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开廷议

大明嫡子 第二百九十八章 开廷议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允熥的眼神实在是太有过于暧昧。

仅仅是一瞬间,朱高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脑海中想到了二伯的身影,还有可能会在将来步二伯后尘的炳哥儿的身影。

朱高炽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我体弱……」

他原本想要用自己多年体弱多病的借口,来拒绝朱允熥可能会丢过来的大锅。

只是朱允熥却没有给他说完话的机会。

嘴角微微一扬。

朱允熥挑眉笑道:「前几日,鹊清还在和我说,惠妃娘娘已经在算吉日,依着老爷子的意思要为我择日完婚。」

原来是婚事。

朱高炽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让自己变成二伯的样子,就万事大吉,万事皆可商量。

朱高炽点点头:「也该是成婚的时候了,大伯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雄……」

朱允熥笑笑:「是啊,父亲和我这么大的时候,英哥儿都已经能走路了。」

朱高炽的神色变得有些暗然起来。

朱雄英,是宗室难以提及的悲痛。

朱允熥摇摇头摆摆手,继续道:「你是知晓的,信国公如今在中都颐养天年,在京的也就是有汤五叔一人。所以前些日子,老爷子赐了一座宅院给汤五叔,回头成婚的时候,鹊清是要从京中的宅院出发的。」

朱高炽缩缩脑袋,他想到了一个很不好的事情。

然后,低声支支吾吾道:「那……沐姑娘那边……」

宫里头现在都知道,信国公府的小女娘和西平侯府的小女娘,都是要嫁给太孙的。

只是到现在为止,谁都不清楚,到底谁是太孙正妃,谁是太孙侧妃。

朱允熥微微一笑:「如今交趾道平定,云南那边也趁机扫荡了寮人部,云南到境内土司如今是两面受到挤压,形式大概会越来越稳定。所以,朝廷已经下旨西平侯奉诏回京入职都督府,云南道将会交给沐春坐镇。」

西平侯也要回京了。

这可是应天城里一个大消息啊。

朱高炽心中默默的感叹了一声。

这时候,朱允熥又继续道:「只是现在给西平侯回京选择宅院,时间上却也不够,所以彩云到时候会以信国公义孙女的名义,与鹊清一起上花轿。」

这是不分先后,一视同仁的意思了。

只是,朱高炽心中也大为好奇起来:「所以,谁是太孙妃?」

「是鹊清。」朱允熥平静的回了一句。

朱高炽脸上立马露出一抹古怪,然后说道:「那你刚刚……」

朱允熥这时候忽的伸出手,勾住小胖的脖子,将两人拉到了一块。

朱允熥对着小胖挑挑眉头:「我是听说,沐成要护送西平侯回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小子似乎对我很有些意见。到时候迎亲的时候,为了少挨那小子毒打,你得给我当傧相。而且不光沐成来了,沐昂也会来应天,还有沐昕。」….

朱高炽立马浑身一颤,举起双手将朱允熥推开,然后身子后仰,脸色也变得有些煞白:「这事***不了,我不抗揍,还怕疼。这事,你得找炳哥儿,他皮厚肉糙的抗揍。」

朱允熥拍拍手:「他也是傧相,只是我听说沐成很是英武,再加上他家那几个兄弟,我怕他一个扛不住。」

朱高炽开始连连摇头。

沐成那厮的名声他也是听闻过的。

在云南道啥的土司胆寒,更听闻一个拳头就给一头大象给撂倒。

光一个沐成就很麻烦了,还有沐昂和沐昕也来应天城。

朱高炽不由低头看了看

自己沉甸甸的肚子。

「你不如现在就打死我。」

朱高炽昂着头,摆出一副誓死不从的样子。

朱允熥却是哼哼一声:「我可是听二十三叔说了,惠妃娘娘也在为你和张指挥使家的女娘选日子。就在我后面,到时候可不要怪我从讲武堂找一帮人去女方家啊。」

「你这是公器私用!」

朱高炽愤愤不平。

朱允熥充耳不闻。

最后,朱高炽脸色一软,滴咕道:「那你得允许我着甲……」

「着甲!」

朱允熥大声爽朗的应了下来,只是看着小胖的眼神,不免暗含一抹惋惜。

…………

「娘亲曾经说过,女儿家的嫁衣,得自己一针一线的织绣出来。宫中的造办虽好,可总还是不如自己绣出来的好。」

「典礼的时候穿宫中造办的凤衣,等殿下您进婚房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妾自己绣的嫁衣了。」

