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取瀛洲贺龙凤

大明嫡子 第四百四十七章 取瀛洲贺龙凤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乖乖!”

“囡囡!”

“哦!笑起来了!笑起来了!”

“你们两个都在笑是不是呀。”

乾清宫中,朱元章的笑声愈发的张扬起来,脸上的表情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恍若无人的在被安置在两个竹篮里的小小人儿面前,张牙舞爪的一时扮着鬼脸,一时又挤眉弄眼做出滑稽模样。

内宫二十四衙门的大总管孙狗儿,那满脸的褶子都要堆成山了,也陪着皇帝在旁边来来回回的打着转。

涨红着的脸,让人分不清的还以为,是不是这位入宫多年的大太监,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咋了。

“父皇好可怕……”

朱桱脸上有些澹澹的忧伤,更多的却是害怕,嘴里不由自主的滴咕了一声。

刚滴咕完,朱桱立马缩起脑袋,黑白分明的眼珠子向着左右滴熘熘的转动着。

而后就见朱桱脸上的表情,从紧张到彷徨,最后变得迟疑起来。

他脑袋不停的左右转动着:“太子哥哥,我啥也没说……”

“熥哥儿,你要相信我哦……”

朱允熥点点头,越过这小子,看向自己那当大明太子的老爹。

父子二人眼神无声的交流了一下。

啪!

“啊!”

朱桱蹭一下就从门口窜了起来,右手背到身后,不停的上下揉搓着,人却已经往寝宫里头,也就是老爷子朱元章那边窜出去一大截。

“嗯?”

一道质疑声,在两个自行微动的竹篮旁响起。

朱桱浑身一抖,想要回头找出刚刚的罪魁祸首,可自己的脖子却僵硬的动弹不得。

“呀呀呀……”

“啊啊啊……呀啊……呀啊……”

孩啼声,总是精准的到来。

朱元章的脸上浮出一层阴影,澹澹的扫向僵直身子,站在原地不敢动弹的小二十三。

“嗯?”

孙狗儿连忙招呼着角落里的宫廷嬷嬷过来,安抚两个因为惊扰而开始哭啼起来的小小人儿。

他亦是满脸堆砌着和煦慈祥笑容的将脸伸到了竹篮上:“小世子乖,小世女也乖,不哭不哭,哭的老奴心都碎了……”

孙狗儿的声音,变成了背景声。

朱元章则是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小二十三跟前。

啪。

老爷子的手掌分明是轻轻的拍在了小儿子的脑袋上。

朱桱却是两肩一窜,然后就跌坐在了地上。

“父皇,儿臣就是也想看看他们俩……”

被吓得跌坐在地上的朱桱,都快要哭出声来。

朱元章稍作一愣,脸上露出笑容:“还以为你要做什么事情,想看就去看,手脚轻点,别拿你那脏爪子碰他们俩。”

老爷子不罚自己?

朱桱顿一下就抬起头,眨着那双最具特征的大眼睛,似乎是想要最终确认:“真的可以看?”

朱元章立马哭笑不得起来,挥挥手:“去吧去吧。”

再三确认老爷子不是和自己设陷阱打埋伏之后,朱桱心中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双手在身上胡乱的擦着,就到了竹篮旁。

他就站在两只竹篮前,左看看右看看,脸上那稚嫩的笑容绽放开来。

想要伸手,却又想起老爷子的话,唯恐自己忍不住伸了手,最后还是将自己的两只脏爪子揣进袖子里,便就是伸头看着竹篮里躺着的两个小小人儿。

朱元章则是安然轻步走到了宫门前。

砰砰。

朱元章抬脚就在朱标和朱允熥两人中间的门槛上踢了踢,挑动眉头看向外头:“都守在这里作甚?是怕俺欢喜过了头?”

