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54打援

袁阀 54打援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浅谈一下此时汉末的国际形势:

东汉末年由于地缘政治的因素,在失去董卓这个目标之后,关东联军逐渐成为两个比较大的军事联盟。

一个是袁绍、曹操、刘表;一个是袁术、公孙瓒、陶谦。两个出身汝南袁氏的兄弟争斗,可以看出袁氏这个顶级家族的影响力,以及当时呈现出瓦解态势的东汉王朝的地方形势。

就像关东联军一样,这两个军事联盟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从初平二年到初平四年(即公元191到193年),两年的时间而已。

这两个军事联盟的战争,也多体现于与周围军阀的各自为战。

其实在初平三年的时候,双方还有一次合战,而且互动比较多,至少牵扯了袁绍、曹操、公孙瓒、陶谦、刘备五个势力同时交战。

这场战役大概的时间是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冬。当时关东联军已经彻底瓦解,主要的矛盾点有两个,第一是青、冀、幽、并所在的河北地区;第二是荆州北部所在的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

初平二年十一月到初平三年四月,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爆发了“界桥之战”,河北两个比较强大的军阀开始交战,加上盘踞在太行山脉中的黑山军以及复起于青州、徐州的青州黄巾的参与,波及范围非常广。

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袁术逃离洛阳,同时北上的长沙太守孙坚杀死荆州刺史王叡和南阳太守张咨,袁术由此占据南阳。

刘表代替王叡成为荆州刺史,受到袁术的阻碍不得不“单骑入荆州”,同时也得不到南阳这个大郡的控制权。

虽然在关东各军阀联合的时候,刘表也有所表示,与袁术算是盟友;另外刘表也支持袁术为南阳太守,并放弃南阳郡的地盘向袁术示好。

但这种短暂的和平是基于关东联军组建的基础之上的。初平二年关东联军分裂;初平三年董卓被袁熙暗杀,李傕、郭汜、樊稠反攻长安。

这种情况之下刘表和袁术必定要产生矛盾。于是袁术和袁绍竞争的时候,袁术拉拢公孙瓒,袁绍拉拢刘表,是非常好理解的事情。

另外还有曹操、陶谦和刘备。陶谦是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徐州黄巾复起的时候被任命为徐州刺史的。

他也是反对董卓的统治的,但是只是象征性地支持袁绍为首的关东起义军,似乎与袁绍存在矛盾;曹操好听一点是袁绍的盟友,其实是小弟的性质。

在“汴水之战”之后曹操的兵力是由袁绍的部下或盟友补充的;东郡太守的位置是袁绍表情的,在初平三年末初平四年初,代替被青州黄巾杀死的兖州刺史刘岱,也得到了袁绍的支持;至于刘备,在当时作为公孙瓒的部下是没有争议的。但既然曹操能够算作独立的势力,刘备也应该一视同仁。

另外还有陶谦。陶谦的根据地是徐州,如果要对付曹操的话,可以从彭城或者琅琊出兵,就像后来曹操两次进攻徐州的路线一样。

但是在这次战役中陶谦的位置很有意思,他屯兵于兖州东郡的发干县。这个地方距离他的治所可以说非常悬远,直线距离超过了300公里。

要从青州北上再向西绕到发干,位置也是在河北,处于平原的西南部。陶谦的位置可以看出两个信息。

第一陶谦与公孙瓒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二公孙瓒、陶谦、刘备在这次战役中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针对袁绍,把袁绍击败,先掌控河北地区,再渡河消灭曹操。

济北,发干县。

发干县与冀州接壤,是兖州通往冀州的要道之一。

此刻发干已经不是曹操这个兖州牧的地盘,这里已经改弦更张了。

就在几天前,徐州牧陶谦应盟友公孙瓒之邀,发兵万人,从徐州彭城出发,穿过兖州济阴郡,一直行军至济北发干。

发干县措手不及之下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投降了徐州军,看来陶谦也不是单纯的老好人,儒君子,面对袁曹联军也敢插一脚,胆量不是一般的大嘛。

