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23撤军

袁阀 123撤军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子泰先生您这样的大才埋没乡野,不为百姓做些事实在是可惜了。假使刘大人还健在,您会不会应征出仕呢?”袁熙试探地问道。

田畴看了看袁熙、郭嘉两人,断然拒绝说道:“二公子,恕在下直言,在长安时我已经固辞不受三公的征辟,当下更是不会出仕为吏。”

对于田畴的辞决,袁熙早有准备,但给他一语道破,袁熙则一时尴尬无语,他终于体会到曹操被隔应到的那种感觉了。

礼贤下士也不是那样好做的,所以说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这份执着和情谊,袁熙自问自己做不到,更何况门前立雪了。

郭嘉笑问道:“子泰先生,替刘大人报仇的事你也是出谋献策的,但您为何不同意召集胡兵相助?可有什么说法。”

“胡兵?乌丸、鲜卑都乃异族,其野蛮好杀,不通礼法,如任其坐大,将来必定是我汉人之大祸!”田畴断然说道。

“子泰先生所言是否过了,就像鲜于先生所说,找一个威望高的人统领他们,是能约束得住的。”郭嘉故意反驳道。

“恕我直言,郭先生,我说句公道话,公孙瓒虽然暴虐嗜杀,但其平胡方略确实高于刘大人的。”田畴严肃道:“郭先生、二公子您两位也是通读史书之人,当知道这胡人为害我边地久已,自春秋列国到我朝,这期间有多少年是没有胡人作乱的?强则卑服,弱则肆虐,如今大汉风雨飘摇之际,他们能安分?!。”

“子泰先生你所说没错,但我朝光武帝后,乌桓、鲜卑臣服归附,朝廷禁军中也征召不少胡兵,可见加以安抚约束也未尝不可呀!”郭嘉再次反驳道,他是故意为之。

“约束?哈哈!郭先生你不在这幽州呆过,不知边地情况,这些胡人面上臣服,但他自行放牧征兵,不服州县管治。遇到荒年寇略我汉民。这哪有过臣服的举动?中平年间乌丸大人丘力居的寇略就是实例!”田畴滔滔不绝道。

“那子泰先生,你说说该如何平定边地,对付胡人?”郭嘉一步步地追问道。

田畴停顿了会,一边比划一边说道:“总的来说当以剿灭为主,安抚为辅,可惜了,倘若刘大人和公孙瓒如果砥砺合作的话,我大汉边疆将安稳几十年,可惜天不遂人愿啊。”

袁熙亲自给他斟上一碗水。也出声问道,“在下身在军旅,说不定日后也要跟胡人作战,子泰先生且说说这平胡方略。”

“二公子你也留心边事?”田畴点点头,说道:“二公子,你想,前汉跟本朝交替之际,胡人可服我教化?还不是历经光武,明帝两朝,多次征讨才使其安分下来?可见必要以强势的兵锋使其臣服,再将其余部内迁分散各地。使其躬耕田地,习我汉人礼仪习俗。如此不出三代,其人也将被我汉化,为我汉民。”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如此推行的,后来的隋唐风貌就是民族大融合的结果,大汉儒家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彪悍文化相结合,最终华夏文明再一次浴火重生。

听完田畴说地策略,郭嘉、袁熙相视而笑,这田畴确实有一套,是个人才。

“二公子、郭先生。两位为何发笑?难道我说的可有差错之处。”田畴疑惑问道。

“我笑是因为,子泰先生跟二公子想到一块去了。”郭嘉解释道:“二公子也跟在下探讨过,这平胡的方略,公子所言跟先生说的大致相当。可见两位甚是投缘啊。”

田畴惊异地看着袁熙,而袁熙举杯向他示意,说道,“在下自小就有讨伐四方,安我汉人社稷的志向。投身军中后。结合本朝跟胡人的历次征战,想出的这安定边地地法子,不想二公子也是所见略同。”

田畴沉思许久,说道:“公子果真是英雄少年,不可小窥。眼下幽州就要再起刀兵,谁将最终得到幽州未尝可知,但依在下看来。袁车骑入主幽州更有可能。届时请公子依这策略平定边地,保境安民,还我汉人百姓一个安稳年岁。”

隋末云定兴也许就是如此,感慨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吧,我们人类真的有前世今生吗?!

“子泰先生可愿助我安稳这大汉边疆,护我大汉子民吗?”袁熙再次招揽道。

田畴迟疑一会,说道:“如有一日,公子征伐异族,用得到在下的,田畴定然万死不辞!”

