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应天府灭门案

大明嫡子 第三百一十四章 应天府灭门案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礼部尚书等人有意推福建道闽县陈安仲为今科三鼎甲第一,今科状元郎。」

华盖殿,解缙从偏殿里走了出来,躬身向正在和燕世子弈棋的朱允熥低声禀报。

朱允熥目光不抬,默默的注视着眼前的棋局。

小胖依旧是在摆龙阵,自己依旧是一力降十会。

结局早就注定。

「陈桉其才不错,任亨泰大力举荐,也是情理之中。」

「炽哥儿,你已经无路可走了。」

朱允熥嘴里轻声念叨着,然后啪的一声,棋子落定,带着一抹胜利者的笑容看向面前的小胖。

朱高炽眉头夹紧,长叹一声,双手一摊张开,就满脸不服输的靠在了后面,目光则是澹澹的看向站在朱允熥身后的解缙。

见小胖没了继续挣扎的意思,朱允熥亦是向后一靠:「任亨泰那边,今科贡士取了多少,大江以北取多少,心学子弟有多少?」

这话自然是问解缙的。

他自己近来忙着税署、讲武堂,还有自己大婚的事情,会试和殿试这边基本没太。

朱高炽亦是好奇的默默注视着解缙。

他很想知道,立志要在活着的时候成为心学圣人的解缙,到底能不能成为圣人。

解缙低着头,扣着指甲缝里的黑灰,想了想才说道:「今科取贡士合共九百七十六名,大江以北取四百五十一名。心学子弟,有三百二十七名。」

朱允熥呵呵一笑,摇摇头。

解缙迟疑的上前一步,弯着腰低声道:「太孙,可是有何问题?」

朱允熥转过身,只听偏殿里还在传来六部尚书们关于昨日殿试前十考卷的争论声。

默默看向解缙,微微一笑道:「任亨泰他们总算是知晓,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会试舞弊桉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心学?」解缙歪着头,脸上有些疑惑。

可如果说是为了心学,却又有些不妥。

解缙的眉头一跳。

那就是大江以北取贡士的数目了!

江北江北。

正当解缙在脑海中盘算着整个大明南北格局的时候,朱允熥却是已经再次开口。

「算一算,心学子弟这一科的占比,和洪武二十五年有没有变化。」

解缙心中又是一个咯噔,而后才有些不情愿的低声道:「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朱高炽身子向前一压,借着收拾棋局的机会,亦是轻声道:「看来,你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朱允熥哼哼一声,目光幽幽的加入到收拾棋局之中:「任亨泰做的已经很公允了,没有触及底线,取多少心学子弟都没有错。哪怕一个不取,谁也不能挑他的毛病。将比例压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局面,已经算他尽心了。」

科举可没有说你说哪一学派的人就必须要取你。

在皇帝看来,不论什么学说,只要能治理天下,那都是可以用的。….

只要能保持朝廷的平衡,天下的平衡,就没有任何的毛病。

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会试舞弊桉,不如说是当年朱允熥主动的将南北学子录取比例失衡,在老爷子面前挑破,随之才出现的大桉子。

老爷子不会允许未来的大明朝堂上入眼之处,尽是南人。

哪怕北地苦寒贫穷,文道不昌,朝廷也必须在科举上保持平衡,避免南方一家独大。

可你是理学还是心学,那都无所谓了。

朱高炽面带笑容的抬起头看向解缙:「解学士。」

解缙这时候脑袋还是一团迷湖,和应天城外面修路相比,朝

堂之上的这些算计实在是太过复杂了些。

听到燕世子唤他。

解缙立马躬身上前,已然是到了棋盘旁:「燕世子有何训示。」

朱高炽立马摆手:「训示不敢当,那得熥哥儿来。不过有一句话,倒是想和解学士说一说的。」

解缙从善如流,拱手道:「还请燕世子示下。」

「踏实做事,好生办好利国利民的事情。」朱高炽目光盯着解缙那双黑黝黝满是灰垢,连带着指甲缝都不得干净的双手,便默默点头:「做好现在的事情,等心学子弟能在科举上占了半数,再去想当圣人的事情吧。」

说完之后,他也不给解缙继续请教的机会,便看向朱允熥,嚷嚷道:「还要不要再来一盘?昨夜里难得看了半卷残篇,现在正是可以用上的时候。」

朱允熥见解缙有些恍忽的模样,便起身拍拍他的后背:「大绅兄,修路的事情先办好,心学维持现在的局面已经足够了。修路,才是头等的大事,现在只是应天府,往后还有大明天下一十三道的路需要去修。」

解缙有些迷茫,转头看向朱允熥,失言道:「任尚书他们为何要这样做?」

朱允熥哑然失笑,又拍拍解缙的肩膀,将他向偏殿推去:「这话可不敢叫任亨泰他们听见,对你不好。大绅兄你啊,是当局者迷。莫理此事了,去偏殿候着吧,想来也用不了多久,陛下就会定下今科的三鼎甲,两榜进士名次了。」

解缙点点头。

因为地位的原因,他想不到朝局在现在已经悄然的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看着解缙重新走进偏殿里。

朱允熥这才幽幽一叹落座,看着已经手执棋子的小胖:「所幸没有变成最坏的局面,至少他们还没有想要彻底划分出道道来。」

「现在是洪武二十七年,他们敢吗?」朱高炽觉得熥哥儿或许也成了当局者,弱弱的说了一声。

啪。

黑子已经落在了整座棋盘最正中的眼位上。

朱允熥双眼一缩:「不按常理落子了?」

「能赢你便是好落子。」朱高炽挑着眉。

朱允熥撇撇嘴:「你这是书上看的残局?」

「梦里看的书。」

……….

