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三百零七章 让应天开开眼

大明嫡子 第三百零七章 让应天开开眼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做的很好。”

“八品绿袍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

“朝廷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视能给朝廷带来好处,给百姓带来实惠的官员。”

“好生做事,孤很希望将来看到大明的朝堂之上,能有一个青袍、甚至是仙鹤大红袍的匠官。”

仙鹤大红袍,乃大明文官一品。

张二工的眉毛一颤,眼角剧烈的抖动着,因为常年侵身将作监而变得粗糙带满茧子的双手,如同学下稚童一样紧紧的攥在一起。

啪嗒。

张二工双手一拍,屈膝跪在地上,一身因为油渍而有些发黑的绿袍不断的颤抖着。

“臣誓死效命,绝不负太孙期许!”

能从大明匠籍、一介将作监匠人,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八品绿袍的小匠官,已经是张二工平生最大的人生改变。

而如今,当他听到仙鹤大红袍的期许之时,简单的脑袋里只想着哪怕是死了也绝不叫太孙失望。

话本里,诸葛武侯在写出师表的时候,大抵便是自己现在这种心情了吧。

张二工很简单的想到了一个最贴近的比照。

只是自己不敢做武侯,也不可能成为武侯,他现在有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不再是让自家的日子过的更好,老爹老娘善终,老婆穿花衣,儿子女儿成才。

而是要当大明朝第一个仙鹤大红袍的匠官!

朱允熥就坐在一张动一下便吱吱唧唧的椅子上,面带笑容看着跪在眼前的张二工,然后抬头环顾周围的将作监官吏匠人。

“将作监这两年很辛苦,孤心中明白,这一次蒸汽机的成功,非张二工一人之功,亦有诸位辛劳。”

“孤此次回京,会面圣请功,尔等皆有封赏,将作监也会再多几名绿袍匠官。”

几名将作监的小官立马心火绽放,呱唧就跪在了地上。

“臣等谢恩。”

倒是那几名匠人则是完全的呆住了。

一个八品的张二工已经是将作监的传奇了,现在他们这些人也能有一身绿袍?

解缙在一旁好笑的看着这些匠人,轻咳一声提醒道:“还不快快谢恩。”

匠人们立马跪下一片。

“小的们谢殿下恩。”

朱允熥脸上一直带着微笑,面对这些踏实做事的人,总是会少些权力利益的纠葛,多些纯粹。

他挥挥手:“张二工留下。其余人都下去忙吧,不能因为孤来了,就都陪在我这里,踏实做事,孤替你们撑腰请功。”

等到众人散去,现场只留下张二工一人面对太孙和解学士,周围只有满满当当的禁军护卫后,张二工心中不由再次紧张了起来。

朱允熥倒是善解人意,拍拍衣袍站起身:“陪孤在这边走走转转,有些话还是要与你说说的。”

张二工颤巍巍的起身,弯着腰低着头:“臣领命。”

太平府的矿藏很丰裕,不论是石料还是铜铁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而在太平府,最有名的却是采石矶。

深处太平府的铜铁矿场,朱允熥自然是看不到采石矶,借此瞻仰遥想一番诗仙李白,他挑了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眼前只有那些如同蚁巢工蚁一样布满整个矿区的倭矿工,还有监工的明人矿工头子和镇守的建阳卫官兵。

“太平矿如今愈发的红火了,但还要再多些产出,蒸汽机出来了,不久之后朝廷需要更多的铜铁。”

张二工双手兜在一起,跟在朱允熥的身后,弯腰点头:“臣领命。”

说完之后,张二工这才抬起头,看了眼矿场上的倭矿工,又小心翼翼的看向朱允熥的后背,思虑再三后才小声说道:“殿下,倭矿工的损耗太大,每日都要丧命的。臣以为,既然蒸汽机已经有了,是否可以由臣多造几台,现在太平矿使用?”

