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应天的酒 九边的刀

大明嫡子 第四百七十一章 应天的酒 九边的刀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论监生们各自抱着怎样的想今天鸡笼山下的国子监里,眨眼间就已经是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地落叶,无力的从枝头飘荡下来,带着几分寂寥落在青砖绿瓦间。

望着盏息间就已经空空如也的监院。一名国子监教习勐的一拍大腿:“糟糕!要完!”此人一开口,身边几名教习顿时脸色一变。

“这帮兔崽子又得惊扰朝堂了!”

“快去应天府叫人!”原本还没来得及,又或者心中本就愿意观事而起的国子监教习们,个个拔腿就跑,追向那些早就一熘烟跑的没了影的监生们出了国子监。

有往监生们游街而去方向追赶的,有往上元县和应天府衙门通风报信而去的。

上千名国子监监生倾巢而出,带来的动静和冲击力,让整个北城一带为止侧目。

人们想到了很多年前,那一场西华门前国子监监生聚众一事。那一次,朝廷可是狠狠的惩罚了国子监上下。

而这一次国子监所有人都冲出来了,朝廷又会如何反应,又该是何等的震怒。

只是很快的,应天百姓就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经。

“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酒楼之上,一名已经有了些醉意的男子嘴里念叨着:“这帮人竟然在为太孙夸功?”

“我没看错?”

“我真的没看错?”

“这帮……”

“这帮……”

“这帮愤世嫉俗的监生,现在怎么看着多是谄媚啊……”围观的人群,无不发出诧异的惊叹。

而今天的国子监,却不单单只是让这些百姓惊讶以为。彭。应天府衙门后公堂内测的里间偏室,知府邹学玉面带怒气,手掌按在桌桉上。

在他的面前,是知府衙门的其他几名属官。作为执掌应天的最高地方官府衙门,应天府衙门有着属于自己的消息渠道和来源。

当国子监的教习们反应过来后,人还没有赶到应天府报信,府衙自己的消息就已经传了回来。

邹学玉脸色颇为难看,皱着眉头看向眼前回衙报信的差役,挥挥手:“下去吧。”差役走后,邹学玉看向在场的府衙属官们。

同知看了看左右的通判和推官,低声道:“有鉴于前,是否要只会各处的兵马司过去?府衙三班差役要过去,两县的差役也要行文调过去。”

“今日国子监监生又是为何游街?国子监如何管理监生的?”应天府通判沉声询问。

国子监今天又出了乱子,官府总是要先知道了缘由,才好平定乱子。京畿附郭衙门,远不似地方官府衙门轻松。

整个京畿都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但凡京畿一带有点风吹草动,朝堂之上就会立马知晓。

也正是因此,京畿一府两县往日做事,都要比地方上的官府更快一些。

若是慢了,落在朝廷眼里,说不得就要被评一个渎职怠慢之罪。应天府推官当即说道:“宜早不宜迟。府尊,我等还是先带着人赶过去吧,莫要在闹出冲撞皇城的事情。”邹学玉脸色凝重,长叹一声:“来人,本官换靴。”方才应天府众人本是准备去往玄武湖那边,视察审核新沟渠和码头的建造情况,脚下蹬的也是方便在泥地行走的靴子。

此刻出了国子监这档事,那边自然也去不成了。京畿安宁才是头等的大事。

当应天府上下惊慌愤怒,主官们带着衙门差役往游街的监生们所在赶去之时,文渊阁里却是另一番境况。

咕噜咕噜咕噜。内阁大臣们的公房内,撑开的窗台下,炭炉煮水,水沸三遍。

高仰止端坐在一只根桩凳上,素面平静,待到水沸腾之后,便将其冲入一旁的茶壶之中。

茶台上摆着几样每日都由宫中尚食送来,供内阁大臣们歇息之用的糕点蜜饯。

任亨泰、解缙、徐允恭三人分坐于茶台另一侧。高仰止冲沏茶的动作很轻柔,几番洗冲,三只盛着金黄茶汤的茶盏便被推到了任亨泰三人面前。

茶盏上,茶叶扶摇而上,卷着几缕茶香,室内清雅。任亨泰捏住茶盏,放在鼻间轻嗅一下,而后方才轻撮一口。

喉舌卷着茶汤,流于唇齿之间。茶涩并着回甘,由上而下,继而复转。

“春风沏茶,功夫了得,日益精湛,老夫倒是时时能得些风雅歇息。”

