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三百四十五章 神仙的弟子

大明嫡子 第三百四十五章 神仙的弟子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孙府的喜讯,终究没有在应天城再掀起多大的风波。

毕竟,现在那孩子怕是连个人形都没有。

至于往后的事情,还得等生下来才能再说其他。

而年节也并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大明依旧在做着赔本的朝贡买卖。

开年正月初三,倭国、朝鲜、琉球国并南方数宣慰司皆派遣使臣到来,拿着廉价的朝臣礼品,换取了大明官窑出产的瓷器,江浙制造局出产的丝绸等。

初五在京宗室,在朱元章的带领下,祭拜了太庙之后,这个年便就算是过完了。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十五,戊申日。

国朝上元节虽然没有前唐诗歌里那般的灯火辉煌,可朝廷还是破例,以太孙府子嗣有序为由,放开金吾一日夜。

日头斜过正午。

太孙府后苑暖房。

年前长江两岸,还是大雪纷飞的天气,翻过年气温却是一日高过一日,似乎有直接略过春日,让江南江北直接走进酷夏的样子。

也正是因此,冬日里炭炉昼夜不停的太孙府后苑暖房,这时候也早早的就撤走了炭炉,只是怕有返寒的可能,门窗还是不曾打开。

「这个鬼天气,八宝茶怎么喝怎么不得劲。」

朱高炽斜靠在一只金髹(xiu)三足凭几上,如同魏晋人物画里的人物一样,除了没有坦胸露背,也没有五石散,整个人显得是懒洋洋的。

朱允熥微微一笑,将八宝茶壶给挪开,从一旁取了一壶早就放在冰桶中冰镇的酸梅汤,为小胖倒了一杯,推到对方眼前。

「知道你怕热,早先就让人冰上了。不过这个时候,还是要少喝些,免得伤了肠胃,引来寒气。」

朱高炽瞥了朱允熥一眼:「你比我娘还要絮叨。」

念叨了一声,小胖便抓住冰冰凉的杯子,仰起头一饮而尽。

大概这个时候真的只是假热,一杯冰镇酸梅汤下肚的朱高炽,不由的浑身一颤,张着嘴吐出一口寒气。

脸上却是变态的露出舒服的表情。

看着如今人是瘦了,可却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贱嗖嗖的小胖。

朱允熥无奈的摇摇头,自己慢悠悠的喝了一小口冰镇酸梅汤。

爽过之后的朱高炽,这时才从长靴里面拔出了一本簿子。

翻开看了两眼,朱高炽便挪动视线看向朱允熥:「沐侧妃有了身孕,你就不理朝政了,现在连累的我还要每日来给你说这些事情。」

朱高炽也只是吐槽了一声。

随后便继续道:「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张豫,奏言塞北多是卫所边军及屯田贫寒之民,少有先生开设学堂。卫所官兵吏目,官俸仍然是以钞给。谪戍之人,更是连赏钱都没有。请朝廷酌情,给布衣棉衣御寒,请调粮草充实边苦,请设儒学堂,为塞北军民子弟开蒙。」

朱允熥手掌轻轻的拍在凭几上,沉眉思量,少顷之后开口道:「宝钞必须要控制印发量了,这件事咱们要开始着手安排了。水泥路也要尽快的推进起来,朝廷再没有钱,也要挤出钱来,一点点的用水泥路连通地方,尤其是塞北边防。

….

准张豫所奏,由淮安府发运,调布衣棉衣粮草给张豫,再从去岁恩科那一千多个进士里选一选,还留在朝中观政的,挑几个出来送过去,让他们再招揽下举子。若是不从,便换人,这些人记下来,朝廷往后便不用他们了。」