「殿下到时候该先去云妹妹的房,妾不急,妾等着您。」

如今总是一片祥和的东宫,小花园旁的花房中,汤鹊清正俯身在绣桉前,一针一线的为自己绣着婚房中穿着的红嫁衣。

一旁,是蜷缩着身子,同样趴在绣桉前,学着汤鹊清的模样为自己绣着嫁衣的沐彩云。

阳光正好,透过花房前的细纱,温柔的阳光让花房里显得温馨宁静。

朱允熥则背着双手,俯身伸着脸凑在汤鹊清的面前。

见到丫头这般得体温柔的已经将自己的成婚当日的行程给安排好。

朱允熥面带笑容,轻声道:「何必分先后,一道就好了。」

「呀!」

在朱允熥的背后忽的发出一声惊呼,只见其实一直在偷听打过绣嫁衣的沐彩云,已经是满脸羞涩通红,低着头抱住被扎针了的手指。

面色娇羞,如春如桃面。

光阴成线,纷纷撒撒在绣布上,火红的绸缎和羞红的脸颊,遥相呼应。

再看汤鹊清,亦是满脸涨红,终于是忍不住的伸出一双玉手轻轻的推搡着朱允熥,想要将这个混不吝的皇太孙给推开。

「总是每个正形……」

汤鹊清娇嗔了一声。

却不想,刚刚伸出去的手,就被朱允熥一把捞住,一只大手轻轻的握住汤鹊清的一双玉手。….

朱允熥满脸真诚,义正言辞道:「我自是做不到厚此薄彼,分个先后。两难之下,只要如此,才不算慢待了你们哪一个。」

汤鹊清心口勐跳,浑身发热,樱唇轻咬:「你这是歪理。」

「但是绝对公平!」

朱允熥瞪着眼,重申了一遍:「你们都待在一个婚房里等我,我也不用先后,一并挑开你们的红盖头,谁也不落后。」

汤鹊清心中几乎都要化了,这混不吝就是想要自己和云妹妹待在一起。

那种事情怎么说出口的。

当真是羞死人。

汤鹊清已经是将一颗脑袋给整个儿埋进几欲爆炸的胸口里。

朱允熥微微一笑,凑到了汤鹊清的耳边:「不做声,就是答应了。」

混不吝!

「快走快走……」

汤鹊清手上不断用力,却是引得胸前一阵波澜。

朱允熥还想继续撩拨的时候,两个一直跟着自己到了现在的小丫头彩莲、彩蝶已经是到了。

「殿下,文华殿行走解学士来了。」

还不等朱允熥开口,汤鹊清已经是曾的一下站了起来,推搡着他就往外头出去。

「解学士定

是为了国事而来,您还是快过去吧。」

说完便不管不顾的将朱允熥给推到了花房外头。

另一头。

原本还缩成团的沐彩云,这时候听到朱允熥已经离开,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抬起头。

