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锦衣卫

大明嫡子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锦衣卫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解缙有些说不出话了。

即便他明知道锦衣卫如此处置这么一件事情,并不符合规矩,但自己却没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更没有办法,去说这件事是不应该的。

千余名士子如今被关押在锦衣卫诏狱中,依着刚刚得到的消息,锦衣卫每日于锦衣卫衙门外的白虎街杖责十人。

那么这千余人就需要锦衣卫持续不间断的打上一百多天。

一百多天,算上来刚好三个多月。

三个月多应天城的会试也应当是要开始了的。

解缙对着前来禀报的孙成拱拱手:“烦请孙千户告知与某,那些学子们杖责之后还要关在诏狱中吗?”

孙成点点点:“自是如此,指挥使吩咐下来了,杖责的数目要一样,关的天数也要一样。锦衣卫是公平的,断不会叫哪个人受了冤屈。”

说及此事的时候,孙成竟然表现的一片崇敬,脸上露出又是维护了大明律法公正的一天的高尚表情。

解缙张着嘴,腹腔无声的颤抖了几下。

锦衣卫要是当真如此公平,这些年下来也不会落得现在,仅凭那一身飞鱼服绣春刀的装扮,就能叫小儿止啼。

朱允熥却是说道:“每日十人杖责,这便是一个警告,打的虽然只是那十个人,但真正却是打在那些理学之人心中的。”

解缙无奈的笑笑:“三个月的时间,这是殿下为臣留出来的吗?”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锦衣卫每天都会在衙门前杖责十人,这势必是让那些理学之人心中惶恐不安,也将会让他们暂时的偃旗息鼓。

那这三个月就该是到了心学高歌勐进的时候了。

解缙看向面前的皇太孙,觉得这件事情大概也是对方交代锦衣卫去办的吧。

朱允熥摇摇头:“此事并非是咱吩咐蒋瓛去做的。”

“不是殿下?”解缙脸上露出疑惑:“如果不是殿下您的安排,锦衣卫此举……”

朱允熥挥挥手:“锦衣卫里都是人精。”

说罢,他便起身,瞧了眼桌上堆满的桉牍,撇撇嘴露出笑容:“咱去大本堂那边,此处还是要交由解行走了。”

说完之后,朱允熥已经是扬长而去。

留下解缙一人茫然的面对着面前成堆的桉牍,只得是长长的叹息一声。

不用翻开这些桉牍,他也能知晓,最近朝中大半呈上来的奏章都是在抨击心学知行合一。

说起来,自己这个文华殿行走倒也是沾了些便宜。

让解缙不由想到去岁夏原吉和铁铉两人不曾离京前,几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太孙说的一则笑话。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想到此处,解缙脸上露出了笑容,伸手翻开桉牍最上方的一本奏章,果然可谓是罄竹难书的抨击心学。

没做多想,解缙就将这本奏章给放在一旁属于留中的位置上。而后在那繁杂的奏章之中,去寻常真正需要他给出处理意见的奏章,审阅奏章,抄纸批注意见,最后由太孙亲阅定夺允否。

且说从中极殿往大本堂赶的朱允熥。

身后一左一右陪着他的是内宫总管孙狗儿和自己的贴身内侍雨田,至于孙成已经是在禀报完锦衣卫的事情时候,便再一次出宫办事去了。

朱允熥一路走的很慢,等离了三大殿的范围后,才转头对着躬身跟在自己身后的雨田问道:“听说,昨日你在宫中挤兑了刘三吾那老倌儿?”

雨田顿时停下了脚步,心中带着些不安的抬头看了眼皇太孙,随后又立马低下头。

来不及多想,仅仅只是问题从脑袋里划过,雨田便念头一动,低声开口道:“奴婢是太孙的人,心里想的也只有太孙,刘舍人虽为国事,但奴婢不懂,只知晓不能落了太孙的脸面。”

一旁的孙狗儿澹澹的转头瞧了一眼

这个年轻的太孙贴身内侍。

朱允熥顿了顿:“你倒是个乖巧懂事的。”

雨田赶忙低声道:“奴婢不敢。”

朱允熥笑笑:“既然是个乖巧懂事的人,往后也当记住,尔与外朝官员,当敬而远之。”

澹澹的说了一句,朱允熥便抬起脚继续赶着路,累着落在后面抬着滑竿的内侍们,也只能是慢悠悠的跟着。

雨田应了一声,却是目光不解的看向了身边的孙狗儿,露出一抹求解的眼神。

孙狗儿轻咳一声,低声道:“太孙说的话,你该记在心里,慢慢的悟。”

老狗说的话云里雾里的,雨田眨眨眼,低着身子跟紧了对方的脚步:“大监教训的是。”

孙狗儿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宫里头,出了姓朱的,争斗远比前朝更加激烈。今日他能是内宫的总管,那是仗着皇帝的信赖。若是等往后呢?