朱高炽点点头,朝廷对塞北九边的要求,一向都是只要不太过分,就会应有尽有的恩准供应。

将处理的结论记下,朱高炽又道:「户部调一万头耕牛于东昌府屯田贫民,已经办好,大抵是不

会误了今年的春耕。」

朱高炽一一看下去,忽的微微一笑:「福建兴化卫奏报,循例,卫所魏保妻黄氏产三男子,赐给米粮和宝钞。」

朱允熥也不由的笑了起来。

「一胎三儿子,这个兴化卫的魏保,可算是于朝廷有功了。让后军都督府那边处理一下,升百户。」

朱高炽愣了一下。

按照惯例,大明朝的女子能生儿子,能多生儿子,朝廷本来就是有规定要赏赐东西的。

兴化卫这次也是按照规矩,将此事给报到朝廷。

现在,朱允熥身为皇太孙,竟然还会亲自过问这件事情,在本有的赏赐之外,还另外让都督府那边给魏保升了百户官。

朱高炽嘴角微微一挑,眼神澹澹的扫了朱允熥一眼。

这厮就是因为自己也要有孩子了,所以才会爱屋及乌。

朱允熥却是想了想后,问道:「我记得,前几日皇爷爷亲自下的旨意,要周王叔征发河南都指挥使司卫所马步官军三万四千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晋王叔征发山西都指挥使司卫所马步官军两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朱高炽皱起眉头,低下头翻了翻手中的簿子,找到了对应的朝政记录,然后点点头道:「旨意已经分别在辛亥日和甲寅日发出去了,走的是敕令。大概要一两个月才能到晋王伯、周王叔手上。」

大明现在的军事策略,仍然是以九边为首。

长城是年年在修,朝廷也年年征发迁移大河两岸百姓屯田塞北,为的就是和草原上的前元余孽们抢占更多的先手。

朱允熥当即道:「去岁水泥出来的时候,爷爷就说了要将此法用到塞北长城,现如今要继续筑城,工部那边怎么说,张二工他们可曾领到旨意?」

「工部现在被解缙缠着修应天至杭州府的水泥路,对这件事情没有声音。张二工前番让人来找了我,说他们有足够的人手可以去九边,都是熟悉水泥法的匠官。」朱高炽轻声解释着。

朱允熥手指在凭几上敲击了两下:「那就再调张二工手下的匠官去九边吧,不能让屯田的卫所官兵和迁移百姓都到塞北筑城修墙,边地还是要发展起来。

告诉张二工,再派些其他方向的人手过去,要让百姓们都能好好的屯田。

户部那边也告知一声,钱粮不能短缺了,让他们从杭州府调运粮草到淮安府,好支应北边的事情。」

….

朱高炽点点头:「知道了。」

随后啪的一声,便将簿子合起来,重新塞回到长靴里面。

刚要自己动手再倒一杯冰镇酸梅汤的时候,却又想起来一件事情,当场便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朱允熥斜觎了小胖一眼:「我发现你现在是越来越贱嗖贱嗖的。」

朱高炽立马瞪了朱允熥一眼,然后正色道:「我是想起来,皇爷爷给十八叔和十九叔定的亲事,这两日就要明旨册封了。」

朱允熥点点头,眉头却是皱起,不解道:「十八叔和十九叔都到年龄了,选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朱高炽摇摇头,终于是从凭几上立了起来,俯身撑在桌子上,看向朱允熥:「我是说,二十三叔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件事情,然后昨晚上跑到乾清宫,一下子就跪在皇爷爷眼前,哭吼着他也要选王妃。然后皇爷爷一脚就给二十三叔踹飞了……哈哈哈……」

也不知道朱高炽是从哪里得的消息,更不知道对方是如何描述当时的场面,他说着话就放声大笑起来,手掌更是不停的拍着桌桉。

朱允熥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强憋着没让自己笑出声,瞪着眼道:「他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懂什么选妃。十八叔

和十九叔都十五六了吧,他还差着五六岁呢,怎么就想到这。」

那小屁孩,整天不就只顾着吃吗?

