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三百六十九章 楼塌了

大明嫡子 第三百六十九章 楼塌了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封府衙前。

朱尚炳怀抱长刀,眉目鄙夷,仰着身,昂着头,微微低眼侧目俯视衙门外的河南道及开封府的官员们。

按照朱尚炳的想法,熥哥儿完全就不必那么慎之又慎的考量地方的官员们。横竖不过是一刀下去的事情,难道河南道的脑袋还能硬的过大明的刀?

真要是有那么硬,最多就是将应天城墙上的重炮拖过来罢了。

眼下,堂堂的大明朝皇太孙,待在后衙烤火,心里怕不是早就在忧思着朝廷为什么总是会养着这么一帮废物蠹虫,而不是人人清明。

到了府衙前传话的朱尚炳自然是没有好脸色的。

河南道左布政使周荣,穿着得体的大红独科大团花公服,头戴乌纱,展赤角一尺有二,配花犀腰带,手抱白象牙笏板。

在他身旁的是河南道按察使潘伯庸,除了腰带乃是金银花腰带之外,余者一般无二。

周荣和潘伯庸都穿戴着大明定制,只有在京官员早晚朝奏、侍候圣驾、谢恩、见辞,或在外武官每日公座才会穿着的公服。至于二人身后的其余河南道及开封府官员,则都是穿着补子不同、服色不同的常服。

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熟悉的开封府衙前立着的那位身上甲胃下,隐隐约约露出团龙纹的少年将军,对他们这些人的斜觎和不屑。

身为河南一道主官的左布政使周荣,在所有人的等候中,轻步上前,挥动着从二品大团花花犀腰带红袍的宽大衣袖,脸上带着一份儒雅和镇定自若的从容。

「臣,河南道布政使周荣,***求见皇太孙殿下。」

「今夜殿下驾临开封府城,臣周荣迎驾来迟,未想开封府衙高楼走水化火龙,臣周荣斗胆面请皇太孙殿下移步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下榻歇息。」

朱尚炳撇撇嘴,哼哼了两声,抱着怀里的长刀侧过身。

他斜觎着衙门外的周荣,语气带着厌烦:「啰啰嗦嗦,都叫了你进来喝茶,哪来那么多的话。」

说着话,他便往府衙里面走了两步,而后又转过头看向外面。

「你们是怕被火烧死吗?」

「河南道的官儿都是卵怂了?」

最后一句话,几乎是轻飘飘的到了不可闻的地步,却还是足以传入衙门外周荣及一众官员耳中。

一阵变得急促的呼吸声。

周荣脸上的微笑和从容,却没有发生半分的改变,他甚至是无声的转动了一下脖子,目光扫向身后的官员们。

呼吸声瞬间一滞。

一旁的河南道按察使潘伯庸轻咳了一声,转身看向只要是今晚在开封府城里便几乎都赶了过来的官员们。

潘伯庸开口道:「诸位,都随本官,与方伯一同入衙觐见皇太孙殿下吧。」

方伯是对一道布政使的雅称。

官员们默默拱手弯腰,再抬头,站在最前面的布政使周荣已经是抬脚踏上府衙前的台阶。

整个河南道上上下下有多少的官员?

今日便可在开封府衙前一窥得见。

两司便各有官员三四十人,开封府亦有官员一二十人,再并上其他司衙及来开封府的地方官员,前前后后足足有近百名衣冠禽兽走进了开封府衙的大门。

身为一道主官,坐掌百万臣民之利,周荣早已养成了沉稳从容不迫的姿态。

然。

自他踏入今夜的开封府衙,始终不曾有过变更的脸色,终于是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牵动。

自府衙门后,一名名手抵腰间绣春刀,举着火把的锦衣卫官兵,成两列队,在他的眼前制造了一条狭窄的道路。

穿过府衙前那巨

大的影壁,便见前府公堂。

公堂上,只在几名锦衣卫的看管下,满府的官吏如同鹌鹑一般缩在一起。

周荣的脚下不由变得沉重了起来。

往日里,不时便会来此,登高楼,饮茶弈棋,坐观汴梁都的周荣,只觉得今日今地,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再无往日的熟悉。

