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76撤退

袁阀 176撤退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连半月,刘备军、袁熙军且战且退,绕开曹cāo军占据的城县,一直到达上次大战后被青州军占据的诸县。

于是袁熙做了个顺水人情,将诸县留给刘备那四万多兵民屯驻。等于是在徐州北面埋上一枚棋子。接着袁熙带着本部兵马,到东莱东牟等待糜竺等人马。

一出诸县不远,贾诩就提醒袁熙说道:“公子,我观刘备非人臣之态,其好结交豪杰英才,能礼贤下士,又广播仁义之名。此间种种举动,无不透露其雄心不在小。公子需留心,莫要养虎反噬其主啊。”

袁熙当然了解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不论他投靠哪方势力,那一方势力就要倒霉,刘备的命确实够硬,投靠公孙瓒,公孙瓒亡,投靠陶谦,陶谦亡,投靠袁绍,袁绍亡,投靠刘表,刘表亡,投靠刘璋,刘璋亡,真是扫把星一个,幸好曹操本人命够硬,不然也得玩完。

但刘备爱惜他仁义之名,必然要背负陶谦抗拒曹cāo收复徐州地使命。

所以袁熙大胆将他留下来牵制曹cāo,以期在曹袁两家中原决战时,刘备能在背后的徐州来上一刀,以扰乱曹军右翼。

袁熙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道:“只要曹cāo占据徐州。短期内刘备都将是咱们的盟友。多留个心眼防备就是。量他折腾不出什么乱子。”

“两万多兵马屯驻眼皮底下,终究不是什么能安心的事。公子一定要将刘备和糜竺、陈登等人隔离开,否则等于给了刘备腾飞地羽翼。”贾诩接着提醒道。

闻言,袁熙淡淡说道:“有糜竺、曹宏在帮衬,那些工匠和人才咱们吃定下来了。还是将原本徐州官家库府的粮食给刘备吧,否则他还真支撑不下去。”

“倒是不知臧霸会不会率部北上,他倒是个将才,能收服过来那是最好。”袁熙说道。

“臧霸本是陶谦旧部,跟公子素无交情,要他突然投靠是很难的。要一步一步来,先是不让他归附刘备。”贾诩说道。

“可是刘备手中有徐州牧的印信,已然是陶谦的继承人,别说臧霸,就是陈登糜竺等人也会敬服他。”袁熙苦恼道。

“公子说的不错,但陶谦已死,他的臣属未必就会是刘备的臣属啊!”贾诩语气还是那样不急不慢,仿佛一切尽在自己掌控之中。

袁熙听着知道他有了计策,于是追问起来,笑道,“文和先生,计将安出?”

“公子倒不想想,陶谦毕竟是名门高士出身。如此徐州那些高族门阀才会依附他。但刘备何人?不过假托一个汉室宗亲地幌子。而公子乃真正地皇室姻亲。刘备一来对臧霸并无恩惠,二来即使糜竺等人对他抱有好感。但那些士族门阀未必买他的账不是。”

这么说是没错,但袁熙还是不得要领,直白道,“跟先生说白了,我在意地只有臧霸、陈登,怎么才能让他们投到我的帐下。”

贾诩建议道:“公子不妨对臧霸、陈登委以重任,让他们各守一地,使两人掌控的势力跟刘备相当。如此他们还会心甘情愿地依附实力一样,地位一样的刘备么?”