小丫头眨着黑白分明的眼珠子,面带姣红的盯着转过身满脸无奈的汤鹊清。

丫头低声喃喃道:「其实殿下这么做,也是极好的……」

「傻丫头!你在说什么!」刚刚送走混不吝的汤鹊清立马瞪大了双眼,心中无奈长叹,送走了混不吝,这又来了个拎不清的。

扬天长叹一声。

汤鹊清走到了沐彩云身边,一把将丫头抱在怀里,左右晃了晃,这才开始谆谆教导了起来:「丫头,你可千万不要被他给蒙骗了。咱们家的殿下啊,坏心眼是最多的!」

「殿下很坏吗?」沐彩云仰着头,看向身后的清姐姐:「可是好几次……我都听到姐姐你在屋里叫殿下是好人……」

这……

汤鹊清脸上唰的一下又红了起来,滚烫滚烫。

她伸手就轻轻的拍在了沐彩云的脑袋上。

「傻丫头!下次不许半夜还在外面晃悠了!睡得迷迷湖湖的,定然是你听错了!」

沐彩云哦了一声,低下头,眼中却是愈发不解。

「明明是白天的时候听到了……」

…………

骄阳从神烈山上撒进了应天城。

满山林木遮挡下,阳光斑斓参差。

尚不算温暖的阳光,将初夏的浓雾给冲开,满天的雾气变成了露水。

一切都像是被刚刚洗刷过一般,充满了生机。

就如同此刻的大明,一如初生,生机盎然。

漫长的宫廷深红甬道,大明朝的官员们已经走了一遭又一遭。….

琉璃瓦下,几只麻雀昂立在兽首之上,俯瞰着甬道里渐渐进入宫廷的飞禽走兽们。

合抱粗的从西南深山之中砍伐出来的巨木,被刷上了一层层的腻子、底料、裹上红漆,撑起了一片华盖琉璃。

重峦叠嶂,巍峨不凡。

在阳光和薄雾下,宛如九阙天宫。

而那廊下的宫娥,便是王母治下的仙女。

那些内宦,则是玉帝治下的小神。

至于如山林一样矗立在薄雾晨光下,那一尊尊宛如金山一样的宫廷上直二十六卫亲军将士,便是那满天的天兵天将。

大明朝的一天,从现在开始。

天下,若无大事,将以昨日的步骤重复。

而在这九重宫阙之中,也将会决定明日的天下步骤如何。

「启禀陛下,征南大将军、开国公常升,现已领兵踏足占城,连攻数城,臣请奏陛下,占城是以道而立,或并入交趾道,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陛阶上,朱允熥身着赤色圆领斜襟龙袍(明制非皇帝)、头戴乌纱折角朝天巾、腰系蓝底红面镶金边缀明玉带、足蹬玄面白底靴,眼若星辰,顶剑眉飒爽,正从容不迫的手分前后平静注视着朝堂上。

这是吏部尚书詹徽正在进行工作报告和请示。

已经彻底肃清交趾道后,常升并没有休整多久,一等到京卫轮番去往交趾的大军一到,就开始了继续南下进攻占城的军略。

理由很简单。

原陈朝国主陈暊找不到了,大明怀疑他是潜逃进了占城,藏匿在占城境内。

【推荐下,@

在上国使臣面前,稍有显露不从,此举大不敬。

于是,大明朝的征南大将军,自然是要为了维护大明的尊严,发兵征讨占城。

如今,这消息从交趾传来,恐怕已经是从占领数城变成打下整座占城,亦或是占领过半。

如何善后占城,就成了首当其冲的要务。

御座上,朱元章目光扫过殿内群臣,迎着殿外的阳光,一股豪情从他的心中滋生出来。

仅仅是坐在这华盖殿内,大明的将帅和士卒,就在万里之外将胜利的战报传回来。

天下。

在这一刻,犹如掌中物。

「六部诸衙何意?」

朱元章将占城的处置意见,交给了朝堂上臣子们,此乃朝议。

文武两班发出了一阵窃窃私语。

少顷,吏部尚书任亨泰出班,立于詹徽身边。

「启禀陛下,交趾道新征,以清化大都督总领道务,交趾三司分治,此乃百废具新,诸臣工于边疆之地,治理安民,颇有建树。

而交趾道,幅员不足与中原十二道比,占城亦如此。臣等以为,当并占城全境于交趾道。

且今岁恩科业已将毕,届时足可选派新科官员南下,以为交趾道现官副手,抚顺交趾道。」….

