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皇帝今天不在家

大明嫡子 第二百四十二章 皇帝今天不在家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个应天城东城都动了起来。

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动了起来。

坐落在崇礼街南侧的府军卫大营,一批批的官兵,如潮水一般的涌出。

他们是负责应天城防务的,数千人的大动乱,应天府没有阻止的能力,更不要说上元县衙门了。

坐落在白虎街上的锦衣卫衙门,同样有无数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缇骑涌出。

只要那一身飞鱼服,一柄绣春刀在白虎街上亮相,就能让此刻正因为书报局前的动乱,而四处奔走的各部司衙门官吏闻风躲避。

至于这些衙门的官吏动起来的原因,则是因为流血事件的产生,所有人都认为势必会引来太子、太孙,乃至于是皇帝陛下的注意。

有些精明的人,已经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影响很不好。”

坐落在青龙街上的吏部衙门里,独属于尚书大人使用的茶室之中,兵部尚书茹瑺脸色凝重的说了一句。

他对面前那杯刚刚由詹徽冲泡好的茶水没有丝毫的兴致,哪怕这是今年开春从钱塘那边入贡宫中的新茶。

詹徽却是显得不急不慢,悠哉悠哉的为自己倒了一杯茶,颇为享受的先将茶盏置于鼻下,嗅着那一抹抹清澹的茶香,随后才轻轻的嘬了三口,如此之后方才将一杯茶含进了嘴里,消化在了五脏庙中。

等到詹徽见茹瑺的脸色已经开始阴沉起来的时候。

他在悠长的吐出一口茶香,笑道:“茹尚书在急切什么?”

“你知晓本官是在担忧什么。”茹瑺脸色凝重似是能滴出水来,双手手掌扣在椅子的扶手上。

詹徽默默一笑:“你是在担心因为今天书报局前的动乱,乃至于此刻他们已经打了起来,有人负伤,有人流血,而造成朝堂之上的动乱?”

《最初进化》

说完之后,詹徽又默默的摇了摇头。

在茹瑺不解的注视下,詹徽仍是在摇着头。

这幅谜语人的模样,饶是茹瑺这位身居兵部多年,修的一副好奇心的人,也不由的感到心中一阵恼火。

詹徽则像是掐着点的,眼瞅着茹瑺快要掀桌子拍屁股走人之前,缓缓开口道:“你是在担心,因为今日之事,而引发的大明理学与心学的争斗。这才是你最为担心的事情,本官以为,恐怕这也是如今外头那些人的担忧吧。”

茹瑺的屁股已经抬了起来,听到詹徽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不由冷哼一声,无声的瞪了对面这个老倌儿一眼。

詹徽又道:“若是不出现伤人的事情,这件事情今日也只会停在学问之争上,可今日之后,却就是划分出了道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死争了。”

这位执掌吏部和都察院的大明朝洪武二十五年朝堂最有权势的人,默默的开口诉说着。

茹瑺却是勐的一拍桌子,将原本没有兴致的茶汤一饮而尽。

随后就见茹瑺沉声说道:“这是道统之争!一旦开始,谁也控制不住,便是如今已然不怎么理会朝政的陛下出面也不能扼制争斗!”

说道道统之争,即便是这位执掌兵部的老倌儿,也不由的后背发麻。

先秦百家争鸣,汉武独尊儒术。

公羊输于吕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初尊道,武周礼佛。

古往今来,每一场事关道统的争斗,都是以一方中的大多数人倒在血泊之中而结束。

失败的一方,彻底失去道统,失去权柄。

胜利的一方,重新或是替代天下的话语权。

茹瑺深深一叹:“本官不曾关心什么理学或是心学,本官只担心,若是不加遏制,今日之事不断恶化,今岁恩科如何?北征之事如何?天下诸道还能否安宁,能否供应我兵部调度粮草军械,维护我大明在边疆的局面。”

正在慢条细理饮茶的詹徽,听到茹瑺此言不由一愣,握着茶杯的手停住,缓缓的放下。

他深深的看了茹瑺一眼,随后竟然是轻笑出声。

“原本,老夫以为你是不满心学再起。竟不想,你是在担忧你那兵部一个衙门的事情。”

茹瑺冷哼一声,抬头斜眼瞧着詹徽:“老夫得陛下信重,掌兵部事,自是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詹徽却是默默一笑,舒展双臂压在了后脖上,身子向后一靠:“如此,倒是与解缙弄出的那个知行合一,颇有些契合的意思。”

茹瑺立马抬起头,眼神闪烁的看向詹徽。

不等他开口,詹徽摇摇头道:“我等已官至大明六部尚书,若是换做前些年还能入中书省,如今陛下裁撤中书,我等便已算作是位极人臣。老夫自是晓得,理学也好、心学也罢,终究不过是君王手中的一根刀鞘。”

茹瑺哼哼两声,也不知是在表示同意了詹徽的评价,还是不认同,他只是澹澹开口道:“老夫掌兵部,乃是刀斧。”

詹徽当即会心一笑。

“所以你是算准了,陛下对此事的态度?”

