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名!圈禁!尽株连!

大明嫡子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名!圈禁!尽株连!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多名已经位极人臣,站在大明朝堂最高处的各部司坐堂正官们,纷纷躬身面对大明新晋监国。

朱允熥好似方才瞧见这些臣工们的到来,脸上露出意外的表情,转身脑袋虚点,脸上露出诧异:“诸位臣工这般快就过来了,宫中可曾为诸位送去饭菜?”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的暗了下来,宫中各处都亮起了灯火。

以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为首的十数名朝堂大员,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

朱元章汲取前朝历代经验,在相继发生胡惟庸等大桉后,大明朝已经彻底的没有了丞相这一总领朝政的官职。

如今的吏部尚书詹徽,便隐隐成了文官头领。

见朱允熥头一句问话,就是在询问自己等人可曾用过晚膳,哪怕只是客套,这位吏部尚书心中也是微微一暖。

詹徽脸上带着笑容:“回禀监国,宫中半个时辰前已经命人送了饭菜,臣等都已用过了。”

在他身边的官员们,亦是露出笑容,小声的附和着。

能有一位上来只问他们有没有吃饭的监国,无疑会让这些官员觉得更加亲切。

朱允熥点点头,随后又拱着手,在詹徽等人不解的目光中,竟然是微微躬身施礼。

詹徽等人赶忙错开身子,不给实收了大明监国的这个礼。

朱允熥却是微笑着感激道:“太子病疾昏迷,陛下有恙,这些日子应天城不曾有乱象出现,朝中各部司衙门井井有序,全都仰仗诸位臣工辛劳。”

“臣等不敢。”

“此乃臣等职责所在。”

“食君之禄,当思为君分忧。”

“臣等当不得见过如此抬爱厚赞。”

一时间,朱允熥面前这十数位官员,纷纷躬身还礼,口出谦辞。

倒是众人间,眼神无声的交流着。

自己这些人往日里竟然不曾发现,淮右郡王竟然还有会如此仁厚的一面。

朱允熥这时才收敛脸上的微笑,让出身位:“陛下先前有些不适,虽进了参汤滋补,但近来终是身子虚弱的紧,这时召见诸位,还是要以简短为要。”

这话是要詹徽等人,少说些这几日朝中积攒下来的政务,好让皇帝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詹徽等人自是一一点头答应。

再看向淮右郡王的时候,那眼神里已经是抒不完的满意和赞许了。

如今这位监国,待臣子以仁厚,待亲上以纯孝。

足可谓国朝之幸啊!

众人也不敢走在朱允熥前头,以詹徽为首的,纷纷带了殿门一侧。

“还请监国先行。”

朱允熥这时候也不再推辞,默默点头,在众人的注视下,率先走进殿内。

詹徽等人看着朱允熥走在前面,这才安下心来,跟了上去。

只是这一路上,众人的眼神却是在不断的交流着。

今天宫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场的人也都不是聋子、瞎子。

玄武门那边听说死了好几百人。

东宫如今还被凉国公带着人给围了起来。

加之先前他们到来时,还看到宫中的内侍在这殿门前擦洗地上的金砖,而一旁正在被内侍们送走的广陵郡王,那满脑袋的血渍,更是清晰无比。

这些官职人臣之巅的仕途老手,又如何猜不出来究竟是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原本他们心中寄希望于,大明朝未来能多出些仁君,少些莽撞行事的君王,而一直对广陵郡王青睐有加。

如今看来,这位淮右郡王才是大明朝不可多得的宗室翘楚。

而且经过今日宫中变局,朝堂上的有些事情也大抵是要定下来了。

这些人心中各有揣测和图谋,不多时便跟着朱允熥到了朱元章面前。

朱允熥轻步上前,到了正靠在软榻上闭目歇息的老爷子身边,弯腰低身,小声提醒着:“爷爷,各部司堂官到了。”

朱元章似乎是睡熟了,就连朱允熥凑在耳边呼喊也听不见。

朱允熥低叹一声,看了眼躬身低头矗立着的官员们,再有了他先前的提醒之后,这些人倒也没有诧异,只是目露担忧,大概是在担心皇帝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吧。

就在他犹豫着,是不是要继续叫醒老爷子的时候。

却见朱元章从嗓子眼里发出一道疲倦的呻吟,而后扭动着脖子,缓缓的睁开双眼。

朱元章头前一眼,就盯着弯腰站在身边的朱允熥。

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而后羊装做怒的身后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责备道:“挺直了腰,年纪轻轻的,别耽误了长个子!”

