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二百六十一章 金钱的力量

大明嫡子 第二百六十一章 金钱的力量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极殿内,进入到了一众神奇的状态之中。文武百官在经历癫狂之后,却是渐渐的冷静了下来,整个大殿内只剩下一道道沉重的呼吸声。

镇倭大军副将、鹤庆侯张温,转着脑袋左右张望了一圈,深吸了一口气后,再一次躬身道:“启禀陛下,镇倭大军数月前探的倭国本岛西北海域,有一座名为左渡岛的海岛,岛上探得有金银矿……”大明还能更加有钱?

随着张温将被称之为金银岛的左渡岛说出之后,中极殿内的文武百官已经自动忽略,这座左渡岛的归属问题。

郁新替在场所有人,问出了心中的期待:“鹤庆侯可知此岛又能产出几何?”

“根据我军营中匠人核算,此岛可年出黄金不下万两,白银与石见银矿产出可不相上下。”张温轻声回答,随后目光紧张的看向文官们,生怕这些人再一次的疯狂起来。

只是,这一次在听到有如此丰饶矿产之后,朝堂上的官员们却并没有再一次癫狂。

实在是已经麻木了。甚至,百官已经产生了一种,每年多出来这么多钱该如何用掉的想法。

朱元章同样是不知如何开口,压在大孙子肩膀上的手重重的捏了两下。

朱允熥抬头看向老爷子。

“镇倭大军的奏报如何?”

“有东水关外那五十万两银子,奏报自是属实的。”朱允熥琢磨了一下,悄声回答。

左渡岛这件事,当初还是他在某个地方冲浪的时候,被一位朋友告知的。

这座岛很大,整个岛上好几十处金银矿脉,巅峰时期一年可产黄金一千五百公斤,白银四十吨。

而整体矿藏量可达八十多吨黄金,两千多吨白银。而那位朋友,还告诉了他在琼州府的那座含铁量高达百分之七十的露天石绿铁矿。

朱元章感叹了一声:“怎的倭国竟有这般多的金银矿?”怎么不会多呢。

朱允熥心中亦是感慨着,在美洲大陆没有被发现之前,倭国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黄金产出地,整个倭国直接被西方称之为金银岛。

“孙儿听闻,倭国其实还有不少地方富有金银矿藏,只是产量及开采冶炼,大多不如石见银矿方便而已。”默默的,朱允熥又为倭国的覆灭,在老爷子心中做起了铺垫。

朱元章哼哼了两声,低头瞥了大孙子一眼。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这时候,本来准备今天朝会打酱油的茹瑺抱着笏板走了出来,到了大殿中央。

茹瑺是兵部尚书。他一站出来,身边的詹徽便立马转头,皱着眉看了过来。

这老倌儿要搞事!詹徽盯着茹瑺的身影,暗戳戳的想着。朱元章则轻声开口:“准。”茹瑺抖抖衣袖:“臣请陛下下旨,京卫发兵,讨伐安南、寮人部,震慑其不臣之心,收缴其兵马,申斥其狂妄之举,以镇我朝南方广东、广西等地安宁。”自己是兵部尚书,干的就是操练天下兵马、整顿军务,杀人放火的事情。

先前是朝廷没钱,自己管着兵部的事,却也不能不顾及朝廷的艰难。可是现在,朝廷有钱了。

很有钱。兵部就要干兵部该干的事情。口出讨伐的茹瑺,这时候就如同一位手持长刀马槊,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威风赫赫向着敌人挥舞着利刃的冲阵大将。

今日里最先反对征伐的户部给事中,立马皱起眉头,哪管说话的是兵部尚书,已经是再一次上前。

“臣以为,朝廷无论如何,都不该轻启战事。兵家大事,干系社稷,牵连天下万民,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累及社稷安宁。”朝堂上,有脚步踩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臣,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奏请陛下下旨,出兵讨逆。”

“臣礼部尚书任亨泰,奏请陛下下旨,出兵讨伐。”随着詹徽和任亨泰先后出班奏事附议,那户部给事中的脸色大变,满脸的尴尬。

而在朝堂上,余下的官员也都神色莫名,无不在悄悄的交头接耳,明显是在商论此局又该何去何从。

少顷。

“臣等附议。”

“臣等请陛下下旨,出兵讨逆。”

“……”一时间,有近半的文官在兵部、吏部、吏部带头下站了出来附议。

那户部给事中已经快要将脑袋埋进裤裆里。自己看得清楚,明明此刻附议出兵的人里面,还有先前拒绝大明出兵征讨安南和寮人部的家伙!