徐州军轻而易举地占据了发干,并且再次屯兵,以跟公孙瓒达成南北夹击冀州袁绍之势,就和袁熙强占于陵一个意思。

陶谦的亲信,这两营徐州军的统领曹宏,此刻得意地带着一队兵卒巡视发干城防,还有徐州军屯驻的营地。

被派做副将的曹豹,显然看不惯曹宏那小人得志的嘴脸,他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心里却在埋怨陶谦亲信这等小人。

曹宏看到曹豹正在指挥兵卒安营驻扎,于是上前笑眯眯道:“曹豹将军,我军旗开得胜,军士们士气还高吧。”

曹豹拱了拱手,谄媚道,“都是大人指挥得当,小小发干算什么。”

刚才还暗骂曹宏小人,可是他自己所为就君子了?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对,对,整顿好兵马后,让我徐州勇士杀得袁绍片甲不回。”曹宏大笑道。

曹豹虽然瞧不起他,但军务上还是不能儿戏的,小心问道,“大人,陶州牧可曾来指令?说下一步我军动向。”

曹宏摆摆手,不以为意道,“不曾,主公在我等出征前就让我总领一切军务,联络公孙瓒的使者已经派出,一有回音即刻夹击袁绍。”

曹豹听他说得形式一片大好,心里却不以为意,你在曹操地盘上夹击袁绍,人家也给你来个合围夹击呢。

张寿县衙。

曹操看完下属送上的紧急军报后,是又惊又怒,他占据兖州不久,除了济北、东郡、任城国几个地,其他地方对他还没有完全归心。而曹操军一时也没有能力控制这些地方,这也是曹操急切想要扩军的原因。

戏忠、荀攸、夏侯兄弟、于禁等一众文武也被曹操召集起来。

正在众人讨论,如何驱逐徐州军时,程昱带来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文士。

曹操见到两人,赶紧起身相迎,施礼说道,“可是魏郡审正南先生?失敬失敬。”

程昱抬手给审配引荐道:“审先生,这是我家主公曹兖州,我家主公可是早闻先生大名。”

审配也拱手施礼,也不言他说道,“特奉袁车骑之命,来跟曹兖州商议,破公孙瓒一事,有书信一封,特来转呈给曹兖州。”

曹操恭谨小心地接过袁绍的书信,看了半响,问道。“本初兄让我军攻击平原的田楷军,配合袁熙的军事动作?”

曹操谦卑的举动和五代十国的朱温一样,朱温当时也是如此,接待魏博节度使使者的。无他,时势然也,需要北方作为屏障,自己好徐起收拾周边势力。

审配点点头,肃容说道,“我也是到达兖州后才听说,徐州陶谦也应公孙瓒之邀屯兵到了济北发干,如此我们两军正好趁他们两家没有协调好之前,抢先进攻。”

曹操显得面有难色,假装迟疑,戏忠会意叹道:“可是我军跟黄巾贼交战新败,军心不稳,士卒困顿,将领负伤,如何跟陶谦交战?”

“陶谦屯军济北发干,这将曹兖州视为何物?如不尽早驱逐,难保他们不会打到东郡等地,请将军三思。”审配不顾他的劝告道。

曹操笑了笑,跟审配客套几句,让人带他下去休息安顿。

审配一走,曹操脸色就阴冷下来,厉声道,“陶谦、袁公路两人欺我太甚!”

底下一群将领也叫骂着,扬言要驱逐陶谦的徐州军。

“本想跟袁本初讨要些好处的,不能白帮他打陶谦田楷,这买卖亏了。”戏忠笑着说道。

曹操摇摇头,轻叹道,“我跟袁本初相识多年,其人可不大方,如此跟他讨价还价,不如卖他个人情,爽快答应。如此,事后他才会领情。”

荀攸也赞同地点点头,附议道,“是如此,再者陶谦就屯军在我军地盘,对我方来说,击破陶谦军更为迫切,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鼾睡。”

