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28鬼才

袁阀 28鬼才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首先是半月前董卓派牛辅率军驻在陕县,而牛辅分别派遣校尉北地人李催、张掖人郭汜、武威人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人袭击中牟,大败朱俊,并沿抢掠陈留、颖川两郡所属各县,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人民几乎死尽。

他知道颖川可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诸如历史上有名的荀彧、荀攸、郭嘉等人都是颖川人,希望他们没有死于战火而是像历史上那样来冀州吧。

而令父亲袁绍高兴痛快的事情也有,那就是袁术派孙坚去攻击荆州刺史刘表。

刘表派部将黄祖在樊城和邓县一带迎战。孙坚打败了黄祖,围困襄阳。

刘表再派黄祖乘夜偷偷出城,前去调集各郡的授军,黄祖率军想要返回襄阳时,孙坚迎击,黄祖再次败退,逃入岘山。

孙坚乘胜连夜追赶,黄祖的部曲潜伏在竹林树丛之中,用暗箭将孙坚重伤。因为袁熙这只蝴蝶的乱入,原本历史时空该死去的孙坚侥幸活了下来。

孙坚委托儿子孙策总领大小军务,孙策在程普、黄盖等人的建议下率领孙坚的部队投靠袁术。

经孙坚同意,孙策用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以期平定江东。

邺城是这时少有的一个没有被战火波及的大城,在整个大汉都是数得着的繁华之地,袁熙在这里也筹谋着将来的出路。

跟着袁绍身边恐怕不会有多大的作为,可能会像历史上那样任由曹操坐大。

他寻思着自己建立起一个根据地,再训练出一支精锐军队,那样才能在未来的大战和夺位中占据优势,毕竟这个时代比的是实力。

袁熙和老师张纮商议过此事,不过老师张纮坚持认为现在时机不对,让袁熙再等等。

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就是从事政治活动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所以自从父亲占据了冀州之后,前来投奔的人才每天都络绎不绝。

有留下来的,还有不顾而去的,袁熙知道的,父亲袁绍损失的重要人才最少有四个。赵云、郭嘉、荀彧、董昭、田畴。

这五个人随便那一个,都是足以影响大局的响当当的重要人物,所幸赵云已经纳入麾下,其他人袁熙觉得自己应该争取一下。

那晚,袁熙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去大厅面见父亲袁绍。父亲袁绍正在和三弟袁尚对弈。

这些年袁熙发现父亲袁绍开始对袁尚产生了偏爱之心,这也难怪,袁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聪明伶俐,讨人欢喜,而且生的俊美无双,模样像极了父亲。

又有一种从内向外散发的儒雅气质,比之自己和大哥袁谭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袁绍以为类己,不要小看类己,汉高祖刘邦因为刘盈懦弱不类己,差点决定废太子。

袁熙还好一点,至少知道这是历史的趋势,所以见怪不怪了。可是袁谭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每每对袁尚呵斥冷淡,不屑一顾,兄弟反目的契机已经出现。只等那一天的到来。。。。。。。

父亲袁绍见袁熙冒失进来,立即皱起眉头问:“显奕,你有什么事情。”袁熙心想;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今天不出点狠招,看来是难以如愿以偿了。”

二话没说,就跪在了地上说;“父亲,孩儿受了侮辱,心中郁闷难平,特来请父亲做主。”

老爹袁绍有个很优秀的特点,就是护短,只要是袁家的东西,别人是无论如何碰不得的。

听了这话,脸色当即就沉下来。父亲厉声道;“给我站起来,成什么体统,堂堂的袁家二公子,竟然在外面受了别人的欺辱。无力还手,回家哭诉--哼,说,到底是谁,胆敢欺侮吾儿。”

袁熙立即站起来,叹了口气说;“其实这也怪不得别人实在是孩儿资质驽钝,技不如人。”

袁绍越听越糊涂了,低声叱道;“胡说,你自小聪颖过人,聪明无比,怎么会是资质驽钝之人,快清楚明白的跟我说一遍,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袁熙才缓缓的说;“前日孩儿出门玩耍,遇到两个青年。他们见到孩儿手中拿着一副诗词,就上前挑衅,一定要和我比试,孩儿,对自己的文采,一向自信,所以就和他们赌斗,谁知道--”

