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过街老鼠

大明嫡子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过街老鼠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名声从来都是双面的。

好名声,臭名声。

这一段时日,被泼尽脏水,浑身骂名的礼部左侍郎任亨泰,几乎是没有一刻能合眼睡个安分觉的。

家里的仆人因为顶着任府的名头,只要出了门就会被人指指点点,更有正义感爆棚的百姓,直接就将手上有的东西,都给丢到任府仆役身上。

以至于现在,整座礼部左侍郎府,如同一座死城,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走出府门。

府里,更是死一般的沉寂,下人们在路过老爷和夫人们的跟前,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那个父母早亡,孤身一人被同族长辈欺负,而被任亨泰收留在府上看成了亲闺女养着的外侄女,在这几日里已经足足闹了三次要上吊以洗刷自己和伯父的清白。

那个好赌好色的侄子,也被族中的长辈给狠狠的毒打了一顿,在出了洪武门前百姓为任亨泰喊冤的事情之后,直接被任家的长辈给丢到了任亨泰家中,直接跪到昏厥过去。

肚子已然到了临产的侄媳,整日里以泪洗面,在任亨泰的夫人面前,几乎是将所有的骂名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今日里,脸色枯黄,顶着一双黑眼圈,满头乱发的任亨泰,正呆呆的坐在自己的书房门前,仰头看着那碧蓝的天空。

如今应天城闹出了这么一桩事情。

原本还想着坐上礼部尚书位子的任亨泰,已经再无所求,甚至他觉得自己等到城中百姓的怒火和愤怒消退之后,自己就真的该写一道奏章,呈上去向皇帝乞骸骨告老还乡。

“老爷!”

“老爷!”

“出大事了老爷!”

正在任亨泰想着,自己应该如何去写这一道乞骸骨的奏章时。

院外传来一阵家中仆人的呱噪。

这让任亨泰顿时心生不悦,皱起眉头。

直见已经伺候在他身边多年的老仆,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到了自己面前,手中还不断挥舞着一张纸。

“何事如此急急燥燥,成何体统。”

任亨泰习惯性的骂了一声老仆,目光却被那张不断出现在眼前的纸张吸引。

从后院一路跑到这里,已经是满头大汗的老仆,喘着粗气,吞咽着口水,伸手在脸上胡乱的抹了一把,气喘吁吁的将纸张送到了任亨泰面前。

“老爷,老爷。事情反转了!老爷不用辞官回乡了!”

不用辞官?

任亨泰眉头一挑,赶忙站起身,随后又弯下腰将老仆手中的纸张拿了起来。

趁着任亨泰看字的时候,老仆欣喜若狂道:“老奴也是今早偷偷出门为家中买菜的时候才知晓的,昨日咱们的街坊邻居,还有乡里熟悉的人家,都跑到洪武门前为老爷您喊冤了呢。”

“大伙不光是为您喊冤,还将咱家的事情,老爷的善举,都一一告知了城中百姓们。”

“现在,城里头好些人家都开始扇自己耳光子,声称悔不当初那般口舌于老爷您呢!”

此时任亨泰一边听着老仆的话,一边疾目在纸上游走着。

不大的功夫,便已经将满纸的字读进了心中。

“好啊!”

“好哇!”

“老夫如今倒是要看看,那帮使下三滥手段的家伙该如何自处!”

……

“你说,昨天这纸张的消息,是不是真的?”

“什么真的假的,这还能有假啊。”

“那帮半截埋在土里的老家伙们,真的能干出这等事情来?”

“怎么就不能了?”

“可咱昨晚上就找了识字的人,他可是一字一句给我说了这上面的内容。就咱们应天府城外那家人,那老头子平日里看着良善,还时常开设粥铺接济周遭。没成想,竟然在灾年买乡下还不过十岁的小丫头冬日里暖脚。”

“哼哼!暖脚算得什么,说不得暖了脚之后还要暖什么地方!”

“当真是造孽啊,真真该死!”

应天城里,其中某一处茶馆,如同其他所有可以供人闲聊的地方,齐齐的在上演着一场新的八卦绯闻。

张家茶铺里,一张桌子前聚集了二十多人讨论着昨夜里突然多出来的八卦。

“可不就是该死,当真是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哎……说起来咱们是真的冤枉了人家任侍郎,若不是他家的邻居还有乡里人说的,咱们都不知道任侍郎做了这般多的天地良心的好事。”

“任侍郎为人高洁,咱不说这个,人家是侍郎,自然度量大,咱昨日还骂了他家,大不了回头咱称两斤肉送到他家赔礼道歉。”

“这是应该的,到时候喊上咱一起去赔礼。”

“娘的,倒是这帮人,真的是该死啊,畜生不如的玩意!”

“对对对!就是这帮没卵子的狗东西!”

一时间,茶馆里纷纷咒骂不已,一副同仇敌忾的模样。

他们对那些让自己白白赔了两斤肉的人,当真是恨到了骨头里。

“你们说,咱这应天城外那家人是知晓了的。但这上头还有其他家,都是哪一户人家啊,真真就是丧尽天良了。”

有人忽然好奇的问了一声,摇摆着脑袋看向四周的好事人。

当即便有知晓内情的人扒拉开面前的人群,到了桌子前又顶了一下屁股,将坐在凳子上的人给挤开。

做足了姿态,安然坐下。

正在众人好奇的等待着解释的时候,那人却是眉头一挑:“口渴了。”

“快!伙计呢!给上茶,上好茶!”

