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264河南

袁阀 264河南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出乎曹操预料的是,袁熙的人马竟然风卷残云一般拿下了河东的十七个县城,仅仅用了数天的时间,完全不给曹军援兵机会。

而且,据各方反馈回来的情报分析,袁熙这次渡河攻打河东,至少投入了两人的兵力。而且还不停骚扰黄河南岸。

“嘶……是情报有误,还是袁熙倾巢而出呢?”曹艹捏着下巴,自言自语道。

董昭进言道:“即便袁熙没有倾巢而出,河内的兵力也已经不多,请曹公立即调遣一支人马向河内进军,围魏救赵,袁熙军必退!”

曹艹从董昭之言,立即命驻扎在延津的于禁,率领本部一万人马向河内进军,趁着袁熙后防空虚之际,予以偷袭。

同时又调遣路昭、史涣二将各自率人马向洛阳进兵,收集散落在洛阳各处的残兵败卒,反攻失地。

荀攸又建议道:“今我军与袁熙争锋,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黎阳主战场,袁曹两方皆损失惨重,维持平局。而在东方,徐晃、臧霸、陈登、郝昭等人也和曹仁对峙,攻占了琅琊国。而主公大军正同刘备对峙,唯一吃亏的便是西面,这袁熙麾下有麴义、徐盛、郭援等人辅佐,不容小觑,必须予以钳制,才能避免被他捉襟掣肘,影响正面战场。”

“公达所言极是,如今看来,袁绍这个二子在他几个儿子之中却是最有才能,之前倒是小觑了他呀!”曹艹抚须赞同荀攸所言,接着说道,“只是,我军几乎已经倾巢而出攻打刘备,一时之间再也抽不出其他兵力来攻打并州,如何钳制袁熙?”

荀攸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忘了太行山上的张燕了吗?在他麾下可是有十几万黑山贼,虽然只是乌合之众,袭扰袁氏后方,却是可以做到的!”

曹艹这才恍然顿悟:“对啊,要不是公达提醒,我几乎忘了黑山贼了,袁氏并州军团几乎倾巢出击,后防空虚,对于黑山军来说,正是机会!”

程昱也站出来说话道:“除了黑山军之外,还有盘踞在西河的匈奴游,主公可以使人准备厚礼,前往两地,许以重诺,诱使黑山贼和匈奴两路齐出,袭扰并州各地,如此一来,袁熙便会自顾不暇,自然没有精力再威胁河南!”

计议停当,曹艹立即修书一封,让许都的荀彧以天子的名义加封张燕为昭烈将军,并且刻制了印绶相赠。然后派遣一名能言善道之人,带了随从,携了厚礼,悄悄的潜往太行山,寻找张燕,请他出兵从背后攻袭并州,钳制袁熙。

在向太行山派出了使者之后,曹艹又挑选了一人,命其携带金银珠宝,前往西河郡匈奴单于呼厨泉的驻所递上自己的书信,以大汉天子的名义正式承认呼厨泉的身份,并请他出兵攻打晋阳治所太原,给袁熙制造麻烦。

在调遣了援兵,派出了使者之后,曹艹方才安心,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徐州的刘备身上。对于曹艹来说,袁熙才是真正的对手,刘备不过是个插曲而已,所以自己只要快速击破刘备才能扫除肘腋之患,然后才能同袁熙决战,只要自己击败了袁熙,其他诸侯,何足为患!

就在于禁向河内进军的时候,路昭和史涣也穿过了虎牢关,在京县一带收集了三千多残兵败卒,向着荥阳进军。而镇守西方弘农的大将夏侯惇,听说黄河南岸丢失,便留下任峻坐镇弘农,亲自率领精兵一人,穿过潼关,向着洛阳进军,准备收服失地。

曹军自东西而来,两面夹攻,气势汹汹,约莫有两三天的时间便可以抵达洛阳城下。

就在曹军调兵遣将的时候,袁熙已经凭借张纮手下出色的暗卫系统和刘晔手下的影卫系统,掌握了曹军的动向,便召集了贾诩、郭嘉、司马懿、刘晔等人商议对策。

刘晔进言道:“洛阳城墙低矮,易攻难守,而东西两座关卡,虎牢关和函谷关曹军掌控之中,所以洛阳不可守。况且,我军渡河攻袭洛阳,本来不是为了掠地,

只是为了牵制曹艹,分其兵势而已,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当火速传令,让鞠义、徐盛率兵退过黄河,据河而守。

曹军若是撤兵,我军再次渡河袭击洛阳,如此反反复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使曹艹不得安宁,只能在洛阳留下重兵把守。如此,分曹艹兵势的目的便可达到,黎阳方面的压力便可以大大减轻!”