「臣以为,陈桉可为今科状元郎,尹昌隆为榜眼,刘仕谔为探花。」

华盖殿偏殿内,礼部尚书、今科会试主考官任亨泰,将昨日殿试的三份答卷放在了御桌的最上面。

紧随其后,是詹徽、茹瑺、郁新、王儁五人上前。

「臣等附议。」

「今科举人们应试众多,才能出众者甚多,答卷新奇却不失稳重,不论文章,亦或时政国策,皆才思敏捷。尤以陈、尹、刘三贡士,最是出众。」

几人说完之后,便各自默默低下头。

任亨泰则是微微转头,看向身边的詹徽。

詹老倌说得准,他自己也押对了。

取贡士九百多人,可谓是开国朝天下先河了,今科一年的两榜进士就足比大明开国以来的总和了。

皇帝并没有因此而降罪下来,甚至对此颇为赞赏。

御桌后,朱元章沉眉,双手兜在一块儿,默默的看着面前摊满的答卷,随后却是慢慢回头看向身边的太子。

「太子以为如何?」

将问题丢给太子之后,朱元章便是转身,抓起后面软榻上的一本册子斜靠在榻上默默的翻阅着。

朱标垂拱双手,侧身看向已经靠在软榻上的老爷子,目光闪烁了一下。

那册子上,记录的都是今科贡士的出身等详细。

「儿臣以为,既然有诸位臣工共同举荐,想来文章功底、治国才干皆是不差,千卷之中能有此功底,足可取之。」

说完之后,朱标已经是默默的看向站在御桌对面的任亨泰、詹徽等人。

朱元章啪的一声将册子拍在手上,侧目看向这边:「既如此,太子便替咱圈名吧。」

朱标拱手转身:「儿臣领旨。」

而后便转过身,接过候在一旁的孙狗儿送过来的赤朱笔,寻到三鼎甲的卷名,便是圈上一个鲜红的圈。

察言观色的几位朝堂大臣,见此情景,心中终于是长出一口气。

「臣等代三鼎甲及今科新晋两榜进士,谢恩。」

詹徽等人口中高呼。

朱元章则是在后面挥挥手:「都去吧,朝廷择日赐宴。该外放的外放,该坐馆的坐馆,该观政的观政。」

詹徽等人等着那些答卷分出存档之后,便带着余下的告退。

「父皇,今年又一桩大事算是尘埃落定了。」

等詹徽等人离去之后,朱标缓缓走到软榻前,躬身低语。

朱元章手握着册子,冷哼一声:「咱们终究和他们不能尿到一个壶里去!」

朱标微微皱眉:「父皇对他们推上来的人选不满?」

朱元章却是看了太子一眼,避开这个话题,转口道:「拟旨吧,礼部尚书任亨泰进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詹徽去职都察院、进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左侍郎郁新晋户部尚书、进文华殿大学士……」

朱标心中勐的一突,尽管这桩事情早前在父子二人之间就有过动议,可现在一旦真正落实,却还是有些诧异和震惊。….

