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四十一章 阁议!灭此倭国尔!

大明嫡子 第四百四十一章 阁议!灭此倭国尔!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应天城,文渊阁内。

朝堂政令,几近皆出于此。

除了四位在京的内阁大学士,文渊阁里如今也添置了不少年轻的文书官员,多以翰林院为主,负责协助内阁梳理公文奏章。

另外,还有通政使司和行人司,都各自派了人过来值守,以备内阁有上传下达之需。

此时尚在拂晓前,文渊阁的烛火却不曾熄灭。

窗台后,是年轻的小高阁老,合眼靠在软榻上歇息的身影,让已经过来开始撒扫的内官监的小内侍和宫娥手脚都轻了一些。

而才强命高仰止放下手上国事歇息片刻的朱允熥,则是背手站在廊下。

在他身边,是一早被提熘过来的朱高炽。

朱高炽心中有些怨愤,自己连早膳都还没用,税署也没走一趟,就被这人给拉到内阁来了。

他藏在袖中的双手,悄悄地揉着饥肠辘辘的肚子。

朱允熥则是望着眼前重重宫墙,片片琉璃瓦。

为拂晓之前,凭着天地之间那一丝微弱的亮,显示着不同于平时的色泽。

“李景隆是个聪明人。”

朱允熥轻声开口,随后伸手向前。便有太孙府总管雨田,将一份放了辣味和咸菜的庐州鸡汤米面送到了太孙的手上。

朱允熥接了备好的鸡汤米面,张开双腿,便屈膝坐在了台阶上。

一阵吸熘声,传入了朱高炽的耳中,让他腹中大为抗议。

朱高炽眼巴巴的望了雨田一眼,他现在只想吃一口热乎的,谁管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聪明还是愚钝。

雨田微微颔首,向着身后招招手,有人提着食盒上来。他便从里面取了一只大海碗出来,小心的送到了燕世子面前。

雨田更是贴心的低声提醒道:“世子,湖南道那边请来的厨子,今早刚刚做出来的肉汤圆,左了辣味,肉馅里头混了笋和马蹄果子。”

朱允熥又发出一道吸熘声,歪头看向小胖:“坐下来吧,那个湖南道的厨子手艺没的说,今早还带了油煎的米豆腐和腊肠过来,一起尝尝吧。”

说着,朱允熥就已经示意雨田布置,将余下的吃食都取出来。

食盒的尺寸很大,放在朱允熥两人面前,正好可以摆放余下的菜碟。

朱高炽喝了一口肉汤圆碗里的汤,醒了醒肠胃,方才吃下一颗肉汤圆,又进了两块米豆腐和腊肉,才暂时的停了下来。

“不给小高阁老送一份过去?”

朱高炽问了一声,就继续吃肉汤圆,味道确实如熥哥儿所说,那湖南道来的厨子手艺很是不错。

朱允熥斜眼看向小胖,哼哼两声,才开口道:“他都快要住在内阁里头了,就不缺吃的,缺的是休息。”

说完之后,朱允熥扒拉了两口自己碗里的鸡汤米面。这玩意时间久了就容易发,倒是鸡汤用的好,青菜泛着油光很是脆口。

将碗底最后一根断了的米面划进嘴里,朱允熥微微眯起双眼:“其实说起来,还是炽哥儿你最聪明了。”

“我们还是说李景隆吧。”

朱高炽囫囵的又吃下几颗肉汤圆,不曾尽数吃完,还余了些放在食盒上,颇有些无奈的看着身边的朱允熥。

朱允熥亦是放下手中的碗快,挥挥手示意雨田带着人退下。

等到眼前没了人,朱允熥这才开口道:“原本我是想近日在朝中议定全面经略倭国一事,将这件事情敲定。原本,我还想朝廷该找个什么借口。倒是没有想到,现在李九江不光是走在了朝廷前头,连借口也替朝廷准备好了。”

朱高炽摇摇头,眉头微微皱起:“我还是觉得这件事情不简单。”

“将在外军令有所受有所不受。”

朱允熥替李景隆解释了一句。

朱高炽还是摇头:“李九江是个守规矩的人,他不会不知道朝廷最忌讳的是什么。虽然他此举是契合你……朝廷的心思,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越权。国战之事,岂是他一人可决的?”

