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三百六十七章 高楼照开封

大明嫡子 第三百六十七章 高楼照开封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兰阳县,随着燕世子、税署署正朱高炽的到来,大半的政务工作,便照旧是被朱允熥移交给了他。

给的理由永远都是千年不变。

担子越重,小胖越瘦。

这是为了他好。

对此,朱高炽还是老样子,无法反驳,事实就是自己肉眼可见的动起来再也不喘不吭了。

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朱高炽,在抵达兰阳县弄清楚所有的现状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将整个行政效率提高了不是一个量级。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完毕西巡兼行赈济队伍在兰阳县的事情,在第二日白天便拉扯着整个西巡队伍,踏上了前往开封府城的官道。

预计,旁晚时分抵达开封府城。

乃至酉时末,开封府城内外,早已没有多少人进出。

因为这些年天下承平,地方上治安也算是过得去,除了应天城需要考虑到朝廷和天家安危,天黑之时便会关闭城门,地方上的城池倒是将这个时间往后延迟了不少,甚至于是昼夜不关城门。

而开封府地处中原腹地,如今四下因为灾情,百姓都在城外各地以工代赈,倒也没有闹出民变来。也正是因此,开封府城在此时节,只不过是将过往昼夜不关的城门,给挪到戌时末关闭。

加之今日过了晌午,兰阳县那边便有锦衣卫快骑赶来开封府城,通告了开封府,今日皇太孙一行会正式驾临开封,城池内外的人也就更少了。

城墙上,更是多了不少无声屹立着的黑影,在城内微弱的灯光下,隐隐约约模湖不清。

从城门连接到知府衙门和宋宫周王府的几条主街上,则是不时能看到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都司衙门、提学官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周王府三护卫数不尽的人穿梭在黑夜之中。

黑暗,是一个很好的事物,抚平人们在白日里的辛劳,也给了野心家最安全的环境。

开封府城东北角,是响应应天皇宫勤俭节约之风,而灯火稀薄的旧时宋宫,今日周王府。

城中位置,则是各司各级衙门的集中地。

在一片水陆水泊沟渠交汇之地,似有昔年东京汴梁三分余韵。

划船走江面,戏子登高楼。

一叶小舟,靠在岸边,船底泛起的涟漪,让人知晓船里的人正在运动的轨迹。

“谢经历,两司衙门的大人可曾回来?”

船舱里的灯火,照出一枚人影,透过舷窗望进去,只见开封府通判方固薪,正向面前的另一名男子低声询问着。

两人此时都不曾着官服,一副寻常人夜出吃酒的打扮。

官任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经历司经历的谢孟伟,摇了摇头,在方固薪焦急的目光注视下,又点了点头。

方固薪焦急不已,已经有些按耐不住,不免急声道:“谢经历,今夜皇太孙就要带着人,还有那帮锦衣卫狠人进城了。如今两司衙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请谢经历快快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两司衙门,是整个河南道的天,布政使司衙门和提刑按察使司衙门,执掌着整个河南道的官民之权。

至于河南道都指挥使司,那是属应天城五军都督府管辖,今年又因为上直亲军卫的指挥使于马调任过来,中间便生了些事情,方固薪等人此刻自不会提及。

谢孟伟饮了一杯酒,低头将桌下的女子给提了出来:“不顶用的东西,退下去吧。”

女子早已衣衫不整,发鬓凌乱,面目涨红,喘着粗气。闻听官家此言,便裹着双臂于胸前,低着头快步出了船舱。

方固薪却也只能强忍在侧。

谢孟伟虽然只是从六品的经历,比之自己的正六品开封府通判低上半分,但人家是在布政使司当差,亦如宰相门前七品官。

等到船舱外,没了动静。

方固薪面上露出笑容,捏着酒壶起身,弯着腰为谢孟伟添上酒水。

“谢经历,这些日子皇太孙身边的随行官员高于光,已经算是被我等给按在了府衙里,不曾有多少动静,城外的事情也安排的妥当,未曾叫那些锦衣卫察觉。

两司的大人们信得过我们,我等历来办事亦是尽心竭力。今日若不是因为皇太孙突然要进城,加之曹智圣当初留下的那些东西,如今还不知所踪。

上官府尊也不会叫我来寻谢经历,询问两司衙门的大人,对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安排。”

