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204掌权

袁阀 204掌权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主公,应当由一员大将统领军务,否则军中事务谁人主持?”崔琰建议道,他是出于公心。

袁绍看看跪在一旁的颜良,又看看身旁的袁熙,目光再转到右边的袁谭和鞠义。

“主公,大公子统兵有方,其身份是长子,在军中又有威望,让他来暂领军务再好不过。”郭图劝道,他是为了阻止袁熙。

“主公,大公子领兵时rì,毕竟不是很长。要论军中资历,当数在洛阳就随您起兵的二公子!”逢纪反驳道,他在给袁熙争取。

袁绍一阵咳嗽,又牵动到伤口。虚弱地说不出话来,终究还是走到这个地步了。

郎中赶紧上去扶住袁绍,劝说道,“诸位大人,主公需要静养!”

袁绍摆摆手,他看向了跪在面前地袁谭和袁熙两人,眼神闪烁,一时间显得十分为难和犹豫。

“兵符……”袁绍细声说道。

鞠义上前两步,将调兵令递到袁绍手上。

“我就……三个儿子……显思虽然干练,却办事浮躁。显甫……骄横。唯有显奕不仅仁孝,还兼通文武……”袁绍心思急转说道。

一缕英雄末路的悲凉油然升起,但很快又被他,与生俱来的傲性所吞没,袁绍盯着袁熙喘息道:“为父纵横一世,死又何惧!我只问你,为父死后,你能否鼎立袁氏,光大袁氏门庭。剿灭群雄,平定天下?”

袁熙目中的泪水再无法遏止:“父亲你不会有事的,你一定会恢复康健,再次执马着刀。纵横天下,孩儿愿一生为父亲左右手,随你一同征讨天下,只请你好生养伤,保重身体!”

袁绍的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摇头道:“痴儿,天下之大,谁人不死。又有何需要避讳,哈哈,虽然为父败了,但索性我有个好孩儿,无怨也。”

众人都竖起耳朵,袁绍此时说的话就像在托孤。其中袁谭的心凉了半截,他地拳头紧握牙关紧咬。努力使自己不发出声来。毕竟大帐外都是袁熙的人。

因为白马之战,袁谭主力大损,此时袁熙的青州军,反而成了最大一股力量,袁绍也有此考量,难道临死前还要让袁熙弑兄逼父吗?所以。袁绍在维护袁家最后的体面,以及作为父亲最后的爱。

“世子之位……迟迟不立。如今,我身负重伤,要是有个意外……”袁绍接着虚弱地说道:“今rì当着你们的面,立显奕为世子。军中事务由他,代为处置……”

“主公。这长幼之序不可乱啊!”郭图劝道。

“公则,收起你……那点心思!”袁绍不耐烦道,说着就将兵符递出。

袁熙知道不是矫揉造作的时候。上前一步将兵符接过。晋朝野史说是“抢”。

袁绍强打jīng神接着吩咐道:“一切事务由显奕打理,你们待他如待我……”

“谨遵主公号令,在下必定尽力辅佐二公子!”逢纪首先说道。

“在下必定尽心辅佐二公子。”许攸也抢着誓忠。

有了两人带头,除了郭图、袁谭含混过去,其他文武都做了一番承诺。

袁熙拿起兵符,做了个请地姿势:“诸位请外头说话,切莫打扰父亲养伤。”

这段大帐密事,出自《晋史》,至于是否是历史真相,那就不得而知了,就像北宋时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的烛光斧影一样,成为了一桩历史悬案。

不过袁熙赢了,对吗,袁谭败了,对吗,那就得接受事实,接受审判,成王败寇,不过尔尔。

此时经历过袁曹大战后,除了青州军受损小一些外,袁绍的冀州军以及袁谭的幽州军,都战力大损,河北势力形式突变,袁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这就是为什么李渊最后,不得不传位给李世民的原因了,那时李世民的势力已经太过庞大了,无可奈何也。

还有后来睿宗皇帝传位给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因为李隆基功劳太大,还有李隆基羽翼已经丰满,不是长子所能匹敌的了,为了减轻内讧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体面的退位,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让太宗宣武帝袁熙尴尬的是,一直把曹操视为敌人和仇家,但是就是这曹孟德,间接地促成了袁熙的登鼎。

真是讽刺呢,呵呵呵,哈哈哈!