袁绍站起身,眼中射出一阵精光,沉声道;“说下去。”

袁熙支吾道;“结果孩儿,连比三场,都败下阵来。技不如人打败了,本来也没有什么,可是他们实在是欺人太甚,他们看着孩儿,一个劲的冷笑,说什么孩儿只不过是个,虚有其表,外强中干的纨绔子弟,孩儿一听此言,只觉得全身热血上涌,我一人受辱不要紧,这话传出去,岂不是坠了我袁家的威名。”

老爹袁绍已经气的上气不接下气了,拍着桌子喊道;“他们当真说你虚有其表、外强中干。”

这几句话,本来是外间,用来评价老爹的,袁熙搬过来借用一下,只不过是想要激怒他罢了。

“不对,你自幼聪慧绝伦,素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怎么会连文采,也让人不下去的。”袁绍疑惑道,他也不傻,知子莫若父,袁熙羞惭道;“这实在也怪不得孩儿的--”

袁绍拍案而起,大声呵斥;“莫非你一味贪玩,耽误了学业,是不是。”

袁熙吓了一跳,立即跪倒,战战兢兢的道;“父亲容秉,此事原来怪不得孩儿的。”

袁绍厉声道;“住口,你还敢狡辩,怨不得你,难道还怨我不成。”

袁熙立即接口道;“此事原本就是父亲的责任,孩儿不敢撒谎。”

袁绍愣住了,过了半晌,才缓过神来,才柔声道;“莫非父亲这一两年来,忙于征战,对我儿关心不够,以致误了你的学业。

袁熙叹了口气道;“孩儿不敢这样说,只是,自从老师张纮最近外出之后,的确是没有一个有学识的老师教过孩儿了,所以,任凭孩儿日夜苦读,还总是有许多不明白不如意的地方。”

袁绍听袁熙这么说,立即就愣住了。眼中闪过惭愧的神色,缓缓道;“这倒是实话,可是冀州城中,学识可以比得上张纮的,就只有田丰和沮授,这两人是我的左膀右臂,我日夜不能离,又怎么传授你功课。”

袁熙立即说道;“孩儿早在洛阳的时候,就听说有两位大贤,一位名叫荀彧,一位名叫郭嘉,此二人皆学识渊博,博通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辈,实在是最好的良师益友。若能和他们结为师友,孩儿学业定会突飞猛进的。只可惜,他们不在冀州--”

袁绍沉思了一下,低低的声音道;“显奕,还有没有更好的人选。”

袁熙摇了摇头道;“如今世上只有两名贤才,有此二人之一教授孩儿,将来孩儿一定可以光大门楣。”

父亲袁绍最喜欢听这话,立即笑道;“是哪两个人,你快说出来听听。”袁熙迫不及待的脱口而出“经史子集首推荀彧荀文若,行军战略无出郭嘉郭奉孝也。”

父亲袁绍喃喃道;“荀彧、郭嘉--可惜--”父亲袁绍还是很疼爱他的。这两个人此时不在冀州,可是看到袁熙渴望的眼神,心中不忍,立即柔声道;“我儿放宽心,父亲知道你好学,谅他两名书生有何能耐,为父的不惜花费千金,也要给你请来,让他二人,每日随侍你左右,教你读书。如何。”

袁熙高兴的道;“如此孩儿多谢父亲。”

只见袁绍挥手道;“你先下去,容父亲差人去办。”袁熙应了声;“是”就向外走。

心想:你也不用打听,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两人就会自动的送上门来。只要是到了自己的手上,宁可杀了,也不给曹操,让他如虎添翼,将来难以对付。

十日后。

在军营和城里游荡了十几天的袁熙走马邺城时,仆人袁和在街市上找到了他。

“府上,来了客人大人叫您回去。”袁和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不知为什么,袁熙心中一阵狂跳,急道;“知不知道是什么事。”

“听说,是给公子请了有名望的先生,教授你功课。”袁和答道。

“哪来的客人?”