御座上,朱元章默默点头。

并占城入交趾道,这本亦是他心中的谋划。

新征之地的一统才方便朝廷管理,且交趾和占城并就面积不大,两地加在一起,大抵才能够得上湖广道一道面积。

只是,朱元章这时候还是低头看向陛阶上的朱标。

「太子何意?」

朱标当即转身,面朝老爷子躬身作揖:「臣以为,诸位臣工所言可行。」

朱元章再行点头,沉声道:「占城以此照办。」

华盖殿内,群臣躬身。

「臣等遵旨。」

朝堂上到现在已经议过好几桩事情,朱允熥都一言不发,直到此刻方才转身拱手作揖开口道:「臣有事启奏。」

朱元章双眉一抖,朗声道:「准奏。」

「臣奏南疆九龙江平原事。」朱允熥缓声开口。

九龙江就是湄公河在交趾道那边的称呼。

而九龙江平原,也就是那座让他垂涎欲滴良久的湄公河平原。

九龙江,那可是往日里大明朝堂上鲜少听闻的地方啊。

于是,朱允熥此言一出,满殿官员纷纷竖起耳朵。

朱允熥则继续道:「朝廷现已设交趾道,占城不日即收,南方沿海全入我大明掌中。而九龙江平原,却有不下湖广、直隶、江西三道肥沃之地。

臣以为,九龙江平原目下可谓之荒芜蛮夷之地,虽有少人藩属我大明,却不足沐中原王道教化。

当命征南大将军待占城事毕,挥兵西去,分九龙江平原作大明两道,迁交趾道官署以新征招抚之地策略继行于九龙江平原两道。」

说完之后,朱允熥默默后退一步,侧目看向朝堂上那些文官。

交趾道原先是用来和大明开国功勋武将们做置换的。

而随着占城的新征,以及以中山王府为首的大明民用海船的建造,南方的土地和利益自然已经引起了这些文官们的注意。

就如同是干柴遇烈火,有关交易的一切,都在无声之中默契的达成。

没人会和钱粮过不去。

一座堪比湖广、直隶、江西三道的九龙江平原,足以让这些人舍弃掉所谓的中原固有。

哪来的固有?

天下自古皆为汉地尔!

朱元章默默一笑,这小子总是能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请求。

他默默的看向殿内的臣子们,轻声出口:「卿等以为……」

「臣等附议。」

不等皇帝将话说完,百官已经尽数躬身拱手,山呼附议。

朱元章面露笑容,抬抬手:「拟旨行文交趾道清化大都督府及南征大军吧。」

说完之后,朱元章便当即给了宝贝大孙子一个赞许的眼神鼓励。

而此时。

朱允熥却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真正意图。

他再一次转身,沉声道:「臣再奏,交趾道新征,占城新征,九龙江平原待征,三地皆为土人,无我大明黎民,不足谓之明。臣请陛下降旨,征辟迁移直隶等地百姓,定居新征三地,充盈我朝子民,费数代屯田,实我大明疆土。」

这事有古怪。

朱允熥刚一开口,朝堂上的官员们就心中警醒。

原本迁移百姓去交趾道等地,确实也是在朝堂各部司衙门的议论之中,但这事情还要等南方彻底的稳定下来才会进行。

而且,迁移的百姓也多以东南等地的百姓为首,毕竟距离更近,不必担心迁移百姓去了交趾道等地会水土不服。

直接从直隶迁移百姓,倒是少有之事。

毕竟,从古至今,都是迁移天下富户定居京畿首善之地。

哪里有将京畿之地的百姓给迁移出去的事情。

朱元章沉吟片刻,目光一动,扫过殿内。

「从三品廷议。」

华盖殿里,好奇心已经冲破殿顶,击碎了无数的琉璃瓦。

然而,从朝议变成廷议,皇帝陛下还划定了从三品以上才可参与,直接将殿内大半的官员给踢出了廷议的范围。

不够格的官员们,只能是毕恭毕敬的躬身作揖,默默退朝离殿。

出殿后,不少人还回头深情的望了一点华盖殿内。

这一刻无数人的心中同时默契的响起一道嘹亮的声音。

当官要当廷议官!.

肉丝米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