一旁的解缙皱眉转头,看向边上说出这般谏言的张二工。

朱允熥则是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矿场上的倭矿工,微微侧目扫向躬身弯腰虔诚恭敬无比的张二工。

随后,朱允熥微微一笑:“张二工,太平矿想要多产出,孤会批条子,命镇倭大军今岁加派倭矿工送来。至于蒸汽机……”

为官之道是什么?

张二工此刻浑身绷紧,潜意识里已经觉得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

他的脑袋里飞快的将话本里三国的那些事情想了一遍。

然后得到了一个似乎是说书先生称之为无所不能的对答格式。

张二工又是双手啪的一声跪在了地上,屁股高高翘起。

这样的跪拜姿势,也是说书先生提到过的。

然后,张二工就声音洪亮的说道:“殿下贤明,臣领旨遵命。”

一旁的解缙眼珠子突突,满脸的诧异。

朱允熥同样意外不已,哭笑不得。

最后,无奈的苦笑道:“谁教的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张二工也不知道是怎样想的,直接回道:“讲三国的说书先生说的。”

朱允熥脸上一愣,然后和解缙对视一眼,两人皆是满脸诧异。

然后,高岗上便爆发出了洪亮的笑声。

一阵笑声之后,朱允熥抬抬手:“好了,起来吧。”

张二工趴在地上,歪着抬起头,眼睛有些艰难的看向朱允熥,在确认太孙没有说假话之后,这才谢了恩起身。

不过还是双手兜在一起,弯着腰低着头。

朱允熥平复脸色,轻声道:“往后啊,不要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官场上那一套不适合你,好生的做事,没有人能动你们。”

“是是是,太孙说的,臣都记下了。”

朱允熥皱皱眉,摇头将这事给抛之脑后,转口道:“蒸汽机虽然做出来了,但往后还要不断的改进。气密性要提高,钢材的质量要提高,如何让蒸汽机拥有更大的力量也要去探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臣领命。”

“还有蒸汽机的大小,孤想了想,往后还是要分出两条路子走。一条就是往大了做,这玩意肯定是越大力量越大,母庸置疑的。但另一条路就是往小了做,不然好几千斤上万斤重的,想要送到别的地方太过麻烦。”

这些都是专业上的事情。

张二工皱眉沉吟思索着,然后迟疑道:“就像人的两条腿?”

朱允熥点点头:“是啊。孤想着,大的蒸汽机是不是能弄到诸如宝船上,往后大明的战船就是不用船帆,也能在海上自由的航行?那小的呢?”

“马车!”张二工眼前一亮,然后便自顾自的说道:“可以让马车自己动起来,就和石磨一样。若是大明要建城,也能直接送到城墙上去吊起砖石。还有拉水车,往后要是哪里有了旱灾,只要将小的蒸汽机送过去,就能一天十二个时辰的抽水。”

朱允熥满意的点着头,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大明,也是希望看到的匠官们的样子。

给了图纸,造出了东西还不够,这些催生着一样样新事物的人,也要去了解和探索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更多的应用途径。

倒是一旁的解缙听得是心中突突,眉头眼角一阵阵的颤抖着。

他知道蒸汽机的重要,在这太平矿上就见识过,但一个小小的蒸汽机,就能有这么多的应用,实在是他所未曾设想过的。

没有船帆的战船?

马车自己动起来?

再也不费人力的赈济旱灾?

这是任千百年以来的古今之人,也未曾设想过的事情啊!

