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古老的法子

大明嫡子 第五百一十八章 古老的法子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孟津县境内河道上查出拦水坝问题之后。

洛阳城里的河南府知府衙门就已经是全城戒备,驻扎在洛阳城内外的诸卫兵马,也纷纷收到指令,所有人必须待在营中,等待可能会到来的军令。

河南府知府段家林,只是落后于田麦一刻钟的时间赶到城墙上。

段家林刚到城墙,就听到皇太孙要动用河南卫兵马进山的命令。

他是今年随着河南道官场那次大换血,从应天城新晋履任的。

不是心学中人,但也算得上是个干吏能臣。

段家林到了城墙上,抖了抖身上的官袍,随后躬身抱拳:“臣河南府知府段家林,参见皇太孙殿下。”

朱允熥看向也不叫人撑伞,淋在雨中的段家林,澹澹一笑:“段知府如今在河南府履任数月,想来也已渐入佳境。”

段家林点着头,脸上却是露出苦笑:“为朝廷做事,臣等只能勉力而行,不敢有半分疏漏差错。”

自己已经在河南府知府的位置上干了快一年了,如今到这城墙上,都没个知府衙门的皂吏撑伞,何谈渐入佳境。

朱允熥亦是知晓,只是澹澹道:“朝局总会改善的。段知府今日不在府衙署理公务,怎得来这边了?”

段家林犹豫了半响才说道:“微臣是想……既然现在已经查明河道上的事情,无关河道总督衙门及河南府各司衙门官吏,能否将暂押的那些人放出来。毕竟……府内还有河道上,诸事繁忙,离不开人。”

撑着伞的王信陵,默默的侧目看了眼这位河南府知府。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位刚刚履任的知府,在河南府过的并不怎么顺畅。但他竟然是老好人一样的,现在就要为那些被暂押的人求情。

年轻的知事官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是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大概会先拖一拖,然后表现的足够卖力,好不容易各种上下诉告,再将那些人给放出来。

如此,也能让那些人心生感激,最不济在往后的日子里,也能少些拖累。

他如今直接提出来。

本身那些人就已经查明是没有问题的,太孙也没有理由再继续关着那些人。

段家林这番求情,最后倒是要颗粒无收。

朱允熥轻叹一声,挥挥手:“既然知府为其求情,现又查明无事,那便放了他们吧。”

段家林满脸欣喜:“微臣谢殿下。”

朱允熥哼哼了一声,转口幽幽道:“只是他们虽然并无手脚,也没有于河道事故又甚牵扯。但终究还是逃不掉一个失察的罪过,眼下放了他们,这个失察的罪过,该是要谁来担?”

说完之后,他的目光暧昧的盯着老好人段家林。

这意思很明显。

那些被暂押的人既然要放了,那么这个失察的罪名你段家林就得背上。

段家林愣了一下。

自己是想要河南府上下和和气气,相互和睦。但这不代表,自己就是个傻子,会去干为别人担责的事情。

朱允熥轻笑着道:“河南府暂押官员,各降一级,留任原职,以待朝廷后续审查。河南府知府失察,罚俸一年。”

在他面前的段家林有些意外。

太孙对自己可谓是轻拿轻放了。

王信陵则是有些感慨,原来做个好人还是有些好处的。

至少段家林虽然背上了失察的罪过,但也只不过是罚俸一年而已。倒是那些人被各降一级,虽说还可以留任原职,但再想往上晋升却就是难咯。

段家林一时间心中感慨良多。

这就是传闻之中,人人畏惧的杀人如麻的大明铁血皇太孙?这就是能在地方叛乱,亲临阵前领军冲阵的太孙殿下?

自己倒是觉得皇太孙分外宽仁和善。

段家林心中想着人们对皇太孙的描述,赶忙开口道:“殿下,微臣先前听闻要动用河南府卫所兵马前往安乐村?”