今天这场朝会上,风向可谓是一波三折,数次转变。武将一方,景川侯曹震已经快要憋不住笑了,若非是陛下突然来了,只怕自己这个时候就要笑出声来了。

什么时候,他们这帮人还没有开口说话,对面那帮文官就开始鼓动着陛下要出兵开战了。

然而,接下来更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便发生在这座中极殿内。只见开国公常升缓缓走到了兵部尚书茹瑺身边。

“臣启奏陛下,朝廷不可轻易出兵南下。”夭寿了!文官们喊着要出兵征讨不臣。

身为武将领头人的开国公常升,竟然说大明朝不能轻易出兵。而被老爷子压着坐在圈椅上的朱允熥,心里几乎是乐开了花。

歪头看了老爷子一眼,朱允熥便开口道:“开国公于出兵之事,有何见解。”常升看了眼皇帝,随后才点头开口:“兵者,当重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国之事,须得万全,才能百战百胜。”闻言,殿内众臣纷纷点头。

出兵安南和寮人部,不是中原镇压叛乱山贼之类的。这是国战,比拼的不光光是前线将士的悍勇,还要比拼两国的底蕴和实力。

加之南方那等恶劣的地形,若是没有万全准备,便是多少兵马都能被生生的填进去。

常升则继续道:“应天至广西,万里之遥,若以官道陆行,朝廷钱粮耗费无数,地方州府支应艰难。臣以为,当下令龙江船厂开造大船,可供数万大军由应天城顺江而下入海,噼波斩浪运兵船、运粮船、水师战船组以船队,直抵广西道于安南海岸,两面夹击安南,使其难以揣测我军真正主力,疲于防备。”

“而朝廷,也可节省大军开拔行进耗费,战后大军收缴钱粮,亦可由大船装载,直运应天。”常升直接将前两日朱允熥在都督府和他们提到的军略给概括的说出。

而走海运,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大明漕运之外,再开海运之路。且这条财富之路,将会由大明的勋贵们掌握。

即便是常升也不能拒绝这样的好处,哪怕他不卷念南方的一分一毫的产出,但其他勋贵却不可能如他一样。

在朝堂上向来存在感极低的工部尚书秦逵迟疑开口:“造大船,走海路?”朱元章亦是来了兴致,好奇道:“都督府是这般想的?”常升点头道:“臣以为,此番若要征讨安南,朝廷可出京卫兵马三万,仅需海船百艘运载兵马粮饷,可为朝廷节省行军粮草过半。待大军有斩获,也可由海船运回应天,亦是节省粮草开支。”秦逵皱眉沉吟着,仔细思考着大军出征的耗费问题。

而郁新已经开口道:“启禀陛下,开国公所言不假。若我朝大军出征,仍由官道陆路南下,朝廷必然要征发役夫运送粮草,如此之下朝廷就要多出一份口粮。南下沿途地方官府,亦要供应大军粮草,运送途中仍要耗费。若是由海船南下,虽有耗费,但却远不是官道陆路可比。且海面之上道路通畅,大军南下耗时也将缩短。臣虽为文臣,但也知晓兵贵神速的道理,大抵便是如此。”一条大船,可以运漕数千担的粮草,而只需要水手百十人而已。

但换成走陆路,数千担的粮草就要数百人来运送,还要派遣护送的官兵。

古往今来,凡大军出征,言称数十万、百万大军,实则上大半都是将那些承担运送粮草等服徭役的人给算了进去。

一支号称有十万大军的军队,实际上往往可以用于战争的官兵,只有三四万左右。

余下的,都是那庞大的维护这支军队能够正常运行的人员。朱元章几度考量,最后拍拍朱允熥的肩膀。

他面朝百官,沉声道:“此事,咱已知晓,且容咱再行思量,另有旨意晓谕朝堂。”朱元章并没有几乎给出决定,而是将这件事情给押后处理,并且露出要散朝的痕迹。

孙狗儿立马上前询问可有再奏。百官哪里不懂,纷纷躬身低头。而后,随着孙狗儿一声退朝,百官便开始有序退出中极殿。

回到后殿准备换衣的朱允熥,就看着老爷子正一脸暧昧的盯着自己,是左看看右看看,不是的露出笑容来。

这衣服没法换了。刚刚解了一粒扣子的朱允熥,松开双手:“爷爷,您今天怎么不在大本堂?”朱元章哈哈一笑:“好啊!是咱家的好孙儿,办的事情就是麻利爽快!提振兴气!”这才一年的时间,朝廷就平白多出百万担粮食、数百万两银子。

