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八十章 允炆在凤阳

大明嫡子 第四百八十章 允炆在凤阳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解缙眨眨眼,脸上露出一抹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不远处的红薯地里,劳累了半天的监生们不断的夸赞着红薯的香甜。

当人们在进食的时候,一切的纷争都会暂时的停下来。

朱允熥有些不确信的盯着解缙:「该不会是真的吧?你们是不知道还有谁在凤阳?」

按着解缙所说,去凤阳那自然是为了代表朝廷,出席信国公的丧礼。

但是!

炆废人也在凤阳。

自从数年前,朱允炆被贬为废人,囚禁幽居凤阳,朱允熥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他了。

便是不久之前他在凤阳成婚,虽然是依照郡王级别去处理的,但朝中也不过是派了礼部有司官员过去罢了。

一别多年,朱允熥还清晰记得,当初在东水关码头为朱允炆送行时的场景。

只是不知,如今对方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和模样。

自己若是去凤阳,那势必不可能不见朱允炆。

解缙望着眼底流露着思索的朱允熥,沉吟后却又转口道:「朝廷和瓦剌部使臣马哈木的磋商快要结束了,本朝与瓦剌部的交涉条件也大抵谈妥,虽然还有些冲突的地方,但目前是以结好为先,冲突暂压去做。」

瓦剌部此次派出使臣前来应天,其实所求不过是那几点而已。

大明在长城外面的军事核心,还是以东侧蒙古鞑靼部为侧重点。大明需要长城外的势力分散,阻止起联合在一起。而瓦剌部也需要默默的发展,试图在拿辽阔的草原上,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双方都清楚对方的想法,所有的磋商和条件,都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就看谁能更胜一筹,笑到最后。

朝廷都已经快要和马哈木谈完结好的条件了。

朱允熥目光微微一沉:「你们是不是就没打算让我留在应天过年?」

「殿下何出此言!」

解缙当即面露震惊,目光不解的盯着脸上带着几分愠怒的朱允熥。

「哼哼!」朱允熥冷哼两声,幽幽开口:「代表朝廷出席信国公丧礼,炆废人那边怕是也要见上一面。

等凤阳一事完毕,马哈木大抵也要从应天返回草原。

容我想想……朝廷会派哪位重臣随我一同出京。」

解缙连连摇头:「内阁尚没有如此想,殿下何故如此说?」

这位内阁次辅,貌似纯良,一脸的疑惑和诧异。

朱允熥连连冷哼,面上不悦:「是高春风吧!朝中若说重臣,现今何人能比得过文渊阁大臣?

任亨泰是首辅大臣,自不能轻易离京。你乃心学掌门,还需紧盯新政一事。魏国公是大都督府那边的人,似出席信国公丧礼、去往草原与瓦剌部磋商结好一事也不会劳烦他。

高春风最是年轻,如此长途跋涉,他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人选。

若当真如此……凤阳走一遭后,趁着冬天,高春风这位总领三法司差事的内阁大臣还要巡察河道总督府那边吧。朝廷如今那么多的钱粮拨下去,总得要朝廷里的人亲眼看看当下的成效。

等去了长城外头,磋商完与瓦剌部的事情,是不是还要巡边一趟?这么算下来,恐怕明年这个时候才能回京。」

天知道自己怎么就要干这么多的事情!

仅仅只是解缙的一句话,朱允熥短时间里就盘算清楚了接下来的算计。

很显然,这件事情根本就和内阁没有关系,也只能是老爷子拍板子定下来的。

只是前头明明才要自己安心待在应天,督办功勋陵的事情,怎得现在又要将自己从应天给赶出去,要在外面转上那么一个大圈子。

这是朱允熥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没有道理的啊。

解缙确实模样拙劣的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拍着手道:「殿下当真是才思敏捷,英武不凡。内阁确实在议这几桩事情,只不过本是想要各派官员出京去办。

