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84序曲

袁阀 184序曲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绍坐在象征着他在河北四州身份的金车大辂里,旁边是亲卫大戟士环绕四周。

“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渤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

当年沮授为自己制定的战略,今天全都实现了,青州稽服,黑山逃遁,公孙授首,匈奴、乌桓已从,河北四州谁敢缨其锋乎,当年光武帝在河北,恐怕也没有自己今天的威势。

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待来年挥师南下,提十万精卒,与曹阿瞒会猎于黄河之上。到时击败曹阿瞒,天下英雄谁堪敌手。四世三公又如何,还不是刘家的臣子,要做我袁某人就要做那人上人。刘家四百年江山也该换换人坐了。

建安二年(197)北方两大诸侯的最后决战,必将引起天下震动,各方势力都将目光投在了大汉北疆,同时各方势力伺机而动,积蓄实力,以应对占据四州的袁氏。

许昌曹操趁年初袁绍准备不充分,无暇南顾之机,想趁机控制河内郡,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太行之固”是黄北岸一战略要地。

曹操想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以控制这一咽喉,为日后大战在袁军侧翼安插了一枚钉子。不过被鞠义和韩猛挫败。

江东。

孙坚平定江东大部之后,长史张昭认为秣陵南依钟山,北控长江,龙盘虎踞,有王者之气,建议孙坚把治所安置在此处。

孙坚从张昭的建议,在秣陵大兴土木,扩大城市规模,从江东各郡迁来十几万百姓,又加厚增高城墙,深沟高垒。

仅仅只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本来只有三万人的秣陵县城,变成了拥有十七八万人口的大城,改名建业。遂成为了江东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江东本来只有四郡,分别是丹阳、吴郡、会稽、豫章,人口九十万。

由于中原战火纷飞,多有百姓过江避难,短短的五六年的时间,使江东的人口剧增,达到了一百三十万人。使得江东的土地上,潮气蓬勃,欣欣向荣。

江东,建业,孙府。

孙坚听完了董昭的来意之后,微微颔首,一双浓眉虎目,散发着睥睨天下的气息。

“嗯,董公仁的话我听明白了,对于曹公的厚爱,坚十分感激。但曹公说的要把侄女许配给我儿孙匡之事,还需要同夫人商量,才能回复,还请公仁暂且到驿馆住下,稍候一两曰,我再给曹公答复!”

董昭拱手告退:“吴候所说极是,婚姻大事,有夫人在,自然需要向夫人禀明才是!”

董昭刚刚告退,从屏风后面走出一个容貌俊美,举止优雅,长身玉立的男人,正是二十岁的周瑜,现在被孙坚封为军师将军。

近些曰子一直与周泰、蒋钦屯兵柴桑,隔着长江与刘表和袁术对峙。孙坚听说曹艹遣使来访,便派人把周瑜星夜召回,共商对策。

“呵呵……伯父之所以没有立即答应曹艹,把侄女许配给季佐的这件事,是怕间谍刺探情报吧?”周瑜脸上挂着优雅的笑容,在孙坚旁边坐了,气定神闲的说道。

孙坚咧嘴一笑,扫了周瑜一眼,笑道:“公瑾侄儿,简直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

“曹艹突然派人来赐官送爵,还要与我们江东和亲,显然是受到袁绍和刘备两面夹击所致。不过,我们乐的享受渔翁之利,况且我们本来想要攻占广陵,却被刘备抢先一步占领,既然曹艹愿意与我们合作,便答应他的请求就是!”周瑜一边喝茶,一边侃侃而谈。

孙坚目光如炬:“这个我自然明白,江东现在初定,我们要想扩大地盘,只有三个途径,一是夸江击江夏,二是过濡须口攻寿春或者庐江,三是南征豫章。刘表已在荆州经营多年,麾下兵马十几万,民心归附,一时难以图之……

而刘备新据徐州,民心未附,近曰又向兖州进军,我们正可乘机攻广陵,既然曹艹愿意与我们联合,自然是再好不过。不过,他说的要把侄女许配给老四这件事情,却让我烦恼,要是我答应了,这个亏我可不想吃!”

“曹艹这是为了取信于我们,表明和我们联合的诚意,倘若伯父拒绝了这门婚事,只怕曹艹多心呢!”周瑜沉吟着说道,面现担忧之色。

周瑜思忖片刻,忽然计上心头,拍腿道:“有了!”

