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一品 > 第一卷西域风云起 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先生

一品 第一卷西域风云起 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先生

作者:奕辰辰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7: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孩儿的话听得赵让心一缩。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身上都有一种原始的特性。这种特性更贴近于最本质的**,那就是生存。为了生存,或者活的更好一些,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一个问题就能换来一个煎蛋,纵然这煎蛋用的油很恶心,味道也很奇怪,但也是难得的美味。

不过好坏都是对比得来的,小孩儿没有吃过其他地方的煎蛋,自然就会觉得全世界的煎蛋都是这个样子这个味道。

只用动动嘴就有煎蛋吃,这已经是天上掉馅饼了,他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利。

“第一个问题。”

赵让开了个话头,却又停住。小孩儿眼巴巴的盯着他,更盯着他手里的煎蛋。

猛然一下问起,赵让还得好好想一想。很多事一旦被做了规定,就会让人手足无措。

“做这煎蛋的人,是不是聋子?”

张三也没想到赵让第一个问题竟然会问这个。

明明已经知道了答案,为何还要再问一遍?简直是他浪费了……

小孩儿也没想到赵让的第一个问题竟然会这么好回答。

那店主是个聋子的事情,荷花巷里谁不知道?

根本不用付出任何就能知道的事情,却就能挣来一个煎蛋,小孩觉得赵让简直是个傻子……

但他还是认认真真的的点头回答。

“第二个问题,你家在荷花巷中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倒是有点意思了。

想要了解整个荷花巷,就得从一个点入手,然后由点成线,最后铺开。

“不许想,直接说!不然就没有煎蛋了!”

赵让晃了晃手中的煎蛋,语带威胁的说道。

小孩儿顿时急了,连忙说道:

“没有想,没有想,我家是卖耗子药的!”

“耗子药?”

“对,就是药死耗子的药。”

大威也有这样走街串巷,卖耗子药的小商贩。他们大多提着个笼子,里面装上好几只耗子。待往来人流聚拢过来的时候,就捉出一只耗子来,将药喂进去。不多时,耗子就蹬腿撒气,一命归天,借此佐证他的要不但管用,而且很灵。看客们看的热闹,一包药才区区一枚钱,许多人都图个乐呵,买一包回去玩。殊不知这卖耗子药的商贩,给做演示的耗子喂的是真药,卖出去的都是掺了假的。即便有用,也没那么灵!

过几日众人要是再寻来,说他的药不管事,他便说是那人买的少了,趁此又再赚一笔。这样来去几回,等于把一份药分了好几次卖,也就多赚了好几倍的钱。

所以卖耗子药的人家,一定会养耗子。不然出去摆摊的时候,他用什么来演示?

“你家养了多少耗子?”

小孩儿有些诧异,但他还是一五一十地回答了:

“我家不养。因为巷子里太多了,需要的时候抓就好了。我爹说养耗子很麻烦,还要浪费吃的。”

这个回答赵让很满意,点点头便开始下一个问题。

“这条巷子里的商贩,都有做什么的?”

小孩儿沉思起来,还不住地掰指头。赵让没有催促他,因为这个问题对一个小孩儿来说,算明白的确需要时间。

“摊饼子的,卖药的,卖酒的,还有出力的,泥瓦匠,打铁的……还有……”

“哦!还有个老先生!”

“老先生?是做什么的?”

赵让见小孩儿把老先生单独列出来,这人该当是有些特殊。

谁料这次小孩儿却没有回答,笑嘻嘻的看着赵让,指了指他手里的煎蛋。

“老先生是谁”,这是另一个问题了,照例得给上个问题的煎蛋才行。赵让刚才连轴问忘了给,但小孩儿可记得清清楚楚。

又给了一个鸡蛋,小孩儿揣在兜里后,才回答道:

“老先生是荷花巷里的人对他的尊称,因为他读过书。”

“老先生是个读书人?”

赵让反问道。

小孩儿显然还不太分得清读过书和读书人之间有什么区别,贸然回答又害怕被赵让视为说谎,便含含糊糊的故作言他。

“好了好了,你继续说罢,说完我再问。”

小孩儿松了口气,继续说道:

“白天他在市集里帮人代写书信,晚上就去城里热闹的地方卖玩意儿。”

“他的玩意儿都是自己做的,可有意思了!你等着,我拿给你看啊,老先生送给过我一个!”

小孩儿说着就往一旁跑去。

他的家,并不是地面上的房子,而是个半地下的窝棚。这样的地方别说是住人了,估计连老鼠都会嫌弃。

钻进又钻出,总共只花了几息时间。

再冒头时,小孩儿手里拿着个小泥人。

赵让看神情和穿戴,和这小孩儿一模一样!