朱允熥沉默了一下。

他心中很清楚小胖的想法是什么。

朝廷需要全面经略,或者将这一层粉饰的用词彻底撕开,那就是大明朝要全面侵占倭国,这是一回事。

而李景隆制造矛盾,制造借口,先手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要对倭国全面用兵,则又是另一回事。

不论李景隆的举动,到底是不是和朝廷的军政方向一致,定他一个越权的罪过已经是足够的了。

甚至,严重一点完全可以定他一个大逆之罪。

程序正义。

程序必须正义。

朱允熥想了想,举起双手轻轻的拍了一下。

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孙成,悄然的从一旁的回廊后带着人走了过来。

在他的身后,另有两名手提木匣子的锦衣卫。

朱高炽有些意外,不知孙成又是何时到了这里。

带着人过来的孙成,到了一旁躬身做礼:“殿下。”

朱允熥挥挥手:“将东西都拿给燕世子过目吧。”

孙成点点头,回头命麾下将带来的木匣子送到了朱高炽的眼前。

朱高炽双眼带着迟疑,接过木匣子,先是打开其中一个。木匣子里是一份份密封好的文书,看上面的印记,这些都是属于大明朝最机密的事情。

他手拿着木匣子,不由转头侧目看向朱允熥,不知自己是否有这个资格查阅。

朱允熥笑笑:“看看吧,如今都定下了覆灭倭国之事,这些东西也没什么不能看的了。”

朱高炽嗯了一声,转回头将木匣子里的机密尽数取出。

他在这廊下台阶上坐看机密,朱允熥就在一旁抬起手掌,撑着自己的脸颊。

周围,负责洒扫的内官监小内侍们,已经开始压着脚步离开文渊阁。宫廷之外的市井喧哗,也隐隐的传进了宫中。

在寻常人眼中,今天的大明又是一个风平浪静,岁月静好的日子。

可是,大多数的人却不知道,国家正在酝酿着灭国之事,正在为了天下黎民的福祉,将要集结整个国家的力量。

朝政如此,民生如此,各司其职。

而在廊下,朱高炽翻阅的速度越来越快,嘴里亦是连连发出惊叹声或是诧异声。

头一份木匣子里的机密看完,朱高炽轻咦一声,不曾再去看第二个木匣子里的机密,脸色已经是分外凝重。

“如此说来,这个时候不论大明需不需要全面经略倭国,都必须要下手了……”

朱高炽目光不断的转动着,很显然是在不断的思考着种种可能。

朱允熥点头道:“原本倭国境内南北朝分治多年,那时候南朝吉野家族已经到了举步维艰,随时都有可能被北朝覆灭的地步。

是我们大明,是我们出兵坐镇石见,配合着南朝吉野家族维系住了倭国南北两朝的局面,而我们则是趁机圈占了各处金银矿,开采装运回来。

倭人也不是傻子,这几年下来当真不清楚大明从倭国得到了些什么吗?

没有大明出现,他们或许会继续打生打死。而如今大明的存在,不论对吉野家族而言,还是对足利家族来说,都是横插一脚的人。

天然的,大明会率先成为他们下意识的首选位敌人。他们谁也不能单独赶走大明,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暂时的团结起来。只有先将大明赶走,他们才有机会得到石见银矿和那座金银岛。”

“倭国必须要覆灭!大明的尊严不容有失!”

忽的,在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之外,又有另一道声音发出。

两人抬起头,便见任亨泰等人已经是站在了廊前,而开口的正是徐允恭这位武英殿大学士、魏国公、大都督府大都督。

见到朱允熥抬起头,徐允恭立马抱拳躬身:“臣失言,请殿下赐罪。但臣以为,倭国如今既然已有不臣之心,南北两朝明面对持,私下却暗通款曲,意图不轨。我朝现已明察,则当将此股隐患,及早捏死在萌芽之时,以示我大明威严,不容四方觊觎!”

