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04糜竺

袁阀 104糜竺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熙住处。

“公子,饭食送来了。”一身素白的少女,将饭食送到袁熙案几上,行礼说道。

“把你的头给本公子抬起来。正面对着我。”袁熙撇了一眼,冷冷的说道,他摸不清这少女委身自己的真实意图,所以一直有意提防着,万一要刺杀自己呢。

世人都说曹操多疑,太宗宣武帝袁熙何尝不是呢,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那少女缓缓抬起头,顿时她容颜展现在了袁熙的眼前,可怜兮兮地看着袁熙。

她有白白净净的脸庞,柔柔细细的肌肤。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小小的鼻梁下有张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弯,带着点儿哀愁的局促意味。

袁熙叹了口气,有道是一白遮百丑,本身就一个大美女,再生的如此美白,确实当真算是绝色佳丽了,不过。。。

看着眼前的少女,袁熙心思急转,那少女并不肯跟糜贞一起走,而是执意留下,以身仕“贼”,这让他心中生疑,她是否真的不将自己认为仇人,或是假意迎合留下伺机复仇,这一点袁熙说不清楚,所以他才百般试探。

但是袁熙没有强迫她跟糜贞离开,毕竟留下这么个未知的美人坯子,日子肯定会刺激不少不是吗。大男子主义使然,他还当真不会怕了这么个小女子,就当生活的调味了。

“你执意留下,本公子我也没话可说,说说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乡里还有什么人。”

那少女脸上悲色又上来,说道,“爷爷姓步,小女子名练师,淮阴人,随爷爷逃难来到郯城。乡里亲戚皆奔走各地逃难,家兄失散在途中,已经没有其他亲人了。”

袁熙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突然一愣,步练师?历史上孙权的皇后?有没有搞错?真的,假的?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不过最终,袁熙还是信了一半,但对她送上的饭食却没有去碰,接着说道,“你既然跟了我,做些收拾房间,浣洗衣物的活计也就行了,其他重活不需你去做,明白了吗。”

步练师应了一声“诺”,然后侍立在一旁。

这时郭嘉走进屋里,看着一旁的步练师,他会意一笑,揶揄道,“公子近来,可是春风得意呐!这不,陶谦的使者又来啦。”

随即袁熙跟郭嘉到了府衙偏堂,看到负责议和事宜的曹宏,旁边还有个头戴华丽文士冠的中年文士,一看就是身份特殊之人,当下心中有了一番计较。

曹宏上前背对那中年文士,他给郭嘉使个眼色,然后向袁熙引荐道:“少将军、郭先生,这位就是糜竺,字子仲,乃我徐州别驾。子仲,这位是袁少将军、郭先生。”

袁熙细细打量糜竺,见他一副文雅富贵相,双眼微眯抿嘴微笑。是个不显山露水的角色,能打理偌大个糜家,不简单。

糜竺确实不简单,后来在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外戚势力中,能活到最后的就是这糜竺,至于其他外戚,司徒高柔也把,卫将军刘和也罢,司农甄尧也罢,都没有得到善终。

郭嘉让兵卒送上酒食,并轻轻托过曹宏的衣袖,给他们让座,恭维道,“糜先生、曹先生,两位请坐,我跟公子,可是恭候两位大驾久矣,来来来,请上坐。”

糜竺拱手施礼,说道,“子仲,早闻二公子大名,一直遗憾未曾相见,今日得以见面,实乃是人生一大快事,徐州糜竺见过二公子。”

“原来是糜先生,幸会幸会,早闻糜家二子一女,皆世间龙凤,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这话倒不是袁熙吹捧,眼前的糜竺确实是长得一表人才,当得起这称赞,不然后来如何担得起三朝国老之称呢。

“哪里哪里,将军才是人中龙凤,河北二公子谁人不知,陶使君委托在下跟曹先生,将钱粮送来。第一批已经送到城南大营,随时可送进城里,请公子宽心。”糜竺回礼道。

“这么多钱粮,先生是怎么送来的,还需要多少时日能全部送到?”袁熙略显随意问道。

糜竺眼中精芒一闪而过,随即笑道,“二公子有所不知,陶使君急切盼望两家和好,现组织下邳、广陵的民夫、兵卒,跟一切车辆日夜不停的将辎重运来郯城,同公子交割。”

袁熙举爵示意感谢,说道,“那本公子,当真是,多谢糜先生,从中协助了,来来来,糜先生不要拘礼,且满饮此杯。”

糜竺也举爵还礼,说道,“只是钱粮数额巨大,陶使君下令筹集,只筹集出了三分之二,辎重十日之内可全部送来,剩下三分之一,待战事停歇后,陶使君会遣人送去青州。请二公子见谅。”

袁熙眼神一凝,同郭嘉对视一眼,短时间内要筹集这么一大笔物资,确实不容易呢。

郭嘉微笑着走出,给袁熙斟酒,并塞给他一块布帛。袁熙低头瞄了一眼,心中震惊,但他还是笑着招呼两人饮酒,笑着说道,“糜先生,在下对令妹一见倾心,还盼先生允许。”

糜竺脸上笑容顿时消失,变成严肃,推脱道,“公子一表人才,是多少名媛的良配,小妹顽劣,只怕配不上公子您啊。”

郭嘉笑了笑,说道,“唉!糜先生何来此言,糜家显贵,袁家显赫,正是门当户对。而据我们所知,令妹也未曾婚配,先生如果推辞,莫不是瞧不起我家公子?”