早就不知道被挤到哪里的伙计,立马是从人群外面高呼应了一声,少顷便有顶好的茶水被送了上来。

那人满满的喝了一口往日里不舍得喝的茶水,心满意足的抹了一把嘴巴。

“你们都不会看,这事情还是要循着蛛丝马迹去看的。”

“你们且看,这上面说这家,当家的老祖霸占足足三房儿媳,更是要那些个孙子多多的娶妻回家,好供他享受。这可不就是江西饶州府的那个赵家嘛。”

“还有这个,逼着乡下的佃户和离,将其收在家中,只为了给那已经五十多岁还痴憨的儿子喂奶。又自个收了个因为出落的男生女相,不过十三岁,就遭了毒手的。这是那湖广宝庆府的石家。”

“还有还有,这个上面写着的,自己老妻死了,娶了新妻,自个儿不行,却让自己的贴身仆人,当着自己的面与那新妻媾和的。这是池州府的黄家。”

“还有这个……”

随着那人的一一道来,整个茶铺里不断的响起一阵阵的倒吸凉气声。

正待这时,忽的茶馆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一阵叫喊。

“那帮丧尽天良的老东西在狮子山上!”

“快去看看那帮丧尽天良的到底有没有脸!”

轰的一声,整个茶馆里都热闹了起来,所有人统统都窜出了茶馆。

伙计的还在后头要追讨茶钱。

掌柜的从柜台后面爬了起来,看着外面人头攒动,拍响柜台:“要甚钱!关了铺子,随咱一道去狮子山!”

……

从应天城上空看下来,整个城里的人员流动,在这一刻呈现这一众怪异的动线。

所有的大街小巷,人们都在齐齐的向着西边赶过去。

而在不大的狮子山下,早已是人声鼎沸。

狭窄的登山道路上,已经是挤满了百姓,想要冲到山顶。

不大的山顶,坐落着一片宅院雅舍,这个时候大门紧闭。在大门的外面,早先打探到了讯息,赶过来的百姓们,已经是口吐芬芳,在将今早刚买的菜扔进宅院之后,又将地上所有能够捡起来的东西给扔进院子里。

整片院落寂静一片,只有一件件东西给扔进去后发出的砰砰声。

随着越来越多的充满正义感和使命感的应天百姓冲上山,整个狮子山很快就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

姗姗来迟的应天府和上元县官吏差役,只是望了一眼如同蚂蚁一样布满整座山的百姓,几个领头的官员就差点要昏厥了过去。

“快!叫了西城这边的官兵过来!”

“让人去通政司和行人司报信,让朝廷出面!”

在最后的关头,还是最有责任感的应天府通判,大声的喊了一嗓子,然后便是两眼一翻,向后倒在了一名最是健壮而且眼疾手快的差役怀里。

应天府和上元县的差役们,一个个看着自己怀里的昏迷不醒的大人们,畏惧的看了一眼面前满山的百姓,后怕的浑身一颤,赶忙拖着大人们到了偏僻的地方。

又有人去西城的大营寻官兵,还有人往东城跑去通风报信,禀报朝廷知晓此刻狮子山上的情况。

……

狮子山上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应天城。

消息也从宫外传入了宫中。

中极殿偏殿内,大明朝这些年就藩出去的十几位亲王,除了此刻还在浙江道继续背锅任务的秦王朱樉之外,整整齐齐的围绕着老爷子聚在一块儿说着家长里短。

在后殿,也同样有着各家的王妃领着王府上的小女娘们还有年纪小一些的男丁,说着各家男人的长处,当然也只是捡好的说。

偏殿里,朱允熥这会儿正在和朱高炽对垒围棋。

一旁文气点的堂兄弟们则是围着两人沉默观战,只是不断挑起的眉头,和看向朱允熥的那副不解的目光。

无一不是在惋惜,大伯家的太孙竟然是个臭棋篓子。

彭!

一枚黑子落盘,将满盘黑白给砸飞。

朱允熥黑着脸:“且让你一回!”

朱高炽捏着一枚白子,默默的笑着:“是再一回……”

朱允熥愤愤不平道:“我可是太孙!”

边上立马就有一个一时间叫不上名字的堂兄弟开口:“这可是熥哥儿事先说好的,棋盘上不论旁的。”

朱允熥无奈,在自己身上好一阵搜刮,才搜出最后一片金叶子,拍在了朱高炽的手上:“没钱了,你们谁爱下谁下!”

一旁,立马就有一人开始叫嚣着,要让四叔家老大下场。

这时候,偏殿外孙狗儿已经是窜了进来,站在偏殿门口忘了一眼人满为患的偏殿。

见自己插不进皇帝老爷子的身边。

孙狗儿看着在场这帮子老朱家的男儿,只得是跺跺脚高声喊道:“陛下,狮子山那边百姓云聚,要声讨什么人来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