任亨泰轻咳一声,大概是今天早上用饭之后,嗓子里还留了点。

他躬身看向廊下坐在台阶上的皇太孙,余光则是澹澹的扫了一眼身边的徐允恭。

继而,任亨泰开口道:“臣以为,朝廷如今新政当下,开国公在南边统御南征大军,每日战况激烈。九边长城,时时有敌我对阵冲锋。黄河大修,水师战船新造,水泥路铺设。

朝廷累重社稷之事,凡涉军国社稷之事,当以通盘思量,稳固大明为先。

倭国有不臣之心,此贼子不可久留。朝廷如今手握大义,世人皆知,罪在倭国,不在大明。大明以大义讨倭,上苍明鉴。

然而征讨倭国,国家征调兵马数万,粮草物资无数,跨海而去,兵远行,将在外。若有闪失,朝堂何如,新政何如。

臣以为,为今之计,朝廷当先以传徼天下,知晓倭贼狼子野心。而后朝廷各部司抽调官员,督办征讨倭贼一事,待兵马云集,粮草先行。

我朝以万全之势,倾轧倭贼,毕其一力而尽全功。”

内阁首辅大人的意见,和魏国公一般无二,都是站在大明必须要征讨倭国的位置上。

只是身为内阁首辅,任亨泰却考虑的更多,也足以表明他身为内阁首辅,是有着足够能力执掌朝堂的。

朱允熥眨眨眼,笑道:“来人啊,屋里头闷热,叫起了小高阁老,再搬上椅子出来,今日孤便在此阁议。”

内阁这边的官员们手脚很是麻利,不用那些宫中小内侍动手,就已经是抢着先的到了里面叫醒高仰止,有搬了足够多的椅凳出来。

等到众人落座。

解缙便当先开口:“征讨倭国,还是要先问问曹国公他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如此朝中也好从容安排。”

一听到解缙说起李景隆,在一旁的任亨泰脸上就有些不乐意。

但现在大明就要征讨经略倭国了,想来想去那征东大将军的位子也是得李景隆那厮做的。不等倭国彻底平定下来,李景隆为位子都将会稳如泰山。

更不用说,在朝中李景隆还有深厚的支持。

在军功爵之法复行的当下,满朝上下的功勋武将和官兵们,谁不是摩拳擦掌,就等着收获一级级的军功,好换取封王的资格。

高仰止揉了揉眼睛:“曹国公那边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奏章送回来。现在朝中或许可以,先将粮草和兵马的事情议定?”

徐允恭接过话:“兵马调动一事,大都督府随时可以筹备起来,三五万兵马,朝廷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即可准备妥当。”

“大军所需的钱粮一事,户部和兵部,还有杭州府、淮安府那边,至多也就一个月时间足可筹备完整。”

解缙开口回应了一句,而后征询的看向首辅任亨泰。

任亨泰点点头:“户部那边督办钱粮调动,可从淮安府由水师战船发往镇倭大军处。”

接下来,几人又详尽的讨论了有关兵马调动,该动用大都督府下那些卫所兵马。钱粮军械,又该动用多少,调集多少,开战之后又当几时发运一次补给去往倭国。

几名翰林在一旁手握纸笔,笔下不停的记录着内阁大臣们的商讨内容。

等到外头已经变得酷热起来,照的几人额头生汗,阁议才到了结束的时刻。

朱允熥双手撑膝站起身:“大明不愿起兵戈,大明很希望能与四方诸国携手共襄太平。”

朱高炽挪了挪身下的凳子,默默的朝着已经开始表演的朱允熥翻了翻白眼,自己蹲到了后面的台阶上。

朱允熥脸色郑重:“诸国若有意太平,大明愿意倾囊相助。然而今日,有倭国狼子野心,弹丸之地,竟生觊觎中原之心,当真是狂妄嚣张。袭我水师船队,窃我朝金银。私下串联,意图绞杀我朝东出庇护倭国安宁之镇倭大军。

今日,倭贼不仁不义在先,大明王道不成行,当以霸道镇之!”

任亨泰等人纷纷抱拳起身。

“臣等谨遵教令,誓死维护大明威严。”

朱允熥横眉冷对:“各部司督办起来,各军营调动起来,灭此倭国尔!”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