朱标带着三小只站起,躬身退到了一旁。

“儿臣和他们三个,只是不敢打搅了您含饴弄孙的温情。”

朱标面带笑容,继续轻声道:“只是可惜了,今日不曾安排画师,若不然将今日您老含饴弄孙的场面画下来,日后也是一桩美谈。”

儿子的夸赞,总是要比朝堂上的马屁来的舒服。

朱元章张开双臂舒展活动着走出寝宫,到了外头。

“听说,太孙府那边很是热闹。”

朱允熥立马上前:“倒也只是大伙儿觉得近来宫里头没什么喜事,今次太孙府添了人丁,便想着沾沾喜气罢了。”

在这样的场合下,朱高炽总是会默默的观察着老爷子的言谈举止,不问便不开口。至于朱尚炳便从来都是在心中默念自己是个透明人,老爷子看不见自己,唯恐自己被老爷子给盯上。

爷孙三代人,便在朱元章的领头下,竟然是不知不觉就走出了乾清宫的范围,往前头三大殿方向走去。

朱元章适时开口:“文圣是个好孩子,将来会是个有大作为的孩子。茯苓那丫头出落的也不错,日后嫁人从夫,亦是能持家淑敏的。”

太孙府两个孩子的名字,总还是在皇帝的意志下被确定了。

太孙妃嫡子,朱文圣。

太孙侧妃女,朱茯苓。

朱标摇晃着脑袋:“才不过几日大的孩子,哪里能看得出什么。您这是偏爱,心里头眼里面欢喜,所以才觉得都是好好的。”

朱元章瞥了一眼老大,不满的哼哼道:“如今也是当爷的人了,你倒是不偏不倚的很。”

这话让人没法接,朱标砸砸嘴唇,想了想索性便不再搭理心里不知到底有多欢喜的老爷子。

终于,还是朱允熥瞧着两人相互看不上眼,只好在一旁开口插话。

“爷爷这是要去哪?”

朱元章斜觎了一眼宝贝大孙子,脸上竟然没什么好颜色。

“监国太孙怎么当的!风声起来了,都不知道!”

得。

老爷子现在心头尖尖还落在乾清宫里头呢。

朱允熥也算是明白了,如今整个宗室里头,人人都不可能在老爷子这里讨了好,便是自己也不再能讨到好了。

如今老爷子啊,那一颗心全都在那两个还只知道用哭声来表达一切的小小人儿身上。

算逑!

朱允熥心里暗自滴咕了一声,自己也算是乐得清闲。

旁边的朱标瞧着自家崽也被训了,脸上竟然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来。

朱元章却是恨铁不成钢的继续骂骂咧咧道:“这风声没人带,却偏偏就是起来了。他们当真是在盼着俺这个老头子早点死了,埋进土里面?还是他们要和一个刚刚出世的孩子做那从龙之功的梦?”

朱元章前前后后骂了好一阵,却就是不见身后那几人开口。

不禁停下了脚步。

他双手叉着腰,看向还在低着头往自己跟前走来的四个人,眉头不由皱起。

“你们翅膀也都硬了?!”

朱标下意识就要开口,却忽的转头抬手,拍在身边自家崽的后脑勺上:“皇爷爷对你问话,怎么也不知道回话!”

哼哼!

朱元章目光不善的瞅了老大一眼,然后眼神戏谑的挪到了大孙子的脸上:“平日不是能说会道吗,今天你就来说说,这外头的风声,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朱允熥发誓,自己现在请愿待在太孙府,被外头那帮人给吵死,也不愿意在老爷子面前被吓死。

那风声怎么起来,他又如何能知道。

连老爷子查出来的结果都是没有人带头,就是自然而然的起了风声,他又怎么作答。

可是老爷子如今的脾气已经是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朱允熥心中轻叹一声。

他抬头开口道:“孙儿以为,他们是怕了。”

“怕了?”

朱元章显然对这个回答,有些意外,眼睛里也多了几分期待。

他伸手对着朱允熥点了两下:“你说道说道。”

继而,便转身继续往前走去。

朱允熥张着嘴,无声的出了一口气,侧目看向身边的老爹,眼神嗖嗖的透着幽怨和不满。

朱标却是伸手就在儿子的后腰上推了一把。

朱允熥被推着向前了两步,只得是继续迈着脚步跟在老爷子身后。

“回爷爷的话,孙儿是觉得,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朝廷的动作在外人看来是大了些。

自开春后中原一带黄河泛滥溃决,朝堂上下几经梳理。大半年的时间,文武百官也算是人心惶惶。

如今虽说新政初开,朝廷样样事情样样新。但底下那些人终究还是没有将心放进肚子里的,怕朝廷什么时候会革了他们。

所以近日我家添丁,他们自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来借机表达忠心。”

说完之后,朱允熥吞咽了一下口水,双手捏在一起垂下,低着头便默默的跟在老爷子身后。

朱元章眼神数度流转,显然思绪颇多。

半响之后,却听他讥笑一声。

一手叉着腰,一手转着扳指晃动着。

“怕?”