一名名被自己抛在身后的锦衣卫官兵,安静的如同一根根木桩。

周荣的眼睑微微下沉,他想到了很多年前,自己还是少年郎,在家乡读书时的模样。

那时候,横渠先生的警示名言,已经传响了很多年,而自己亦是最爱那几句话,远甚圣贤之言。

只是后来,自己读的书越来越多,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自己成了童生、成了秀才。

再然后,就是成了举人,又一路走进了两榜进士的金榜上。

那时候方才国初,万物更始,自己对官场、对民生还一无所知。全凭着先生的警言,自己的满腔热血,成了大明朝在河南一县的小小县令。

经年一晃。

至今,已过了二十多年,自己也坐在了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左布政的位子上。

这几年,河南道右布政使空缺。

自己几乎成了河南道说一不二的存在,挥臂一指,便是万民往来之处。

乃至今日。

周荣忽然生出了一股如梦如幻的感觉来。

「来人止步,报名听召。」

一名肩头落着灰尽的锦衣卫官兵,手持绣春刀,挥臂挡在了周荣的眼前。

周荣闻声抬起头,从唏嘘追忆过往中醒来,脸上下意识的露出从容的笑容。

周荣展臂挥袍合手,面向院墙屋舍被一一推倒,端坐在火龙高楼不远处花坛下的那道年轻的身影:「臣,大明正奉大夫、正治卿、河南道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周荣,参见钦赐监国皇太孙殿下。」

四下无墙,只一只握刀的手臂,将一名封疆大吏拦下。

「进。」

火光里,传来了一道平静的声音。

周荣微微抬头,并非是皇太孙的声音,而是站在旁边的那名身形微胖,亦是身着团龙袍的少年郎。

这便是燕王世子了吧。

周荣心中想了想,眼前的横臂已经落下,他便提起脚步,走进倒下的院墙内。

这时的周荣才看到,身上官服不整,跪在地上的开封府知府上官文虎。

原本还只想躬身作揖的周荣,只能是抖起衣袍,在上官文虎前不远处跪拜下来。

「臣周荣,参见皇太孙殿下。」

朱允熥抬起头,看了眼还不曾倒下的高楼,侧目看向跪在一旁的河南道布政使周荣。

「来了,且等人都到齐,再饮茶吧。」

周荣心下不由一沉,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尽管皇太孙目下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或是不满的言论,可仅仅不曾叫起一名封疆大吏,便已经透露出了所有的不满。

周荣不由抬起头,再一次看向坐在花坛下的皇太孙。

只见在另一边,一张硕大的桌桉上,摆放着一只只茶杯。虽然因为高度原因,周荣不曾能看到茶杯里,却知道那里面必然早已盛放好了茶汤。

而越过桌桉,廊下那二十一具尸骸,至此还被空悬凌空,随着热浪和风,诡异的轻轻摇摆晃动着。

未用多久,周荣的身后已经传来了河南道提刑按察使潘伯庸的报名声。

少顷,潘伯庸便跪在了周荣的身边。

两人默默的对视了一眼,眼底是藏不住的担忧。

高楼不断的发出一声声的爆响,伴随着一

名名到场的河南道官员的报名参见声。

火光如月影一般,倒映在周荣等人眼前的地面上。火星宛如夏日萤火虫一样,从他们的眼前飘过。

空气中的烟味愈发的浓郁了起来。

而河南道的官员,还在一个个的走进来,报名参见,而后跪拜在地上。

「……」

「臣,河南道布政使司杂造局副使参见皇太孙殿下。」

当最后一名河南道官阶不入流的官员跪在人群的最后面时。

朱允熥终于是双手撑着膝盖,从花坛下站了起来。

他抬头举目望向火光已经通体由赤红变成白炽的高楼,脸上微微一笑。

「楼要塌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好似是在说着一件相隔万里之遥外的事情。

周荣和潘伯庸两人却是心中一跳,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向已经烧了大半个时辰的高楼。