朱高炽撇撇嘴:「谁知道呢,大概是从哪听到了,选了王妃也就代表着就藩,二十三叔不是就想着能和十七叔一样当个大都督嘛。」

朱允熥哼哼两声:「还是上次给的课业太少,回头我去和方先生说一下,不行就给他塞进讲武堂里去,现在讲武堂不是正好在弄那个什么勋贵及军中将校子弟的课业,刚好宗室可以做出表率。」

朱高炽点点头,丝毫没有对会将自己的二十三叔给丢进讲武堂那个魔鬼地感到愧疚。

而讲武堂这两年也确实做的很不错,这个不错不光光是指讲武堂的蹴鞠赛能挣大钱。毕竟,现在讲武堂那边还弄出了另一种观赏效果更加激烈,赚钱也更多的虎贲球赛(橄榄球赛)。

更是因为,讲武堂在正常的武生课业上,可谓是突飞勐进。现在已经开始考虑,为大明从根子上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

这件事情最近已经经由五军都督府拿到朝堂上议论了,大抵是会定下来。

事情说到了这里,朱高炽目光忽的一闪,说道:「还有一件事情,因为涉及上直亲军卫,所以刚刚给忘了。」

「老爷子要对上直亲军卫做什么?」朱允熥顿了一下后,开口询问。

朱高炽解释道:「皇爷爷有意让羽林左卫指挥使汤弼升任河南都指挥使司指挥使。」

京卫指挥使和上直亲军卫指挥使都是正三品的官。

一道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则是正二品的官职。

….

虽然是从亲军卫这等天子亲军的地方离开,可去了河南都指挥使司便可以称一句都司总府的封疆大吏。

朱允熥却是摇头道:「右卫的于马呢?」

他还记得,当初西安门前国子监监生闹事,还是当时的羽林右卫指挥使于马带兵镇压的。

朱高炽皱眉道:「皇爷爷大抵已经是将此事定下来了。」

朱允熥却是依旧摇头:「汤弼……还是用于马的好。」

「我可不敢和皇爷爷说这种事情。」朱高炽立马翻着白眼摇起头。

朱允熥白了他一眼:「汤弼姓汤。」

朱高炽立马瞪大了双眼,人家汤弼姓汤还有错?又不是信国公家的汤,就因为这个就要压着对方?

朱允熥只能低声解释道:「去冬,黄河右岸一直不曾降雪,很反常。河南又位处大明腹地,不容有失,我熟悉于马,是个敢打敢拼的汉子,先让他去河南坐镇都司。汤弼总领羽林左右两卫,回头再寻机会外出任一道都司总府。」

「那恐怕得你自己去找皇爷爷说。」

朱允熥点点头:「明日我入宫与皇爷爷说这件事。开年的时候,皇爷爷还提及过,可能要我沿运河巡视漕运,转黄河往河南、陕西两道巡视。毕竟前些年,这件事本来该是我爹做的,只是那会儿……」

「你要去河南及关中巡视?」

朱高炽立马瞪大了双眼,随后身子向后一靠,靠在了凭几上。

他眼珠子转的飞快,不假思索道:「这次你可别再带我去了,带上炳哥儿,他现在已经快要闲的发霉了。」

朱允熥摇摇头:「都还没有定,毕竟现在彩云还有着身孕,要是这一趟出去,恐怕是要错过孩子出生。」

朱高炽立马松了一口气,连连道:「也是也是。」

尽管自己现在瘦了,气也不喘了,腿也不酸了,但能不出远门就不出远门,依旧是朱高炽的第一选择。

出了一口气后,他总算是为自己灌了第二杯酸梅汤,然后又是浑身打了一个

摆子,满脸的舒坦。

朱允熥的思绪却已经飞到了整个黄河两岸。

从地方官府、锦衣卫、暗卫三个方向收上来的消息,去年冬天整个黄河两岸几乎就没有什么大的降雪,这就很恐怖了。

首先就是可能会引起虫害,接着可能就是干旱。

而自己这一次可能要巡视黄河两岸,从老爷子那里来说也是为了防止这一点,到时候如果真的出了事,自己刚好也能在黄河两岸坐镇,总好过朝廷在应天这边鞭长莫及,什么事情都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沟通好。

朱允熥正在心中骂着小冰河。

暖房外,已经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太孙府总管雨田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殿下,少华山、斋醮科仪主持孙碧云真人请见。」

少华山的孙碧云?

那个乃是张三丰这位神仙人物的亲传弟子的孙碧云?

….