“是是是,爷爷教训的是。”

朱允熥脸上堆着笑容,点着头挺直腰板。

这幅天家含饴弄孙、承欢膝下的场面,让詹徽等人心头顿时泛起了阵阵的涟漪,浮想联翩起来。

待到这时,朱元章才目光转向面前的臣子们。

他轻声开口:“都来了啊。”

“咳咳……咳咳咳……”

还未等詹徽等人进礼,就见朱元章已经是接连的咳嗽了起来。

在詹徽等人的紧张注视下,皇帝的脸色更是一阵煞白,一阵涨红的变化着。

朱允熥赶忙再次弯腰,配合着老爷子,伸手在对方的后背上轻轻的拍打安抚着。

詹徽等人躬身作揖:“臣等参见陛下,万望陛下圣体安康,福寿绵延。”

朱元章自嘲的笑着摇头,伸手摆摆:“咱今年也六十有四了,便是放在当年的孤庄村,也足可以称得上一句高寿了。不妨事,不妨事。”

詹徽等人瞧着皇帝这幅光景,就好似那垂垂老矣的老人一般,心中愈发的不安起来。

难道皇帝在经受了接连打击之后,真的要一病不起了吗。

心里想着事,詹徽等人的目光,不由小心翼翼的看向里面躺在床上熟睡着的太子爷。

最后,他们才默默的看着还在为皇帝安抚后背的朱允熥。

联想到今天皇帝刚刚命淮右郡王监国,詹徽等人这时候已经将所有不该想的事情都想了一遍。

朱元章则是再次开口道:“目下叫你们过来,是咱还有些事情要与你们说清的,面的最后谁也不好处理,没人敢拿主意。”

没人能处理好,也没人敢拿主意。

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詹徽当先出班上前:“还请陛下示下臣等知晓。”

朱元章叹息一声:“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想必今日宫中发生的事情,你们都有所耳闻了吧。”

这时候,詹徽等人才反应过来,皇帝是要解决今天的事情了。

也只有社稷到大明国本社稷的事情,才称得上没人能处理好,没人敢拿主意。

因为这是大明皇帝专属的权柄!

只是这话对于詹徽等人来说不大好接。

詹徽只能是低头嗯了一声,小声道:“臣等有所耳闻,却并不知晓其中详细……”

在这位皇帝面前,不能撒谎,但也不能说自己都已经猜的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朱元章点着头,又是一声叹息:“哎……都说家事难断啊,你们又如何能知晓了清楚。”

在众人以为皇帝还要拉家常的时候。

却听朱元章言辞忽的拔高,严厉起来:“今日宫中生了兵变叛乱,意图刺杀淮右郡王!事涉东宫,此行可恶,其罪该死!”

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自揭伤疤,自报家门的将这件事情给挑出来。

而朱元章却是在詹徽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如何应答的时候,就抢先开口道:“太子继妃吕氏,虽以伏法,但涉……”

“爷爷!”

朱允熥眉头不断的跳动着,忽的开了口,硬生生将朱元章接下来的话给打断了。

在詹徽等人不安,朱元章不满的注视下。

朱允熥苦笑一声,身子弯的更低,小声说道:“爷爷,二哥先前在殿外几乎是磕的血肉模湖,险些就要昏厥过去……唯有一件请求,就是希望爷爷能……能……他愿一力承担……”

监国当真是个仁厚纯孝的人啊!

眼看着能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机会,却被朱允熥拿来求情。

詹徽等人心中便是一阵感叹。

朱元章更是不满的冷哼一声:“愚蠢!他那时愚孝!全然不知道他自己是在做什么事!今日生的这些事情,便是他能求下情来的?国法何在!”

咳咳咳咳……

咳咳……

皇帝似乎是盛怒至极,骂完之后便是一连串的咳嗽。

朱允熥拍打着老爷子后背的手不敢停下,继续小声劝说着:“终究不曾有什么不可挽回的局面出现,爷爷您莫要动怒,万不可因为这些事,让您身子受累。”

朱元章冷声着。

目光却是渐渐的软了下来。

他抬头看向面前拱立着,不敢开口说话的官员们。

良久之后,方才再次开口道:“朕!要夺了太子继妃封号,贬为太子嫔,另选坟茔之地埋葬。广陵郡王举止有失,难为重担,秉性羸弱,偏听偏信,着夺郡国,以皇孙之身,往中都凤阳皇城,独身省过。”

朱元章将对吕氏和朱允炆的惩处说出后,转口又道:“东宫太子嫔身边宫娥内侍,尽诛!禁军亲卫周骥,引兵谋逆,诛!江夏侯周德兴教子无方,纵容逆子,诛九族!玄武门谋逆禁军,诛三族!”

将今日宫中所有参与谋逆之人,统统定罪之后。

朱元章疲倦的看向面前的臣子们。

“尔等领旨,草拟圣旨,明发朝堂,通晓天下。”

太子嫔已经伏法薨了!

这是詹徽等人如何也想不到的结果,而如今广陵郡王更是被直接夺去宗室郡王名号,被发配中都凤阳皇城圈禁。

至于东宫宫娥内侍、周骥及周家,以及今日参与谋逆的禁军株连三族、九族,则又要牵累数千颗人头落地。

大明朝再一次的血雨腥风了起来。

“臣等领旨。”

詹徽心中泛起一丝不明的感觉,领班带头领旨。

而朱元章的话却不曾说完。

在众人准备告退之时。

朱元章已经拉着朱允熥的手,将他推到了众人面前。

在詹徽等人疑惑的等待下。

朱元章似乎是用尽了全身的气力,缓缓开口:“太子病重,朕抱恙,皇孙稳重,纯孝仁厚,通晓文武,熟稔朝堂,列祖庇佑,当于国朝为难之际,临危受命,担当重任。

拟招,着各部司筹备册封皇太孙之典。

即日起于殿外御门监国,闻奏国事,百官勠力,不得有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