“那就让他们继续怕着吧。”

且说另一头,先前从文渊阁出来,要往乾清宫过去面圣的内阁首辅任亨泰。

应天皇城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从文渊阁绕过三大殿到乾清宫,就能走上小半天的功夫。

任亨泰实在是怕皇帝会因为底下那闹起来的风声,对朝堂上下再生厌恶,到时候再来一场清洗。

那好不容易才打开局面的新政,可就算是要中道崩殂了。

心里装着事情,任亨泰双手砸在一起,闷着头就想早点赶到乾清宫里。

“小心!”

“止步!”

两道呼喊声,突兀的钻进任亨泰的耳朵里。

下一刻,他已经是重重的砸在了一道身影中。

朱允熥瞪大了双眼,将本来闷着头就要撞到老爷子的任亨泰给拦下,双手紧紧的扣住这位内阁首辅的双臂。

“任阁老,这是怎么了?”

“太孙殿下?”

任亨泰嘴上滴咕了一声,有些疑惑自己怎么在这里撞见对方了。不等他继续,皇帝的身影已经是从太孙的身后晃了出来。

任亨泰顿时心中一跳,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先前定然是快要冲撞到了陛下,这才被太孙殿下给提前拦住。

想到这,任亨泰就要跪下请罪。

朱元章却是信步而止:“免了吧,跪来跪去的倒是让人都矮了几分。”

朱允熥亦是拖着任亨泰的手臂:“任阁老谢恩便是了。”

皇帝和太孙都这般说,任亨泰也只能是生受了。

“微臣谢陛下隆恩。”

朱元章脚下不停,侧目看了眼任亨泰:“正好俺要去内阁走走,你有事现在说正好。”

任亨泰躬着身,看了眼后面跟上来的太子爷,还有秦王府、燕王府的两位世子。

他当即转口道:“启禀陛下,今日内阁刚刚接到东征大军快船送回的军报,大将军李景隆如今正在驱使倭国南朝吉野家族,为我朝大军前锋,征讨北朝足利家族,连日夺城,兵进神速。”

“哦?”

朱元章脸色平静:“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倒是要叫你亲自往宫里头来报?”

任亨泰心中懊恼不已,怎得偏生就遇到这么多的人在场。

得亏,大明朝第一位坐拥状元牌坊的状元郎,才思足够敏捷。

任亨泰念头转头之下便已经开口道:“内阁以为,我朝定下经略倭国之策,自然是要如经略昔日的交趾道一般,亦如如今的占城道。

若是如此的话,则倭国百姓如何处置?北朝足利家族如何处置?南朝吉野家族眼下算是东征大军的附庸前锋,待平定北朝足利家族之后,东征大军是否又会调转锋芒,杀向南朝?

若当真如此,臣等以为我朝恐怕要陷入背信弃义之地,尚需妥善操办,才能避免此事发生。”

任亨泰说完话,便低下头。

这些年朝廷从倭国那边,赚取了数不尽的好处。全面经略倭国,早就已经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若是说要放弃倭国,恐怕才会招致满朝弹劾。

只是利益当下,国家的形象却也不能有损。

朱元章轻笑了两声,歪头看向一旁的太子,又看了看低眉深思的太孙。

皇帝带着笑声,幽幽开口。

“瀛洲道的处置啊……”

……

“诸军!”

“今日朝廷喜报,太孙府添丁,龙凤呈祥!”

“国朝洪武二十八年,国家复行秦法军功爵,功高可封王。此乃陛下恩典,太子仁德,太孙信赖。”

连日夺城,几近北朝心腹之地的一座大城前。

中军阵前的高台上,李景隆完全放下了国公爷、大将军的体统,奋力嘶吼着。

“国家待我等武夫以诚,我等虽只有匹夫之勇,却可以马革裹尸而还之志,报效国家恩遇!”

“今日我朝大喜,诸将士!”

“取瀛洲!贺龙凤!”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