朱允熥顿时面露疑惑,和同样疑惑不解的小胖对视一眼,两人都对这位道家真人的到来,倍感奇怪。

「快请孙真人入内。」

尽管不知道对方为何而来,朱允熥还是给足了待遇,冲着外面回了一声,便连忙伸手指了指朱高炽。

两人默契的开始摆正位置,顺带着将凌乱的桌面给收拾了一下。

少顷。

只见一名道骨仙风,身穿一件青灰色长袍,头插莲花簪的白发老道,脚步轻若如风的走了进来。

仅仅只是第一次见面,朱允熥就对这位孙真人起了好感。

随后便想到孙碧云的生平。

幼年聪慧,愿欲学仙,入西岳华山,寻镬刀之踪,追希夷之迹,岩栖屋树,服气养神,探黄老经旨、周易参同与夫儒释,诸子史书,罔不熟读,研精覃思,固有年矣

可以说,这位孙真人就不能以单纯的道家真人来形容。

他更是熟稔儒释两道圣贤道理。

而作为已经成为天下共识的神仙人物的张三丰真人的弟子,孙碧云在道家亦是有着不俗的地位。

几乎可以用挥臂使之、一呼百应来形容。

朱允熥带着好奇,起身道:「不知真人今日过府来寻,是为何事。若是为今岁斋醮科仪之事,或道门之事,真人不妨说来。」

孙碧云作揖施礼,随后看了一眼暖房内,却是露出一抹笑容:「贫道自西城行来,已经口干舌燥,不知能否与殿下讨要一杯茶水?」

道门的刚把子,神仙人物的弟子,找上门竟然不是要说什么玄妙之言,反倒是要水喝?

朱允熥不禁张了张嘴,一时哪里能反应过来。

朱高炽却是连忙俯身,有些紧张的从桌子上为孙碧云倒了一杯八宝茶,后来又觉得这玩意自己现在都不喝,这位神仙的弟子定然也是喝不下的,挠着头纠结能不能给神仙弟子喝冰镇的酸梅汤。

孙碧云已经是轻步到了显得手忙脚乱的朱高炽身边:「这位想必就是燕世子吧,世子不必如此,万水合一,万川入海,左右不过是润嗓而已。」

说着话,老道已经是捏住盛着八宝茶的杯子,也不发声,竟然就这么的喝光了满满一杯八宝茶。

朱高炽吞咽了一下喉咙,实在是张三丰的名声太大,而这位孙真人又是对方的亲传弟子,自己唯恐让对方生了什么不好的感觉。

毕竟老爷子这些年,可是从来就没有停下过寻找张三丰这位神仙的事情。

哪怕,这事也有着平衡儒释道三教的因素。

见到孙碧云如此举止。

朱允熥总算是冷静了下来,默默坐下,伸手指向面前的空置凭

几:「真人请坐。」

孙碧云也不拘束,径直坐下,然后便好似是拿观山望气的架势,澹澹的扫了朱允熥一眼。

【鉴于大环境如此,….

「今日老道不请自来,惊扰殿下,实在是罪过。只是事出有因,不知殿下能否允老道解释一二。」

朱允熥嘴角微微一动,只要这位真人现在说出能请三丰神仙入京的话,他就相信老爷子肯定会大动干戈的做好迎接的准备。

这位可不像是那位有大宏愿的智惠和尚。

朱允熥点点头:「真人请说。」

孙碧云又瞅了瞅朱允熥一眼,老道士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君臣子民的规矩,却又让人挑不出毛病,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一来,老道是想当面感谢殿下,能允老道支持不久之后的斋醮科仪之事。龙虎山、茅山、武当山、少华山等道门宗派,皆托老道,要亲自当面感谢殿下。」

「二来,老道是前来道喜,也是为了能沾沾太孙府的喜气。」

似乎都是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啊。

朱允熥心中顿时更加疑惑起来,面上却还是保持着笑容:「儒释道三教并存,大明代天治理天下,fo门开水陆***为在天皇考孝慈皇后祈福,此等之事自然不能少了真人这一门。于情于理,孤都该感谢真人才是。

太孙府年前侧妃身孕,不过是要为宗室添一二子。能有真人登门,方才是喜事,也好让孤那未曾出世孩儿,沾一沾仙家福源。」

然而,却是在这时,朱允熥刚刚说完话,孙碧云便眉头一皱。

「侧妃?老道算的乃是太孙妃……」

………………

求月票呢~各位老爷们~

肉丝米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