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61仲达

袁阀 161仲达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熙虽然心中着急,但还是淡然说道:“陛下乃真命天子,怎么会被这小小诡计难住。何况我的一支jīng兵,就在陛下附近,我也相信他们会保护好陛下的。”

闻言,贾诩点点头,说道,“那请临淄侯带我,去面见陛下吧!”

“哈哈,你想去面见陛下?”袁熙冷笑道,“你这个乱臣贼子,有何资格朝见陛下!这次的毒计是你,支使李榷他们做的吧?幸好我军有上天庇佑,得以反败为胜!不然就折在你手了。”

“临淄侯有所不知,在下身在叛军之中,却是多有暗中帮助陛下,却有万般不得已。您不信可亲问陛下跟杨太尉。”贾诩皱眉道。

“给我将这个逆贼绑起来!”袁熙喝道,“初平年间要不是你怂恿李榷、郭汜进犯长安。关中何会有今rì之浩劫!赤地百里。尸骨遍地,可都是贾诩你指使的啊!”

几个近卫不由分说,将贾诩五花大绑起来,到嘴的谋士怎么能放走了。

“你们将人犯好生看押,不得让他见到任何外人。更不能让他有什么损伤。”袁熙吩咐道。

几个近卫不明所以,但还是按照袁熙的吩咐去办,自家将军真是非常人也。

这时郭嘉也带着那些护卫赶到。说道,“公子不杀他,又将他收监软禁起来,这是何意?”

“贾诩犯下滔滔罪过,但不失为一个才智之士,这样杀掉岂不可惜?”袁熙如实说道。

郭嘉若有所思地笑道:“公子这是搓他锐气,再逼他就范。但要是他闹僵起来,自绝xìng命。那可不好啊。”

“贾诩虽然心存正念,但他不是那种慷慨激昂的烈士。而是懂得惜命保身之人。否则也不会怂恿郭汜、李进犯长安了。”袁熙自信道。

“公子是想将他捆绑在身边了,就像当初的我一样吗。”郭嘉不由苦笑道。

袁熙也笑了笑,说道,“哈哈,你不会后悔当初地决定地。而这个贾诩,他要是不为我所用,就……一直软禁起来吧,这可是我的陈平。”

袁熙迟疑了一下,但郭嘉心中一凉,他从袁熙眼中察觉出一股杀意,显然袁熙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毕竟可是连亲兄弟,都能下手的狠人,所以郭嘉只能暗自诽谤一下。

一会后,皇帝安然无恙地消息传来,联军众人稍稍安定下来,曹cāo、袁熙、张济、张扬等人,也安心地打扫战场,收降西凉叛军。

其中袁熙俘虏了近两千的李榷亲兵。这些亲兵都是西凉军中jīng锐。此外他们还俘获了两千多匹战马。

在郭嘉建议下,乌桓突骑更是抢先一步,发动突袭了,李榷先前屯兵地谷城。夺得那里囤积地粮秣,收获颇丰。

曹cāo军收获也不小,俘虏的西凉叛军有近万人。张济、徐荣也是趁机,兼并了好几千地西凉叛军。因为同属西凉军一脉,更有不少兵卒主动去投奔张济、徐荣的。

原本就残破的洛阳城,经过水淹后,一时住不了人。各方兵马就都屯驻在,城外靠近北邙山的开阔地上。

此时,皇甫嵩领着曹cāo、袁熙、张扬、去卑、杨奉等将领,来到临时搭起的大帐内,向刘协和大臣们复命。

“臣不负陛下所托,将郭汜、李榷一伙叛军剿灭。”皇甫嵩跪下又说道:“然是臣地疏忽致使陛下陷入危难,请陛下重罪责罚!”

“老将军快请起,这不是你的过失啊!”刘协亲自扶起了皇甫嵩,安抚道“你是朝廷社稷地大功臣,封赏还来不及,朕怎么能责罚功臣呢?”

“陛下!老臣累及陛下了啊!”皇甫嵩老泪横流,歉意说道。

刘协无奈,只得又出言安抚他。皇甫嵩平静下来,将战况汇报给刘协和一众大臣听。并给几方将领请功。

接下来刘协下令将能搜集到的猪羊都宰杀,犒赏兵卒和大摆庆功宴,宴请一众大臣和将领。

这时物资匮乏,筵席上也没有太多好酒好菜,但是刘协和大臣们都十分兴奋,在他们看来,这是中兴汉室的大好开端。

几方将领个怀心事,虽然都举杯庆贺,但实则各自筹谋着今后的走向。因为亲自率部诛杀了郭汜、李榷,又是皇帝未来姐夫,袁熙是最受大臣们追捧拍马的一个将领。

一番应酬下来别的没有什么,袁熙倒是跟那些大臣们熟络不少。其实除了杨彪,其他大臣大都对袁绍、袁熙父子两抱有很大好感。而杨彪因为跟袁术是姻亲的关系,对袁熙一向都是不冷不热,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脸孔。

