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小日子过的老惨了

大明嫡子 第一百五十一章 小日子过的老惨了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您去忙吧。”

正待朱允熥还要解释一下的时候,汤鹊清已经轻眉娇柔的望着他,温柔细声的说了一句。

汤鹊清望着眼前这个注定要相伴一生的男子,脸上柔情似水,心生怜惜。

在朝中士族子弟,还在附庸风雅;中都将门子弟,还在打马游街的时候。

面前的男子,却已经担起了大明朝的社稷之事。

汤鹊清双手盖着朱允熥的手背,轻轻的推搡了一下,轻柔道:“听说您最爱喝庐州府那边的土鸡汤,先前您还没回来,妾身已经弄好下锅,文火慢炖。等您忙完,回来正好可以喝了。”

这是完全进入到了角色之中。

朱允熥已经是站起身,拉着汤鹊清的手,轻轻的拍着。

在汤鹊清平静的目光诸事下,朱允熥向着连廊外走去。

“臣等参见皇太孙。”

东宫偏殿茶室,已经歇了一会儿的解缙、夏原吉、铁铉三人,听着脚步声从外面传进来,赶忙放下茶杯,纷纷起身施礼。

别了儿女情长,从莲池赶过来的朱允熥,随意的挥挥手:“都坐吧。”

说着话,他自己已经是坐在了主位上。

跟在身后而来的小太监雨田,躬着身子上前,为他倒了一杯金黄的茶汤。

朱允熥脸色如常,目光却是澹澹的看了他一眼。

雨田赶忙低下头,小心翼翼的放下茶壶,双手恰在一起,脚步无声的退了出去。

如此之后,朱允熥的脸上方才露出一抹笑容看向面前重新坐下的三人。

如今的解缙三人,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本身在朝中的官职和事情外,更多的则像是皇家秘书一般的存在。

解缙和铁铉的脸上都带着从容,唯有还兼着户部清吏司之事的夏原吉,面色踌躇,气色不振。

今日才在老爷子那边听闻了国库空虚,朱允熥微微一笑,饮了一口茶,澹澹的询问着:“可是在为钱粮之事发愁?”

解缙和铁铉两人,当即看向这几日都不曾与他们一起出去吃酒的夏原吉。

夏原吉无奈的点着头:“夏税还未解送到京,可朝廷每天都要用钱,尚书大人已经急的上火,嘴角都出了好几个泡,臣这算是轻的了。”

朱允熥点点头,忽的两眼笑眯眯的盯着夏原吉。

被皇太孙这般表情盯着,夏原吉不由的心虚了起来,后背更是一阵阵的发麻。

他觉得指定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在自己头上了。

夏原吉迟疑着小声开口:“皇太孙要……”

朱允熥则是大手一挥,显得格外的澹然,随后都囔着随口说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陛下今岁的万寿节,今日定了下来,是要办的,本王自请接下了这件事,也在陛下面前拍着胸膛做了保证,今岁定是要办的风风光光热闹些!”

听到这话,夏原吉只觉得眼前一黑,满脑子嗡嗡的响着。

这哪里是要办的风风光光。

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写着,两个斗大的墨字。

要钱!

解缙和铁铉两人坐在一旁,眉目带笑,两人默契的端起茶杯,借着喝茶的功夫,偷偷的对视一眼。

这几日,他两对夏原吉也算是知根知底了的。随着他们三人入宫参赞国事,三人在朝中的隐形地位,明显抬高。

而随之带来的结果就是各自在衙门里,所承担的事情也越发的多和重要起来。

可不论是翰林院学士还是礼部给事中,办的事情再忙再重,也远比不上户部这等本就事务繁杂的衙门。

夏原吉这些日子,虽然还只是清理司主事,但办的事情可一点不必那些个郎中轻,甚至就连户部的侍郎都时常跑到他面前,拿着些有的没的事情要与他商议。

所为的不过是为了一个广结善缘四字。

夏原吉得知今年朝中要有大办陛下的万寿节,无力的张着嘴:“皇太孙,这事不会是您在陛下面前提出来的吧?”

依着陛下的性子,今年又是个多事之秋,无论如何也不会想着,要给自己的万寿节大办特办,还要办的风风火火。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自家这位皇太孙的主意了。

瞧着夏原吉那一副随时都要眼睛一瞪一翻就要倒下的摸样。

朱允熥也不再与他逗笑,正色道:“放心吧,户部没钱,数着钱过日子的光景,不会再有多久了。今岁爷爷万寿节的一应开支,不用户部操心半分。”

“当真?”夏原吉心头一热,赶忙起身询问着。

回头方才反应过来,姗姗的露出尴尬的笑容,又默默的坐了下来。

朱允熥点点头,交代道:“这几日,维喆兄先将直隶驿站数目、人员、占地等详细整理出来,再将大明境内有数的驿站详细,也拿出来。这件事若是做好了,朝廷每年收益不下数十万两,更会成为一项惠及百姓的仁政!”

