说这话怎么就这么怪异呢?这不该是上面那群搞政治的考虑的问题吗?而且,这才过了几天,你就冒出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妖孽了一点。

联想到这家伙为了看“十八盘”就把见面地点选择在泰山,会做出这种事也很正常,怪物就要与众不同。

传统武术流派出身的师徒两人显然是被慎二给弄晕了,不过这不妨碍他们为慎二提供帮助。上面早已下达命令,尽可能满足客人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要求,不要失了中华的体面。

于是张朴拙成了慎二的旁白外加摄像师,季连则通过特殊渠道把这件事汇报上去。上面的某位大佬一看——这是好事啊,全力配合。不仅要配合,我们自己也可以搞一个宣传节目嘛,效果好就铺开了宣传,真正作为中华名片,不说时钟塔那边怎么样,能拉动旅游业也是好的。

大佬就是大佬,考虑问题就是全面。第二天,央妈就接到了上面的命令开始筹备节目组。几个月后,新节目正式开播,火爆全球。

此时的慎二并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会引起这么大的涟漪,他还在专心致志地录制节目。因为担负着罗蕾莱亚交付的任务,他不可能像央妈那样系统性的一个总集,一个总集的做。相比这种费时费力的做法,他选择更加简单的单元形式,到一个地方就拍当地的美食,尽可能详细,还会加上狼吞虎咽的镜头,可以说是偏移了《舌尖上的中国》应有的风格。但还是那句话,谁让我先占了坑呢?不服憋着。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来到中国的第一晚,和爱尔奎特的交谈。美食的魅力是无穷的,能打动真祖的公主,也一定能打动更多的人。虽然他们尝不到,但我可以让他们看到。起初,慎二是想照片陪文字,想了想,觉得效果不好,就换成了直接拍DV。

每拍完一卷带子,他都会复制多份,除了参与三人留作纪念外,剩下的先送到时钟塔,再转运其中的一部分去日本。关系好的友人们人手一份,既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近况,也满足了一个精神中国人推广中华文化的梦想,一举两得。

很快,第一集开始放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