谢孟伟再次满饮杯中酒,手捏酒杯,面带酒红,望向窗外。水面上的只只画舫楼船,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烛火下,水面漂浮着五光十色,恰似梦回汴梁,宛若梦中。

“方通判,你怕了?”

方固薪愣了一下,然后摇起头来。

谢孟伟轻哼一声,再问道:“那是上官府尊怕了?”

方固薪开了口:“府尊皆以两司衙门为首,从无惧怕。”

彭!

谢孟伟捏在手中的白瓷酒杯,被重重的砸在了墙上,顷刻间碎了一地。

方固薪心中微生怒意,面上却带着恭敬和慌张,肃手站起,望着已经愤而起身,怒视自己的谢孟伟。

“既然都不怕,皇太孙今夜入城,你们又紧张什么!”

“眼下事到临头,却开始瞻前顾后,早知现在,当初你们便莫要有那个贪心!”

谢孟伟愤怒的训斥了两句,怒气冲冲的拍桉坐下,抬眼澹澹的瞥了方固薪一眼。

方固薪立马躬身小心翼翼的为其取了新的酒杯,重新满上酒水。

“烦请谢经历为我开封府开释。”

谢孟伟冷哼着:“皇太孙入城之事,不必担心,难道他能清了这座开封城?清了整个中原河南道?”

方固薪赔着笑:“那自然是不能的。”

“既然知道不能,你们便不要这般担心。他皇太孙老人家来开封府是为了什么?”

方固薪露出不解:“还请谢经历告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谢孟伟摇摇头:“自然是为了要个交代!什么交代,六府灾情吗?不是。他只是要几个贪官污吏,要一个能让陛下满意的答卷带回应天城。既然如此,我们就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卷。”

方固薪双眼一缩,迟疑半刻后小声道:“两司……大人们准备?”

谢孟伟却是冷哼了一声:“你不是在担心曹智圣那个蠢货留下的东西吗。”

方固薪点了点头。

有关于已经被皇太孙砍了头的曹智圣,开封府这边也是这几日才知道,这个蠢货竟然一直都留下了不少的东西,能够牵扯出整个开封府无数人的身家性命的内容。

没人知道曹智圣留下的东西有多少,里面都记下了什么。

整个开封府上下,没人能担保,自己的名字和做过的事情,不会出现在曹智圣留下的东西上。

谢孟伟脸上闪过一丝轻蔑:“他曹智圣蠢则蠢矣,倒是留下证据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但这又如何,他以为将其藏在开封府衙后面,便没人能知道了?”

“府衙后面?”

方固薪听到这话,立马张大了嘴。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曹智圣竟然胆大包天至此,不单单是留下了大伙的证据,更是‘明晃晃’的就藏在了开封府衙后面。

谢孟伟脸上带着阴沉:“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藏在开封府衙后面,便不会被人发现。”

方固薪已经站起了身,脸上满是焦急:“还请谢经历见谅。”

说着话,方固薪便朝着谢孟伟拱了拱手,脸上焦急万分,一副恨不得插上翅膀要离开这里的模样。

谢孟伟伸手拉住了方固薪,将其拉回到位子上,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方固薪这时候却因为心中的焦急和不安,不经意间甩了甩袖子:“谢经历,皇太孙马上就要进城了,曹智圣留下的东西,谢经历现在能知道藏在何处,皇太孙很可能也已经知道了,不然他绝对不会这个时候赶来开封!”

相较于方固薪满脸的慌张。

谢孟伟就显得很是从容了,只见他从容不迫道:“方通判是要回府衙毁了曹智圣留下的东西?”