袁熙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底线了,对这种人,强行征召只会适得其反,但退兵前。他还可以做一件招揽人心的事。

不久,袁熙再带着郭嘉、田畴,来到了鲜于辅他们的营帐。

“二公子!”“二公子!”

见到袁熙几人走进来,几人纷纷行礼道。

袁熙也拱手还礼。关切说道,“几位住的可好?还习惯否?”

“刘大人刚刚过世,我等心中悲痛。谈何好是不好?”齐周摇头道。

“可叹刘大人一生清廉勤勉,为国为民,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收场,可恨不能立刻替刘大人报仇,唉。”鲜于辅挥袖拭擦眼泪,悲痛说道。

袁熙脸上也带有悲sè,说道:“诸位无时不思刘大人,其忠心实在令人敬佩。不过诸位且放心,我想,将刘大人的遗体抢回来,进行安葬,这还是可以办到的。”

“二公子有办法将大人地遗体夺回来?”齐周惊喜问道。

袁熙点点头,分析道,“据诸位所说,公孙瓒胁迫朝廷的使臣监斩,还诬陷大人谋逆。那么他一定将大人的遗体送往长安朝廷。我等只需遣精锐兵卒,埋伏于通往长安的要道,必能夺回大人遗体。”

“我等只顾着张罗替大人复仇,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事忘了,真是该死!”齐周羞愧道。

“我等手中无兵,还请二公子借人,帮夺回刘大人遗体。”鲜于辅请求道。

袁熙连连答应,这个对几人施加恩义地机会不能放过。虽然如此但是袁熙明白,这就是为何汉宣帝杀民望很高的赵广汉原因了,宁可使世俗流泪,也不能使国家交受其败。

第二天在鞠义统筹安排下,三路大军依次撤兵,袁绍此次驰援刘虞的谋划宣告失败。

江东。

钱塘江,古称浙水,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设立钱唐县,这条横跨会稽和吴郡的大河流就被称为钱塘江。

最近正直江东的梅雨季,孙坚本来是想要过了这个大雨季才出兵的,但是没有想到丹阳的变故,让他提前出兵。

数万大军一路南下,声势浩然,只要顺利的渡过钱塘江就是会稽萧山县,拿下萧山,会稽就失去了防守的门户,可直入山阴。

结果,因为雨季,都是雨水不停,钱塘江大涨,大浪滔滔,普通的竹筏和小船根本无法渡江,数万大军被困在了钱唐县。

河间高阳。

袁熙率军随着鞠义、韩猛一起回到高阳,在安顿好兵卒后,他带着郭嘉来到袁绍的临时驻所,向他述职。

袁熙来到了大堂门外,主薄陈琳正在候着,见到袁熙他小声道:“二公子,鞠义一回来就向主公呈上份文书,阐述了本次蓟县之战的经过,但看其内容恐怕对公子和韩猛不利呐,您做好应对的准备,诸官都到了,公子你也进去吧。”

袁熙心中有数,鞠义自从上次界桥之战和龙凑之战后,日益恃功骄恣,他自认为冀州军中当之无愧地第一将,对其他将领也多有骄横,这可是为将为臣最忌讳的。

但这次驰援的失利,三路大军都有过错,鞠义明显想找袁熙、韩猛背黑锅。鞠义身上不难看到魏延和侯君集的影子,他们三人相似的性格造就了相似的结局。

“公子。你将这过失全揽到自己身上。”郭嘉轻声嘱咐道。

“为何?”袁熙疑惑地问道。

“公子,承担全部过失,袁公也不会怎么责罚你,但此举可得到韩猛的感激。再者,此战之过失,袁公能不推测出一二?鞠义他越是骄横,你就越要谦卑。”郭嘉解释道。

袁熙点了点头。跟着陈琳走进大堂。

此时鞠义、韩猛、高览、蒋奇、淳于琼,荀谌、沮授、逢纪、许攸、崔琰、袁熙几人都已经安坐两侧,此外还有从辽西赶回来的郭图。袁熙对众人行了一礼,坐于席末。不一会袁绍也黑着脸出到大堂。

袁绍环视众人一会,拍着一份文书,说道:“诸位都说说吧,为何眼瞧着刘伯安身亡,而不能跟幽州军夹击公孙瓒军。”

鞠义站出列。说道:“主公,我一收到调令立即率我部五千步骑,从北平北上蓟县。可不想在蓟县地界,韩猛所部还迟迟未到,少将军所部贸然跟公孙瓒骑军交战。被陷重围。”