“计将安出?公瑾快说!”

次曰,孙坚召见董昭,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一遍,曹艹的侄女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可以,但为了加深彼此的关系,自己也要把侄女许配给曹艹的儿子,请他回去把自己的意思转达给曹艹,毕竟礼尚往来不是,间谍互派不是。

“若是曹公愿意,董大人下次带着曹公的侄女径直来建业便是,我孙家必然备上厚迎娶。等你返程的时候,将我的侄女带回许昌即可。如此一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孙、曹两家,便是一体!”

董昭躬身道:“婚姻大事,下官不敢做主,容我回去见了曹公,再来给吴候答复!”

料峭寒风之中,董昭带了随从,用了七八天,快马加鞭的返回了许昌,把孙坚的意思转达给曹艹,请他做出决断。

曹艹听了,抚须大笑道:“这个孙文台真是有意思,一点亏也不肯吃呐!这家伙竟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他的侄女许配给我儿子,真是寸土不让啊!”

曹艹立即作出决定,命令董昭准备马车,带着聘礼,把自己堂兄家的侄女送到东吴,然后再把孙坚的侄女迎娶到许昌,孙、曹两家通过联姻,就此加固了关系。

婚事过后,曹艹开始对自己大后方周边势力,进行公关和收拾,尽可能为了袁曹决战,创造安定的大后方。

同年,曹操派谋士董昭劝说张济,弃刘表降曹操,并遣使盟约。如果张济是真心投降,那么将使曹操免除了许都南面的威胁,对他后来同袁绍的决战十分有利。然而,张济性格犹疑,不能决断,最终结果还不得而知。

滞留冀州期间,袁熙十分注意拉拢那些旧识。而在回青州前,逢纪、审配等人在和顺酒肆为他设宴饯行。

因为正在准备出征事宜,冀州高层文武大都被调回邺城。所以来饯行地人不少,颜良、文丑、韩猛、牵招甚至淳于琼都到场。审配、逢纪两人做东,袁尚、许攸、陈琳还有崔琰也被请来。

袁熙看着这些人,大都是他在冀州地人脉,将来夺嫡之争很大程度看他们的力量和支持。至于荀谌、高览、高干那些两面倒地中间派,对袁熙、袁谭两兄弟的态度始终是暧昧。

许攸举起酒爵。说道,“大战将至,又是二公子和将军们大展神威之时啊!杀敌立功、光耀门楣。我等文人可是羡慕得紧!”

“不对!不对!”陈琳笑着摇头,说道,“二公子沙场上是将军,可除去铠甲就是才子呐!怎么说我等文士不能沙场立功!”

淳于琼一抹胡须上的酒渍,贼笑道:“二侄儿抬手疾书文墨,沙场上力战强敌,但最羡煞旁人地是闺中坐拥三美呐!”

众人哄然大笑,说袁熙独享齐人之福。袁熙哭笑不得,淳于琼别的本事没有,欢场上饮酒作乐倒是擅长。怪不得这老家伙讨老爹欢心,确实是袁家开心果。

怪不得李渊宠爱裴寂,乾隆宠爱和珅了。

酒宴间众人是极尽享受声乐,陈琳这个历史上地“建安七子”更是卖弄地做起骈赋来。他近乎阿谀地奉承袁熙。

一刻钟就洋洋洒洒地写出一篇,并当众诵读出来。众人听了不住击掌赞许。就是袁熙看了也不得不赞服陈琳的文采。

骈赋起源于先秦,发展于东汉,它讲究对偶对仗,读起来押韵顺口,并且极尽用典藻饰。虽然骈赋大多内容空洞,但对文人的学识文采是十分考验的。

在后世,最著名地骈赋就当数王勃。袁熙当然不能完整地,背下那么一篇骈文,但他受过这时严格的文人教育,便模仿着做出一篇。

袁熙想不到的是,虽然因为他改变了历史,“建安七子”“建安风骨”的说法没有形成,但是另一种格调慷慨激昂的的建安文化,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其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影响,比之历史上的“建安风骨”还要深厚。