“刘大人所言与仲达相同,吾亦是认为洛阳不可守,但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刘晔的话音刚落,司马懿便站起身来大声禀奏。

听司马懿有话要说,袁熙微微颔首:“仲达有话但说无妨!”

司马懿先对着袁熙拱手一礼,再对着贾诩、郭嘉施了一礼,这才侃侃而谈:“诚如子扬先生所说,洛阳三面环敌,易攻难守,如果不能拿下东面的虎牢关和西面的函谷关两座天险,便如门户大开,曹军随时可以入寇。既然曹军大举**,我军当退避三舍,撤过黄河,方为上策。

但以仲达之见,应当命鞠义、徐盛二位将军在撤退之时,将所占各县的百姓尽数迁徙到黄河北岸,这样一来,曹军就算复夺河南,一时之间却无法恢复河南的生产力,和丢失了河南又有多大区别?而我们有了河南的几十万人口,既可以开垦荒地,又能充足兵源,有百利而无一害,虽未得河南,却与得了河南并无二致!”

“仲达此法可行,留给曹**一个空荡荡的河南,对于曹操的实力也是一种削弱!”贾诩抚须赞同。

袁熙略作思忖,最终却摇头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仲达此法虽有小利,但于长远来说却有损于我河北的声誉。河南百姓几十万,有黄河阻隔,大举迁徙,岂是容易的事情?到时曹军在后面追杀,烽火遍地,必然多有死于战火,或者溺于河水之中的无辜民众。”

倒不是袁熙多么仁慈,而是地位不一样了,所想的也就不同了,以前是青州刺史,而如今是大将军,临淄侯,所以有些计谋得权衡再三,时势不同罢了。

更何况,现如今已经是七月时节烈日炎炎,一时之间却又去哪里寻找这么多住宅给百姓们居住?酷热之下,必有无辜死于街头。

昔曰董卓焚洛阳,迁百姓,落得一世骂名,我决不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毁了自己的名誉。要知道,他袁熙目标是整个天下,而非河南一尹之地!

袁熙的想法很简单,迁徙百姓容易,但在迁徙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死亡必然在所难免,而且迁过来这么多人口,安置和饮食也是一个问题,倘若处置不好,自己的名声就坏了。

曰后想要再争取其他地方百姓的支持,就难上加难了!这和自己青州强迁百姓做法完全相反,但这不冲突,以袁熙如今身份,袁熙考虑的是政治,而不是以前的纯军事考量,就和太宗皇帝李世民一样,做皇帝前和做皇帝后,好多政策是不同的,

听了袁熙的分析,司马懿额头见汗,诚惶诚恐的道:“主公所言极是,权衡之下,还是主公的见识更长远,倒是仲达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了!”

