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9天变

袁阀 9天变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89年四月,洛阳东郊

洛阳城里的钟鼓声组成的警报响起,一般只有外敌入侵到京城,还有就是出了天大的危机才会有的事情。

一帮民众以为有外敌杀到洛阳城郊、或是其他一些灾祸来临,他们都纷纷亡命似得往洛阳奔去。

本来就拥挤的人流变得更加混乱了,因为是逛集市袁熙许褚也没有骑马,坐的是马车,不得已袁熙带着偷跑出来的高月只好向洛阳城走去。

袁熙倒不抱怨,因为难得跟高月独处,当然可以忽略掉许褚这个保镖。

他也不想雇佣马车,打发许褚跑回城里牵马来,自己就在马市外等着。

在他出神时,高月有些忧虑道:“显奕,近日我总是心神不安,似是有什事情要发生。”

袁熙暗道,女人的直觉却实是准,这个两个月内灵帝就要归天了吧,高月看他面有忧色,也不禁心思复杂起来。

袁熙没有再说什么,牵着她的手在旁边一块青石上坐了下来。高月也缓缓的偎依到他身上。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许褚终于回来了,并且还带来了个惊天的消息:灵帝驾崩!

袁熙没有惊奇,这毕竟是预料中的事了,他抱着高月骑上马,与许褚纵马缓步回洛阳。

原本明媚的天也不知不觉地蒙上道道阴晦,一道闪电直指天际,之后响雷轰鸣而来。

洛阳城中已经一片素裹,天色灰蒙,在这四月罕见地下起绵延不绝的阴雨,仿佛为即将到来的乱世鸣泣一般。

北宫大殿上,

十四岁的皇子刘辨在一众身穿孝服的文武大臣簇拥下,坐上了那天下人梦寐以求的龙椅。

何皇后,也就是现在的何太后这位年且三十出头的美妇人,就坐在龙椅不远的帘幕后面。

看着儿子荣登帝位,她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一半,在经过那么多年后宫生活的磨砺后,她也越发痴迷于这种权利的追求了。

大将军何进面色戚然,心里却是兴奋异常,自己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伺候在刘辨与何太后身后的众中常侍,也是各怀心思看着这一切。

蹇硕看着何进,不自觉想起贴身收藏的那道诏书,看向何进的眼神越发阴冷了。

袁熙回到袁府时,家中上下忙着做国丧的一些事物。将高月送往高柔处再解释一番后他匆匆回到自己庭院中。

差仆人袁和去书铺送一些对商铺活动的指示,然后对许褚道:“仲康,将来这几个月洛阳怕是要处大乱子了,等会就让你媳妇孩子收拾细软,我再让人去库房取些钱帛给你,明天就安排他们回谯县去。”

许褚没有多说什么答应后就出了去。

袁熙再来到张纮处,对他说道:“陛下驾崩了先生可知道?”

“以听府上家将说了。”张纮神情有些沉重道。虽然张纮虽然辞官了,但毕竟君臣一场,也算是有过君臣名分的。

袁熙沉吟了会说道:“如我所料不差的话,近来父亲他们就要对阉党动手了,因为诸多掣肘情势实在难料,洛阳会有大变动,子纲先生您还是先回南阳暫避一下吧,您是我的范增不能有所闪失。”

张纮严肃道:“公子好意子纲明白,我虽是一介布衣,却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断然不该在这时候离开袁公和公子。再者、为国除奸是每个大汉子民理应做的,如用得着张某只管吩咐一声。”大汉四百年的儒家思想忠义之道不是白给的。

袁熙称赞了他一番,心想终于将你拉上这条船了。自己是彻底放心了。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自己可不能放弃张纮。

之后两天里袁绍都没有回家,颜良文丑等人也被他带去。

袁熙在这两天里,差人送走许褚等人家眷,也在家中差家将仆人去打探一些消息。

雨继续下着天丝毫没有放晴的迹象,洛阳北宫现在四处蒙上一层素裹和阴晦。灵帝的灵柩就停放在一偏殿。

蹇硕身穿素白丧服,对表情有些阴沉的张让道:“由你们去传召何进袁绍一伙进宫,商议先帝丧事,我派心腹埋伏附近待机斩杀他,然后再领中军收编京中兵马。”

“你有几分把握?”