仅仅只是一眼,两人便已经是瞠目结舌,面露惶恐。

只此之间。

空气忽然愈发的扭曲纠缠起来,无数爆炸声从高楼里发出,巨大汹涌的气浪,一团团的迸发出来,带起一片片的漫天火星。

地面开始了震颤,轰鸣声直击人们的耳蜗。

白炽的火龙,开始不断的发出一声声的咆孝声,似乎正在不断的突破着大地的封印和镇压,向着星空银汉上飞奔逃窜。

「危……!」

现场,忽然有人怒吼了起来。

不等所有人反应过来。

巨大的轰鸣声,已经压住了所有的动静,天地一瞬间失了色,月华被尽数夺去。

无数的火焰在一瞬间炸开,巍峨的高楼火龙,在经过漫长时间的燃烧后,终于是再难维系,在最大的一声轰鸣爆炸声中,向着另一侧抛砖飞瓦的倾斜倒塌。

高楼内,合抱的支撑木柱被整根的撕扯开。

细小的从外燃烧到内心的木片,不断的闪烁着,夺了夜空中那一颗颗闪动的星辰。

燃烧着的灰尽不断的向上升腾,炽热的烟雾在一瞬间笼罩住了所有人,向着方圆之外扩散,遮蔽住了所有人眼前的一切事物。

「让我走!」

「放本官出去!」

「我要出去,尔等安敢拦着本官?」

「放我出去……」

开封府衙后升起的烟雾之中,无数人发出了呐喊声,似乎在这浓烈的烟雾之中正在发生着激烈的对峙。

周荣在听到楼塌的轰鸣声时,有那么一瞬间想到,若是这高楼砸在自己身上,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不等他再做多想,整个人就被身边的一只手给拉着,跌跌撞撞的滚到了一堵废墟下。

这人定然是河南道提刑按察使潘伯庸。

「不要乱!楼没有倒向这边!」

被烟雾遮蔽着的前方,果然很快就传来了潘伯庸的声音。

周荣握紧拳头:「今日之事,已难善了……」

烟雾里,沉默了好一阵。

许久之后,潘伯庸的声音方才再一次传入周荣的耳中。

「再难,也不过是一死罢了。」

这话,已经带着死气了。

烟雾里,重新变得沉默,周荣也沉默了起来。耳边只有慌乱的人们的嘶吼声和呐喊声,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刀剑出鞘的声音。

期间,周荣更是隐约的听到了几道呻吟和惨叫声。

良久良久之后。

一阵阵的夜风从开封府衙吹过,带走一层层的烟雾。

人们的视线,也终于是一点点的

恢复过来。

朱允熥微微眯着双眼,望着双臂紧紧抱住自己的肩膀,整个人都挡在自己身前,不断颤巍巍发抖的小胖,以及那几名事先被安排在身边,此刻用后背同样挡在自己身前的锦衣卫官兵们。

朱允熥嘴角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小胖的胳膊:「我算过了,楼不会塌向咱们这边。」

朱高炽双手推了一把朱允熥,然后抖动着身体,让身上的灰土落地,他脸色紧绷,眼底满是血色,有些狰狞的望着朱允熥。

「咱们家在这里的三个人,谁折了都行,唯独你不能有事!」

朱允熥目光闪动,视线里小胖肩头一角的衣裳,已经是被火星子烫出了一个洞。

他摇摇头:「愚蠢。」

朱高炽只是抖抖眉头,而后转身看向原本跪满河南道及开封府官员的位置。

在倒塌的院墙里外,原本就有众多的锦衣卫把持护卫。

此刻,几具尸骸静静的躺在地上,血水混合着烟雾和尘土,变得黑红黑红的流淌在地面上,和废墟上的那些砖石混在一起。

朱允熥这时候也转身看了过去。

官员们早就没了官样,一个个狼狈的缩在一块儿,若不是有锦衣卫先前在烟雾中的阻挡,这些人只怕早就已经落荒而逃了。

朱允熥一一看了过去,最后在角落里看到只不过是换了位置,依旧是跪在地上,浑身站满灰土烟尘的周荣和潘伯庸两人。

他的目光渐渐的冷漠下来,挪步走到了同样是落满烟尘,摆满盛放着茶水的桌桉前。

朱允熥轻笑了一声,颇有些惋惜道:「可惜了这一桌好茶。」

朱允熥的开口,好似是一道钟声,将陷入惊慌中的河南道官员们惊醒。

周荣和潘伯庸两人更是相互搀扶着,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走到了桌桉前,再一次跪下。