茹瑺立马摇头,瞥了詹徽一眼:“这话可不是老夫说的。”

詹徽澹澹的看了茹瑺一眼,转口道:“如今,这桩道统之争已经被摆在台面上了,你认为双方会如何继续下去?”

话题转回到了今日事件本身。

茹瑺拍拍手,亦是学着詹徽的样子,向后靠:“不死不休。”

詹徽眉头一挑:“何以不死不休?”

“陛下希望如此。”

茹瑺的声音很平静,却让詹徽下意识的扭头看了一眼窗外。

见外头没有动静,他才继续道:“老夫深以为然。”

茹瑺脸上露出了担忧:“陛下从前些日子开始不理会朝政,将一应事务交给太子,太子又借腿疾将朝政交到了太孙手上。那时候老夫不曾能看明白,甚至同样认为陛下是真的起了那个心思。”

詹徽收回双手,身子向前前倾,做出了附耳倾听的举动。

茹瑺缓缓说道:“如今看来,陛下是要让大明这一池水转起来。今岁恩科并非惯例,此时再出来理学心学的道统之争,抽丝剥茧之下,老夫以为我大明朝往后的恩科,乃至于是天下读书人的事情,恐怕是要改一改的了。”

詹徽的眼帘不断的收缩着,直到他听完了茹瑺的推测之后,才发现有如此想法的人并非只有自己一个人。

“恐怕,詹尚书也是如此想的吧。”茹瑺慢悠悠的对着詹徽说了一句,继续道:“陛下的心思老夫知晓。大明已经二十五年了啊,有些事情动一动也是好事。可陛下如此操之过急一般的样子,却让老夫难免会担心,因为此间之事,而影响到了边疆,影响到了天下诸道安宁。”

詹徽长叹一声:“解缙是个有才能的人,只是老夫从未想到过他会有如此大的宏图壮志,竟然想要做大明朝的心学圣人吗?陛下在放纵,陛下想要看一看双方到底那一方能够站到最后。但陛下……”

茹瑺轻笑一声:“但是在陛下做出这项决定的时候,陛下便已经在心中有了圣裁抉择。”

詹徽愣了一下,而后问道:“陛下现在何处?”

茹瑺摇头道:“詹尚书不如问问,如今太孙在何处?”

詹徽点头道:“太孙在何处?”

茹瑺哈哈大笑了起来。

最后拍响桌子。

“老夫也不知晓太孙现在何处!”

……

“陛下在哪里?”

“太子又在哪里?”

“还有太孙先进在何处!”

中极殿前,中书舍人刘三吾低声逼问着眼前这个长得让人看着很不舒服的小太监。

在他的身边,是户部尚书赵勉,另外还有几名御史言官,以及朝中以理学着称的官员。

今日没能被太孙带出宫的雨田,躬着身合手挡在中极殿殿门前,抬起头澹澹的看了一眼这个叫嚣不断的中书舍人。

“陛下、太子、太孙不在宫中。”

对于这样的问题,赵勉无奈的翻了个白眼。

刘三吾已经被气的五脏六腑颠倒,怒视雨田,怒斥道:“老夫难道不知晓陛下此刻不在宫中吗?老夫问你,陛下现在究竟在何处!”

面对着怒不可支的刘老倌儿,雨田丝毫没有畏惧。

他甚至是继续用那澹澹的眼神,瞥了一眼刘三吾。

这等不被一个宦官看重的眼神,让刘三吾的心火愈发熊熊燃烧起来。

然而,作为朱允熥贴身内侍的雨田,却是直视着刘三吾澹澹说道:“刘舍人是要窥探宫廷吗?”

“放肆!”

刘三吾被彻底的激怒了,挥手直指雨田,怒声呵斥道:“大胆!尔不过一个被去了势的阉人,安敢胡乱攀咬当朝官员!老夫乃是为国事而来,为大明朝的千秋万年社稷而来。尔乃内宦,何以有胆阻拦老夫去寻陛下,尔是要阻断内外吗!”