解缙心中感慨不已。

朱允熥则是已经继续开口道:“孤会在太平矿上待几天,你们先赶着时间做一台缩小的蒸汽机,能吊起两三千斤的重物即可,孤要带回应天城,让应天城好好的开一次眼。”

张二工又是双手一啪,就要再次跪下,但立马醒悟过来,便涨红着脸低声道:“臣领命。”

指望这厮能改过来有些难,他就不是那些从会识字读书就开始学习如何当官的读书人,未曾考取功名,就整日里研究着官样为何物。

朱允熥挥挥手:“大绅兄,水泥的研制到了什么程度。”

解缙眉头微微一沉,将要开口,目光却是扫到了张二工,而后便微微一笑:“臣以为,还是让张匠官来说吧。”

花花轿子众人抬。

如今太孙明显是格外器重将作监的匠人们,寄予厚望,解缙不介意自己这个时候少出头,多让张二工露面。

仙鹤大红袍,也是有区别的。

朱允熥目光澹澹的看了一眼解缙,伸手虚点两点,便看向张二工:“既然解学士觉得你说更好,那便你来说吧。”

张二工则是有些紧张的点点头,皱着眉看了解缙一眼。

这个解学士当真是让自己为难啊。

“回太孙,如今水泥铸成的五寸厚墙,中间填充石子,已经可以硬抗火炮的轰击,数十炮才能轰垮。如果中间按照太孙的意思,先造钢筋笼子,再填充石子和水泥,可硬抗火炮轰击三十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这时候,解缙才在一旁笑吟吟的附和道:“殿下,臣初见水泥不知为何物,而后每多了解,便心中震撼不已。臣从未见过有如此快速的建城法子,也从未见过能有如此坚硬的墙壁。”

应天城的城墙是怎么修建起来的?

大明现在的建城法子又是如何?

解缙只要稍稍一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可水泥却不一样了,只要添加石子搅拌,变成被太孙称之为混凝土的东西,浇灌里由木模里等待凝固就成了。天气热的时候,一夜就能凝固,便是稍微天冷一些的时候,也不过是两三日的时间。

若是混凝土里面再添加钢筋笼子。

将这堵墙做成应天城那样。

解缙无声的摇摇头。

不敢想不敢想。

而若是将整个九边从东到西,都用这混凝土墙堵起来。

哪里还有前元余孽年年袭扰的困扰。

朱允熥瞥了解缙一眼,已然瞧出他的想法。

轻咳一声,朱允熥开了口:“大明无惧草原,固守从来不如出击。水泥之用,当与蒸汽机结合。”

让大明变成一个整体,让所有的产出都能流通起来,才是朱允熥现在最希望做到的事情。

遍布大明的水泥路,轰鸣声不断的马车。

撸铁砍树修路,才能有前途。

解缙稍有不解,水泥又能如何与蒸汽机放在一块用。

张二工倒是挑着眉有些意动。

随后的十数日里,大明朝的当朝监国皇太孙,还真的就住在了太平矿上。

整日里,所有人都见到皇太孙如同研究所里的那帮工部和将作监的人一样,将自己弄得灰头灰脸。

中间,更是将一座锻造屋舍给炸塌了。

在所有人心惊胆战的将皇太孙从废物堆里救出来之后,再也没人敢让太孙亲自涉险,绝不让太孙靠近那些研究所的锻造屋舍。

一直到十数日后。

在将皇太孙、解学士,还有祖坟冒青烟的张匠官,以及两辆盖着油布,各自动用了四批高头大马才能拉动的马车,并着一众禁军官兵送上从太平府去往应天城的官道上之后。

整个太平矿上的大小官吏,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而从太平府的奏章也乘着快马,送往应天城,知晓朝堂各部司衙门,以及宫中。

华盖殿外,朱元章吹胡子瞪眼,显得格外烦躁,将跟在身边为自己整理衣裳的孙狗儿给赶走,自己动起手来。

嘴里却是骂骂咧咧的。

“竖子!”

“混小子!”

“去了太平府十几天没个消息,一回来就发奏章,今天要是咱看不到好东西,让他去太庙陪老二!”

跟在身边的太子朱标嘴角抽抽,低声道:“老二已经罚跪太庙十几天了,是不是该让他出来了,毕竟您这次的旨意,也是训戒他办六道改田事不利,一直不出来谁去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朱元章冷哼一声:“叫他从太庙滚出来,一起去正阳门,要是那混小子今天叫了整个朝廷去正阳门只是胡闹,就让老二带着他去太庙!”