曹操哼了一声,跟众人协商了具体对策后,传令让诸将做准备。

平原郡辖地不少,但刘备这个平原相控制的地方不多,除了平原县,像高唐、厌次、乐陵、般县等地都是田楷委派地方豪强管治。

在此时能瞧得起刘备的人还真不多,不过十几年后证明,好多人都看走眼了,这刘备还真不是一般人,后来给袁熙可是添了不少麻烦。

黄巾军在青州流窜多年,豪强门阀不是被杀戮,就是迁移到他处。田楷治理青州的策略,就是扶持硕果仅存的一些豪强,让他们帮助管理地方事务。

但是青州的这些仅存的士族,也并不信服公孙瓒,更别说田楷了。袁绍在北方的士族门阀中声望很高,被视为士族的代言人。

这个时候的士族门阀力量是很大的,不仅控制一地的经济,动辄可发动一两千的私兵。像李典、吕虔等人就是带着千余私兵归附曹操的。孙家也正是靠江东士族的资助才雄起的。

青州平原郡其他地方,就因为这个原因,还有兵少力薄,所以对于冀州军跟田楷军的交战,保持观望态度,到时随风倒。

刘备回到住处后,犹自后怕不已,他定了定神后,抓住关羽张飞的手,激动说道,“多亏了两位贤弟相救啊,不然为兄就完了。”

“大哥哪里话,都是自家兄弟,客气啥,多见外啊。”张飞粗声道。

关羽手抚长髯,柬言道,“冀州军似乎撤离了一部分,恐是去阻截田青州去了,我等正好趁机突袭。”

“对啊大哥,二哥说的有理。让俺领一军打他娘个措手不及。”张飞兴奋道。

刘备看着两人,他来回走了许久,忧虑说道,“愚兄也认为冀州军分兵,是去阻截田州牧了,但平原兵少,万一是调虎离山之计,平原岂不危矣。”

“不妨,大哥且宽心,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某带那五百‘白耳兵’去,趁其半渡河水时突袭,大哥三弟留下守城。”关羽颇为自信道。

“为何是俺守城,不行,俺也要去。”张飞不满道。他可不是闲的住的主,之所以同意关羽的策略,不是他懂什么,而是单纯有仗打。

“三弟须知,守城责任重大,这是大哥的立身之所,不容半点疏忽。”关羽喝声道。

刘备想了又想,终于用力执住关羽的手,关切说道,“贤弟小心,万万不可大意,突击不利即刻退回平原,切记不可恋战。”

张飞眼睛瞪圆将脸别到一边,一脸矫情说道,“大哥好偏心,只让二哥前去,胎气人。”

刘备无奈,叱喝了他一阵,又好言安抚了一阵,才使张飞不再抱怨,刘备有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兄弟,老天待刘备确实可以,君不见曹操,袁熙多么羡慕他。

袁熙的中军迅速推进,成功地迫降了土鼓这个小县城,作为临时据点。

张郃军五千多步卒,也迅速地进驻于陵,并且开始着手加固城防。一千骑兵则留在土鼓由交给袁熙节制。

袁熙跟田丰郭嘉,在许褚还有祝公道的簇拥下,进了土鼓城。

在于陵强行迁移的百姓有五千多人,袁熙示意将他们暂时安置在土鼓城里,但土鼓也是小城,所以一时间小县城里一片混乱。

几个虎卫给袁熙带来个身穿丝锦的雍胖中年,一看就是本地世家豪强代表人物。

中年一看到袁熙等人,就拱手施礼,谄媚说道,“您就是袁公子了吧,在下韦辉,本地乡绅,特代表土鼓百姓,欢迎公子光复本地呐。”

袁熙心里冷笑加恶心,又是一个势力的家伙,青州本来不是他们袁家的,谈何光复。

“不必客气,还有劳烦你帮忙,安置这于陵的百姓,本公子不胜感激。”袁熙摆摆手说道。

韦辉眼珠转了转,一脸堆笑道,“同是济南同乡,当然要尽力接济了,但土鼓城地方不大,如何安置得下这几千人,公子您看。”

田丰面色不悦,出言道:“所以要你去跟城里百姓说明白,让其腾出地方给暂住几日,一家收容一户就可以了。”