“只要你们能将何进诓骗进来,一定能成功。”

张让思量了会点头答应。

涉及机密,两人让旁的太监宫女都远离偏殿,却不料还是被在偏殿角落一少女听到了,她正是万年公主刘妍。

刘妍听到这惊天阴谋后,心里起伏不定没有惊动张让蹇硕,悄悄回到自己殿中。

趁着宫里忙乱,她带着心腹婢女来到宫门前,买通守门郎卫后让贴身婢女出了宫。

洛阳,袁府

吴匡、郑泰、何进之弟何苗还有一个叫荀攸的书生。今日来袁府议事,何苗首先开口,担心的说;“太后下诏,传家兄夜晚入宫见驾。”我总觉得心神不安,恐怕是十常侍的阴谋。”

这一次袁绍倒是和曹操不谋而合,袁绍愤然说道;“不能去,这一定是十常侍知道了大将军要招外兵入京诛杀此类,所以想要先下手为强。谋害将军。”

吴匡眼中射出冷电,沉声说;“我们不如给他来个先下手为强,立即发兵,斩杀这群狗贼。

荀攸摆手说;“不可以,没有天子明诏这种举动就是逼宫。不如劝大将军不要出门。”

何苗长长的叹了口气说;“这只怕是办不到的,在下的嘴皮子已经磨破了,只是说不动兄长。

袁绍说;“我们带兵,保护大将军入宫。”郑泰说;“这也是个办法。”

荀攸突然冷笑了一声,却没有说话,冷笑声很刺耳,所有人都望着他。荀攸一言不发,转身走出门外。

这些人里吴匡对袁绍是衷心景仰,外加敬服的,他不高兴的说;“荀攸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将军不要和他一般见识,我们还是商量正经事要紧。

何苗站起来,冷冷的说;“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如各自回府,整顿兵马,以策万全。”

袁绍点了点头说;“好吧,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十常侍这些阉宦牵着鼻子走。”

何苗、吴匡、郑泰转身离去。袁绍看着他们的背影,只是冷笑,眼中闪过狡黠的光。

何进的结局是注定了的。可是袁绍的笑却有几分让人不寒而栗,袁熙隐隐的感到,他绝对不是世人口中那么简单。

好谋无断,志大才疏也许只是他的表象罢了。

在袁府万年公主的婢女见到了袁熙,于是从贴身出取出一份帛书交给他,“公主殿下吩咐亲自交给公子。”

袁熙拿来一看,只见上面隶书字迹有些潦草,写道:蹇硕密谋诛杀大将军袁中军于宫中。

袁熙心里有些震惊,他知道历史的大方向但这些细节他怎么知道。

本以为过两三个月,外藩豪强进京,袁绍他们就领兵杀进宫中了事。谁料中间会有这么个变故,万一袁绍被骗进宫身死那就事大了。

他打赏了宫女一些东西,让她待自己向万年公主道谢。袁熙自己带着许褚骑马直奔大将军府去。

大将军府里,

何进与一众幕僚商议传召他们进宫商议灵帝丧事的事情。

他们担心被十常侍把持的皇宫不安全,但身为辅政大臣,不去处理灵帝丧事于情理上说不过去。

就在众人争相辩驳之时,一名小吏进来禀报说袁中军公子袁熙有要事求见。

不仅何进猜不着,连袁绍也不知道为什么儿子在这个时候求见,还以为家中出了什么变故。

何进马上传袁熙进到议事厅中。

袁熙向何进与诸人行了礼,直接说道:“有机密要呈上与大将军。”于是拿着帛书传了上去。

何进也见过这个很受袁绍器重的二儿子,好奇他有什么机密,而当他看到帛书后立马变色拍案怒道:“阉贼欺吾太甚!”