周荣忧心忡忡的开口道:「此地危矣,臣再请皇太孙殿下移步别处。」

潘伯庸附和道:「万望皇太孙殿下千金为要,不立险地。」

随着两人的挪地跪拜乞请。

那些个慌乱不知所措的河南道官员们,已经是纷纷醒悟了过来,一个个弓着腰走了过来,跪在地上出声乞请着。

朱允熥望着眼前这黑压压一片的河南道官员们,却是轻叹了一声。

「那楼已塌了,河南道又能独存多久?」

周荣和潘伯庸两人心头一跳。

难道皇太孙要在这个时候,在此情此景之下,就要撕破脸皮了吗?

可是,那楼也如他所言,已然塌了啊。

曹智圣留下的东西,现在只怕已经归于这茫茫夜空里,消散于云烟之中了。

周荣左思右想,最后也只能是以头磕地,再乞请道:「臣请殿下移步别处。」

朱允熥眉头一皱:「周荣!你们当真要顽抗到底吗!」

周荣还在思考着,潘伯庸却是抬起了头看向朱允熥:「殿下,臣等不明殿下此言究竟是何上意。」

「楼塌了。」朱允熥再一次的重申着这个话题。

五叔有句话没有说错,内忧生,则外患比至。

河南道地处中原腹地,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河南道乱了起来,整个南北必然会受到牵连。九边防御,以及那海量的消耗,都将受到影响。

这也是朱允熥一直理性选择的原因。

治国,不是打打杀杀,也不是人情世故。若是国都乱了,还如何治?

杀人是最后的选择,也是最无奈的抉择。

周荣和潘伯庸面对着再一次的提醒,却做出了沉默的选择。

朱允熥

不禁心生怒意,自己已经给足了脸面,甚至准备给他们足够的体面。

现在,他们依旧不愿意低头认错。

朱允熥不禁提高了语调,怒斥道:「你们以为那二十一具尸骸,便能挡住孤清查河南道吗!还是你们以为,这楼塌了,你们的乌纱帽就能保住了!」

【鉴于大环境如此,

怒斥一番后,朱允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这茶脏了,孤可以为你们换上新茶。可若是你们只愿喝前道茶,那孤……」

夜风变得急了起来。

扯动着倒塌成废墟的高楼,不断的发出阵阵呜咽声,犹如深夜之中无边不知源头的鬼哭声。

滴滴滴。

嘶嘶嘶……

流水声,从朱允熥的手掌上发出,地面上传来了水滴声。

哐当。

呲。

茶盏垂落在地,发出碎裂的声音。

朱高炽看着地上的碎茶盏,抬头看向倒塌的院墙上的朱尚炳,默默的点了点头。

朱尚炳冷着脸回应了一下,无声的挥挥手。

两名锦衣卫便拖着人群中,跪在最后面的一名河南道官员向着远处的黑暗中离去。

「冤枉!」

「殿下……臣冤枉,臣什么都没做啊……」

黑暗中,传来了喊冤声和哭吼声。

朱允熥脸色沉默,拿起第二杯漂满灰尘装着茶汤的茶盏。

手掌翻下,茶汤滴滴落下。

茶盏落在了地上。

又有两名锦衣卫拖着一名官员,走向黑暗。

一道道的喊冤声,前赴后继的声声不绝。

而朱允熥弃茶砸杯的行为,却并没有停止下来,一次次的拿起茶杯,一次次的将茶杯松开衰落在地上。

近百名河南道的官员,跪俯在地上,两股战战,惶惶不安,豆大的汗水开始不断的从额头上滴落下来。

四下,除了被拖走的官员们的喊叫声,一切都寂静无声。

没人知道被带走的人会经历什么,也没人知道,下一刻又会发生什么。

今夜汴梁城。

长夜漫漫,不知何处是天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