韦辉万分不乐意,但迫于袁熙军占据了土鼓,人家有兵有权,他只能下去“劝说”发动土鼓城居民收纳。

在进城的小队伍中,袁熙他们看到的于陵百姓,都神情冷漠地盯着他们。其中有个衣衫褴褛,驼着背,头几乎只能看地上,还挑着两个箩筐的老人。

袁熙的心被触动了下,类似的情形不止一个,他也是有感情的人,看到那些衣不遮体,或拖家带口哭哭啼啼,被押解来的百姓,他也有内疚还有羞愧和不安。

虽然袁熙在这个时代,因为种种原因,也变得黑暗厚黑狠辣,但不代表他内心没有底线和人道,所以袁熙仍旧被触动了。

袁熙也只是叹息而已,即便想也无力,就是这个世道,除非天下一统,所以只能做点力所能的事,来减轻内心的些许不安,于是他让一个虎卫上去帮驼背老人安置。

“公子,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且让我带人去加紧安置他们,不然像昨晚那样,这些百姓只能露宿了。”田丰说完后马上离开。

“奉孝,你说我们这做法跟董卓有何差别?不都是祸乱百姓吗?我们还是正义之师?”袁熙神情看似淡然地问道。

郭嘉也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在这乱世,人命值何钱?一般人卖去做奴婢,还不如一匹马贵。”

“那是我太妇人之仁了?”袁熙又问道。

“公子如果行儒家的仁政,那就不会毫不犹豫地,同意迁移他们来土鼓了。”郭嘉看了一眼袁熙答道。

袁熙自嘲地笑了笑,说道,“那就伪善,虚伪,做作了。”

“恰恰相反,这才是我欣赏公子的地方,处事冷静果断,有时又不失率性。像这次,怜悯归怜悯,但下起决心毫不犹豫。此方是真性情。”郭嘉面色一整,肃容说道。

袁熙被他那么一说,心里好受了些,自我安慰道,“也是,比起董卓来,我们不知仁慈多少倍了,他们恨我也罢,将来我会还大汉一个安宁和辉煌的。”

于陵土墙上,张郃指挥着兵士,加紧叠起石块土块,长梯形大盾也竖立起来,掩护几辆宝贵的床弩。

几辆简易的投石车也被搭好,摆在城墙后面,以待敌军来袭。

城中百姓家中物资能用的,小如门板,也都给征用过来,嗯是借,对的,是借,解释权归袁熙所有,这有立牌坊之嫌。

等郭淮将最后一批箭支、粮食等物资运到后,不怎么牢靠的城门,就被张郃下令从里面封死起来。

张郃记住了路过土鼓时,袁熙对他说的话,“请将军不计一切代价,守住于陵五日。”

于陵城小,张郃就让多余的兵士,驻扎进城中人家里,也让他们在街道上挖开壕沟,筑起简易工事。

田楷军大队开到于陵附近,大军还没有安营驻扎,就有五千步卒被气恼的田楷调集于此攻打城池。

在田楷看来于陵城小,易攻难守,肯定经不起几番进攻。于是他进行了几波强攻。

不过他没有料到的是,冀州军会部属重兵防守这里。

田楷军两千弓箭兵一字排开,缓缓地靠近了城墙,三千步卒带着临时制造的几辆简易云梯跟在了后面。

田楷军弓箭兵跨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逼近了城墙,终于进到了城上弩箭的攻击范围。

“大人,弩箭射不?”一名牙门将向张郃问道。

张郃摇了摇头,吩咐道,“让大伙躲好在盾下,待敌方步卒靠近再射。”