“是是是。”朱标连连点头:“您消气,既然允熥能说出是千古未有之物,那必然是有准信的,不然也不至于这般莽撞。”

“千古未有也是他能说出来的?”朱元章双眼竖起,冷喝一声:“他是圣人了吗?要是拿不出来,是想在百官面前丢脸吗?”

“是是是,您说的是。”朱标一挺腰板,伸手指地:“儿子回头就将那小王八蛋给提熘回来,狠狠的揍一顿,叫他口无遮拦胡言乱语!”

朱元章冷哼一声:“走走走,你先给老二那小王八蛋给老子从太庙提熘出来。”

朱标满脸赔笑:“是是是。”

……

于此同时。

整个东城的朝廷部堂官署衙门,发出一阵阵密集的脚步声。

有更换衣袍,有穿靴系扣的。

所有人都在往正阳门处赶。

皇太孙今日从太平府启程回京,明传奏章和教令于各部司衙门,言称有千古未有之物要在今日,从太平府境内的太平矿运到正阳门公之于众,弘扬大明国威。

千古未有之物啊。

谁人敢这般言。

千古。

到如今,也就始皇帝才被公认称之为千古一帝。

詹徽原本正在衙门里乘凉喝茶,一听到太孙的消息,茶杯碎了,茶桌翻了,自己的靴子套翻了。

紧赶慢赶的,才和六部的其他官员会和在了一块。

“有谁知道太孙在太平矿上做了什么事情!”

当詹徽和一众官员会和之后,立马就展现出了身为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大明朝堂大老威严。

一名通政司的官员小心翼翼的上前,躬身道:“回禀詹尚书,太孙自去太平府后,那边就一直没有消息回来。上一回,还是太平矿那边请调将作监加派人手的奏章入朝。”

詹徽冷哼一声,手掌稍稍一挥,那通政司的官员就低着头退到后面。

任亨泰最近有些头疼,天知道谁将自己要扩录今科会试贡士的消息放出去的,最近整日里被一帮士林大老围堵,几乎是要将自己给骂成乱儒家根基之人了。

老子明明是要让你们多得些贡士,好让你们各家多些进士,老子成罪人了?

此刻见詹徽对今天的事情颇为意外。

任亨泰目光一转:“或许,真是太孙所言的那样,千古未有……詹尚书还是等到了正阳门,亲眼瞧见了便知道了。”

这厮今天颇为殷勤啊。

詹徽斜眼看了任老倌儿一眼,然后低声道:“吏部和都察院会共同下一道行文,严禁朝廷官员议论会试。”

任亨泰立马转头定定的看了詹徽一眼。

而后默默的拱拱手。

官绅是一体的。

禁止了官员们议论,也就等于是禁止了士绅们议论,那些士林大儒谁家不是士绅,谁家子弟门生不在朝为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这算是解了任亨泰的燃眉之急。

随后,兵部尚书茹瑺也参与进了话题。

“宫里头今天也会去正阳门,殿下既然说出了千古未有之物的话,不论等下结果如何,到时候大伙该知道怎么做吧。”

詹徽眉头一凝:“太孙贤明仁厚,不过是去了太平矿一遭。万般有罪,皆乃下。”

任亨泰和茹瑺两人,默默点头。

“来了!”

“来了!”

“太孙回来了!”

正当百官到了正阳门前,后面观望着的官员们,忽的喊了起来。

众人抬头,便见正阳门外一行人,可不就是去了太平矿一趟的皇太孙嘛。

这个时候,人群的后面又传来一阵骚动。

“陛下和太子来了,都让让。”

“都让让。”

正阳门外。

朱允熥一马当先,意气风发。

望向人满为患的正阳门后。

朱允熥面带笑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队伍中的那两架马车。

“应天啊。”

“你们啊。”

“今天便往你们开开眼。”

“若是能跳出来几个理学腐儒就更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