“这是那老先生做的,送给你的?”

小孩儿点点头。

这是他唯一的宝贝,所以保存得很好。即便是在那样的窝子里,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所以老先生白天给人代写书信,晚上就做泥人出去卖钱?”

小孩儿回答道:

“没错,老先生捏得可好了!你往他面前一坐,一刻钟不到,他就捏好了。”

赵让将自己手里剩下的煎蛋在小孩儿面前晃了晃,说道:

“最后一个问题,回答了,这些都是你的。”

“老先生住哪?”

小孩儿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全部的煎蛋,赵让也得知了这位老先生的具体住处。

他觉得如果有商贩能提供线索的话,应该就是这位老先生无疑。

首先是因为他识文断字。

读过书的人,待人接物就会不同,遇见奇怪的人奇怪的事,往往会多动动脑子。另外是他有泥塑的手艺,能把小孩儿捏的那样惟妙惟肖,说明他的眼神很好,观察力很强。

并且他晚上还会去城里热闹的地方摆摊。

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全王城里估计都不太多。荷花巷里能找到一个,已经是撞大运了。

不管这老先生昨晚去没去到青衫客栈,赵让都准备去碰碰运气。

小孩儿给他的地址没有错。

老先生住的地方,和其他人不同。

他的屋子,外墙的泥灰抹的很整齐,连毛边都没有。顶上还铺了一层瓦,和周围的破败有些格格不入。

左右一瞧,就能看出老先生的房子算是这条巷子里顶好的了!看来代写书信和捏泥人这两样活计,的确要赚得比旁人多不少,让他在荷花巷里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

可小孩儿却忘记告诉赵让,这个时候,老先生并不在家,所以赵让扑了个空。

老先生代写书信的摊子,每天下午才会摆出来。早晨睡醒之后,他会去荷花巷中的茶馆里喝一壶刚好的奶茶,吃两个烤包子,然后就去往巷子的最东头,游耍半日。

最东头紧贴着单夜国的王宫,并且还有一道早已废弃的偏门可以径直通往宫内。宫中许多人在不当值的时候,都会偏门中偷偷溜出来,在荷花巷中玩乐。他们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叫做藏钩。

藏钩玩起来很简单,一人手握一枚玉钩,让人猜猜是藏在左手还是右手。若是想增大难度,便可以好几个人传来传去。这种戏耍的方式,即使藏钩的人不出千,能猜对的几率也低得可怜。更何况藏钩本就是一种庄家用来做局的乐子,割的就是那些钱不多,却又头铁的老赌棍的口袋。

老先生有一技傍身,日日有进账。他虽然不是老赌棍,但却是个老光棍。

一个没有家的男人,是根本不愿意回家的。家中冷冷清清,只有一人枯坐,还不如在外面,哪怕听不认识的人吹吹牛,也是个热闹。

所以老先生每天都会去和他们玩藏钩。

输多赢少自是不必多说,但老先生每次只带固定的大钱,输完了笑呵呵的拍屁股走人,去市集中支起摊子。因此他虽然每次输的钱不多,但胜在细水长流,那些人自然都很乐意同他玩乐。毕竟一个每日都来送钱,又从不发脾气的赌徒,是极其少见的。

赵让有些后悔自己没再多问那小孩儿两个问题……起码该确定下这会儿老先生到底在不在家。

最后还又经过了好一番折腾,才最终摸索到荷花巷最东头处。

这里简直是赌徒们的天堂!

麻将、牌九、骰子,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人斗虫!

只不过他们斗的虫子,并不是蛐蛐,而是从戈壁滩上捉来的蝎子。

戈壁蝎尾巴高高翘起,在芨芨草的驱赶下,捉对厮杀,不要命的把自己的毒钩狠狠的插入对方的甲壳之中,杀得有来有回,却是要比斗蛐蛐刺激十倍不止!

赵让仅看了一小会儿,就入了神,心中已经暗暗有了支持的对象。

“看,一枚钱。下注两枚起,随便看!”

一个皮包骨头的中年人冲赵让伸出了干瘦的手掌。

赵让倒是想给,可他身上一枚钱都没有,只有一块块打着通宝钱庄火漆的银锭。

这样的银锭在荷花巷中拿出来太过骇人,赵让只能转头看向张三。

张三也很是窘迫的对赵让耳语道:

“爷……我身上的散钱,刚才买煎蛋已经都用完了,现在怀里就揣着您给我的那块大元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