说罢他让小吏将帛书传给众人看。

在众人一片惊呼声中,他又有一丝袜疑惑,他稳了稳情绪对袁熙道:“多亏了袁显奕的密报啊,但不知从何而来?”何进也不傻,不然也不可能做这个位子上。

袁熙早料到他会问,答道:“昔日在宫中伴随诸皇子读书时,认得的一名小宦,正好在停放先帝灵柩处听的阉贼密议。”

何进抚手道:“天不亡我也,却有贵人相助,袁本初果真有个麒麟儿呐。

他接着问:“如今该如何是好?”

袁绍面有得色道:“何须担忧,只需差一人领兵将蹇硕拿下处决即可。”

何进点头,下令部将吴臣带着他号令进宫,连同黄门令一起捕杀蹇硕。

袁绍趁机进言道:“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

曹操等人也觉得该趁此机会一并除去十常侍,于是纷纷附言。

何进却有些犹豫道:“待诛杀蹇硕后我进宫与太后商议后再做决断。”

他这句话引来下面一众文武暗暗叹息,袁绍脸上没有表现什么,心里却坚定了要抓住机会扩张势力的想法。

何进知道也该给袁绍等人一些好处了,于是说:“我会跟陛下商议提拔诸位到黄门、尚书等要职上以辅助社稷。”

又对袁绍道:“本初,等会你就领人去收编了蹇硕的上军。”袁绍领命后带着袁熙出了去。

是日,上军校尉蹇硕与宦官联合谋划捕杀大将军何进,不料机密再一次泄漏,何进命黄门令将其逮捕并处死。

第二日朝议上,何进以辅政大臣身份,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心腹有二十多人。

票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互争权力,宦官们依靠董重做为党援。董太后每次想要干预国家政事,何太后都加以阻止。

董太后感到愤恨,骂道:“你现在气焰嚣张,是依仗你的哥哥何进!我如命令票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人头,只是举手之劳!”何太后听到后,告诉给何进。

何进与三公共同上奏:“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恽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搜刮财物,都存在她所住永乐宫。按照过去的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本国。”

何太后批准了这一奏章。

辛巳,何进举兵包围了票骑将军府,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董重自杀。

董太后又忧又怕,突然死去。从此以后,何进一家失去民心。

189年五月,何进报告何太后,但何太后却不同意,何进也就不敢违背太后意旨。事后他想:“或者只杀几个罪恶昭彰的?”

袁绍再次进言诛除宦官,“宦官亲近至尊,传达诏令,如果不一网打尽,必将贻患无穷。况且如今计划已经外露,将军为何不早下决断?事久生变,下手晚了会遭祸殃的。”

但是由于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何进的弟弟何苗多次受到宦官贿赂,因此从中作梗,多方阻挠最后不了了之。

也由于何进素无决断,犹犹豫豫,所以仍然没有结果。

袁绍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焦灼,再一次献策说:“可以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近行兵谏。”

何进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下令召并州牧董卓带领军队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

四方兵起,京师震动,何太后才感到事态严重。她匆匆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放回家。宦官们着慌了,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一起去叩求何进恕罪。

袁绍在旁再三劝何进乘此机会杀掉他们,但何进还是把他们放走了。袁绍很不甘心,写信通知州郡,诈称是何进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亲属入狱。

何进应许,下令召四方兵马兵进驻洛阳。大将军何进捕杀上军校尉蹇硕,传令四方豪强进京兵谏。

袁熙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的发生,现在他人单力孤根本不能来个“指点沉浮”。

灵帝驾崩的消息传到陈留一代,在那避祸的王允急忙赶赴洛阳吊丧。

此时,朝廷局势极度混乱,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大增,阉党张让失去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权,面临覆灭的危险。