众人再看了袁绍一眼后,只能认清此时的形势。都跟着袁熙到另一顶营帐中。

“郎中,你如实说来,父亲的伤势怎么样!”袁熙严肃问道。

“啊!回禀二公子。”郎中深深一拜,说道,“在下不敢隐瞒,袁大将军被弩箭刺进肋下一寸。正好是气血脉脏聚集之处。伤势是十分之重,更严重的是,兖州人的弩箭多涂毒药……”

“什么!”众人惊呼起来。

这个时代刀剑、矢簇淬毒已十分常见。但是制毒地工序十分复杂,军队不可能将全部兵器都上毒。

一般地只是施行刺杀任务的兵器淬毒,但袁绍不巧就碰上那么一支弩箭。

“是什么毒,有没有xìng命之忧?”袁熙急问道。

“是乌头、附子熬制的shè惘。”郎中满脸愁容地答道,“本来箭伤就很严重,加上毒药渗透脏腑,在下怕……袁大将军撑不过去了。”

“吴先生,要是治不好主公。你知道这个下场吧!”逢纪威胁道。

“啊!在下也是竭尽所能。只是这伤势太重,诸位大人就是要了我这老命。在下也无能为力啊!”郎中惊恐地跪了下去。

“起来!”袁熙喝道,“你尽力去医治!”

那个郎中惶恐地站起来,说道:“在下有一名师弟,姓张名机,字仲景。其擅治伤寒毒疮,医术远胜于我。可惜此地离南阳甚远……”

“张机?”袁熙喃喃道,随即心下了然,原来是后世医圣之称的那位,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将所谓的神医张机、以及华佗寻到,然后绑在身边。

“到南阳路途遥远,怎么赶得及!”逢纪急道。

那个郎中也摇摇头,“在下只能尽力,诸位大人要有个准备,袁公恐怕……撑不过两rì。”说罢,吴郎中走了出去。

袁熙看向众人,沉声道:“父亲伤重,白马夺不下,后方黎阳战况不明。我军实在出于危难之际,望诸位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诸位以为如何?”

袁熙这是在立威,也是在逼众人表态和站队,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

“定遵从少将军号令!”逢纪带头深深一拜,他可是袁熙党,此时不表更待何时。

众人或乐意,或不乐意,都跟着施礼,形势比人强。

手掌河北军政大权,但袁熙心里并不兴奋。因为父亲袁绍留下的这么个烂摊子,使他头痛不已。

“报!前线战报!”传令官跑进了帐内。

袁熙接过细长圆筒型地急报,拆开火漆后看了起来。

过了会袁熙沉声道,“曹cāo偷袭黎阳、白马津两地。因为敌军势大,白马津失守!”

“啊!”众人一阵惊呼。

“高览不是有万多人吗,怎么会失守?”逢纪怒道。

“曹cāo军集中过万jīng锐,并且同时渡河偷袭黎阳。高览将军死战之下,将粮秣运到黎阳,剩下地兵卒也都会和了淳于琼所部,两人算是合力将黎阳保住了。”袁熙答道。

“如此我军的退路不是被截断了吗?”鞠义着急道,“还有粮草。营中只剩下不到三rì的粮草了呀!”

一旁的袁谭不住冷笑,虽然共同面对大敌,但他还是乐于见袁熙的窘样。

“是啊!请少将军尽早下令夺回白马津,否则粮草一断,我军不战自溃。”崔琰劝道。

这时,营帐门帘被掀起,郭嘉走了进来。他向众人行了个礼,然后递上另一份急报。

跟在袁熙身后祝公道快步上前,接过急报后转交给袁熙。

袁熙拆开看了后,脸上舒缓开来。对着众人说道:“前两rì派出运粮地我部兵马,发现了曹cāo军异常动向。他们侦知敌情后,袭取了兵力空虚地濮阳!”