朱允熥看向段家林,目光中露出审视。

段家林急忙说道:“殿下,卫所兵马不可轻动啊。”

他这句话刚说完,朱允熥立马眯起双眼。

若段家林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表露出某种不适合现在朝局的言论来,那罚俸一年的惩处就得要换一换了。

这个傻子!

王信陵在一旁,也是心中不由暗骂起来。

当真是个蠢货。

段家林似乎是反应了过来,脸上露出一抹尴尬:“微臣非是劝谏殿下不用卫所兵马,而是面对时下局面,应当如何运用之。大明卫所官兵百万,乃是国之重器,可如何用,却是要慎之又慎,要师出有名,动则以雷霆之击,破碎一切敌人。”

他一个河南府的知府,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朱允熥原先心中的迟疑顿时烟消云散,脸上露出一抹微笑,轻声道:“依段知府所言,今次该如何用兵扫荡宵小?”

“首当悄无声息,不叫宵小乱贼提前得知官府出兵的讯息。”

段家林开口出声有力,好似是与先前那个官场老好人的模样完全变了个样,大相径庭。

他继续说道:“再其次,当四面合围之。安乐村因产青石,如今又有工部督建水泥厂,两处合力为河道提供用料。臣亦是稍稍知晓那边的地形,安乐村三面环山。若是不以合围之势,堵他们个水泄不通,无路可逃。只要这些人进了山,那就是追索艰难了,亦会后患无穷。”

朱允熥眯着双眼:“如此说来,一个千户所的人手倒是显得捉襟见肘了。”

段家林点点头:“依臣愚见,至少得要三个千户所方可。不但要防备安乐村可能有叛逆之心,还要防备此处其余各村是否对朝廷怀有异心。”

说到此处,段家林停了下来。

在朱允熥征询的眼神注视下,他才又缓缓开口解释起来。

“一旦用兵,必是要师出有名。如今朝局动荡,地方上各类流言蜚语不胜凡举。如今便理当写好一份公文,可由官府公之于众,广而告之。

朝廷的威望不能落,官府的体面也不能丢。一旦用兵合围之后,确定安乐村存在情蔽,官府便要立即公示,以安地方民心,不叫流言滋生。”

朱允熥这时候沉默了下来。

倒是自己看错了眼前这个段家林。

能在朝廷的审查下,赴任河南府知府,那本身就是有不可或缺的才能的。

严格来说,倒是朝廷将其用错了地方。

或许,该让他去九边重镇当一个知府,亦或是总兵一方。

王信陵则是有些庆幸,自己先前没有表露出什么。

朱允熥这时一挥手,开口掷地有声。

“公文你段家林写,孤盖太孙印。”

“也不必计较多少兵马,让河南卫尽数拉出来。”

“围了山,孤倒要亲自去看看,这帮人到底是如何让那坚如磐石的青石,脆如豆腐一般的。”

是夜。

河南府知府段家林,似乎是因祸得福,入了皇太孙的眼。

也是在段家林的一力担保之下,河南府各司及河道上的官吏,也都被放出牢狱。

河南卫的兵马,是趁着夜色出了大营。

人脱鞋,马蹄裹布。

离城十余里,官兵们方才在由皇太孙指派的监军,京军千户官牛大富的命令下,穿上了靴子。

“指挥使,此处之后,我便不再插手军务。置安乐村外,烦请指挥使调派一个百户所的弟兄给下官。”

以东正大军百户官身份回京报捷,新晋京军千户官牛大富,骑在一匹战马上,对着河南卫指挥使开口说了一声。

河南卫指挥使在军中三十余年,曾经追随朝堂之上无数的开国功勋南征北战,如今统领一卫兵马坐镇河南府。

其人性子沉稳。

知晓牛大富代表的是皇太孙,也清楚对方未曾越权,便点点头:“太孙安危事关重大,届时我自会分出三个百户所交由牛千户,拱卫在殿下周围。”

牛大富未曾多言,只是点点头。

手头上的兵多一些,自己护卫太孙殿下也更有底气,谁也不知道那山里头到时候会不会蹦出一支成千上万的叛贼军出来。

离城五十里地,已经到了后半夜。

大军分出三个千户所,往不同方向离去,好在稍晚一些时候,对安乐村那一片山谷形成合围之势。

……

咕咕……咕……

安乐村祠堂后的杂院外,传来几道虫鸣声。

早已熄灯睡下的屋子里,月色下有几道人影晃动。

孙成双目明亮,全然没有刚刚被吵醒的模样。

到了后院院门处,虚掩着的院门外闪进来一个人。

“镇抚,外头果然有人在夜里盯梢。”

孙成双眼一沉:“处理干净了?”