“确实是好计,如此一来他们必不甘心归附刘备,不过之后怎么将他们收服?”袁熙问道。

贾诩出计,每每能准确地抓住了对方心里。所谓攻心为上,毒士不愧是毒士,所出计策利落而狠辣。

“只要他们不归附刘备,那实力强上不止一个层面的公子,必是投靠的上佳对象。不过这中间需要一些手段跟时日。”贾诩说道。

“幸好当初将先生请来青州,否则我岂有能安寝的rì子?”袁熙别有深意地笑道。

贾诩还是不苟言笑,继续沉默下来。还真是无趣之人呢。

两rì后,便有第一队海船在东莱东牟附近海岸停靠。此时青州能停泊大海船的只有东牟、牟平两处地方,这两地也就是今天烟台附近。

虽然说能停靠海船,但跟后世地港口是不能相比的,那些口岸在袁熙看来不过是稍大点的渔村。这时稍稍像些样子的海港,恐怕只有糜家经营多年的朐县,还有就是扬州的会稽。

虽然说建立一支海战的水师不现实也不必要,此时徐州被曹cāo控制,到青州的海运需要也已经没有。

但袁熙还是极力想组建一支可以运输和捕鱼的大船队,一来可以出海捕鱼,二来到以后能在幽州的渔阳、辽东等地组织海运。

先头地船队卸下货物和人丁,就选个地方停泊。再一rì,运载糜竺等人地船队终于抵达,除了损失两艘小海船,其余船只都平安到了东牟、牟平两地。

船队比上次运载青州军的规模有所增加,糜竺等人征集了徐州所有地船只。所载有两千多工匠手艺人。

另外还有三千多丹阳兵,其余包括少数地徐州士族,还有就是糜家跟徐州官家的辎重钱粮。而留在广陵当地的徐州士族,不是南下扬州避难,就是暂时顺从归降了曹cāo。

袁熙让东莱的郡吏县吏帮助安置糜竺、陈登、曹宏等几个门阀家族。最后他们大都在东莱黄县附近安置了家业。护送他们去黄县后。袁熙也在黄县亲自设宴招待他们。

能得到袁熙如此重视,几家人十分高兴。只要当权者扶持,不过几年他们的家族就会恢复元气,到时候又是显赫一方地豪门。

士族间奢靡的宴饮游乐,进行得差不多时,袁熙突然说道:“东莱李太守要调到临淄任职,这太守一职因而悬空。我看陈元龙身怀高才,又处事干练,yù将东莱太守一职相托付。不知元龙先生意下如何?”

那几家人前来参加宴饮的代表都一时惊呆住。他们万万想不到一来青州,袁熙就将这么个职位托付给陈登。要知道太守乃一郡之长官。在地方很有实权,如果给陈登当上东莱太守,那么徐州那几家人必定能得到很多照顾。

“少将军能将如此要职托付,实乃在下之荣幸。只是我身为徐州陶使君臣属,使君一身亡就投身他处,这于情于理都不合适。”陈登知道袁熙这是在招揽他,但陶谦刚死不久,他们初到青州时局又不是很明朗。所以陈登是不愿出仕的。

底下几家族长,包括曹宏、糜竺都暗自着急,他们是十分想让陈登答应下来的。于是几人不住向坐在陈登上方的陈圭示意。

须发花白的陈圭年近六十,他养老在家中多年,这次陈家举家迁徙青州也是他拍的板。虽然经过路途劳顿,但陈圭神sè还算健朗。陈圭为官多年,被打磨得极其滑溜,如今他所考虑也多以家族利益为主。

“嗯,少将军!”陈圭站了起来,拱手道:“蒙您如此看重犬子。实乃我家之不尽荣幸。不过尚有比小儿更适合地人选。比如陶使君两位公子。”

同在席下地陶商、陶应两人赶紧站起身来。陶商推辞道:“家父嘱托过,让我两兄弟安心置办家业。不可出仕为吏。”

“这个……陶使君是如此说,但……”陈圭断断续续道。

“陈老先生,我也想到两位陶公子,但陶使君明确交代不让他们出仕,我不能强求。而令公子实乃不二人选,请勿推辞!”袁熙真诚地说道。

“小儿却是很为难啊,少将军不妨容我等考虑考虑。”陈圭显得十分犹豫。

袁熙将众人神情都看在眼里,他知道几家人包括陈圭都会给陈登压力。陈圭说的考虑不过是装装样子,让袁熙多请几次。

他答应下来,大不了多上门几次,实在不行自己可以来个,陈门立雨吗,里子面子都给了。

宴后,袁熙将曹宏、糜竺留了下来。

“曹宏先生,过几rì有一项差事想请您去办。”袁熙笑着说道。

“啊,少将军有用得着在下地地方尽管吩咐。”曹宏高兴道,刚到青州就被委以差事,这说明袁熙对他的重用。

“不知先生跟臧霸可有交情?”袁熙问道。

“臧霸本是亡命之徒,受陶使君恩惠在徐州任了军职,后受命把守东海,跟在下倒是有几面之缘。”曹宏小心组织措辞说道。

“臧霸先已北上青徐之交,我想让曹先生去传一道文书,任命臧霸为平昌令,率部屯驻平昌。”袁熙说出本意。

“啊?公子,将平昌交给臧霸没问题吗?”曹宏惊疑地问道。

“先生只管去做,最好能探听臧霸的意向。”袁熙淡淡说道。

“公子放心,在下知道怎么做了。”曹宏了然,袁熙这是让他代为招揽臧霸。

等曹宏退下去后,袁熙对糜竺问道:“不知先生今后有何打算,可愿出仕为我幕僚?”