“啊!”众人更加震惊。这前面才丢失了白马津,接着濮阳立即到了自军手上,这之间的突变,实在让他们接受不过来。

而且袁熙地话中,似乎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妥之处。但他们一时又抓不住要点,只能任凭袁熙解说。

许攸领会袁熙地用意后,随即说道:“我军接连失利。士气已经极大地受挫,此时白马津失守,更是雪上加霜。再战下去于我军不利,不如退回河北,待rì后再行讨伐曹cāo。”

“混账!”袁谭骂道:“父亲被曹军重伤,此仇不报谈何退兵!”

“是啊,二公子你若不能为主公复仇。恐怕很难服众啊!”郭图帮衬道。

袁熙脸sè一沉,喝道:“不知力劝父亲从延津渡河地是谁?不知力劝父亲攻打白马的又是谁!啊?给我说说?”

被袁熙这么一怼,郭图顿时憋红了一张脸,指着袁熙说不出话来。

“虎卫何在,来啊!”袁熙下令道:“将郭图给我拖出去斩了!”

“喏!”祝公道应道,他大喝一声,叫进几个虎卫按住郭图。

“你不能妄杀主公地臣属!”郭图声嘶力竭地喊道。“我要面见主公,你没有权力杀主公的臣属!”

“少将军且慢!”鞠义站出列,劝道:“主公才将军务托付给少将军,而你立即斩杀主公的臣属。这确实是对主公地不敬,还请暂且饶过郭图地xìng命,或请示主公后再做决断。”

“确实应请示主公才能处决。”荀谌也站出来劝道。

袁熙看看两人,他本想斩杀郭图以立威信,但也知道不能将这些旧臣逼急。于是顺坡下驴下令道:“嗯,言之有理,将郭图收押起来,待回冀州后再做决断。”

荀谌见袁熙退了一步,也不好再说什么。

“父亲的大仇不能不报。但此时我军不能再持久作战了。”袁熙严肃说道。

“在下同意少将军的说法。应当先退回河北再做打算。”许攸附和道。

“在下也附议。”逢纪也说道。

剩下几个武将想了想,觉得再战胜算不大。也纷纷附议。

“鞠义、牵招出列!”袁熙下令道:“令鞠义为主将、牵招为副将,你两人在冀州军中挑出七千步卒,辅以三千乌桓突骑。一个时辰后,立即奔赴濮阳协助守城!”

“喏!”鞠义、牵招两人领命道。

“两位将军,此外小心兖州军路上的伏击!”袁熙嘱咐道。

两人答应一声,退下去调集兵马。

袁熙稍稍宽心,鞠义虽然xìng情高傲,但却是一员宿将,有他带兵协防濮阳应当没有问题。鞠义可比太宗皇帝李世民之侯君集。

接着袁熙让众人都下去准备撤往濮阳地事宜,只留下颜良、郭嘉、逢纪、许攸、陈琳几人。

“颜将军,你下去整顿兵卒严守营寨,千万不能给敌军可趁之机。”袁熙吩咐道。

颜良深深一拜:“我这条xìng命都是少将军搭救地,今后唯有拼死以报少将军之恩!”说罢他转身退了下去。

“逢先生,你先前掌管调兵,现在整顿冀州军的事情,也要劳烦你了。”袁熙说着意味深长道:“幽州军那边未必肯服从调令,你担待着些。”

逢纪会意,说道:“幽州军剩下不到一万。量他也弄不出什么伎俩来。不过我会尽快让冀州兵士归顺少将军的。”

袁熙再向祝公道吩咐道:“将虎卫和四部的近卫兵,调到冀州中军来。”

“喏!”祝公道粗声应和。

曹军大营

“恶来、妙才何在。”