大将军何进利用各地方官吏奔丧的机会,大肆结交和拉拢亲己势力。

王允一到洛阳,就被何进紧急召见,并说明意图。王允很感激何进对他的救命之恩,便满口答应,并担任从事从郎一职。

几天后高靖亲自来袁家,向袁绍刘夫人道明来意,气冲冲地接高柔和高月回府。

袁熙看着临上马车前高月幽怨的神情,心也不禁沉闷起来。

国丧期间禁止歌舞声乐和饮酒美食,虽然局势紧张却没有袁熙什么事,他闲来就和许褚走马洛阳城。

因为他知道再过不了多久,他就要离开这个生活多年的地方了,而且这里也将变成一片白地。

之后几日,高月央求哥哥高柔给袁熙送信,两人又在高家后门隔间里私会了一次。两人你情我浓依依不舍,看的高柔好笑又是好气,女生外向啊。

这天他又带着许褚在洛阳闲逛,虽然这时很多活动都取消了,街上也有些冷清,但他却十分享受这种闲暇时走马古城的感觉。

来到城东北“永和里”附近时恰好迎面有辆装货的马车行驶来,马车无蓬用麻绳子揽住好几大包货物显得有些摇摇欲坠。

突然间车轮子一个打滑,一车货物眼看就要打翻砸到旁边行人处。

就在这时,一个牵着马的军士快步上前,双手发力硬生生将要倾倒的货车挡住。

袁熙看的清楚,那人身手端的了得,他吩咐许褚也上前帮忙。结果合两人之力马上就将马车扶正,车主千恩万谢自是不提。

马车走后,袁熙大量起那名青年军士来,见他面貌朗俊,肤色微黑,身材也很是匀称健硕。

青年军士对袁熙许褚两人拱了拱手,就要离开,突然他想道了什么,停下向袁熙问道:“这位公子可知道西园驻军的营地该往何处走?”

袁熙好奇道:“你不是本地军士么?怎么不知西园。”那人道:“在下并州丁州牧属下,初来京城方才在大将军府却忘了问。”

袁熙心里微微一动,微笑道:“这西园驻地我倒是熟得很,在下袁熙袁显奕,家父司隶袁校尉。”

“呀,原来是袁公子,在下失敬了。”青年军士惊讶道。

袁熙摆摆手说要领他去西园驻地。青年军士也不推辞,于是三人骑马向城西走去。

袁熙在马上问:“还不知道兄台大名呢?”

“不敢,在下雁门马邑张辽张文远。”

这回轮到袁熙吃惊了,想不到竟然是五子良将之一威震逍遥津的张辽。他脸色不动声色继续跟他聊着话。

即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张辽也是一个出色的将才,征辽东,斩蹋顿,守合肥,拒东吴,独当一面,逍遥津一战,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威震天下,杀的东吴小儿不敢夜啼,何其威风?

曹艹麾下将列千员,带甲百万。而能够以异姓降将的身份获得最高将勋的也是他张文远,在曹魏集团的地位仅次于曹仁、夏侯惇和夏侯渊,因此后世的人对于张辽特别推崇。

在很多三国游戏中,张辽都是以曹艹手下头号武将存在,而且各项数值华丽,人气旺盛。

乃是三国游戏中的超一流武将,袁买穿越前也是非常喜欢张辽,对他的典故和历史不敢说了若指掌,但却能知道个大概。

来到西园驻地后,张辽递上牌令求见领军的司隶校尉袁绍。

待得到传令后,就和袁熙一同进了营地,袁熙时常来西园营的校场操习骑射,兵丁军士都认得他所以也没有阻拦。

现在袁绍是司隶校尉,兼领中军节制西园诸校尉兵马,在洛阳可算颇有兵权了。

虽然奇怪袁熙也在,但还是在西园驻的大堂上接见了张辽。原来并州牧丁原响应何进号令,准备进京兵谏,所以派部将张辽带少数兵马先行来洛阳,向何进汇报情况,并归何进统领。

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当然募兵回京虽直接听令于大将军,但却是属于司隶一部辖下,所以有必要来办理一些文书。

袁熙在一旁就向袁绍说,方才张辽怎么的身手矫健勇力过人。袁绍也是想扩张自己势力,对袁熙的暗示心领神会,言语中对张辽也是极力拉拢。

在袁绍再三挽留下,张辽留下跟袁绍父子用了餐饭食。席间,袁熙不住叹息当今阉党为祸朝野,怎么骄横跋扈,还有那么些买卖官爵、打压诸如皇甫嵩、王允之类的忠贤等等。

身为一名边关军人,张辽也是听过皇甫嵩被排挤陷害的事的。张辽有些忿忿道:“辽不明白,十常侍倒行逆施使得天下人神共愤,诸位大人只需提一旅精兵,即可清除君侧诛杀奸佞,为何迟迟不动手?”