糜竺想了想,说道:“此次兵祸,在徐州的家业多毁于战火,其他州郡的产业也因动 乱联络不上。我想先于两年内将家业在青州安置好,然后再为公子分担政务。”

袁熙答应下来。好在之前糜竺已经在青州安置了部分家业,如果糜竺立即出仕,那以他徐州牧别驾从事的职衔,还真不知给他安排个什么位子。

“不知先生跟河北甄家可有交往?”袁熙问道,毕竟甄家和糜家都是大商贾。

“我糜家跟甄家都以家业殷实闻名,只是平rì里他们主要经营河北。我糜家主要经营徐、兖、豫、扬四州,故此并未有什么往来联络。”糜竺答道。

同时糜竺心中暗自留意,甄家也是袁熙姻亲,而且甄家小姐和万年公主同为袁熙正妻。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此时商业经营比较单调,糜甄两家不少产业是相同地。

虽然短时间内糜家不太可能将手伸到河北,但在青州一地两家利益起冲突的可能还是有地。而且糜家经历两次徐州战乱,家业多受损伤。已经没有了往rì的辉煌。如今急需在袁熙的青州大肆扩张,恢复元气后再做图谋。

袁熙点点头。说道:“不瞒先生,青州一些有利可图地产业,诸如盐业的贩卖运输,酿酒卖酒,都已经让甄家做了。”

糜竺低下头去沉思一阵,说道,“公子的意思我明白,不过请容许我糜家正当地竞争,公子只需不偏不倚就行。”

“在下一定会不偏不倚。”袁熙笑了笑。他就怕糜家提出不合理要求,但是还是要给糜家一些甜头的,于是说道:“北海历经多年黄巾贼乱,如今还多有无主之地,先生可在下密县挑选一些农地,算是我给贞小姐的嫁妆。”

糜竺心中一动,一个县的无主之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袁熙此举是做一个姿态。于是他也不推辞,将此事答应下来。

“我知道除了徐州官家工匠外。糜家佃户家丁中也有不少能工巧匠吧。不知可能建造海船?”袁熙再问道。

“糜家所属海船皆是自家打造,只要用料充足。不难打造。”糜竺答道,“公子是想打造海船?可是如今去徐州去不得了,不过贩运货物于青、扬之间还是可以的。”

袁熙眼前一亮,如果能沟通青州和扬州之间地海运,那利润还是很丰厚地。于是他将打造船队,运输往来青州、幽州、扬州地想法跟糜竺说了。

糜竺会意一笑,说道,“就是公子不说在下也会组织船队到扬州去,否则难以恢复家业。”

“先生此举我定大力支持,只是想请先生帮留意扬州方面地情况。将来如有需要我会征用糜家地船队。”袁熙说道。

糜竺知道这是给袁熙在扬州做探子,但伴随商贸往来,打听一些消息,安插一些细作还是不成问题的,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下来。

最后,袁熙露出淡淡笑意,说道,“糜芳现今统领着陶使君的那支丹阳兵……”

糜竺暗道袁熙果然,不会平白送与这么多好处,于是答道:“我先让糜芳将那三千丹阳兵,变成我自家族兵,再让糜芳带领他们并入青州军中。”

袁熙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也好,让二哥来军中任职。不过那些丹阳兵的家眷多在扬州丹阳吧,出海时不妨接来青州安置,随便再招募一批丹阳的兵卒。”

“在下会留意的。”

袁熙转念一想,觉得糜芳只是个平庸之人,将这么一支jīng兵交给他实在发挥不出作用,突然间他想起糜家族兵中那个糜维。

“大兄,你们家中族兵那个糜维的,他颇为英勇,屡次立功,不如让他做二哥地副将。”袁熙建议道。

“难得公子看重他,我回去就让他跟二弟吧。”糜竺答应道。

袁熙松了一口气,这边让糜家迁徙青州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出兵徐州的目的也基本达到。想到等候在临淄的高月、刁秀儿、蔡琰等人,袁熙心中一暖,每次出征都是一去好久,实在让她们担心受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