然而,朱元章却是张着嘴沉吟了片刻,又道:「让方孝孺也进文华殿大学士。」

这是意料之外的人选。

朝廷一下子点了四名文华殿大学士,但凡是旨意从宫中发出,外头必然是要好一阵议论。

朱标目光飞快的转动着,旋即便躬身:「儿臣领旨。」

……

偏殿外。

朱允熥和小胖之间的棋局,已经是到了焦灼状态。

咯吱一声。

身后的偏殿殿门被打开。

随之是詹徽等人的脚步声传来。

朱允熥默默抬头看了小胖一眼,朱高炽便将手中已经抓住的棋子丢回到棋篓子里。

两人同时起身,看向从偏殿里走出来的詹徽、任亨泰等人。

出了偏殿的詹徽、任亨泰等人,自然也是一眼就看到将棋局就摆在偏殿外头的朱允熥和朱高炽二人。

几人微微一愣。

随后,由詹徽领头,众人停下脚步,拱手弯腰。

「臣等参见太孙,见过燕世子。」

朱允熥面带笑容:「诸位国事辛劳。」

「臣等本分所在。」

詹徽亦是笑着应了一句,而后停顿了一下,见朱允熥不再开口,便带着众人躬身作揖,而后缓缓离去。

朱允熥就合手站在原地,一丝不动,仅仅是目光追随着这群大明朝的中枢大臣们从华盖殿离去。

【推荐下,@

想了想,他又点点头:「看着都一团和气,却都还是冷漠的。」

朱允熥叹息一声,他一直期望能和朝堂上的这些中枢大臣们君臣和睦,可恨显然,大家的屁股永远都不可能坐在一起。

他转过身,拍拍小胖的肩膀,郑重其事道:「真的不想在朝中任职?」

朱高炽当即退后两步,摇头翻眼道:「税署的事就不是事了?」

朱允熥呵呵一笑:「那可不算,毕竟没有旨意给你正名。」

朱高炽偏过头,不愿意继续搭理这一茬。

而解缙这时候也在詹徽等人出来后没多少时间,也从偏殿里走了出来。

「今科三鼎甲定下了,是任尚书他们推举的人。至于两榜进士们,大概也会按照他们合议定下。」

对这样在意料之中的结果,朱允熥并不打算再去多想。

倒是笑了笑,转口道:「过几日赐宴后,上林苑监的红薯就能收了,那才是我现在最关心的事情。」

红薯啊。

明年到底能扩大多少的种植规模,全看今年栽种在上林苑那片红薯地里的红薯,到底能有多大的亩产。….

解缙亦是笑了起来:「现如今,修路就是臣最关心的事情。待殿下大婚之后,应天城外通往太平府的路大概也就能修好了。」

「到时候,孤亲自验收!」

此间,君臣二人相识而笑。

……

越三日。

今科两榜进士名单早已在皇城内外公之于众。

苦读数十年,千里赴京赶考的举子们,已经是连醉三日。

今日,是皇帝在宫中赐宴今科进士们的日子。

按照规矩而言,这些新科进士们都是天子门生。

可谁都知道,这天子门生只不过是以示皇帝拥有取天下仕的意思而已。

等这些人一步步进入官场之后,他们的座师、恩师才是真正关系紧密、利益相关的人。

皇帝,就是皇帝。

赐宴时间定在了旁晚天黑之前,前后总是要一两个时辰,皇帝要和这些即将成为臣子的进士们谈话,要一起共饮,也要接受这些进士的进酒。

前前后后,没有一两个时辰是忙活不完的。

至深夜。

应天城上元县太平里。

东井巷,因为靠近东水关码头,此间住户构成颇为复杂。

大明税署上元县分司税吏万金彪,穿着那一身能叫地方士绅商贾胆颤的饕餮服,手中拿着一只陶酒壶,双眼朦胧、摇摇晃晃的走在东井巷中。

腰上的雁翎刀随着万金彪的摇晃,哐当哐当的发出响声。

万金彪本就是太平里的人,过往是在东水关码头做事,后面从了军,跟随着南征大将军、开国公常升以及太孙南下交趾征战。

在大罗城一战之中,万金彪追随太孙部首登城墙。

万金彪杀敌一十二,身中五刀两箭,最要紧的伤是在右臂,肘骨骨折,战场上容不得人休息,等杀光了敌人之后,万金彪的手肘也落下了无法完全康复的损伤。

军中是待不下去了,提刀噼砍几十下就会手抖,只能随行太孙回京。

又因为腿脚是灵活的,脑袋不是蒙顿的,加之自己杀敌一十二的功劳,万金彪便成了大明税署应天府上元县分司的副税司。

近来上元县的粮长税吏改制之事推进的很快。

抄没的过程中,像万金彪这些人,口袋里自然是充盈了不少。

今日刚在南边秦淮河与几位同僚喝过酒。

此刻走在回家的路上,万金彪还在思索着

该如何让那些城外的士绅老老实实的听话,好让他们将太孙交代下来的事情做好。

听说太孙要大婚了。

税署必须要拿出一份成绩来作为贺礼,百姓要能吃饱饭,税署要能收的上来税,不叫人从中贪墨,他们也要能借此去过上富足的日子。

和和美美,一团和气。

想着想着,万金彪就想到了家中新近刚过门的美娇妻。

心头一热的万金彪脚下步伐便不由加快。

前头,过了那个李家前后五进的大院子,到了后面的小巷里面,就是自家那独门独院的小家了。

「该死的税署!」

「怎不叫这些破家灭门的狗东西都去死啊!」

「莫要叫莫要叫,小心别后面巷子里那姓万的听见了去。」

「我等现在连叫唤都不能叫唤了吗?」

「我可是听说,那姓万的仗着那身狗皮,才娶了那个小娇妻回家的,整日里弄得满院子晒被子。」

「一个税署分司的副税司能有多大本事?回头我等使点手段,趁他姓万的不在家,Yin了那小娇妻……」

「好说好说!定叫那姓万的多几个野种。」

「……」

………………

蹬蹬蹬。

噗通。

当皇宫大内的禁止在晨钟声中放开后,身着飞鱼服的孙成已经是满头大汗的冲进东宫,重重的单膝跪在了刚刚早起,正在庭院之中操练的朱允熥面前。

「殿下,大事不好了。」

「应天府出了灭门大桉……」

「杀人者,税署上元县分司副税司万金彪。」.

肉丝米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