袁绍也忿忿道:“吾何尝不想诛杀阉贼,只是大将军犹豫未决,大将军母亲舞阳君以及何苗与十常侍有诸多牵连,我等一心匡扶社稷,却有心无力呐。”

张辽不想这其中牵涉之广,听袁绍如此说来也觉得他是忠心为国之士,对他的好感增加了不少。

末了袁绍牵着张辽的手道:“此去河北多加谨慎,我这有封书信可交予冀州牧韩文节,如有需求尽管差人前来,当今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正需要汝等忠君贤才辅助社稷呐。”

袁绍本意拉拢张辽一番,以期再获得一些精锐兵员,所以表现得很是折节下士。他倒不清楚张辽的才能,不想张辽给他这番表现很是触动。再三道谢后方才离开西园驻地。

张辽走后,袁绍拉起袁熙的手赞道:“熙儿这次做的好,现在正是我袁家再续名望、光大门楣之际,能多结交些英杰对我们是很有益处的。”

袁熙答应道“父亲说的是,孩儿平日里也听说过一些贤才,今后如有机会定当举荐与父亲。”

太宗皇帝李世民在李渊起兵前夕也是如此暗中布局的。

“恩,现在正值多事之秋,你不要随便走动,不然为父恐怕照料不来,我已差文丑带领精锐暗中守护住了家里,所以在家里还是很安全的,如果有什么风声,他会护送你们母子先行离开洛阳的。”袁绍说道。

“难道父亲近日想诛除十常侍?”

“恩,你不可声扬,近来陆续会有外地兵马进驻洛阳,所以也是为了防止意外罢了。”袁熙心里一动,觉得不可失去了时机,现在就要开始尝试着建立自己的声望和势力了,于是跪在袁绍面前说道:“孩儿有一事相求,望父亲应允。”

袁绍惊奇道:“是什么事需你如此。”

“我想来父亲帐下任职,以助父亲一臂之力。”

袁绍笑道:“我当什么大事,难得你一片孝心,可是军中不是儿戏你还小了些,待你再长几岁定要你来军中历练。”

“孩儿年已十四行了冠礼,而且弓马娴熟非一般军士能比,在宫中也随太傅习过兵法战阵,再者孩儿也并非去阵前冲杀,一些文书机密孩儿是能胜任的。”袁熙回道。

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是十五六随父从军的。

袁绍拍掌道:“好,不愧是我袁本初的儿子呐,比你大哥强多了,明日你就来西园驻地,做我辖下一个行军主簿,掌管文书机密,这就算入了军籍了。”

“父亲也知道孩儿随从许褚颇有勇力,也让他们一并来效力吧。”

袁绍想了想后道:“让许褚领都伯的职位和俸禄,继续做你的护卫吧,不过这军中毕竟是凶险之地,许褚再让他领百人将之职,统领一队中军亲卫吧。”

袁熙允诺后赶回了袁家。

刘钰得知袁熙从军,又吵又闹十分不舍,在袁熙百般劝说下才放了行。

第二天二人就去中军报了号,成为了大汉正式编制的军吏。袁熙随军主簿,其实就是军中文职,兼做主将参谋,官位不大却是主将亲信,这也是袁绍一贯用人特点:任人唯亲。

许褚倒没有什么意见,继续吃喝,而在军中打架的机会也多了起来自是不亦乐乎。袁熙在中军两千多号人里,挑选了百来精锐作为自己一支心腹亲兵由许褚统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