“末将在。”典韦和夏侯渊,一起站出来。

“你们两个带两万兵马,一天之内,务必攻下仓亭。”夏侯渊、典韦都是一见血就来精神的猛将,最喜欢接受这种艰巨有挑战性的任务。

两人二话不说,领命出来,挑选两千骑兵,一五千万步兵,三千弓箭兵,还有两千工事兵,杀出营寨,直奔仓亭而来。

黄河之水呼啸着奔腾东去,春风荡漾,却渗透着几分悲凉,几分惨淡。此刻仓亭城外,却已经满目春光。春光中混杂着血色和血气。

夏侯渊和典韦率军围住仓亭三门,只留下通往黎阳的北门,让守军可以弃城逃走。典韦这人只能为将,却不能为帅,比之义勇之夫,也强不了多少。

夏侯渊向仓亭并不坚固的城楼看了一眼,便嗤之以鼻,挥手命令吹响号角,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弓弩手上弦,全部压上去。

“ 这仗不能打了。”郭淮走到张郃身边。“将军,仓亭守不住。”

是啊,仓亭太小了,方圆不过四十里,城墙不足三丈高,箭剁差不多有五百,也没有鹿角,陷马坑等阻敌设施主要是没想到曹军会打到这里来。

怎么守,守不住!其实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袁绍病危,群龙无首。将士除青州兵外,全部士气低落。

张绣满身血污的从外面闯进来;“俊义,敌人开始攻城了,我们怎么办?”

张绣进来不到一炷香时间,探子跟着一个个的进来,报告了夏侯渊典韦和城上高干的战况;曹操调兵遣将,想要截断仓亭和黎阳间的大路,令袁军无路可退;还有文丑和贾诩,押送的第三批粮草已经到了黎阳等。

不能再等了,张郃厉声道;“大公子,从现在开始,青州兵要接管城防,你们都听我的,马上撤走。”此时袁谭部来此补充物资和换防。

郭图和辛评已经缓过神来,不住的向袁谭打着眼色,示意他此时不跑更待何时。郭图大义凛然道;“主公性命要紧,只要有主公在,早晚有一天,我们还可以卷土重来,此乃大义,并非逃生。”于是接下来幽州军很配合的和青州军换防。

张郃的怒火在胸中狂烧着,袁谭的鲁莽和轻率,让他无从着手收拾残局。单看仓亭小城,就知道袁谭根本不具备任何作战指挥的才能。如此重要的据点,竟然没有守城工具,石磨,火油,石灰一样没有。

城外本来有环城护城壕,不过由于年深日久,护城河已经干凅淤塞和平地无异,这些袁谭都看到了,竟然没有派人挖掘备战。这可如何是好呢。

郭淮又一次在张郃的耳边说那句话;“将军,我们能击退夏侯渊,典韦,也打不退后续部队,仓亭以外四五百里的土地和城乡、农田、要道,全部丧失了,仓亭孤城一座,怎么守,守住了,又能做什么?此刻,我们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退守黎阳,淮有信心,只要粮食充足,上下一心,可以在黎阳硬撼曹操十万大军一月,让他不能前进一步,请将军三思。”

“好,我们徐徐撤走,给少将军争取渡河时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过,怎么个撤法呢?”张郃看向郭淮。倘若此刻郭嘉、贾诩、刘晔军师有一个在就好了,我军也不至于如此的进退失据吧。

“来的时候,有没有带桐油。”郭淮点头;“将军想用火攻?”张郃苦笑道;“是火遁,不是火攻,你去传令给张绣,告诉他让骑兵先撤,步兵每五百人为一队从北门走,我们三个带两千亲兵亲自断后。”

郭淮道;“我和伯威断后可以了,将军不能冒险,你有闪失,青州军休矣。”

此时郭淮劝张郃和汉中之战时,郭淮劝张郃暂代元帅,替死去的夏侯渊临时掌军一个道理,群龙不能无首。

“我不用命,谁肯向前。”这句话,说过很多遍了,但张郃总觉得有必要重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