“已经处理好了,不到明天日出都不会醒过来。”

若不是为了继续掩饰自己一行人的身份,依着孙成的性子,那些在外头盯梢的人早就被击杀了。

他点点头。

从外面进来的人则是低声开口道:“后面山路转过去,后山腰那边有片洼地,平日里难以寻找。这时候那边有些情况,镇抚是否要过去看一看?”

“那边现如今是个什么情形?”孙成低声询问着。

“都是青石,好些白天在石场上开采出来的青石,都被拉过去了。”

只是一句话,孙成便立马举起手:“闲话少说,先过去再说。留下几个人在这边盯梢,防备不测。”

出了院门,孙成已经接过麾下递来的绣春刀,眼底更是泛起了层层杀气。

安乐村的后山腰再往里,那就是大山深处了。

石场上采出来的青石不往山外拉,却要送进山里面,说没有鬼那都是骗人的。

只是孙成有些不理解,为何安乐村会在这个时候,如此急切的动手。

“都快一些,官府催石的公文到了好几天,若是再不送过去,惹得官府不悦,从旁处弄去石料,咱们安乐村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安乐村后山腰,旁晚应付完孙成一行人,亲眼看着院子那边屋里的烛火熄灭,李志成这才留下盯梢的人,自己从村子里赶来此处。

在他的眼前,一大片的山谷低洼旁,是一片依山的平地水潭。

溪水,从远处的深山里流淌出来。

而在平地上,成堆的青石被架了起来,在下面则是一堆堆的柴火,正在熊熊燃烧着。

当柴火烧完,便有人从边上的溪流里取了水,直接浇在那一堆堆的青石上。

溪水落在被烧的炙热的青石上,顿时升起一层层的烟雾,在白烟雾气里则是不断的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那是经过高温和冷水浇透,改变青石材质才会发出的声音。

只是如此,却还不算完。

光是浇了水,这青石便不易运输,路上稍有颠簸,就会当场碎裂,不堪使用。

山谷里,在李志成的带领下,安乐村的人将那些浇过水的青石,小心的抬到一旁山体下被山石遮掩着的水潭里。

那水潭里也不是山泉水。

而是经由安乐村不知积攒了多少年,积存下来的油水。

青石泡在油里,只需要等到天亮,就会变得更酥软,但运输过程中却再也不会轻易破碎。

唯有重物挤压,或是有外力冲击,才会让其破碎。

带着人循着山嵴,到了后山腰半山坡一处隐蔽的位置。

孙成居高临下,看着下面山谷里所发生的一切,双眼瞪大,对此情形可谓是触目惊心。

这些人真的对河道上所用的青石动了手脚!

这可是谋逆的大罪啊!

北镇抚司的一名官员在孙成身边低声道:“镇抚,这怕是安乐村从很久之前就传下来的法子。只是属下以为,当初一开始,他们只是想让外头用了这些青石的地方能时常更换青石,多赚些银两。只是现如今,却被这些人给用在了破坏治河之事上。”

孙成何以不懂这里面的道理。

“朝廷在开新政!惠及百姓无数!如今虽然还是日子过的苦,可终究还是会好起来的。河南府的田地,均摊了多少?那些缙绅家的田地,如今也尽数入了黄册纳税。

他们这般做,当真只是为了让河道上一直需要用到青石?

本官以为,不尽然!”

说完不尽然三个字,孙成的眼神已经彻底冰冷。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