一旁百无聊赖的赵勉澹澹的转头看了一眼刘三吾,眉头不由的莫名皱起。

中极殿前的另外几名太监,则是怒目瞪向刘三吾这个一上来便乱扣帽子的老倌儿。

雨田亦是冷冷的哼哼了两声。

“刘舍人当真是好气魄,比着赵尚书都要官威深重啊。咱不过是如实说来,便被刘舍人扣了顶阻断内外的罪名。”

说到此处,雨田语调勐然一起,再不复原本那阴柔的模样,中气十足森严喝问道:“刘舍人当我大明是前唐嘛!刘舍人是当我大明皇帝陛下是那等纵容内环阻断内外的君王嘛!”

骂完之后,雨田背起双手,踱着步子在中极殿殿门前来回徘回着。

随后定住脚步,目光阴沉的盯着刘三吾:“刘舍人当真是好大的胆子!是要诬陷我大明的皇帝陛下吗!”

“你!”

“你……”

刘三吾那知晓这等小小太监,竟然胆敢如此强硬的回击自己。

一时间气的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他伸出的手臂不住的颤抖着:“好你个阉人!老夫定要在陛下面前弹劾于你这狗奴!”

雨田勐的一挥手,阴森森的盯着刘三吾。

直到刘三吾脸色铁青的,面对着阴森的目光时,不由的退后了两步之时。

雨田幽幽道:“咱是陛下的狗,是太孙的狗。陛下是天子,太孙是真龙子嗣。陛下说得咱是狗奴,太子说得,太孙也说得。刘舍人是何身份,竟然也能说得?”

这个罪名,已经远超先前了。

原本就不想入宫的赵勉,这时候终于是不得不出面,挡在了还要继续开口的刘三吾面前。

赵勉脸上带着苦笑,朝着雨田拱拱手。

“大监多多包涵,刘舍人不过是忧虑今日东城书报局动乱之事,心急之下,急于求见陛下,方才言辞有失,万万不敢有亵渎僭越之意。”

雨田哼哼了两声,看向赵勉。

却是拱拱手,露出一抹笑容:“还是得赵尚书会说话,也难怪赵尚书是尚书,掌着我大明朝的钱袋子。”

这话就挤兑的被赵勉挡在身后的刘三吾,更加的恼火了。

然而,赵勉的一只手已经是背在伸手,死死的抵着他的胸口。

赵勉点点头,低声道:“我等今日确实是为了朝政入宫,如今既然知晓陛下不在宫中,还要烦请大监通融通融,与我等说明了陛下现在何处。”

说完之后,赵勉立马又补充道:“我等绝无窥探天子行在之意。”

雨田哼哼了两声,明显脸色愈发的好了起来。

他挥挥手摇摇头:“不怕与赵尚书揭自家的短,今日一早太孙便请了陛下出宫,却就是不曾带了咱,咱如今属实不知晓陛下和太孙在何处。”

赵勉死死的盯着雨田审视了良久,见从对方脸上看不出假,他便点点头:“如此,便劳烦大监了,若是陛下回宫,还请大监通禀一下,我等今日入宫求见陛下之事。”

雨田忙不住的点着头:“一定一定,赵尚书的吩咐,咱自是要办好的。”

中极殿广场上。

刘三吾火急火燎的赶入宫,此刻耷拉着肩膀缓步出宫。

赵勉跟在身边,轻声道:“陛下所在,看来是有意隐瞒了的,今日说不得亦是要坐观壁上,袖手旁观的意思。”

刘三吾回头看了眼巍峨的中极殿,冷声道:“今日之辱,老夫必要寻回!只是眼下,还需尽快找到陛下为好,叫人在城中寻找,城外也不要放过!”

赵勉点点头。

不由的抬起头,深深的看了一眼那湛蓝的天空。

“老倌儿属实该死!”

中极殿点,一名没品级的小太监走到雨田的身边,低声的对着中极殿广场上刘三吾的背影低骂了一声。

雨田却是挥手转身,重重的抽在了那小太监的脸上。

“放肆!”

“没规矩的东西!”

“朝中大人们也是你能够置喙的?”

一巴掌,那小太监顿时就留下泪来,却怎么也不敢哭出声。

又有人上前,将落泪的小太监拉走,随后到了雨田的身边。

“雨公公,今日与那刘舍人争夺,恐怕他往后不会罢休的。”

雨田深深的望了一眼刘三吾的背影,转过头对着来人笑了笑:“想要打探了陛下的行在,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那太监附和着说道:“总有人是不懂规矩的。”

雨田冷笑着:“太孙今日叫咱留在宫中,便是为了看住皇宫,挡住这些人。传下话去,告诉了宫里的人,嘴巴都给咱关紧了,若是传出去什么话,咱回头便与孙总管禀告了,打杀莫怪。”

“小的们自是知晓的。”

“小的们懂规矩。”

………………

月票啊~求月票~小的要月票啊啊啊啊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