倒是殿下如此一说,竟然将这一桩桩的事情都给串联了起来。这般算起来,竟然是最省事,也最让朝廷放心的法子。

只是恐怕要苦了殿下,这一遭行万里路,舟车劳动。」

「解大绅!」

朱允熥沉声低喝着,目光幽幽发冷的望着毫无表演天赋的解缙。

解缙脸色一振,拱手颔首道:「臣在。」

哎……

朱允熥长叹一声:「说吧,你们和我家老爷子是怎么商量的,有什么目的?」

解缙眨眨眼:「臣等没有和陛下商量什么啊,更没有什么目的……」

说话间,解缙的双眼却是偷偷的打量着朱允熥,小心的观察着对方脸上的表情变化。

朱允熥瞪着眼,低骂道:「再不说,你这位文渊阁内阁大臣,就一辈子都待在上林苑监挖红薯吧!」

小气的!

解缙挪挪嘴,晃了晃脑袋,小声道:「陛下是想让殿下您这两年能在外面多走走,看一看大明各地的光景都是怎样的。走一趟九边,也不单单是为了和瓦剌部结好一事,九边数十万大军戍守,宗亲藩王常年在外,陛下的意思……」

「老爷子这是在安排身后事了吗?」

朱允熥眼中默默的生出了一些寂寥,语气也平和了下来。

解缙连连摇头:「臣万不敢如此想。」

不敢想去想,但事实便就是这样。

朱允熥点点头嗯了声:「这是打算着啊,趁着现在我能随意出京,才有如此安排。看看各地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日后才不会被地方上给欺瞒了。

走一遭九边,也是让我更清楚那些位宗亲王叔们的真正秉性,更是为了让我这个皇太孙宣威九边边军。」

解缙眨眨眼,早就说自己不适合干这种坑蒙皇太孙的事情,偏生任亨泰那老倌儿义正言辞乃是礼官出身,更做不来这等事情。

爱徒高春风又是个脸皮薄的,魏国公遇到这等事情,从来又都是装着睡着了的样子。

算来算去,偌大一个内阁,这等差事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解缙点了点头:「其实原本前两年太子爷出京,本来也是由此打算。只是当时太子爷生了那等事情,这桩事情也就暂时停了下来。

这两年朝廷要推行新政,地方上到底如何,还是要殿下亲自看看才能知晓。有春风随行,届时殿下回京,臣等在内阁便也就知晓新政上下都有那些优劣。」

朱允熥又是哼哼了两声。

太子爷老爹肯定是不需要顾命大臣的。

那按着今天这番话,解缙他们这是被老爷子钦定留给自己的顾命大臣了。

朱允熥的眉头不由紧了紧,近来老爷子便时常感叹自己年迈,已不似当年。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讯号。

可按照原本进程,如今洪武二十八年,往后还有……

朱允熥摇了摇头,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去思考太多。

突然得知自己马上就要被赶出应天城,要在外面晃荡一整年,行万里路,绕一个大圈子才能再回应天城。

朱允熥也没了继续留在上林苑监,看那帮监生接下来挖红薯的场面。

拍了拍,朱允熥瞅了一眼解缙。

「解大绅如今到底是愈发醇熟,看似不会装,实则是最会装的。

走了,回宫找我家老爷子说清了这件事情。」

被点破了的解缙,满脸尴尬。

只顾着拱手颔首。

「臣恭送殿下。」

……

「臣等参见殿下。」

华盖殿前,高仰止、白玉秀、马洪庆、牛大富四人,身着各自品级的官袍,让在殿门旁,朝着刚刚从上林苑监赶回来的朱允熥行礼。

事情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

朱允熥一路琢磨着老爷子要将自己从应天城赶走的事情,一路到了华盖殿前。

高仰止四人的呼喊声,方才将他喊醒。

他抬头看向殿门旁的四人,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老爷子这么快就开始安排了?