袁熙附和着郭嘉,脸色也沉下来,厉声道,“先生当真瞧不起本公子,和我袁家么?”

糜竺惊慌,赶紧出列拱手赔罪,解释说道,“公子勿怪,在下只是不知公子心意。小妹能嫁与您这位当世少年英雄,方是她的福分。”

郭嘉嘿嘿一笑,顺着糜竺的话说道,“这就对了嘛,今后两家就是姻亲,如果有事也可互相照料。并且我看令妹,对我家公子也是倾心钟情,这段良缘必成为传世佳话。”

后来糜贞和袁熙这一姻缘确实成为佳话,不过那是公元400年前后的事情了,因为中兴大晋的宪宗道武帝袁纯,就是糜贞所生皇子这一脉,所以为了表示道武帝的正统性,所以后代史书着重描述了袁熙和糜贞这一良缘。

曹宏会意郭嘉的话,也在一旁附和,糜竺问道:“但不知小妹现在何处?可还安好?”

郭嘉眼中闪过阴谋的精芒,笑道:“哎呀!令妹说思乡心切,所以公子派了一旅精兵护送她回了朐县,先生切勿担心。”

糜竺神色一紧,沉思不语。宴毕,郭嘉遣人将曹宏送下去休息,然后让糜竺留下,说是商议下聘定亲事宜。偏堂此时只剩下了袁熙、郭嘉、糜竺三人。

袁熙不露声色,把玩着一枚饰物,而郭嘉则对糜竺问道:“看来糜先生,很是疼爱令妹呐,真是长兄如父啊。”

“郭先生说笑了,我自幼双亲早亡,我与二弟三妹相依为命,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郭嘉大笑,笑着笑着变成冷笑,厉声呵道,“那先生就忍心,看令妹成寡妇不成!”

糜竺大惊,慌忙说道,“郭先生此话做怎讲,请恕糜竺不知。”

袁熙也突然冷笑一声,幽幽说道:“五千丹阳精兵,陶谦好大手笔呐,只是不知有无本公子我的,河北铁骑厉害呢!”

原来刚刚不久,郭嘉得到张纮暗卫传递来的情报,陶谦打算趁青州军运粮之机,突袭袁熙军。如不是老师张纮的暗卫提醒自己,那么袁熙就成了历史上,被曹操用淄重引诱并击杀的文丑了,真他妈的混账。

好一个陈登,陈元龙,真是够豪气的,怪不得历史上能硬扛孙策的进攻。

郯城府衙偏堂。

面对袁熙的诘问,糜竺冷汗岑岑冒出,他以为事情办得很隐秘,不想被对方一语道破,不过他仍旧嘴硬道,“少将军说的是什么丹阳兵,在下当真不知道啊,请少将军明察啊。”

郭嘉再次揭露道:“呵呵,五千丹阳精兵,混在押运粮秣的队伍中,听说是陶使君帐下,最精锐的勇士呐,只是不放去跟曹操作战,反而派到咱们这里来了,真是蹊跷呢。”

糜竺思绪一转,狡辩道:“恐怕少将军跟郭先生误会了,粮秣辎重数额庞大,陶使君怕中途出什么乱子,故派遣精锐兵士,在押运粮秣的车队中,以做护卫,请少将军明察。”

“当真如此吗?”郭嘉灼灼逼问道。

“绝不敢有半点虚言。”糜竺幸幸答道。

袁熙知道威吓得差不多了,随即打圆场道:“公子我是相信糜先生的,只是有一事本公子想请先生帮忙,不知可否。。”

糜竺被逼问得招架无力,听袁熙不追究此事,不禁松了一口气,说道,“少将军但说无妨,只要糜竺能帮得上,一定尽力而为。”

袁熙脸上出现阴谋得逞的笑意,随意说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如先生所说,钱粮数目巨大押运不便,而在下知道糜家有海船上百,故请先生借我海船,将辎重运往东莱。”

糜竺心中一突,这一招将陈登的计谋,彻底化于无形,于是说道,“只是一时,哪能筹集那么多海船来,请公子宽限些时日。”

袁熙微微一笑,诈道,“先生莫要欺我不知,令妹已经说过,糜家海船多集中在朐县,其余扬州、琅琊、广陵也有停泊,只要先生召集前来,一两次就可将辎重运送完毕。”