“颍川荀家,大人吩咐得急请公子赶紧回去。”

袁熙心中一动领着袁和还有许褚回到州牧府。

在宽阔的州牧府前堂里集聚了不少人,袁熙稍稍扫视了一眼,看到在座的都是文人居多,有袁绍手下的一众谋士,还有当地一些世家门阀的族长。

当他走近来时众人的目光自然都看向了他,这点阵势他还是能应付过来的。

但片刻后他从众多目光中,发觉到了一个特别吸引他注意的人。

那人也就二十七八,面貌清雅下颚留着一丛胡须,加上一身文士长袍当真十分潇洒。

那人这时也有些好奇地打量着袁熙,对他微微一笑。

袁熙向众人告了罪。

许攸笑道:“二公子来迟,待会宴席上必要罚酒。”

袁绍坐在上首对他道:“ 显奕,你来的正好,看看为父把谁,给你请来了。这次众位族长、先生集聚在此,是为颖川来我冀州安居的荀家荀文若先生接风洗尘的,也就是你夸赞的文若先生,刚刚荀先生也说到了你,于是就召你回来了。”

荀彧站了起来向他拱拱手道:“在下颖川荀彧字文若,久闻二公子大名叹服公子文采斐然奈何无缘相见,今日一见果真不俗。”

“先生才是自小才华名望远近皆知。”袁熙说道。荀彧可是和诸葛亮媲美的政治家,也是有名的治国能臣。

荀彧笑了笑,他不是俗人自然不会客套。

一干人等笑谈些风月趣闻后,袁绍设宴款待了众人,席间自然少不了一些文士风雅。

袁熙也稍稍卖弄了一番。席罢袁熙对荀彧说改日去讨教。

原来荀彧少有才明,年前他就对乡里百姓说:“颖川地势平阔,四面受敌,应该尽早躲避。”

但乡里人多依恋故土,舍不得离去。只有荀彧率领他的家族前去投奔韩馥。辗转来到冀州时袁绍已经夺取了冀州。

好在袁绍也听说过荀彧的声名,加上是荀谌族人的缘故袁绍更是要拉拢荀家,而且这也是儿子袁熙点名邀请的人,于是用上宾之礼接待荀彧。

当晚,荀家暂住的院落内。

荀彧推开房门,看到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正拿着一卷书,在昏黄的灯光下研读。

那青年有些清瘦,脸色苍白清秀嘴角带着一丝懒散的笑意。

看到荀彧回来青年问道:“见过袁本初多次了,以文若兄观察,此人如何?”

荀彧摇头道:“颇有威仪,只是言谈中尽是虚浮并好虚名,多疑无谋断,终究不是成大事的人。对了,袁公不也叫你同去赴宴的你为何不去,奉孝?”

原来这个青年正是有“鬼才”之称的郭嘉。

郭嘉脸上泛起些笑意自嘲道:“人家设宴主要款待你这个世家公子,未必瞧上我这寒门微末之人,故不去受白眼尔。”

荀彧拿他没办法只得叹气。

郭嘉再次问道:“袁本初当真是不可辅助之人?”

“虽只见过几次面,但观其以往事迹,诸如召集诸侯进jing兵谏,屯兵关东停滞不前等等,再听其言观其行就看出一二,此人极好虚荣夸谈,看重声名而处事犹豫,好谋而无断。”荀彧肯定的说。

“这次夺取冀州这一手倒玩的极是漂亮。”郭嘉道。

荀彧摇了摇头说:“方才我也打听了,这次夺取冀州是袁车骑二子袁显奕的谋划。”

“竟有此事,可是有才子之称的袁熙袁显奕?”

荀彧点头道:“却是此人,袁显奕可算少年英杰了,少时就才名远播,此次夺取冀州之谋划更是极尽韬略兵法之妙,听闻他还在对公孙瓒的作战中立有军功,但是可惜啊!”

“文若兄为何叹息?”

“叹其兼通文武韬略是为英杰,却奈何年少且在袁本初护翼下。”荀彧解释道。

郭嘉有些不赞同地说道:“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前不是有甘罗十二拜上卿么?”

“当今朝廷分崩离析,皇帝陛下被人挟持,各地群雄并起而,割据一方不服朝廷号令,眼看就是动荡乱世,此时需有雄才大略之英雄者平定天下。但袁显奕只是袁车骑二子,而袁本初独爱三子袁尚,袁熙非爱非长,恐怕将来必有萧蔷之祸。袁本初又好虚名无才略且野心不小,故袁家终不能成大业。”

荀彧一言道破了袁熙尴尬的处境,正如太宗皇帝李世民两难处境一样。

郭嘉问道:“那文若兄觉得何人才是明主?”