朱允熥躬身低头:“孙儿不过是胡打胡闹而已。”朱元章一吹胡子:“若是能胡打胡闹就弄出数百万担的粮食,数百万两的银子,爷爷盼着你继续胡闹下去!”就在朱元章大夸特夸自家大孙子的时候,焦角落里传来一道感叹声。

“确实长大了。”朱元章和朱允熥爷孙两人立马转过头,就看到太子朱标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挤出笑容来。

朱元章盯着儿子好一阵,摇着头道:“你倒是难得这般诚恳的夸这小子。”朱标笑笑,转口道:“您是不是该召见大臣们奏对了?”朱允熥愣了一下,不知道老爹为何会有这么一说,转头看向身边的老爷子,见着对方脸上的笑容。

他这才反应过来。

“爷爷您是允了开国公所请,准备发兵征讨?”朱元章挥手便轻抽在朱允熥的后脑勺上,瞪着眼,羊装做怒道:“你和你那舅舅都商议好了,又弄来这般多的钱粮,咱再不让你们动一动,指不定你小子就要偷偷熘走了。”朱允熥立马低头:“我也没说要走……”

“你就差要将亲征的事情刻在脑门上了!”朱标走上前,重重的点着儿子的脑门。

朱元章挥挥手,对身旁的孙狗儿吩咐道:“去,将六部、都督府的人叫住,让他们去武英殿。”去武英殿,这是与朝廷重要大臣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

朱允熥眉头一挑,赶忙让人上前为自己换衣。少尔,换好衣裳的朱允熥便满脸期待的跟着老爷子还有老爹,往武英殿过去。

而已经快要走出午门的六部尚书、侍郎,以及都督府的都督们,则是被亲自紧赶慢赶过来传话的孙狗儿给叫住。

“诸位尚书、大将军,陛下口谕,召见诸位于武英殿,还请快些随老奴过去吧,莫要让陛下他们等久了。”詹徽、茹瑺等人眼前一亮,这可是不同寻常啊。

这些时日陛下不说召见臣子了,就连早朝都不参与。今天却不单单是上朝了,还要在武英殿召见他们。

詹徽等人不由默默的转头看向以常升为首的五军都督府众人。曹震嘿嘿一笑:“詹尚书,请吧。”武英殿。

一张巨大的大明堪舆,被摆放在最显眼瞩目的位置,上面描绘着大明的十二道地形、天下官道驿路、南北边塞,以及辐射到域外一定范围的简略草图。

在一旁则是一副小一些的,囊括了广东、广西、云南三道及整个南方的堪舆。

只是出了三道之后,就显得有些简略,除了大城和大的关隘要道之外,很少有更加详尽的描述了。

此刻,朱允熥便站在老爷子朱元章和老爹朱标身边,爷孙三人盯着面前着两张堪舆,自己研究着。

“知道为何会答应你南征的请求吗?”

“过往朝廷捉襟见肘,处处都要以中原赈济、九边御敌为要,历来北方也是为祸我中原的地方,爷爷只能将全部心思,将大明的全部精力,都用到北边。”

“如今,浙江道、倭国,你于军国之事上所做的两桩事,便为朝廷弄来了数百万担的粮草和钱钞。”

“爷爷因为你,便有了底气。”

“朝廷,也因为有了钱,变得更有底气。”朱元章低声念道着,目光则是飞快的在南方堪舆上搜寻着。

他是开国的皇帝,军略自然不差,脑海中更是在构建着军略的详细步骤。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只要有钱,皇帝能四面开战。只要有钱,文官也能呼吼着征伐。

朱允熥不确定,往后的大明会不会再一次重回到连皇帝的内帑都能跑老鼠的地步,但他想要趁着现在,让大明能够走出去。

抢占先机。从而试图去改变那往后数百年的命运。这时。殿外传来了奏请声。

“臣等奉谕奏对。”…………求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