糜竺心中暗叹,他不知道实情,以为妹妹真的倾心于袁熙,女生外向呢,将家中大小事都说给袁熙听,而陈登的计策也宣告失败,于是只能配合道,“在下这就遣人回报陶使君,还有各地的船舶,以供公子差遣。”

他想到出来时,陶谦的确交代过,让他跟曹宏先侦察一番,如有胜算则联合孙策军,进攻思归的青州军,如无胜算则与袁熙和好联姻。糜竺不想一见到袁熙就被道破,事到如今只能跟青州军议和了。

糜竺掏出一块帛布,递给郭嘉,说道,“这是小妹生辰八字,事情匆促,男方就请郭先生做媒,女方就由曹先生做媒吧。明日纳吉定亲后就将此事公布于世,宣告我两家和好联盟。”

郭嘉笑着接过帛布,不禁莞尔说道,“想不到我也有做媒人的一天,糜先生放心,待婚嫁后,我家公子定会好好善待令妹的。”

在糜竺的颓然神情中,袁熙让人带他去歇息。然后他跟郭嘉两人,支开旁人,悄悄来到曹宏住处,这可是自己的反间。

曹宏看两人夜访,赶紧起身相迎,说道,“少将军、郭先生,劳烦两位大驾。”

袁熙摆摆手,感谢道,“多亏曹先生传给,我方暗卫的密报,否则我军危矣,显奕不胜感激,将来必定报答先生。”

曹宏眯眼直笑,略显得意说道,“少将军哪里话,两家和好对青州、徐州都是好事,只是有些人存心作梗,从中使阴招破坏啊。”

“出此计者何人呢?”郭嘉好奇地问道。

“唉,是那徐州陈登,陈元龙,那小子无时不与我作对,这次就是他,给陶使君出的这阴损毒计。”曹宏立马转换立场同仇敌忾道。

“下邳陈元龙?”郭嘉知道有这个人,但现在他暗暗留了心。

袁熙当然知道陈登这个人,陈登可是击败过孙策的豪气之人,本质上陈登和袁熙有共性,道也不难猜到是陈登,袁熙接着再问道:“陶谦跟糜竺对和亲的事是什么意思?”

曹宏笑的脸上的肉都抖动起来,说道,“说起来恭喜少将军,要抱得美人归了,那糜小姐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小美人呢。”

曹宏笑了一阵,接着道:“陶使君让我两人见机行事,是战是和还不定。但为了青徐两地的安定,我是极力劝陶使君议和的。”

“我等已经说服糜竺,请曹先生跟陶使君说,将钱粮快些运到朐县,我等用糜家的海船运回青州。曹先生的那笔所得,请遣人到朐县秘密领取。”郭嘉看着曹宏笑着说道。

曹宏愣了一阵,接着拍手道:“妙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样一来,即便陈登怂恿陶使君袭击你们,只怕也不会成功的。”

袁熙、郭嘉两人再盘问了一些徐州军、孙家军的军情,然后才离开。

人为万物之灵长,皆有其存在的道理,用其所长而已。而这里的曹宏就被袁熙郭嘉,巧妙地策反,并成为袁熙的“反间”,后来被当做经典军事案例,记载在史书兵典一节中。

■■■

孙策站在营寨栅栏边上,看着不断运往郯城的粮秣辎重,想到袁熙,他心中来气,骂道,“该死的青州军,还有该死的陶谦,想不到他竟然也是个软骨头!就这样和袁熙议和了?”

黄盖看了看四周,劝道:“少将军请注意言辞,如被徐州军听去了,恐伤两家和气啊。”

孙策冷哼一声,说道,“两位将军说说看,就我们这些人,能不能截下青州军?”

韩当摇头苦笑道:“从前番交战可看出,青州军绝对非等闲之辈,攻坚巷战尚且能和我军打平。如果是野战,他们有大队的骑兵,人数又是我军三四倍,当真没有胜算。”

黄盖摇头,他怕孙策年轻气盛,做事冲动,也劝说道,“少将军不要只考虑,军略上的取胜。陶谦赔了本铁了心跟袁家议和,他能容许咱们不听使唤?咱只有前去跟主公会合,在做计较才是,请少将军三思。”

孙策狠狠地一甩马鞭,怒道,“我军辛辛苦苦打拼,得到了什么?袁熙小儿这么一下威吓,陶谦就送钱送粮!真她妈软蛋。”

“徐州曹先生到!”旁边的兵卒呼喝。

孙策三人看去,见到曹宏走向他们,就高声说道,“三位将军,我奉命前来处置青州军事宜,现在他们已经开始退兵,陶使君让你们前去驰援破虏将军,这里有破虏将军给你们的信,让你们到兰陵夹击曹操,不得有误。”

曹宏傲慢地说完,也不和孙策等人细讲,就匆忙走开了,毕竟孙家哪里有袁家势力大,对吧,抱大腿也得抱粗的不是。

黄盖、韩当也憋气,但他们现在是客军,在别人地盘上,也只能劝孙策起兵,前去跟孙坚会合,再做其他计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