鞠义看看袁熙、韩猛两人,继续道:“经在下率部拼死突击,方才解了公孙瓒骑军地围困。但韩猛将军所部在良乡轻敌贪功,中了埋伏,导致中路崩溃。如此一来公孙瓒有了防备。他各地兵马回援蓟县,而我军错失战机,公孙瓒占据城池又比我军多,我看粮秣用尽,就下令撤兵,望主公明察。”

袁绍哼了一声,将文书拍打案几。沉声说道,“你们可知就是因为错失此次战机,累及刘伯安刘大人葬送了xìng命,让公孙瓒取得幽州大部,其实力大涨!导致我冀州军战略挫败。”

逢纪出列道:“主公息怒,据归来将士所说,和许子远到达北平时日对照,鞠义将军在受到调令后也并未立即出兵,而是拖延了三日。请问鞠将军,这三日里你干了什么?”

逢纪一向刚直,自然看不惯鞠义恃功骄横。推托过失,于是开始借题发挥,我记得唐初,褚遂良等人和侯君集也是如此,在侯君集平定高昌国后,相互攻讦的吧。

鞠义瞪眼争辩道:“调集兵马跟粮草总需要一些时日吧。况且在下有隔了三日才发兵么?”

“父亲、逢先生、鞠将军,且听本公子我一言。”袁熙也站了出来行礼说道,“据我所知中路的良乡乃公孙瓒布重兵之地。韩猛将军在中路失利情有可原。我部赶到蓟县,但因敌方情况不明而不敢袭城,导致刘大人被俘身亡,错失了救援最佳战机,实在是我的过错,请父亲责罚。”

鞠义冷哼一声,既然袁熙主动招揽过失,他就不好再说什么,韩猛感激袁熙帮他开脱,也跪下说道:“中路敌军多是不假,但末将也犯了贪功轻敌之过,一并请求责罚。”

袁绍面色不善地看看鞠义,对于逢纪说鞠义推迟出兵,他相信个七八分。自从界桥大捷来,鞠义一直在中山、河间与公孙瓒作战,他仗着功绩,多次要兵要钱要粮,所求已经超过他养兵所需。

并且中间出现不止一次不听调令,或延迟传令的事情。袁绍面上不说,但心中恼火忌恨。后来的魏延就是范了鞠义这样的错误,导致杨仪等人和他屡屡攻讦,最终身首异处,甚是可惜。

但公孙瓒没有灭亡,幽州也没有安定,袁绍急需鞠义这样的熟知骑战、步战地大将,所以对于鞠义他是百般容忍。

袁绍确实恼恨韩猛轻敌贪功,但看到一并跪下请罪的袁熙,他又不好对两人重罚,于是问道:“友若、子远、公则,你们都说说该如何处置?”

郭图眼珠子一转,没有摸透袁绍的心意,只装作正在思索。

许攸说道:“奔袭蓟县本就不是易事,哪位将军能说一定能在公孙瓒腹地救人?韩猛将军,少将军两人不顾寒苦日夜行军,又跟敌军殊死搏斗,要是重罚必定寒了将士们的心呐。”

“赏罚不明才不足以服众,两位将军统领的都是我军jīng锐,但依此战来看,显然不能胜任,当交出部分精锐兵马,交由其他有才干的将领。”郭图出列说道。

袁熙、韩猛两人惊怒地看着郭图,袁熙转念一想,自己地青州兵不在少数,郭图这是担心自己兵权过大,威胁到冀州中央和袁谭,所以借机削弱他地兵权。

袁绍有些犹豫,问道:“友若,沮先生你两位如何看地?说说看。”

荀谌看逃不过去,又不愿得罪袁熙、韩猛两人。于是含糊道:“许子远所说没错,此战确实如火中取栗。公则说地将jīng兵交由干练的将领也没错。不过依在下看,眼下战事还未结束,南边还有张燕侵占我魏郡,不如让两人统领旧部戴罪立功如何?”

“在下附议。”“在下附议。”沮授、逢纪等人纷纷说道。

袁绍看保住了儿子。而其提议不错,也点头道:“袁熙、韩猛你两人暂且统领旧部,戴罪立功!下不为例!”

“遵命!”“谢主公开恩!”

“主公,送上地诏书、密信的那几个自称天子使臣地人,还在外面候着,下面的人问该如何安置?”陈琳来到袁绍身边轻声问道。

众人不知所以,袁绍于是将献帝、杨彪传来诏书、密信要求举兵勤王的事。并取出书信、诏令给诸人看。

沮授仔细看了会,说道:“没错,这当真是天子诏书。做不得假。”

郭图冷笑一声,说道,“暂且不说真假,这诏书上面让咱们联合公孙瓒、刘虞、曹cāo、袁术、陶谦等人再组联军。眼下可好,刘伯安死了,公孙瓒、袁公路又是咱死敌。怎么去联盟?”