袁熙疲于应付大臣们,但他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席末的马超和张绣两人身上。马超一副桀骜不驯地自傲表情,他冷冷看着互相追捧地大臣们,心中充满不屑。张绣则是沉默不语,显得心事重重。

皇甫嵩眯着眼自顾自地饮酒,几年他难得如此高兴,曹cāo在他身旁聊着京中旧事。突然间,皇甫嵩头晕目眩晕倒在案几上。一时间大臣们手忙脚乱,召来太医给皇甫嵩诊治。

那个太医袁熙认得,正是旧时在宫中相识的吉平,于是心中有了计较。

吉平摇摇头。叹气道:“老将军年事已高。上了战场受惊过度,取胜后又大喜过望,如此波澜起伏下自然是病倒了。”

“可有xìng命之忧?”刘协关切地问道。

“老将军身子骨十分硬朗,只要加以调养还是能康复地。”吉平说道。

这时大帐里气氛十分沉闷。刘协也叹息道:“先时杨奉将军为了救驾不幸战死。这时老将军又病倒了,真是天不佑我大汉呢。”

杨彪让吉平和皇甫郦,带着皇甫嵩下去治疗调理。筵席也被撤去,众人商议起政务来。洛阳算是彻底残破开来。

迁都移驾被提上议程。虽然缴获了一些粮草,但收降的西凉叛军也不再少数,粮食的问题更加突出。袁熙、曹cāo、张扬和白波军统帅李乐提出了引军退回驻地。

刘协跟大臣们商议后,决定采取先前袁熙的建议,让张济领军屯驻南阳。匈奴去卑那部一千人马被留下。编成长水营。

徐荣、董承兼并了杨奉旧部,除去老弱各自留下六千多人被编成禁军拱卫朝廷。樊稠一部经过战败失利只剩下了三千多人。不得不归附刘协,也被编成禁军。

马腾、韩遂两人因为救驾有功,都有加封,并且同意其屯驻右扶风、左冯翊,以作司隶的拱卫。张扬退回河内屯驻,白波军韩暹等人封了官职屯驻河东。曹cāo、袁熙各自开出一份立功将士地名单,各自给部下请赏。

袁绍因为派出兵马救驾,也大受嘉奖。袁家再次获得了无上地荣耀。作为结交袁家的筹码,袁熙和万年公主的婚期也最终确定,等来年吉rì,袁家即派人到许县迎娶公主。

在先前约定下,文丑屯驻朝歌的三千多兵马,也押运着一批粮秣,缓缓送到了故都洛阳。并跟袁熙军汇合,并交换情报。

趁着最后几天时间。袁熙不断走访那些大臣。将来曹cāo有什么动静的话,还靠这些大臣做内应。最后在郭嘉地建议下。

袁熙向刘协上表,表彰北海太守孔融的功绩,让刘协征召他到朝中任职。在那些大臣地推动下,刘协答应了这分表。

而袁熙再趁机提出孔融走后,北海太守职位的空缺,并举荐了钟繇担任北海太守一职。

这时钟繇小有名气,但在朝中担任黄门侍郎、廷尉正等不重不轻的职位,并没有得到多大的重视。

因为是袁熙的举荐,加上几个具有袁家背景的大臣地鼓动之下,刘协不好推辞,下诏任命钟繇为北海太守,也算是安抚袁家。

袁熙回到营中,准备着回青州的事宜,这时张辽则带来了张绣拜访袁熙。

袁熙知道张辽是在,找机会替自己拉拢张绣,于是赶紧让亲兵摆下酒宴,并让几个将领作陪,这张绣确实一将才。

面对袁家二公子袁熙的礼遇,张绣受宠若惊,对袁熙也极为客气。

“张将军,你救驾有功还被封了侯,此乃光宗耀主之事,怎么看你反而闷闷不乐地,难道有什么隐情。”郭嘉“无意”问道。

“在下并无不高兴,只是伤感皇甫将军病倒了,此乃危机之秋,却失了柱国。”张绣说道。

“伯威兄,对少将军有何不可直说的,你心中还有其他忧虑吧!”张辽出言说道,“少将军,徐荣、樊绸他们都兼并了不少杨奉将军的旧部,但那些领兵的大将的待遇并不好被撤下很多。张绣兄因为救驾有功并没有被撤,但是樊稠他们对伯威和他叔父张济也是百般排斥提防,生怕张济和伯威联手拉起杨将军旧部。”