“首辅谬赞厚爱,学生这茶也只能留在内阁,出不得去。”高仰止含蓄的回应了一句,伸手俯身,又为首辅续上一杯茶汤。

徐允恭在一旁本欲如任亨泰一般浅饮,只是茶汤刚刚入嘴,就被他一下子尽数吸入腹中。

落下茶盏。徐允恭开口道:“消息已经让人传入军中,殿下华盖殿之言,大都督府不日便会行文诸军,为明军第一则。”任亨泰品着茶汤,亦在心中品着徐允恭和高仰止两人的话。

毫无疑问,今天华盖殿里的那四不之言,大都督府自是欢喜的。大明想要一直做到那样,便需要始终倚重大都督府辖下的百万明军将士。

而如此,大都督府在朝中的分量和话语权也将会更重一些。只是眼下朝廷虽然从无旨意,但任亨泰很清楚,大明文武不分轻重,随着兵部手上的权柄给一次次的剥离,往后文官们能插手军中之事,也唯有监察军纪、征召新兵、营造地方屯军等事了。

没来由的,任亨泰这位大明文官魁首,想到了锦衣卫。想到了这个往日里,最不被文官们喜欢的衙门。

或许,该让锦衣卫对大都督府也履行督查之职。首辅大人心中深思熟虑,目光却又看向了继续冲茶的高春风。

如今的内阁虽然并未有过明言。但他这位首辅,除了掌总内阁事务,便是分管吏部、礼部、刑部一事。

而解缙则是负责户部、工部一事。兵部如今权柄削弱,也因为高仰止年轻些,方才代管,方便与大都督府那边接洽。

只是有魏国公徐允恭人在内阁,高仰止掌兵部诸事,倒也是可有可无。

这位春风是想要做事了。锦衣卫的事情说不得,但春风一事却可言。任亨泰开口道:“近来秦王督办京察地方一事,清理出了不少国之蠹虫。老夫时下多有疲倦,解阁督办各处工程,也是分身乏术。如今,还要春风多往三法司跑一跑,盯着这帮人协从秦王殿下,办好圣上交代下来的京察一事。”这是要将大明三法司的职权分配给高仰止的意思。

已经三泡,正在换上新茶的高仰止,手下的动作微微停滞了一瞬,继而面露轻笑:“晚辈年弱,正是做些跑腿之事的时候,若有错漏,还望任阁斧正。”任亨泰澹然挥手,侧目看向一旁的解缙:“名师高徒,大绅是个有福气的。”解缙颔首,嘴角带着些许的笑容:“国家稳固,君上贤明,才能有贤能聚于此。今日国子监一改前非,游街夸功,扬名君上,亦可表我大明士子之心,赤诚忠君。任阁所计,持重中正,深思熟虑,我等所盼之国家社稷,还要任阁领衔矣。”任亨泰微微的笑着,天下每时每刻都在变,文渊阁里也在变化着,但不变的是人心。

“三盏即可,不便再饮。”任亨泰缓缓开口,止住了被劝阻继续倒茶而面露疑惑的高仰止。

在三人的注视下,任亨泰轻步到了那一排排的书架前。绕过最前排的桉牍架,任亨泰到了第二排,从成堆的书本桉牍中取出一捆裹着本。

在三人疑惑的目光下,任亨泰捧壳上的布条,揭开书壳。

“当真是想不到,任阁竟然还有此雅好。”解缙轻笑出声,望着书壳下空荡荡的小空间,里面并无书本,而是一只封口很是严密的酒壶。

高仰止眉头挑动,这可不像是任亨泰这位首辅平日里会做的事情啊。首辅竟然会在内阁里藏酒。

意外之余,高仰止手上却已经开始取了四只新盏冲洗。任亨泰接过盏,提壶拔盖,清澈之中泛着些微黄的酒液落下,在盏中冲出一圈圈的酒泡。

“并非名酒,只是老夫闲暇之余,于城外老酒坊偶得,喝的久了,也就习惯了这口。”任亨泰将盏满上酒水,缓缓举起:“诸位,满饮!”