“朝廷久经战乱,汉室衰弱,正是我等匡扶社稷之机,不过眼下强敌环绕,我军当迅速平了强敌。再抽出兵力西进讨伐反贼,迎接圣驾于冀州才是。”沮授说道。

袁熙心中一动,可以将天子挟持,那可是占据了大义,号令诸侯,征召人才也名正言顺。可是袁绍显然对此事并不关心。他对献帝正统地地位还没有承认,还谈何去救驾?

果不其然。

“此事待夺回魏郡再议。”袁绍一挥手,打断了刚才的议题,又问道:“我军下一步该怎么办?打公孙瓒还是打张燕?诸位可有方略?”

对于战略大局的筹划,沮授早心中有数,他出列说道:“公则先生已经联络上乌桓大人,刘伯安地旧部也正在召集人马反抗公孙瓒,但要调集好这三方人马,不是一日两日能做到的,最好相约明年开春后一齐合击公孙瓒,兵法云善战者,先攻其暇再攻其坚善之善者。”

许攸也赞同道:“眼下张燕在魏郡十分猖獗。二公子的青州兵也快北上了。当一举歼灭了张燕,除去后顾之忧。才能安心对付我军大敌公孙瓒,切不可陷入两面受敌的局面。”

对于袭取了自己老巢的张燕,袁绍早就恨之入骨,恨不能挫骨扬灰,除之后快。许攸、沮授两人的提议,袁绍立马答应下来。

可见袁绍不是优柔寡断,而是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从来不拖沓,不合自己心意的意见,就拖来拖去,显得犹豫不决的样子。

沮授摊开行军图,指着说:“公孙瓒吞下广阳郡,但诸如渔阳、右北平、代郡、上谷等地多刘伯安旧部,非他一时能收为己用,所以倒不怕他倾力南下。主公可留下鞠义将军统领河间、中山两郡军务,防范公孙瓒。”

袁绍对下首的鞠义问道:“鞠义将军可愿接下此重任?”

鞠义拱手领命,说道,“诺,末将领命。只是还要留下一万步卒防守各要地才是,粮秣的储备也不能少,要够到明年开chūn时用度。”

袁绍知道现在不是讨价还价地时候,于是答应道,“你可以在中山、河间两地征召豪杰乡勇,我让他们将郡县里,将粮仓储粮取出,优先调拨给你。”

“鞠义将军你劳苦功高,待平了公孙瓒,定要另行封赏。现今,你先在河间选百亩田地做食邑可好?”袁绍安抚说道。

“那么谢过主公了。”鞠义退回旁边。

袁熙在一旁却心中暗叹,袁绍纵容部将亲属大肆侵占田地,收流民和无地乡民为佃户,这些亲属在冀州势力大涨,但冀州的民生却是不如韩馥统治时期。如此下去人心尽失,怪不得官渡失利后,冀州多有叛变的郡县。

沮授本人多次劝谏过袁绍,建议施行修养利民政策,但都未被采纳。而此举大是得罪其他同僚,所以他不好再说什么。

“主公,攻打张燕其实不难。”沮授侃侃而谈道:“此战也可分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令在常山的文丑将军率部为左路,下赵国攻武安。在安平的大公子他们为中路军,攻曲梁、邯郸。主公可率剩余兵士为右路军,攻魏县。”

袁绍摇头,说道,“如此分散兵力,还不如集中一处,捏成一个拳头,直击邺城。只要邺城夺回来,各地也会望风归附。”

沮授笑笑,分析道,“如果我军集中一处,张燕也会调回兵力固守邺城。而以邺城地坚固,强攻的话费时费力,我军伤亡不在少数,如何使得?”

“那分兵各处,逐地攻占,岂不是更费时费力?”郭图皱眉反驳道。

“此三路只是拖住张燕的疑兵,要迅雷不及掩耳地拿下邺城,我们需要一支奇兵。”沮授指向了袁熙,接着说道,“可让二公子所部青州兵,即日起兵,沿黄河从黎阳北上,直插邺城背后,打他个出其不意!”

“此计甚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乃兵家之上策也!”许攸附议道。

袁绍也暗暗心动,但担忧道:“奇兵一策事关重大,显奕你可敢接令?”

袁熙转念一想,说道:“定当全力以赴,夺回邺城。只是休整后能北上的青州兵卒只有三万余人,我想让韩猛将军也一并相助。”

“正好,你二人齐心协力,弥补先前地过失。”袁绍爽快答应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