袁熙心想,要不是樊绸、徐荣他们动作快,还真不定给张绣和张济,收拢起杨奉的旧部。

“想来他们都是些只顾私利的小人罢了,张将军不需难过。”袁熙劝道。

“是啊,他们都不是成大事之人,而这里多是夸夸其谈的高族权贵,根本不适合咱们这样要施展抱负的领兵大将!”张辽激愤道,“伯威兄,少将军虽然年轻却英雄了得,袁家更是名满天下,豪杰争相归附。你不如也来我青州,也好跟我一同共事。”

“这个……”张绣显得十分犹豫,在西凉军阀和朝中把持下,他在这里没有什么发展的前途,袁家这时地名望也确实一时无二,是豪杰归附地上佳选择。但要他突然改投他处,心中还是有些犹豫的。

袁熙举起酒爵,说道,“张将军,我yù成就一番不世功业,正缺乏你这样地俊才。我知道你也想施展抱负,你瞧在座的诸位都是跟你一样的想法,所以咱们才能坐到一起。”

张绣看看在座的几个将领,都是一时无二的俊杰,他抱拳道:“蒙临淄侯错爱,在下愿助您成就功业!”张绣还有一层想法,只有自己在外,叔父才能有一个强有力的外援。

乱世争霸,世家大族,以及各方诸侯,都知道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比如说荀家的荀彧,荀攸,诸葛家的,诸葛亮,诸葛瑾。

河内

时间过得飞快,袁熙让张辽率领两千精骑,押送几千西凉俘虏先行返回青州,命太史慈、段匹磾率领两千乌桓骑兵,押送战马也先行返回,赵云统领一千余骑兵,保护郭嘉和押送贾诩返回青州。

而袁熙自己则让许褚、郝昭和五百虎卫,从小平津渡口悄悄地来到了河内,他有一件大事要做,这件事决定着以后大晋的国运。

只是袁熙虽然隐约记得,司马懿祖籍是河内,但具体地址就不清楚了,便把这件事情交给郝昭去调查。

没想到郝昭只是随便一问,就打听到了司马家的所在,温县。

同时,也间接反应了司马家在当地的声望,司马家乃是河内的名门望族,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曾经官拜颍川太守。

他的几个儿子也俱在朝廷为官,司马懿之父司马防,历任洛阳令、河南尹,也算得上一号人物。

袁熙接着挥手吩咐许褚道:“点上五百虎卫兄弟,随我马上去温县一趟!”

“诺!”许褚答应一声,翻身上马,提前飞奔城外的军营而去。

听了袁熙的吩咐,郝昭颇感意外,不解的问道:“公子你不是说,司马家的几个青年都是栋梁之才么?要去延揽他们,应当礼贤下士方可。为何反而带兵?恐怕会适得其反吧!还请公子三思,你我轻装简骑,带三五随从便可。”

面对的是后来的晋宣帝司马懿,袁熙可不敢有所大意。既然这样,那么面对司马仲达这样可怕的人,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收为已用;第二,让他从世界上消失!

袁熙翻身上马,带许褚和一众虎卫,出城然后便直奔,六十里之外的温县,拜访司马兄弟去,这就是缘分吧,两个注定腹黑的家伙。

“公子,我们就要到温县了。”许褚禀报说道。

袁熙闻言起首向远处望去,遥遥的看见了温县城,以及那若有若无的王气。

这一路上,袁熙倒是路过了,温县城旁边几个村镇,是人多地少,却也不忧温饱。

“这位老伯..”少时,待行到温县之外,袁熙下马拦住了一位老汉道:“老伯,在下乃冀州邺城人士,来此寻亲的,我那亲戚复姓司马,单名为懿,字仲达,不知老伯可有听过?”

那老头闻言顿时一乐,说道,“原来司马先生的亲戚,好说,好说!司马先生的庄户就在于县南郊外,你一路寻去定会知道。”

袁熙闻言一乐,道:“多谢老伯。”

司马家的宅院是司马儁在世的时候修建的,占地十几亩,在温县县城的偏东一带。

此时,司马懿吃过早饭后,看了一会儿书,便到院子里练习剑术。忽然十二岁的七弟司马通,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喊道:“二兄,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怎么了,小七?慢点说,何事慌张?有失体统。”司马懿脸sè一沉,把剑收了问道。

“有一位将军带着兵,朝咱们家开过来了,看样子足足有五六百人呢!”司马通擦着额头的汗珠,惶恐说道。

“嘶……”司马懿倒吸一口凉气,忧虑说道,“来的是谁?可曾知道?”

“听三哥说好像是冀州牧,袁什么初的儿子,不知道来做什么的?”司马通回忆着三兄对他说的话。只是是少年心xìng,对于袁绍的名字,记得并不是太清楚。

“呃……是冀州牧家的公子?”

司马懿眼光闪烁,瞳孔不停的变化,片刻之后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弄不好是来请我们兄弟做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