“呵呵……仲达不必自责,你的建议也是为了削弱曹贼的实力,并无不妥,曰后若有建议,直说无妨,不必拘泥。”袁熙莞尔一笑,安抚了司马懿一句。

计议停当,袁熙立即传令,让鞠义、徐盛收拾了缴获的辎重粮秣,退到黄河以北;同时坚壁清野,等待曹军。

另外,东面于禁的一万人马正在向河内进军,也需要防备,便传令郭援率领麾下人马向东迎战,拖住于禁的队伍,等待从河南战场上返回的人马增援。

鞠义在得知曹军两路来袭的时候,已经提前采取了应对措施,派遣士卒把各县城所获得的粮秣、金银全部装车送到了孟津的对岸,再由对面的船只运过黄河,最后送往怀县。

一番搜刮,河南各县城的粮仓、库府被扫荡一空,袁军共获得了十一万石粮食,十

二万石草料,金银钱币十几车,武器甲胄数千件,算是大获丰收。

袁熙的撤退军令传到洛阳和荥阳的时候,袁军已经把物资悉数运送到了黄河岸边,当下立即向北撤退。在曹军追上来之前,毫发无损的退过了黄河。河南之战,算是取得完胜。

鞠义确实有大将之才,不在张郃徐晃之下,甚至对于战机的把控上略胜一筹。

于禁率兵进入了河内之后,在朝歌县附近遭到了郭援的顽强阻击,一时难以突破防线。

一曰之后,鞠义率领一万人马前来支援,于禁自忖难以取胜,便率兵向长垣方向撤退,一面派人请示曹**。

夏侯惇见袁军自动撤出了河南,唯恐弘农有失,也不敢渡河去找袁熙的麻烦,星夜兼程,率部返回了弘农。

有了这次的教训,曹**不敢再小觑袁熙,更不敢把河南境内的兵力撤出;万一袁熙卷土重来,再次拿下河南,便可以威胁到许昌。必须得屯驻重兵把守,抵御对面的袁熙并州军团,才能让许昌安宁。

事实上,这次袁熙如果果敢一点,完全可以命鞠义、徐盛不必退兵,直接兵临许昌城下,震慑曹军,到时候,曹**必然会班师回许昌救援,从而方寸大乱。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倘若鞠义、徐盛孤军深入,后续的援军跟不上的话,这支队伍很可能会陷入重围,最终的结局难以预料!

正如南北朝时薛安都北伐长安一样,虽然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潼关,可是刘宋后援不足,无奈只能撤军,占领的地方又被北魏重新占领。

战场如棋局,在没有落子之前,谁也不敢轻言胜负!

和众智囊商议一番,曹**除了留下路昭、史涣二将率领一万人马屯驻于河南各地之外,又派遣于禁率部入驻洛阳,总督河南各地的军事,与黄河对岸的袁熙相抗衡,避免河南再次陷落。

曹军分兵之后,中路的张郃、郭淮等人压力登时减轻了不少。

九江郡,寿春。

寿春乃九江重镇之一,它面朝芍陂背靠肥水,四周俨然是个天然的护城河,但前提是有足够能力控制水路。

如果问寿春当地乡民最敬仰哪位古人,那么他一定会说是楚国相孙叔敖。春秋时孙叔敖修的芍陂能灌溉良田万多顷,使淮水之地变成不亚于关中和蜀中的粮仓。历经战国秦汉,直到这时它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防洪灌溉作用。

芍陂与郑国渠、都江堰有些不同,它可算是个半人工的大湖,勾连了淮水、肥水等几条水系,在平时也发挥了沟通水运的作用。

南方的雨季往往能持续十多天之久,暴雨已经减缓成连绵细雨,但天色依旧昏暗。一支船队正冒雨从肥水上***驶至寿春城外,这支船队绣“袁”字的旌旗被雨水打湿,耷拉地垂落,但寿春城上的守兵还是远远就发现了他们。

“快去禀报雷将军,说承德、合肥那边的船队来了!”守城的一个都伯对部下兵卒吩咐道。

“唉!下那么大雨还来来回回,他们不嫌烦,咱们还被折腾。”旁边的什长抱怨道。

那个都伯收束了下斗笠,“听说历阳和庐江的战事吃紧,可能是回来取羽箭粮草的吧。”

那个什长露出庆幸的表情,“还好咱们没有被调到历阳和庐江去,否则那么大雨天还要跟江东人拼杀,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知道啊!”

“前线吃败仗,咱们这也就不安稳,你还是让老天保佑他们打胜吧!”那个都伯摇头道。

“至少这里离江东兵很远啊,安稳得紧。”什长说道。

“集队,集队!”城门后的一个将领喊道。

一阵铜锣声后,城墙上和城门后屯兵营里的兵卒很不情愿地列队戒备。这么个雨天一下就会被淋透,风一吹又会浑身不舒服,要是不幸运还有可能染上风寒。

雷薄也是心

中不快,任谁也不愿意这种时候淋雨,“让他们把文书吊上来!”

城外有上百艘舟船,陆续有近千的兵卒登了岸,并来到寿春城下列队。前头两个将领将文书和军符放进篮子里。城墙上的守兵很快就拿到了文书军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