荀彧犹豫了下说道:“曹孟德!我与他有数面之缘却知其人精于文韬武略,且负匡扶社稷危难之心,其于洛阳行刺董卓是为英勇,招募义兵讨伐奸佞是为忠义,破黄巾是为才略,如此之人何不值得你我辅佐?。”

郭嘉听他侃侃而谈,显然对曹操关注已久,而在他得到的信息来判断,曹操确实算是个英雄,他也就点头默许了。

第二天,袁熙带着许褚来到荀家暂时的住所。

报上名号后,出来一个管事歉意地对他说道:“袁公子来的不凑巧,我家少爷方才跟友若大人出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袁熙心想刘备还有三顾茅庐呢,做做礼贤下士的姿态也好,于是道:“那我等文若先生回来吧。”

管事有些犹豫,毕竟让州牧公子,还是一位大汉名流在大门外站立等候是件很失礼的事情,想了一下后说:“公子确实要等的话就请跟我去少爷书房里等吧。”

袁熙点了点头跟他进了去。

管事打开了书房请袁熙坐下,再端来了一些果脯点心招待,临走说道:“公子可随意取书来看,少爷一回来我就禀告。”

袁熙向他客气地道了谢。许褚有些无趣道:“啥那么大架子嘛让我们等。”

袁熙随手取下一卷书笑道:“大凡有些才智的人都会觉得自己非凡,文若先生其实已经很谦逊了,你还没见过京中那些大儒,那才叫眼高于顶。”比如说王允老头。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轻笑,“也未必才智之士皆眼高于顶,在下就在此列之外。”

接下来三人好奇地打量着走近书房的人,见他也不过二十出头,脸色苍白清秀嘴角带笑,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慵懒潇洒之意,正是郭嘉。

许褚看他自吹自夸就问道:“你凭什么说你是有才智的人。”

“这位兄台说说看怎样才是有才智呢?”郭嘉笑问道。

这还真难倒许褚了,想了想他突然硬起脾气道:“俺当然知道啦,像俺家公子这样的是才智之士,这是天下人公认的,你哪来的小子就会自个胡吹。”

郭嘉看他憨厚于是逗他道:“噢,你家公子姓甚名谁呀,我倒听说过。”

袁熙不让许褚再说,怕他一急就不好办了,于是拱了拱手道:“在下袁熙袁显奕,兄台切莫跟我随从一般见识,您是文若先生什么人,还没有请教您的名号。”

郭嘉心里触动了下,也拱手道:“颖川学子郭嘉,字奉孝,久闻公子大名,您的诗文和事迹在下可是经常耳闻呐,但真是天下少有的才智之士。”

袁熙心里激动面色不变道:“听兄台言语也是不俗之人我等就不必屈居于客套礼节了,在下倒十分喜欢跟天下学子把酒畅谈。”

“不想公子也是洒脱之人,只可惜文若兄不嗜美酒家中可没有储藏。”郭嘉叹息道。

“这有何难,仲康你去酒肆打些酒菜来,我们一起畅饮。”袁熙笑着吩咐。

许褚欣喜答应后就跟袁和离去。

毕竟这胖子也是一酒鬼。

郭嘉看着步伐矫健的两人道:“刚才那位壮士倒有熊虎之风,上阵必是员勇猛之将。”

“却是,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必勇不可当,可比樊哙,贾复。”

郭嘉心想他是樊哙贾复那么你又是谁,高祖世祖么?

郭嘉是洒脱之人倒也不跟袁熙分生,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谈了起来,先是讲了些风月又说了些诗词。

等许褚两人买来酒菜后郭嘉袁熙共一个案几对饮起来。

许褚就将酒肉放到过道的上两人也推杯换盏起来。

饮了两尊酒后在袁熙的引导下他和郭嘉两人就海阔天空地畅谈起来,从三皇五帝到商周礼乐,从春秋争霸到战国纵横,从秦末动荡到霍骠骑北征匈奴。

袁熙的很多后世关于兴衰胜败、兵法谋略的言论都让郭嘉叹服,渐渐地又谈到了黄巾叛乱和当今的局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