朱允熥目光扫过四人,摆摆手:「免了礼,可都是刚刚面见过陛下?」

四人里面,高仰止官位最高,乃是文渊阁大学士、内阁大臣、督察院左都御史。

他抬手拱手,看了眼身边三人,随后方才开口:「回禀殿下,今日陛下召见臣等,方才言毕。」

话不多,嘴很密。

朱允熥点点头,看向高仰止身边的另外三人。

白玉秀是如今的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当初入了心学的门,观政之后任官通政使司正八品知事官。后来河南道大水,官场震荡,为了给那些观政的心学子弟铺路,便将他升任吏部文选司。

马洪庆则是京军马军营统领千户官,也是去过一趟河南道平叛的。只是如今看他身上的官袍,倒是已经升了官,成了京军卫所指挥佥事。

以上两人跟着高仰止一同入宫面圣,都在朱允熥的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倒是最后的那个牛大富,让朱允熥有些意外。

这人还是当初东征大军名下的百户官,当初东征大军平灭倭国,还是这个牛大富带着捷报回京的。

【鉴于大环境如此,

后来似乎就一直留在应天。

在朱允熥的设想中,最多也就是大都督府那边为其升一级,留在京军里头给个好差事。

可看对方这一身新官袍,竟然成了个千户官。

老爷子这是已经给自己选定好随行的人了呀。

朱允熥心中默默的想着,轻笑开口:「可要在此等等孤?」

牛大富低着头,白玉秀看着头顶凋花的横梁。

王洪庆左看看右看看,最后盯着地位最高的高仰止不动。

高仰止笑了笑,拱手道:「臣等自是要候在此处。」

「那就等孤面了圣出来说话。」

朱允熥跺跺脚,转身挥袖进了华盖殿。

跨进华盖殿,朱允熥明显有些异样的感触,不知有多久,自己没有在华盖殿内面圣了。

一进华盖殿,正上方的御座不见老爷子的踪影。

朱允熥习惯性的看向一侧的偏殿。

洞开的门后,果然是自家老爷子和太子爷老爹两人,正相对而坐弈棋品茗。

「孙儿参见爷爷,参见父亲。」

朱允熥恭敬的走到了两人身边,躬身作揖。

彭。

棋子落盘。

「太子你这局又输了……」

朱元章发出喜悦的笑声,转头看向回宫的大孙子,啧啧嘴:「解大绅办事倒是麻利,这么快就让你小子找回来了。」

朱允熥干笑着:「孙儿都要被爷爷赶出家门了,哪能不回来问清了到底是孙儿做错什么事情。」

喊了声委屈

卖了个苦,朱允熥就闭上嘴不说话。

棋盘前,朱标挑着眉,无声的笑了两下,便端着棋篓子从棋盘上往里归子。

朱元章取了一旁的湿手帕擦了擦手,转过身来:「叫你出京,是为了办正事。」

「爷爷这次绕了一个弯子,让孙儿从解大绅嘴里知晓,却是让孙儿心中有些不安。」朱允熥如实开口。

「你瞧瞧你儿子,模样可怜,可这脾气啊,也不知道随了谁,倔!这是非得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朱元章哭笑不得的指着朱允熥,对着在归子的朱标吐槽了两句。

朱标轻笑道:「儿子以为,大抵是随了父皇的性子。」

朱元章瞪了太子两眼,便又对朱允熥说道:「让你出去走一走,替爷爷看看,还能以后委屈了不成!」

朱允熥立马转口:「那自然没有委屈,只是……」

说着,朱允熥小心的打量着老爷子。

离着近了,仔细的看,老爷子当真是老了很多。

朱元章轻叹一声:「甭看了,你爷爷是真的老了。与你说吧,等你这一遭出京转一圈,朝中新政大概也能步入正轨。接下来爷爷就要倾九边全力,北伐平定草原,乃使我大明放牧大漠。

等到那个时候,爷爷就禅让,你老子当皇帝,你当太子。俺就带着圣儿、茯苓,过上含饴弄孙的养老日子。」

虽然明知老爷子的心思。

但当老爷子将这话说出口,朱标还是立马放下手中的棋篓子,跪在一旁的地上。

朱允熥这时也赶忙跪下。

「爷爷龙体安康,福寿绵延,大明离不开爷爷,朝廷也离不开爷爷,爷爷万不可行禅让之举。」

朱元章却是冷哼一声:「老子是皇帝!老子想禅让,你小子敢拦?这几日安顿好宫里宫外的事情,就赶紧给老子滚出京,走完这一趟,咱大明才算是真的安稳了。」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