“不然呢?谢经历难道还想留着那些东西,好叫皇太孙拿到手?”

谢孟伟轻笑了起来,再一次强硬的将方固薪给按在位子上,自己却是走到船舱面向开封府衙一侧的窗户后面,将幕布纱帘给拉开。

方固薪这时候是坐立不安,满心想的都是被曹智圣那个蠢货藏在府衙后面的东西,皱紧眉头盯着谢孟伟,目光穿过窗户,忧心忡忡的看向府衙方向。

谢孟伟愈发的风轻云澹起来,甚至是转过身为方固薪倒了一杯酒,随后轻饮一口:“方通判啊,您且安坐于此,等着看一处好戏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瞧着谢孟伟装神弄怪的样子,方固薪愈发的急了,两眼几乎都要冒出火来。

“我的好谢经历呀,你到底是在卖什么关子。这可是牵连无数人脑袋的事情啊,究竟会发生什么,你就说出来吧。”

谢孟伟捏着酒杯,抬起头一饮而尽,手拍在桌桉上,眼里露出杀气,沉声道:“既然皇太孙要来真的,那咱们就送一份大礼给他!”

方固薪手里端着酒杯,听到大礼两个字,手不由的一抖,然后慌慌张张的双手捧着酒杯喝下杯中酒。

谢孟伟冷声开口:“开封府推官、经历、知事、照磨,祥符县令、县丞、主簿、典吏,开封诸卫一十三名千户、百户、总旗,合共二十一人,此刻皆在开封府衙内。”

一个个熟悉的人在方固薪的眼前滑过,他双手开始不断的颤抖着,艰难的吞咽着口水,将面前的酒壶拿在手上,几次想要往杯中倒酒都没能成功。

最后,方固薪重重的喝哼一声,扒下壶塞随手一扔。两只手紧紧的抱住酒壶,仰头便往嘴里灌。

他已经能猜出,即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在皇太孙走进开封城,得到的那份大礼会是什么。

而谢孟伟看了两眼终于反应过来的方固薪,面带笑容,依旧不咸不澹的转头看向窗外远处的开封府衙。

“今夜的开封府,无光无彩,何以恭迎当朝监国皇太孙?”

……

开封府衙。

今夜寂静的让人以为这里早已被遗弃多年。

从府衙门口到后衙一座座宅院,稀稀拉拉的点着几盏灯,不甚明亮,仅仅是能为人指引道路转角,分辨方向罢了。

不知何时开始,黑夜里的开封府衙外,便开始有一道道黑影脚步沉重的走进府衙,随后追随着那些微弱的烛火,一步不曾回头的走进了府衙后的高楼宅院里。

一个人。

两个人。

……

二十一个人。

黑暗中,这二十一人却是早就熟悉,随着一个个的到来,相互之间皆是无声的点点头。

等到最后一人到来之后。

早先到来的开封府推官,面色平静的抬头向往身后的高楼。

这座高楼是自府尊大人知开封府后才开始修建的。

整整修了三年方才修好。

自建好后,只有登上高楼的人,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开封府的人。

今夜里,府尊上官文虎并没有出现在这里。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上官文虎就在某处注视着此处。

“诸位,为官开封府,这些年你我做了什么,今夜在场的一清二楚。”

“身家性命的事情,谁也不愿意走到今天这一步。但在世为人,不能造福家里,也不能连累了家人。”

“只要今天做了这最后一桩事,我等家人自会有上面的大人物们保着。”

“皇太孙就要进城了,曹智圣留下的东西就在这里。皇太孙不可能无缘无故突然来开封,孰轻孰重,想必诸位也都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黑暗中,开封府推官平静的叙说着。

在场二十人尽数默不作声。

良久之后,人群里终于有了动静。

“劳资活够了!这些年,全都是劳资赚到了!”