很快密密麻麻的箭雨抛射而来,落到了守城的张郃军头上。

好在事先有了准备,他们不但有大盾,还拆来了门板等物覆上生牛皮。

除了中箭者的哀嚎声,就只有箭支钉到盾和门板上的“嗒嗒声”。

张郃一向治军严谨,这支军队虽然经过的大战不多,但士卒的战力还是一流的。

一阵阵箭雨过后仿佛万籁俱静,片刻后才传来底下田楷军弓箭兵和步卒的跑动的脚步声。

“撤盾!”张郃一声高呼。

云梯已经架到了不是很高的城墙上。

“全部,射!”张郃再次高呼。

弓弩兵不需再吩咐就搭上羽箭,向下面田楷军步卒平射起来,两轮后田楷军步卒趴到一大片,剩下的都竖起盾牌,或是伏地躲藏。

城上的兵士也同时将石块檑木向下砸去。

因为准备不充分,田楷军缺乏强力的攻城器械,弓箭兵又迅速被城上压制住,无奈下田楷下令退兵扎营,城墙下面留下了一地尸体。

田楷军大营。

看着底下一个个互相推托的属下,田楷怒不可解。

他恼怒的是,同样是个小小的于陵,冀州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克下来,而他两次攻城都失利。

“大人,不如分兵留一部兵马,防范于陵城的冀州军,余下主力驰援济南城。”一名别部司马建议道。

另一名都尉立即反对,说道,“不行,我军粮秣辎重皆囤积在沿途,源源不断地运上来,如果与围成的冀州军相持不下,而于陵的冀州军又切断我军粮道,那后果不堪设想。”

“是这个意思,现在我军兵卒并不多,不宜分兵,以防被逐个击破。”田楷道。

田楷握拳厉声下令道,“明日起,全军步卒分三部轮番攻城,一定要在太阳下山前拿下于陵,我亲自领兵在后督战。”

下面一些将官虽然不愿强攻,但不得不领命称诺。

入夜,齐国清沓。

城门尉邓义正带着一队兵士巡视城防,此时天气转凉,因为还没有到发放冬衣的时候,所以夜里巡逻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邓义巡视一周后回到城墙上的瞭望台,兵卒生起火后,邓义跟几个兵卒就烤起火来。

因为地处后方,守军也就懈怠了许多,城墙上的兵卒也三三两两燃起柴火取暖打盹。

暗处,一条带着铁钩爪的绳子被抛到城墙上,随着悉嗦声响起,一个身穿黑衣的汉子爬上城头。

黑衣汉子将身上另外几条绳子绑紧后,抛了下去,不一会又有几人爬上城头。

因为清沓是小城,城墙不高,所以攀爬起来不怎么费力,一会后,二十多黑衣汉子都爬上城墙来,他们猫着腰小心奕奕地隐藏在了城门附近的暗处。

瞭望台里,邓义跟几个兵卒侃了起来。

“大人,你说冀州人是怎么样的啊,听说他们在冀州打败了公孙瓒大人,这次我们对上冀州兵是不是很危险啊?”一名兵卒问道。

邓义不过一百人将,现在被委派驻守清沓做了城门尉,他是公孙瓒军中的老兵了,但上次界桥之战他没有参加。

“娘个球,冀州兵比起咱幽州男儿来差远了,上次在冀州开战时老子不在,不然定要斩几个冀州军大官来领取军功,这不正好,让咱们有了砍冀州兵的机会,可惜被派到这守门。”邓义吹嘘道。

几名兵卒半信半疑,但主官这么说他们也就安心了不少。

就在邓义向几人吹嘘战绩时一个兵卒跑了进来,禀报道,“大人,外面有几十骑从临淄赶来,说是传急报的。”

“妈的,还让不让人安生了,半夜的,也不知道不能开城门的吗。”邓义虽口上骂,但还是要去看个究竟的,耽搁了军情是要被斩头的。

在城门处邓义看到了城门下的几十骑,那几十骑也打着火把,从铠甲战袍上看确实是自己人,并且还是从后方来的,这让他安心不少。

“明天赶早再开城门,你们将就一晚。”邓义喊道。

“你小子哪个!知道不知道我们有紧急军情,要征调城里的辎重,耽搁了州牧大人砍你的脑袋就好,别把我扯上去。”底下一名骑士喊道。

邓义也来火了,厉声道,“你不知道吗,除非有加急军令不然晚上不不能开城门的,你先把军令文书送上来检验。”

说罢他让兵卒吊下一个篮子,底下一个骑士放了本文书进去。邓义接过了文书,让兵卒取来火把照亮。

就在他凑近想看时,一支羽箭毫无征兆地洞穿了邓义的咽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