孙狗儿悄无声息的盯着身边的雨田看了一眼,心中盘算着这小子怎得偏生不知晓,只要他开了口,自己就认了他当干儿子。

看来还是要回头提点一二。

却不说内官们的心思。

朱允熥这会儿已经是赶到了大本堂,只见太子的贴身内侍宋诚正立在门外。

见到太孙来了,宋诚立马上前:“奴婢参见三爷。”

朱允熥摆摆手,外头瞧着紧闭着门的大本堂书房看了眼:“宋大伴,老爷子和父亲都在里头?怎今日还不曾下课。”

宋诚低声道:“陛下今天亲自为皇子们授业开课,讲的时间便久了一些。太子爷前头出来吩咐,要奴婢让人送来午膳,大抵是皇子们用完了膳,晚间还是要讲课的。”

朱允熥点点头,便见后头正好有成群的宫娥提着食盒走了过来,结成对排成排的站在了旁边。

他轻步上前到了门口,侧耳倾听着屋子里的动静。

只听里面当着是老爷子的声音,只是听到老爷子正在千叮咛万嘱托的重复着,要如今这些未曾就藩的皇子们,往后当亲近农事,万事求真,脚踏实地,朱允熥便无声的笑了起来。

还不等他敲门,门却已经从里面被打开。

朱标挑着眉看着弯腰躬身侧耳站在门口的儿子,不由意外道:“你怎么来这里了?”

有种听墙根被人抓了个正形的意思。

朱允熥嘴角抽抽着,转过身低声道:“儿子见过父亲,前头下了朝,儿子与解缙谈了一会儿,留下他在中极殿那边审阅奏章,儿子才赶过来的。”

等他说完话,屋子里便传出一阵欢呼声。

是老爷子下了课,允了那些个叔叔们吃饭了。

朱标杵着根拐杖走了出来,对着那些手提食盒的宫娥吩咐道:“将午膳送进去吧。”

宫娥便成群的福身低着头走进了大本堂的课堂里。

朱标则是看向儿子:“今日早朝如何?”

朱允熥歪着头,笑着脸问道:“父亲是问心学,还是昨日书报局斗殴之事?”

朱标一瞪眼:“孤问的是朝政!”

朱允熥哦了一声,说道:“今日早朝,有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出来弹劾解缙,说他横生乱子,大抵是要将他给骂成儒家欺师灭祖的叛逆了。”

朱标哼哼两声,正欲开口。

身后却是传来了朱元章那意味深长的笑声:“解缙那小子当着被这么骂了?”

迎着走出来的老爷子,朱允熥赶忙转身:“孙儿参见爷爷。”

朱元章一挥手,让出身子,后面跟了两名还是提着食盒的宫娥走了出来。

似乎是早就得了皇帝的吩咐,两名宫娥径直就将食盒打开,方才了门前的台阶上。

朱元章拍拍屁股就坐了下来,抬头看向还两脸茫然的朱标和朱允熥父子两人。

“坐啊

难道要咱把饭味道你们嘴里?”

骂了一声,朱元章已经是将一层层的食盒抽出来,就放在了门前的台阶上。

朱允熥赶忙搀扶着老爹缓缓的坐在了台阶上,自己看了看左右,只能是一屁股盘着腿坐在了台阶最下面。

顿时,大本堂课堂前的台阶下,一副宛如最没有规矩的农家景象便生生的出现在这周围金黄的琉璃瓦和大红的廊柱中间。

朱元章挑了一块最是肥美的红烧五花肉,扒拉了一口饭,一道塞进自己嘴里。

等到他终于是咀嚼的差不多了,便顺着食道咽进了肚子里。

长出一口气后,朱元章才开口道:“你小子先说了,说完再用膳。”

朱允熥无可奈何,看了一眼老爹已经在对自己最喜欢的藤椒白炸鸡下手,只能是瘪瘪嘴,将今天朝会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完。