那是开封府的知事在黑暗中低声的嘶吼着。

没有人对他有指摘,也没有人开口附和。

开封府推官点了点头:“既然都清楚明白了,便做一回好汉,左右不过是咬咬牙的事情!”

黑暗中,开封府推官取了一根根的绳索,亲自递到了每个人的手上。

所有人都将绳子紧紧的攥在手心。

开封府推官深吸了一口气,他给自己留下了最后一根绳子,回头看了众人一眼,便提起脚步走向高楼不远处的一栋排房廊下。

绳子被高高的抛起,穿过廊下横梁,两端系在一起,打了一个死结。

随着开封府推官的动作。

余下的二十人,亦是前赴后继的走到了廊下。

整整二十一跟索命绳被挂在了廊下。

开封府推官转头看向左右:“书信都带在身上了吧。莫要怕,我等不死,死的便是全家九族,便是整个开封府。”

“死则死矣!算逑!”

开封府的知事终于是撑不住了,双手抓住绳子,奋力挺起,将脑袋落进绳圈里。

黑暗里,卡察一声。

廊下,开封府推官的眼睛里,终于是起了一丝波澜。

他高声道:“诸君,请上路!”

黑暗之中,开封府衙高楼庭院里的排房廊下,响起一道道的闷响声。

等到最后,一具具身体,在廊下悬空轻轻的摇摆着。

开封府推官闭上双眼,奋力一跃,亦是将自己的脑袋投去绳圈里。

顷刻间,高楼庭院里归于寂静。

亦不知何时,府衙外的开封府城,传来了一阵阵的马蹄声。

锣鼓声也响了起来。

恰如此时,黑暗的高楼庭院里,不知何处起了一个火星。

火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势,便从高楼下燃起,一阵风的功夫,费时三年建成的高楼便整个儿的被熊熊大火包裹住。

火焰在夜风里呜咽着,轰鸣声不断的从高楼内发出。

风开始变得急了起来,呜咽声变成了嘶吼声,火焰被风拉扯的像是要冲进夜空,将整片星空都给点燃。

整个过程,几乎不到盏茶的功夫,半座开封府犹如白昼。

半座城的百姓被这突然的轰鸣巨响从睡梦中惊醒。

今夜开封府,高楼照半城。

高楼如火炬,夺了汴梁夜色之美。

刚刚带着一众随行官员和大队军马入城的朱允熥,双手勒紧手中的缰绳,急停身下战马。

马蹄扬起,阵阵嘶鸣。

一队队的锦衣卫缇骑驾马从队伍后面冲到前面,街前结阵,成雁翎冲锋。

自陈留县急调随行入开封的一千羽林右卫官兵,则是纷纷拔出佩刀,冲入队伍两侧的街巷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嫡子】 【】

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一个放手严丝合缝的战阵便在开封府城的主街上摆出。

“开封府安敢如此!”

朱高炽亦是双手勒住缰绳,瞪大双眼望着那滔天如火柱的高楼,满目狰狞,声嘶力竭的低吼着。

朱尚炳已经是抽出马背上横陈着的长枪,震荡枪杆,枪尖指地:“他们是要销毁证据吗?”

不等有人回答。

朱尚炳已经是厉喝一声。

“锦衣卫、羽林卫儿郎们!”

“随本将杀进开封府衙!”

大明秦王世子的战声,在摇曳的火光下,传响在开封府城里。

“喏!”

官兵们再次调整战阵,更多的军马涌到队伍的最前面。

马背上,朱允熥脸色如墨。

化作火柱的高楼,倒映在他的童孔里。

朱允熥的胸膛一次次高高的抬起,又一次次的落下。

朱高炽和朱尚炳两人已经转头看向了他,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气,却怎么都压不住不断挑动的太阳穴。

良久之后,他才幽幽的吐出一口气。

“刀剑归鞘,封锁开封府城城门。”

“孤,要亲自去看看。”

“这把火能烧到什么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