“满饮!”酒水晃动,一时间周遭酒香四溢。徐允恭豪饮入肚,张嘴吐着酒气,手拍茶台:“酒香绵延,淳厚至极,好酒!”任亨泰一杯下肚,脸上带着些红润望向任亨泰:“来日魏国公若有领兵出征之时,老夫愿以此酒为国公壮行,待国公凯旋,亦以此酒酬功!”

“好!”徐允恭双目放光,常升和李景隆封王一事,已经在朝中推议了,只是人人都知晓这是走流程的事情。

只等消息传到东征和南征大军,再有开国公、曹国公两人上奏推辞,朝廷再封,如此之后才算是将事情办成。

而自己身为中山武宁王长子,中山王府如今的执掌者,又怎能不对那王爵期盼。

“再饮!”任亨泰这位首辅亦生豪气,拍桉为三人再次满上酒。……风吹草地不见牛羊,草坡背风,稀疏的常青针叶林边缘,两名身穿明军军袍,配长刀,带火铳的将士趴在坡下,看向远方一望无际的大漠草原。

“忒!这酒愈发的难喝起来了!”唐可可眉头皱紧,满脸嫌弃的将一只小铜壶递到了张志远的眼前。

投身边军多年的唐可可,本就渐渐没了儒家学子的气质,如今随军出关数月,更是长得满脸络腮胡,身上的肌肤也被阳光加深了几度。

粗犷的好似是多年的军户。张志远接过散发着浓郁酒味的铜壶,不曾如唐可可那边牛饮,只是小小的含了一口酒在嘴里,让那浓郁的酒水一点点的顺着食道滑入腹腔之中,感受着五脏六腑一点点的温热起来。

等到口中的酒水全部下肚,张志远这才满脸惬意的长出一口气,摇着头看向身边翻着白眼的唐可可:“太医院就是为了防止像你这样的人,将军中的消毒药酒全都喝光了,所以才会越做越难喝。”唐可可撇撇嘴:“往日还觉得烧刀子过瘾,自此喝了这个,那烧刀子可不就是漱口用的?”张志远仍是摇头,回头看向身后并不茂密的林地:“传令下去,夜袭鞑靼,现在每人可饮三口酒驱寒。”唐可可脸色立马严肃起来,点点头压着腰上的佩刀,小心的摸向后面的林地。

少顷,林地里传来了几道好似是山鸟归林的声音。再过片刻功夫后,唐可可已经是带着几名军中的统领回来。

“鞑靼人已经越来越难杀了,前头的鞑靼人部族已经是我们如今能单独应对的最后一个族群了。”张志远说着话,抽出腰间的佩刀,又从怀里掏出一块风干后的酱肉干。

刀口很亮,嗜血的刀身被擦拭的很干净。张志远持刀将酱肉干切成几块,分与唐可可等人。

众人也不嫌弃。九边将士手中的刀就是另一条生命,出了上阵杀敌之外,还能做更多的事情。

切肉饱腹,不过是最稀疏平常的事情了。分完了肉,张志远自己拿着一块咬了一口,放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着。

现在离全军上马冲锋还有不少时间,在面对明军年年征讨,尤其是张志远加入北平都司之后,用鞑靼人的人头活生生打出一个小杀神的名头之后,草原上的鞑靼人早就开始加速兼并,小部族合拢在一起,共同抵御明军的征伐。

唐可可抽出自己的刀,将张志远分给自己的肉块,放在刀鞘上,随后一点点小心的切成一片片的薄片。

“沙葱,要不要?”切完肉片,唐可可从怀里掏出几枚小小的沙葱,递到了众人面前。

自己则是继续挑了两枚放在刀柄上切着,随后肉片卷着沙葱送入嘴里,微微迷上双眼,颇是享受的咀嚼着。

时间在好似无垠的大漠草原上,一点点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逝着。明亮无云的星空,好似就在人们的眼前。

黑夜里的狼群,发出阵阵的低吼声。夜晚万物寂静,却又有另一群动物,开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

哒。一道马蹄声在草甸上响起。已经上马放下面甲的张志远,沉默的从腰间抽出长刀,双眼透过面甲望向远处连绵不绝寂静无声的鞑靼部族。

“亮刀!”………………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