曹袁两家决战前,袁熙等人这次饯别酒宴,还有袁熙跟陈琳所做地这两篇骈赋,更是成为一段传世佳话。成了晋太宗宣武帝袁熙南征的序曲。

冬去chūn来,原野间绿意盎然。可能是上天也怜悯天下汉民的苦难,今年一开chūn就下起连绵不断地细雨。

齐地是儒家文化发祥地,chūn秋列国以来,这里不仅文化鼎盛,农耕商贸也极为发达。先秦时齐国靠着这里称霸,一代名相管仲开鱼盐之利,寓兵于民。

青州之民不仅有经营工商的传统,而且民间好勇斗狠民风彪悍。所以青州实在是块乱世争霸的基业之地。

一大队车马行驶于郊外官道,随行的护卫骑兵也是彪悍威武,使地里耕作的乡民频频瞩目。

马车上车帘揭开一小块,露出一双充满好奇心的美眸。

马车上的甄宓轻轻一笑,说道,“公主姐姐尽管掀开布幔来看,民间风气开化没有这么多规矩。”

万年公主也笑了笑,大胆地将车帘掀起,说道,“这就是齐地么?风物果然跟关中不一样。”

甄宓看出去,答道:“妾身也是第一次到青州来,不过这里是圣人的乡里,想必有其独特之处。”

她们都是久在深闺之中,对外面的东西自然好奇。甄宓还好一些,他能跟着兄长在河北游历,见识比之万年公主也多了不少。

袁熙跟田丰、贾诩、顾雍、太史慈几人骑在战马上,看着周围忙于耕作的乡民,他们也是一阵欣慰。几年前青州还是一块战乱频繁之地,是他们亲手将这里改变,凋零地民生也逐渐恢复繁华。

恰好,接近临淄地农地间,有一些官吏兵卒在指挥着乡民耕作。

袁熙远远地就看到一身白袍,挥着羽扇的郭嘉。在不远处跟力田与乡民指指点点地正是郭嘉的对头陈群。而郭嘉旁边还有一个年纪相仿的青衣文士。

临淄郊外,得到消息的郭嘉出城迎接袁熙等人。恰好,已经上任的陈群也在郊外督促“力田”和乡民耕作播种。

“是少将军他们回来了!”旁边的护卫喊道。

郭嘉等人放下活计,纷纷上前跟袁熙行礼。那些乡民在力田带领下,也都向袁熙等人施礼致意。他们或是本地平民,或是黄巾家眷,再不就是逃难迁徙道青州的各地百姓。

袁熙占据青州已经三年多,虽然称不上广施恩义仁政,但青州一地百姓没有再受战祸,还能分到一块无主农地,或为官家屯田。

他们的rì子过得不是很富足,但久经战乱的他们已经十分容易满足,因此袁熙这个刺史在青州还是很有威望的。

袁熙示意众人散去,然后带着一众幕僚骑马回临淄城。

“公子新婚燕尔,跟高夫人、公主还有甄小姐在冀州过得十分逍遥自在吧!否则此时才想着回青州来。”郭嘉坏笑道。

“奉孝你这就是冤枉主公了,都是袁公极力挽留,我等才住到开chūn。”顾雍辩驳道。

郭嘉伸头看看后面的马车,说道:“高家嫡女,先帝唯一的公主,河北有名美人,主公之艳福羡煞旁人呐。”

陈群眉头一挑,略微不满,说道:“公主乃皇室贵胄,怎么可以妄加品评。”

郭嘉旁边的青衣文士摇头直笑道:“长文,奉孝不过一句戏言,你何必锱铢计较。”

那个青衣文士正是郭嘉亲自下扬州,请来的好友刘晔,袁熙去年回冀州完婚前刚好赶上他们来青州,刘晔才智不输司马懿。

“子扬先生说的是,此处非隆重场合,大伙不需这么拘礼。”袁熙替郭嘉解围说道。

陈群神情严肃,说道:“此时汉室衰微。礼制混乱荒废。但正因此,我等要重拾典制,严明理法,以规范吏民。如此使青州之官民懂法守礼,公子的大业何愁不成。”

跟在后面的田丰不住点头,露出欣赏的神情,说道:“长文果然是jīng通礼制地贤才,值此乱世更要注重典制刑罚,公子将此事交由长文去办吧。”

“好。青州的典制刑罚事宜,就交由长文去做吧,我放心。”袁熙吩咐道,他当然知道规范制度的重要xìng。没有一套完整严明的制度,就不能将青州这部战争机器统筹起来。

说着说着,众人就回到临淄城的刺史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