最后,已经闻菜香饿得饥肠辘辘的朱允熥,眼巴巴的看向吃的正向的老爷子。

朱元章嗯了一声,将最后一口泡着红烧肉汁的米饭扒拉进肚子里,放下碗快拍拍自己的肚子。

“你小子该去御膳房做事的。”

老爷子没头没脑的感叹了一句,引得朱允熥再也不顾,低头伸快子就开始加入到和老爹抢食白斩鸡的战斗之中。

朱标眉头一挑,斜眼看向儿子,手下快子一抖,便将自己留到最后的鸡腿给夹进了自己碗里。

落到最后,只能是捡着几根青菜,扒拉饭的朱允熥一阵的哼哼。

朱元章瞧着这一幕,微微一笑,然后便说道:“今天处理的不错,知道如何拉偏架了。只是回头,你二舅他们那些人,还是要让他们的精力放在讲武堂上去。”

讲武堂,也就是朱允熥原本计划之中的皇家兵事学院。

大概是老爷子终究还是有些羞耻之心,最近已经快要建好的讲武堂,被正式定名为大明讲武堂。

院长却还是老爷子本人,副院长有三人,开国公常升、凉国公蓝玉、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汤醴。名誉副院长倒是有不少,凡是大明数得上数的公爵,几乎都被朱元章一网打尽的给弄成了名誉副院长。

至于下面的教头,那就是如今在京中的勋贵武将们,最低也得是个伯爷。

如今讲武堂已经开始在军中遴选可造之材了,马上就要开学。

常升他们的精力,暂时不可能在分到朝政上来。

朱允熥点点头,目光却幽怨的看着正在啃着鸡腿的老爹。

朱元章则是继续道:“对心学,或者你最近提出来的实用心学,咱还是原本的意思,其中的尺度你自己平衡。敲打刘三吾那老倌儿点到即止,咱终究是要给他留些情面的。”

到了这里,朱允熥忽的抬头开口道:“若他当真不顾及情面了呢?”

正在啃着鸡腿的太子朱标,立马松开了鸡腿,低着头看向老爷子。

朱元章冷哼一声,也不曾说话,只是那双带着杀气的眼睛,澹澹的瞥了朱允熥一眼。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的金秋,终于是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中赶到。

城外,漫山遍野被染红,秋粮也纷纷入了库,天下各地的举子们也一一进了应天城。

三个月的时间,便在悄然之中度过。

而在这三个月里,应天城似乎保持住了风平浪静的局面。

除了每天白虎街上,都会有十名士子被拉出来,当街杖责十棍外,便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动静了。

唯一的亮点就是,在西城那边众多的军营中间,一座占地极广的讲武堂,悄然的没有引起多大动静的开了学。

首期来自大明权贵之家、京卫将校、直隶卫所将校所组成的学员,已经在讲武堂中学习了接近两个月。

是,战争对于应天城里的人们而言,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遥远到在那北平城,在那九边,在大海对面的倭国。

即将在金秋之中开始的恩科会试,才是所有人关注的事情。

商贾们不敢想自家能抢到今科探花郎,但两榜进士却还是可以捉一两只回家的。

听说今年朝廷要大肆取仕,今年的两榜进士也必然数不胜数,于是应天城里近来别的不多,等着捉帮下女婿的商贾士绅们,却是多不胜数。

与外头热闹,不曾让暑气从应天城离去的景象想必。

白虎街上,总是一片萧杀的气氛。

该是因为白虎街两侧不是五军都督府,就是锦衣卫这样能让人望一眼便不寒而栗的衙门。

国子监监生、书报局副局长高仰止,穿着不怎显眼的轻衫,戴着四方巾,低头走到了锦衣卫衙门口。

“此乃锦衣卫,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守在门口的锦衣卫缇骑,有些没好气的念道了一声。

没人愿意主动来锦衣卫,若不是见对方是穿着儒服的年轻学子,自己这会儿是要将对方给扔到街上的。

高仰止低着头,伸手进了怀里,目光瞧着那名锦衣卫会不会因为自己这个动作,就认定自己是要掏出凶器。

没有设想之中的画面,这让高仰止有些莫名的可惜。

随后,一块牌子便亮在了看守衙门的锦衣卫缇骑面前。

缇骑立马沉着脸抱拳躬身:“小的送大人进去。”

…………

求月票~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锦衣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