夏原吉闻声眉头一挑。

皇太孙要对朝廷下手了?

不仅仅是他,就连刚刚还在看戏的解缙和铁铉二人,也不由的看向皇太孙。

他们在朱允熥身边已经不少时日,哪里看不出这位年轻的皇太孙,对朝堂之上诸事,有着无数的想法。

朱允熥见三人都目露犹豫,知晓他们以为自己这个时候,就要动手,推动自古以来所有官员都畏惧和忌惮的两个字。

改革。

他笑道:“不过是为朝廷增添些进项,不会大动干戈,也不会与民夺利。”

解缙闻言,笑着附和道:“皇太孙仁厚,臣等也就放心了。”

朱允熥微微一笑,转口道:“既然是要替爷爷办万寿节,大明地方上的官员,依着时间大抵是赶不过来的。

直隶地方上要说一声,今岁就在京官员,余者不必入京,更不得送贺礼入京,凡是有违者,朝中自当下旨申斥,严重者,当交有司惩处!”

大办特办,办的风风光光,也不是说就要大明朝的地方官员都入京来。

解缙三人见到朱允熥如此安排,心中更是大定。

不然但凡是这等皇帝万寿节的事情,地方官员倾巢而出,沿途开销便要耗费朝廷无数的钱粮。

更不要说,这些地方官还要为皇帝挑选贺礼,这笔账终究是要算在地方百姓头上的。

只是这个时候,朱允熥再次转口道:“但是,如今我大明朝开国亦有三十四载。京中亦有不少外域番邦属国使臣,要与他们知晓,此番万寿节,他们要入宫来,要聆听我大明朝皇帝的谕令。”

这话题怎么又从驿站跳到了番邦属国身上去?

解缙三人再次目光无奈的对视了起来。

倒是礼部给事中铁铉,忽的开口说道:“说起来,皇太孙可能不知晓,那倭国这几日同时有两批使臣在松江府那边下了船上岸,算起来正是今日入城。”

大明朝前些年和倭国的关系很不好。

洪武初年,倭国更是将大明派去的使臣给杀了。后来,朱元章为了缓和东南沿海倭患,这才算是忍气吞声,再次派出了使臣,倒是没有再被干掉,但与倭国的关系也不曾有多少进展。

朱允熥也不曾想到,那小……倭国今年竟然排了使臣入京。

解缙和夏原吉两人则是不知倭国国内详情,疑惑的询问道:“两批时辰?这是为何?”

铁铉笑了笑:“听松江府那边说,这些年倭国国内不怎么太平,国内分成了两伙人,一直在争斗。”

闻言之后,解缙旋即幽幽开口:“所以,他们是这是入朝来,为了求助我大明?”

铁铉想了想,点头道:“松江府送到礼部的奏呈说了,那两伙人情形完全不同。几乎是同时下船,一伙人趾高气昂,衣着装扮也颇为精致。倒是另一伙人,就显得……那日子似乎过的挺惨的……”

《仙木奇缘》

解缙、夏原吉两人顿时发笑。

夏原吉这时也是忘了户部的烦恼,开口道:“那必定是有求于我大明的了。不然那也不会掐着这个时间点,同时入朝。”

解缙则是看向朱允熥:“皇太孙,倭国于我大明,最要紧的便是东南沿海倭患,这次或许我朝可以借此机会,令东南沿海一带压力减轻,我朝断不可错失了此等良机。”

东南沿海的倭患,有倭国境内穷苦子民自发行为,也有南朝为了劫掠资源运回国内。

若是能招抚倭国境内,大明沿海的倭患也必将会减轻不少。

朱允熥这时却问道:“礼部那边,可曾有李氏朝鲜国的消息。”

铁铉皱眉沉吟片刻:“李氏朝鲜在京中一直是有使臣的,不知道皇太孙问此,是有何安排?”

朱允熥嘴角微微一扬:“知晓礼部和鸿胪寺,将此次如今的倭国两批使臣,安排在李氏朝鲜国使臣边上下榻。”

铁铉不由一愣:“倭国此次入朝的使臣,也都放在一起?”

朱允熥瞥了一眼铁铉一眼,澹澹道:“既然都是倭国的使臣,何来安排两处之说?我大明是要尊重域外番邦属国,怎能在大明京师之中,将一国分为两半?”

铁铉有些犹豫,总觉得皇太孙是在憋着什么招数,没有和他们说明的。

可见皇太孙和神采奕奕的表情,铁铉也只能是应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